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些年我们经常看到国内官员外逃的新闻,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这样的官员,不过他是为了女人。
这个人就是鲁桓公的孙子,庆父的儿子公孙敖。
1.抢夺堂弟的夫人
公孙敖曾经从莒国娶了一个老婆,名为戴己。按照春秋时的礼法,戴己的妹妹声己陪嫁过来。
鲁僖公(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
婚后两人分别为公孙敖生了一个儿子,戴己生长子孟孙谷,声己生次子孟孙难。公孙敖很喜欢夫人戴己,对她的妹妹声己却没什么感觉。
不久之后戴己去世时,公孙敖很伤心,恨不得声己代替姐姐去死,声己因此非常痛恨他。
按照春秋的做法,在戴己去世之后,公孙敖应该将声己扶正。但是公孙敖没有这么做,不是因为他对戴己多么深情,而是单纯是不喜欢声己。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公孙敖已经考虑从莒国重新再找一个像戴己那样有感觉的老婆。
此时鲁国的执政是鲁僖公的弟弟公子遂,因为封地在曲阜东门之外,又叫作东门襄仲。他听说公孙敖又想要去莒国求亲,于是希望他能帮助自己也求娶一个。
鲁文公
莒国国君没有答应公孙敖的求亲,因为他认为公孙敖应该将声己扶正,而不是像现在还来莒国求亲。
对于东门襄仲的求亲莒国国君倒是同意了,答应将己氏嫁给他。
等到要去迎亲的时候,恰巧此时徐国进攻莒国,莒国派使者来到鲁国请求结盟并求援。
因为公孙敖是莒国的女婿,鲁文公就派遣他出使莒国,顺便把东门襄仲的夫人己氏迎回鲁国。
公孙敖办完出使莒国的任务,迎接己氏回鲁国的时候坏了事。公孙敖发现己氏非常漂亮,给他一种戴己的感觉,于是公孙敖就起了邪念。
公孙敖的好色本性在那呢,最终忍不住抢先占有了己氏,将她娶了回去。
2.差点爆发的内斗
这时候东门襄仲还等着媳妇回来,结果一直没等到人。后来一打听,好家伙,让你帮我迎亲,结果你自己娶回家。
这下子媳妇没了,面子也丢尽了,东门襄仲非常愤怒,于是就找到自己的侄子鲁文公告状。
这事本身就怪公孙敖做得不地道,在东门襄仲的哭诉之下,鲁文公同意派军,队攻打公孙敖。
公孙敖听到东门襄仲要攻打他,心中害怕,就赶快把自己的侄子叫过来商议。
他的三个侄子分别是季友的孙子季文子、叔牙的两个孙子叔仲彭生和叔孙得臣,其实就是鲁国的另外两桓。
公孙敖这事做得太过分,但是他又是长辈不能不管,最后商议的结果是将己氏送回莒国,然后向东门襄仲道歉。
叔仲彭生比较仁厚,就让他去与东门襄仲协商。东门襄仲一看面子已经找补回来,真要打起来自己还不一定打得过三桓,于是就顺势答应了下来。
3.携款外逃
事情虽然解决了,但是两人还是同处于一个朝廷办事啊,抬头不见低头见,谁尴尬谁知道,最关键公孙敖名声臭了。
时间久了,公孙敖感觉在鲁国待着不自在了,而且还有点想念己氏。
第二年秋天,周襄王崩了,鲁文公派遣公孙敖带上礼物前去周朝廷吊唁。
走在路上的时候,不知道是早有打算还是临时脑子一抽,公孙敖放弃去周王室吊唁的使命,带着给周朝廷的礼物到莒国去寻找己氏去了。
莒国按照当时的规则收留了他,并给了他大夫的待遇,他和己氏在莒国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
由于另外两桓的劝说,鲁文公没有追究他,让他长子孟孙谷接掌了孟孙氏和他的职务,不然鲁国三桓就剩两桓了。
公孙敖在莒国待腻了想要回国,在儿子孟孙谷的调解下,又答应了东门襄仲提出的条件,不入朝,不参与国政,不携带己氏,才被允许回国。
公孙敖回国闭门不出待了几年又待不住了,然后又卷了家财跑到莒国去了,孟孙谷也因此生病去世。
孟孙谷去世后,他的儿子孟孙蔑还小,于是他弟弟孟孙难接掌他的卿位。
己氏去世了,公孙敖在莒国也待不下去了,于是将家财送给文公和东门襄仲,让孟孙难为他求情。
鲁文公同意了,但公孙敖在途经齐国去世了,最后孟孙难把他的尸体迎回了鲁国。
4.结尾
公孙敖算是当时三桓中的长辈,但他的行为差点让孟孙氏消失,不过这也同样促进了三桓之间的关系,鲁国三桓开始形成。
国内外其实都一样,外在强大的敌人会让内部变得更团结紧密。东门襄仲和鲁文公就是外在的那个强大敌人。
另外公孙敖作为礼法制定者周公的后人都已经不在乎实际上的礼了,一方面说明春秋进入中后期,礼乐名存实亡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如果规则不能根据现实情况去更新,早晚会名存实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