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1月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有关单位,召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试点工作总结暨全国推广工作部署推进会。经过两个多月的大力推进,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当电视回归公共属性,群众才能更好体验精神文化产品。
近年来,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投屏、点播、回放、快进等功能改变了以往的电视收看方式,伴随而来的是日益复杂的操作步骤,以及环环相套的收费项目。全国的电视观众不堪其扰,一不小心就掉入“套娃”收费陷阱,纷纷选择不再打开电视,导致电视传播这一最为广泛的传播媒介收视率大幅度下滑,观众满意度也大幅下跌。
“套娃”收费的背后,是依托电视载体生存的各方利益博弈。围绕电视传播载体这片广阔的媒介市场,电视机生产商、电视台、视频应用方等纷纷使出种手段发掘市场“攫金”生财,“套娃”的各种霸王条款让全国观众的“收视自由”逐渐变得遥不可及。实际上,玩套路没有出路,“套娃”收费套不住人心,留不住观众。
无论电视的形态如何变化,传统的也好智能的也好,电视大屏均具有强烈的公共服务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满足广大电视观众对内容高质量和收看方式便捷的需求。不仅要简化电视机开机进直播的流程,还要让用户享受更多免费内容。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必须在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中找准平衡点。电视作为影响力巨大的传播载体,在追求经济效益之外,必须更加突出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的职能,积极传播正能量,努力探索互联网时代电视行业的多种盈利模式,避免智能电视与媒体平台陷入“恶性竞争”。
为了让智能电视回归“原生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多部门提出“三步走”治理“套娃”收费的有效路径:将收费包压减40%;规范电视运营和收费;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实际上截至目前,全国80%的有线电视终端、85%的IPTV终端已实现开机看电视直播频道,电视收费包显著减少,免费专区有所增加,7家试点单位已经完成了对1.29亿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终端的整改,收费包压减了50%以上,最高达79%,使得收费行为更加规范透明。有些用户近期已经有了久违已久的轻松体验,打开电视,开机画面直接播放电视直播频道,多年的困扰终于得到治理。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智能电视相关平台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开拓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提供更加便捷、高质量的服务,而不是只知道使劲“套娃”。当前,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治理电视“套娃”收费等 问题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套路”少了,电视收看正在回归“收视自由”。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习茜(湖北宜昌)
责编:詹蔷【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6 18: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