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春分工程”催发科普与科研双向奔赴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6-26 09: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科普学分制撬动研究生科普实践——

“春分工程”催发科普与科研双向奔赴

■探索前线

地球“发烧”了,我们怎么办?脑机接口如何改变未来?“南橘北枳”,晏子说对了吗……打开“春分工程”的科普报告项目清单,科普套餐包含400余个题目,琳琅满目。上至天文地理,下到生活百科,新奇有趣的科学大门豁然洞开。

400余名研究生科普志愿者,2000余场报告,线下服务北京8个区的33所中小学,远程服务4个省份的14所中小学……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的成绩单。

设立科普工作专岗、实施研究生科普学分制、将科普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七大工程”。一所研究型大学为何对科普工作如此“较真”?这背后,是一场科普与科研的双向奔赴。

找准科普教育的中坚力量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学校是一所位于京郊的乡村学校。每周三,孩子们都会盼望着国科大志愿者带来的科技盛宴。

“虽然要连续去九渡河学校的两个校址讲课,往返路程4个多小时,但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们每个人都会备受鼓舞。”王思颖是国科大光电学院2022级研究生,每周她都会和同学跨越山水,把流动的科普课堂搬到村小。

科普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工作。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了10%,跨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但科学教育资源不充分和不平衡的短板依旧突出。

“中小学对科学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以现有的科学家群体从事科普工作难以满足基础教育领域的所有需求。”在国科大科协常务副秘书长吴宝俊看来,科学家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是科普工作服务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最大难题。以全国科学资源最集中的北京为例,全市有800余所小学、600余所中学,而每年能为中小学开展5场以上科普报告的科学家不到全市科学家总数的5%。换句话说,北京市长期开展科普活动的科学家不足500人。

“科普兼具科学和传播双重属性,杰出的科研工作者未必是优秀的故事讲述者,因此强制要求所有科学家都做科普的思路是不正确的。通过研究生群体开展科普实践来服务基础教育,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思路。”吴宝俊说。

“高校是我国科学知识的主要生产方,理应承担起科学知识传播的责任。”在国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国强看来,将高校的教育科技力量组织起来将极大促进科学传播。

2018年,该校启动了“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取意春分时节万物复苏的公益计划,正是期待青少年的科学梦想,能像种子一样在科学光芒的照耀下,迸发出希望、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带着这样的愿景,5年来,该校师生累计开展科普报告、科技辅导、科普展演等公益实践6000余场次,且规模和影响仍在迅速扩大。

实现育人与育己同频共振

“双孢菇为什么叫双孢菇呢?因为它的担子一次可以着生两个担孢子小宝宝。”张磊是国科大现代农业科学学院的研究生,繁忙的科研之余,坚持科普已经成为他每周的必修课。

蘑菇,是张磊科普报告的主题,也是他的研究方向。刚开始研究蘑菇时,他对前途特别迷茫。是科普,尤其是小朋友们对于蘑菇的喜爱,激励了他的科研求索之路。

“讲台让我找到了更多的专业自信。”说这话时,张磊的眼里熠熠有光。

2017年12月,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在我院研究生教育中实施科普学分制的通知》。根据该通知,中科院下属高校在全国率先启动研究生科普学分制,尝试把科学传播的公益行动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系统化组织学生参与科普工作。

“这是中科院作为科研和科普‘国家队’的使命。”杨国强介绍,国科大有6万名研究生,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通过科普学分制引导磅礴的青春力量参与科学传播,能够低成本、大规模、可持续地推动科普工作实现大跨越。

科普实践的一大功能,是可以解决基础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工作普遍面临的难题——树立学生的学科自信。

谈到研究生科普学分制,吴宝俊道出了自己的“小心思”。公众对基础学科的认识长期存在误区,经常用“冷门专业”“天坑专业”等词汇形容基础学科。公众舆论的偏差导致大量有天赋的年轻人在选专业时放弃特长和爱好,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而选择了基础学科的年轻人,也有一部分心猿意马,对自己所选择的学科专业以及自己在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没有信心。如何改变这种负面认知,让这些缺乏自信的研究生意识到自己专业的真正价值?

“科普恰是一场育人和育己的同频共振。”吴宝俊认为,40分钟的科普课堂既创造了研究生与中小学生深度交流的空间,也营造了研究生与自身学科深度对话的场景。志愿者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中小学生,而中小学生的积极反馈则无形中塑造了研究生的学科自信。这是大学课堂知识传授和实验室科学训练难以实现的奇特之处。

“科普的利他性,让我们收获了一整串教育‘葡萄’。”多年参与学校科普工作的组织实施,杨国强对于科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广泛开展科普实践,不仅可以让研究生群体成批量、大规模地服务中小学科学教育,而且可以帮助研究生们提升表达能力,积累与公众交流的经验。

“将来,这一代研究生成长为科学家时,会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成为懂得如何正确跟公众交流的科学家。”杨国强坚定地说。

打造优质科普的金字招牌

“物理定律告诉你,天下有情人终将分手”“如何用公式挑选西瓜”……这些都是公众号“中科院物理所”的推文。充满创意的科普文章几乎每篇都点击量过万,使得该号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很难想象,这些文章的创作者是一群年轻的国科大研究生。外人印象中以严肃枯燥著称的理工科学生成为“网红”中的一股清流,这与中科院、国科大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

2018年,国科大发布“春分工程”科普品牌;2019年,学校提出构建科学传播工作“大宣传”体系;2020年,国科大将科普工作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七大工程”;2021年学校又将“春分工程”列入学校“十四五”规划文化建设专项规划……科普一次次上升到发展战略高度,体现了学校力扛科学知识传播的社会担当。

从政策到资源,再到人才……争相科普的氛围和生态加速形成,也催生了越来越大的传播合力。近年来,该校与中小学、媒体、公众平台跨界合作,共建传播矩阵,创作优质科普内容,掀起一阵阵科普热潮。

2018年,由国科大师生共同组成的“春分工程”科普团队,深度参与央视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的创作,并使其成为首档登陆法国“戛纳电视节”的中国科普节目。2022年,该节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奖)一等奖。

“都说做科普要靠情怀,但国科大做科普上瘾。”和吴宝俊描述的一样,从线上到线下,从学校到个人,优质科普教育正从国科大出发,如蒲公英般飘进千万个孩子的科学梦想里,飘进未来科学家们的心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11: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研和科普双向奔赴 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举办第七届科普开放日活动
...创新沃土,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转化,形成科研和科普双向奔赴的新局面。河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刚表示,近年来河南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实施,构建起以载体为
2023-11-13 11:32:00
科研与科普的双向奔赴!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中原之光实验室举办第八届科普开放日活动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让“科普甘露”催发更多的“科学种子” 。11月9日,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中原之光实验室举办第八届科普开放日活动。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纪峰,河
2024-11-10 17:43:00
...了科学界、教育界、产业界人士对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向奔赴”的热烈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直言:“科学家作为在科学一线努力探索的科研人员,也肩负着向社会更好传播科学知识的责
2023-05-30 06:05:00
...学院打造全省首个海洋主题校园科普飞地“科技+教育”双向融合,领航小小未来科学家陈潇奕近日,首个走进校园的海洋科普馆在杭州文三教育集团文宣小学正式开馆。据悉,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
2024-01-24 05:45:00
...机器人技术“联姻”,可能是一场将彼此推向新高度的“双向奔赴”。AI给机器人灌输常识,让其能像人一样处理各种任务;机器人则利用身体经验,帮助AI跃升为“通用AI”。但专家提醒,
2024-06-18 12:15:00
...创新,最终实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两翼齐飞”和“双向奔赴”。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同时,相应的文件也提到,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不
2023-10-13 03:51:00
...作者。24年经验的“熟手”:见证科学普及从单向灌输变双向互动这几天卢大山的微信步数都在1.2万步左右,没有去哪里游玩,而是单纯在江苏科技馆讲解走出来的。“上午下午都有一场固定
2024-05-06 07:01:00
...识的同时,分享科学的思维方式,将“单向输出”变成“双向互动”,这样的科普更具吸引力。然而,只要科普工作者做好自己的事,科普就能两头“止渴”了吗?显然不是。科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2023-07-05 05:21:00
...周上的“荆楚科普大讲堂”,让科研人员与社会公众通过双向互动方式,在让群众更好地了解科学技术的同时,也为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提供了思路参考。科技之光,照亮荆楚奋进之路;创新之火,
2025-05-26 12:4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喜报!齐鲁医药学院获批1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鲁网10月4日讯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了2025年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清单,齐鲁医药学院获批资助和自筹项目共计12项
2025-10-04 16:39:00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拉开帷幕
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火热开赛。此次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大学毽球分会执行
2025-10-02 13:54: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参与“威海市中小学生科技节”
近日,由威海市教育局、威海市科协共同主办的“威海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上,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元宇宙研究院携多款自主研发产品精彩亮相
2025-10-02 13:5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夏露露)“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我家大门常打开
2025-10-02 14:04:00
为月亮穿新衣,为祖国绘长卷 双节活动童趣与情怀满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夏梦迪)在双节同庆之际,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教工幼儿园精心策划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025-10-01 09:51:00
“政策+案例+实战”闭环教学 湖北建院为城市更新精准赋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刘君怡、李夏、周鼎)近日,孝感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2025-10-01 09:51:00
全国推介!湖北建院探索“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罗庆丰、于婷)近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党支部探索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榫卯契合”式协同育人模式
2025-10-01 09:51:00
“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大学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
大河网讯 近日,“石榴籽祖国行”哈密团市委及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进河南工程学院,开展了一场以促进民族团结、深化青年友谊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
2025-10-01 12:45:00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助力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
大河网讯 9月22日,2025“会市合作”暨许昌钧瓷产业科技赋能特色活动在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来自省内外的百余名专家领导齐聚一堂
2025-10-01 12:45:00
建设新型高端智库 许昌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发展研究院工作纪实
大河网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高校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构成部分,日益成为服务地方发展
2025-10-01 12:45:00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
大河网讯 从队列式到军体拳、匕首操、实战演习......历经近一个月的高强度训练,9月25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上交入学第一份“答卷”
2025-10-01 12:45:00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1 12:45:00
童韵传承,航空路小学师生共筑强国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罗薇)9月30日上午,江汉区航空路小学全体学生用自己最美的声音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2025-10-01 14:33:00
化身“月球漫游家”,开启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钟徐婉萍、李龙凤)当国庆的红旗遇上中秋的明月,当古老的嫦娥传说牵手现代航天梦想
2025-10-01 14:34:00
萌娃 “趣” 迎双节!亲子携手绘团圆、颂祖国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近日,江汉区小精灵幼儿园以“国庆中秋寻雅趣 亲子携手共创美”为核心,组织全园师生与家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2025-10-01 1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