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解决心脑血管病难题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22 14:55:00 来源:鲁网

日前,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第六届岐黄论坛”发布了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包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中医药临床疗效优势发挥、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突破三大类别15项成果。“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名列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

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解决心脑血管病难题

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在论坛开幕式中发布。

据悉,为发挥好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的示范作用,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公开征集、系统梳理、专家论证以及征求意见等环节,遴选出了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本次发布的成果主要体现了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拓展中医药学科新领域,开创中医药研究新范式;二是聚焦中医药临床疗效优势,引领临床决策的变革;三是突破中医药发展瓶颈,攻克中药现代化技术难题。

首次系统构建脉络学说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在理论、机制、临床方面有三大创新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独特组成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在传承络病研究基础上,首次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并建立两大学科分支——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被路志正国医大师评价为“中医络病研究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首次系统构建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提出核心内容——营卫理论。提出“孙络—微血管”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微血管病变的理论结合点和治疗突破口,揭示心脑血管重大疾病治疗的关键机制是微血管保护,微血管保护的核心机制是内皮细胞保护。建立了临床辨证、诊断标准、用药规律,形成了一个系统理论指导临床,特别是指导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分别从理论、机制、临床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突破,共有三大创新点。一是理论方面,国家973计划专家组评价:“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形成了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原创成果”;二是机制方面,该研究阐明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难治性疾病发病的共性机制是微血管病变,而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则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国家973计划项目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三是临床方面,该项目利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开展了大量临床试验解决了国际医学界重大难题——通心络胶囊解决了急性心梗无再流世界医学难题;参松养心胶囊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治疗提供了新药物,填补了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调律的药物治疗空白;芪苈强心胶囊明显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国家973计划项目验收专家组称:本研究“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中医传统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重大原创成果,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示范”。该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解决心脑血管病难题

“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深入研究,通络药物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取得重大突破

基于“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取得的科研成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项目开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取得中医药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重大突破,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典范。

心血管疾病会呈链条式发展,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世界公认的高危因素,“三高”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出现急性心梗,随着疾病进一步加重出现心梗后心律失常,最后出现心力衰竭,最终死亡。整个链条因果相连、递进发展,并且心血管事件突发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阻抑心血管事件链刻不容缓。

基于此,“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项目围绕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在证治规律研究、循证医学评价、疗效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该项目提出“治本病,防未病”——防上游因素、治当前病变、控下游传变的系统干预新观点,揭示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的病机传变特点和用药规律;利用现代实验技术,揭示了通络药物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关键病理环节的疗效机制及科学内涵;完成通络药物干预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急性心梗、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慢性心衰等5项遵循国际标准的循证研究,突破了心血管事件链单病种防治国际瓶颈难题,实现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的重大突破。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贾伟平、田金洲等教授组成的验收专家组给出验收意见:“组织管理规范,取得中医药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重大突破,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典范!”

其中,“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项目子课题“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研究共纳入中国124家医院发病24小时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797例,开展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风险36%,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30%;研究一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27%,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该研究论文《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CTS-AMI随机临床研究》,近日在影响因子为120.7分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国内外专家学者评价,该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迈出坚实步伐。

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解决心脑血管病难题

对于“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被列为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陈凯先院士评价说:“‘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既把理论的创新发展起来,又把临床的应用和新药的研究带动起来,开辟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微血管病变新领域,形成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取得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新突破。”

责任编辑:吴英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1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脉络学说为解决微血管病变国际难题打开突破口
...展和科研成果展开深入学术交流,一致认为微循环障碍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加重的核心机制,防治心脑血管病就要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国内外权威中西医专家齐聚大会,共同探讨血管病变防治新成
2023-04-18 18:18:00
理论、机制、临床三大创新 中医药防治微血管病变取得突破
...展和科研成果展开深入学术交流,一致认为微循环障碍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加重的核心机制,防治心脑血管病就要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表示,吴以岭院士团队完成的
2023-04-17 17:14:00
...物,这个药物应用于临床已经快30年了。它在96年获批了心脑血管病的适应症,有深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大血管病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在这一方面证据很多,期待它在小血管病方面,也就是这种
2024-05-30 12:58:00
吴以岭院士:创新络病理论 铺就心脑健康之路
...国成立以来中医药基础理论重大创新性成果,使医学界对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有了全新认识。2019年,“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获该年度医
2023-09-28 17:54:00
以岭药业心脑血管主力产品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在肯尼亚获批注册
...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是以岭药业在心脑血管病领域的三大创新专利中药,治疗范围涵盖了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三个适应症。肯
2023-06-27 17:17:00
理论创新 驱动专利中药研发“井喷”
...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范。据介绍,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而这类疾病都存在着微血管病变,微血管与中医学的络脉高度相关。
2023-01-02 20:16:00
心梗救治日:牢记两个“120”,科学共筑“心”防线
...除血管痉挛,降低因血管痉挛导致的斑块破裂,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急性事件发生的风险。保护微小血管,增加微血管血流量。通心络可保护微血管,促进梗死区血管新生,促进疾病康复。2023
2024-11-22 11:04:00
通心络对心脑血管具有三重保护作用,关键循证证据与临床获益全解析
...作用通心络具有降脂、抗炎、抗凝、抑栓作用。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金三角”方案,通心络可与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联合用药。通心络可减少阿司匹林抵抗、减少阿司匹林用量、减少出血副作
2025-07-02 14:56:00
杨跃进教授:从基础到临床,中药通心络解决心梗治疗两大国际难题
...绍,研究发现通心络可明显保护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微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不但能保护内皮细胞,通过内皮细胞保护心肌细胞,而且还能证明它直接保护心肌细胞。杨跃进教授指出:“‘
2024-05-06 12:0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立秋的第一杯“黔”味特调,你pick哪一杯?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郭邱磊)8月7日,立秋节气如约而至。还记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在贵州,除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2025-08-08 10:19:00
立秋丨热浪未退,代谢拉满!抓住三伏最后燃脂期
8月7日是立秋,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尾声与秋季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2025-08-07 14:31:00
伏天养阳有“妙招”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三伏贴“借暑发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颖 邹杰“入伏后总觉得没胃口,贴了两次三伏贴,最近吃饭香多了。”8月初,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中医科诊室
2025-08-07 23:06:00
云岩区水东路街道百合园社区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贵阳市云岩区水东路街道百合园社区关工委联合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壹刻宝文化驿站、“甜小伴”儿童之家,共同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绘’同行
2025-08-07 23:35:00
玉屏自治县关工委:“四位一体”护航青少年成长
近年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关工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构建“法治筑基、红色铸魂、文化浸润、关爱护航”四位一体育人体系
2025-08-07 23:35:00
玉屏自治县田坪镇:返乡志愿者用行动“点亮”乡村少年缤纷假日
“小朋友们,现在天气很热,我们能随意下河洗澡吗?”“不可以,我们必须要在大人允许并在家长的陪同下才可以。”近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田坪镇庆寨村活动室内气氛热烈
2025-08-07 23:35:00
万山区谢桥街道:服务“一老一小” 绘就幸福图景
今年来,铜仁市万山区谢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度聚焦老年群体与少年儿童的生活服务需求及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建强服务阵地、汇聚多元力量
2025-08-07 23:35:00
夜问丨知名歌手陈奕迅自曝患病!这些症状竟然很多人有?
近日,知名歌手陈奕迅在纪录片首映式上称,自己在杭州演唱会之后因压力太大陷入焦虑症,一停药就紧张,一直不敢停药。巡演过程中有时不小心停过药
2025-08-08 03:14:00
西瓜、桃子、奶茶……“咬秋”吃什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在我国北方民间,立秋“咬秋”对应的食物是西瓜
2025-08-07 08:33:00
晨起肩膀、骨盆像被\
王云卿 杭州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连续5个月来,61岁的李阿姨被全身关节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双肩、双髋
2025-08-07 08:34:00
一碗肉丁面,一座烟火城
天还未亮,街头巷尾已升起了缕缕炊烟。大竹人的一天,从一碗热腾腾的肉丁面开始。在外求学这些年,我始终带着一个执念:一回家
2025-08-07 09:12: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王大伟:中医角度看息肉
王大伟:医学博士,博士后。先后曾任世界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培养委员会理事,北京中医学会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六经气化委员会常务委员
2025-08-07 10:4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多动分心别发愁,中医调理有盼头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07 11:1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中医如何治疗肺炎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8-07 11:13:00
贵州云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野果”小刺梨蜕变致富“金果子”
“好花红、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生在刺梨树,哪朵当阳哪朵红……”这首歌唱刺梨的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在贵州大地家喻户晓
2025-08-07 1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