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时期的步人甲步兵是怎么出现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6 11:3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现代的热,兵器时代,为了防止士兵受伤,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都是防弹衣。古代技术有限,防弹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为了防止伤亡惨重,对于士兵的防护还是会比较重视的,在这种需求之下,铠甲就被发明出来了。不过铠甲的防护作用虽然强大,但是因为都是铁片制成的,所以重量也是十分吓人的。

而说到铠甲重量,就不得不提宋代了——在历朝历代的防护甲之中,宋朝的防护甲与其他朝代相对比,可以说是最重的,若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一般重量可以达到69.6斤。而由于在宋代这是步兵才会专门穿这种重量极大的铠甲,因此这类铠甲又称之为步人甲。

宋朝时期的步人甲步兵是怎么出现的

步人甲士兵的诞生

对于有宋一代来说,没有燕云十六州,不单单只是失去了一个自然屏障,更是失去了北方之前存在的一批天然马场,这就导致宋代压根没有足够原料支撑用来生产马匹以组建骑兵。而宋内部,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土地都是供不应求(多用来种植粮食作为与经济作物),发展草场来畜养马匹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成本也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规模化发展骑兵这条道路算是被堵死了。

但我们应该清楚,在当时的背景下没有骑兵是相当难的,因为在宋代时候,正是北方游牧民族——辽、金,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时期,其骑兵部队可是一直让宋军头疼不已。

宋朝时期的步人甲步兵是怎么出现的

宋想要用骑兵去对抗骑兵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了,但总要想办法去对抗骑兵,而宋要想努力只能往自己步兵方面来提升,于是步人甲这种新一代步兵铠甲就诞生了。其实步人甲最早是在唐朝时期出现过,宋朝时期算是对唐朝的步人甲一种加以改进吧。

步人甲士兵的特征

穿戴步人甲的步兵,他们全身上下都覆盖一层由铁片制成的重型铠甲,这种铠甲是由上千甲片拼接或缝制而成,如果要划分大类的话应该是属札甲一种。在上文就讲到过,步人甲相当的重,而重其实也是其最为本质的特征——前头的69.6斤,其实还只是常态配置,如果遇到更为精锐的部队,尤其是骑兵部队,还会继续再增加甲片数量。

而步人甲核心的制作材料就是铁片,由于铁的封闭性强,因此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铠甲肯定会相当的密不透风。其实不然,我们前头说到因为它是拼接而成的,所以它的透气性能还是比较好的。

宋朝时期的步人甲步兵是怎么出现的

这或许也是当时宋,尤其是南宋,在当时所处环境下所进行的调整——当时主要战场是在中原地区,由于受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这里的气温在夏天普遍比较高,而在气候炎热的情况下,如果透气性不佳可能就会导致士兵中暑,给作战情况带来极大的不利,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是把气候条件考虑进去了。

除此之外,由于步兵分类差异的缘故,也导致步人甲也不是完全相同的,而这种不相同主要体现在重量上——大致是越近战的步兵,铠甲越厚。我来举个例子,由于弓箭手是远距离输出,而长枪兵是近距离火拼,因此弓箭手的铠甲是相对来说轻不少的。

宋朝时期的步人甲步兵是怎么出现的

步人甲士兵的优势

因为特征以重为主,所以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防御力非常的强悍。即使身在远处也不害怕骑兵的远距离骑射,因为弓箭射不可能完全射穿他们的铠甲,所以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致命伤害。

而就算是近距离的攻击对他们来说也很难奏效,因为他们身上几乎所有的致命部位都被严密的保护了起来。而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在使用了步人甲之后,宋军的伤亡率大大减少。

而已经能够较好的保护自己,如果对兵种进行优化选择性匹配一些合适的武器,再加上将领临场变阵能够得当的话,则能够对敌人造成相当充分的杀伤力。因为军队伤亡的减少,加上防御力强,势必会增强士兵的自信心与斗志,在个个不怕死士兵的冲击之下,这场仗能赢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

宋朝时期的步人甲步兵是怎么出现的

对于步人甲步兵利用的最好的就是南宋名将岳飞了,因为他对战役局势的掌控力是相当的强。不管是对武器配置,还是军阵,他都利用的相当巧妙。当时面对金军的大举进攻,他因地制宜,根据当时的对手进行针对,借助步人甲步兵强大的硬刚能力,组织密集军阵对金军进行冲击,将金军溃败。

步人甲的劣势

但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有优必有劣,步人甲也一样。虽然步兵的负重能力比较强,但若在漫长的行军过程中一直背负如此重的铠甲,加上一些其他必备的物品,步兵的体力必定会超过人体负荷极限,变成个大问题。而没体力自然就没战斗力,这就导致一个大杀器反而成了累赘,所以穿戴步人甲的步兵不适合长途奔波作战,多用其进行短途战斗,或者是防御战效果最佳。

宋朝时期的步人甲步兵是怎么出现的

其实这也是有宋一代,为何有时候往往能够取得胜利,但却无法乘胜追击,深入扩大胜利果实的一个现实原因,毕竟穿太重了,若追击的话,必定会消耗太大,不仅追不上,还有可能导致自身在追击时逐渐变成劣势的一方,得不偿失。

而步人甲本身存在一个很现实的原因,也容易令人望之却步——那就是制作成本太高了,其实这也是无可厚非,毕竟如此多的甲片需要的原料自然会更多一些,而这个久而久之也成为了步人甲发展的一个弊端。

有宋一代,皇帝靠着兵变起家,尤其害怕将领,杯酒释兵权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成立了一个重文轻武的不成为规定,这个规定在后来的南宋依旧是根深蒂固。而轻武的话,要想在军队建设上投入太多的成本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步人甲其实也并不算很普及。

宋朝时期的步人甲步兵是怎么出现的

除此之外,其实重量还会影响步人甲步兵的机动性,而机动性不足则是很容易被抓住成为克制步人甲步兵的一个突破口。现实也的确如此,在遭遇多次吃了亏后,游牧民族就慢慢针对性质的找到了破解的办法,比如后来面对蒙古之时,更加富有经验的蒙古游牧骑兵灵活的运用其机动性,采用迂回的方式绕过重型步人甲的军队,长驱直入后方阵营,或者攻击侧翼,总之尽量不与其正面交锋,果然这种战力极强的步人甲就彻底失去了作用。

总结

看到宋代的步人甲步兵,其实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曾所向披靡的马其顿方阵,因为两者无论是优势还是劣势确实都十分的相像,实际也确实如此。不过它们之间还是有个很大的不同,马其顿方阵当时是用来正面进攻的,而宋主要是用来防守。

宋这也算灵活运用,巧妙避开其劣势吧。毕竟重量的缘故摆在这——造成其主动进攻能力太弱,但防御力还是极强的,这也是南宋对外战争屡屡吃瘪,但在卫国战争之时,却能多次抵御强悍的蒙古铁骑的原因之一。不过这终究还是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在面对蒙古调整后的战术,南宋终究是刻板了,没有与时俱进,被蒙古铁骑加以针对后,还是没有摆脱亡国的噩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6 1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骑兵在冷兵器时代被称为“战争之王”,是为什么?
...蒙古铁骑每日的作战距离居然可以达到惊人的95公里,是步兵每日作战距离的三倍有余,步兵还在慢吞吞行军时,骑兵已经攻到了敌军大营。最恐怖的是骑兵还可以派遣游骑,绕到敌人身后偷袭或
2022-12-25 11:43:00
...面的是手执陌刀(一种双刃的长柄大刀)、勇猛无畏的轻装步兵,接着是步、骑兵突击,后列则有弓弩手仰射,直到完全击溃对方。陌刀的攻击力极为可怕,列阵时“如墙而进”,肉搏时威力不减,
2023-08-19 16:18:00
两晋南北朝时期,骑兵在战场上发挥哪些作用
...配合。因此骑兵最怕陷入敌阵中,尤其是面对严阵以待的步兵方阵的时候。面对严阵以待的步兵,骑兵往往会从多个方向试探冲击,只有如此才能找到对方的弱点。这个弱点不仅是步兵阵型中的弱点
2024-04-26 16:14:00
千年前中国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同一时期最强大的帝国,都被完虐
...上影响着战争发展,矛、铍、戟等长武器的出现,彰显了步兵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步兵是军队中最常见的军种,很长一段时间内担任主力位置,步兵可以单独作战,灵活性极强,冷兵器时代步兵
2024-10-14 09:45:00
为什么岳飞用步兵击败了金军骑兵,而李自成却败给了清军骑兵呢
...一支精锐骑兵,与岳飞军决战,结果,岳飞以少胜多,用步兵将金兀术的重装骑兵摧毁,金兀术惨败,都被岳飞打哭了。南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年),金军十余万人马大举进兵中原,
2023-02-13 13:57:00
德里苏丹为什么打不赢蒙古骑兵?
...进,可以组建一支精锐的骑兵。阿富汗山区部落,是重甲步兵的玩家,耐力很强。印度本地人则善于指挥大象,德里苏丹有一支相对强大的战象部队。1299年,笃哇汗让忽都鲁火者率5万骑兵南
2023-08-21 17:28:00
长平之战,秦军为何能以弱胜强歼灭赵军40万
...术和其他特点。其中重点在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号坑,有步兵和战车兵俑6000多个,战车30多辆。影视剧当中经常看到秦军发射弩箭就像下雨一样向敌军射击。但这个其实是一种历史的误解。
2023-02-22 14:23:00
狭路相逢勇者胜:金兵骑兵冲锋,岳家军最能打的悍将
...子马”也是骁勇善战,他们身披重甲,无坚不摧,是对付步兵的利器。郾城之战,金兵惨败,但完颜宗弼不想放弃南下,决定重点进攻颍昌,与岳云率领的“岳家军”进行对决。此时,金兵十万,宋
2023-08-20 16:19:00
谁才是称霸战国的精锐军 队
...,飞矢如蝗。箭雨铺天盖地,几队骑兵像尖刀一样撕开了步兵方阵,所过之处,冰消瓦解。这一年赵国依靠犀利的骑兵攻势,第一次击败了宿敌中山国,这些骑兵有个统一的名字——赵边骑。赵国在
2023-11-20 20: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