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最近,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就任一年之际,接受了媒体采访,他对自己领导的执政联盟2022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总结,相当于向德国民众做了一次工作报告。非常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次带有承前启后意义的访谈中,朔尔茨总理暗示,德国政府对华政策未来将会出现明显的转变。
(德国总理朔尔茨最近接受了德媒的年末专访)
朔尔茨在访谈中自我肯定了施政成绩,表示这一年“做了很多事情”,包括领导德国应对俄乌战争带来的巨大危机。值得中国方面高度关注的是,朔尔茨对于中德关系,提出了“一个坚持、两个反对”。具体而言,就是德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与中国脱钩”,但是同时也反对“武力收复台湾”。
这两个反对,可能预示了朔尔茨政府的对华政策会有相当明显的变化。此前,朔尔茨被认为是政见高度接近前总理默克尔的接班人,然而目前看来朔尔茨正在带领德国,进行对华政策上的“新旧交替”。这既意味着短期内德国对华政策的波动,将使两国交往过程之中出现较大的挑战,也意味着相关政策有可能走向一个新的平衡点,给两国带来长远的稳定关系。
(朔尔茨访华)
在朔尔茨的“一个坚持、两个反对”政策方面,争议最小的是反对“与中国脱钩”。这是朔尔茨领导的德国政府与美国对华政策的一大区别。在美国方面,尽管美国政治界深知无法与中国脱钩,但许多美国政治人士却无视美国自身利益,炒作全面脱钩话题,发起局部脱钩,并胁迫德国等第三方支持、配合美国的这一立场。朔尔茨这次回答明确指出反对脱钩,与美国在这一具体问题上划清了界限。对此,他表示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应该是去全球化,也不应该是将贸易伙伴限制为一些少数国家。他表态全球化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更好的生活。
但朔尔茨也谈到,德国国家和企业需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他说需要通过多样化来降低依赖。朔尔茨坦承,这意味着德国企业可能无法得到一些成本很低的产品,还需要额外打造一个积极的原材料供应战略,这实际上会损害德国的经济利益。他还承认,这方面的转变需要漫长的时间。另外,朔尔茨似乎暗示主要依靠德国企业自行实施这一转变,他声称自己在与德企高层会谈后,认为这些企业“早已经开始做这件事了”。
(德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展台)
然而,朔尔茨坚持所谓“自主式”一个中国政策,反对“武力收台”的提法,则完全是一种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这只会给中德关系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对德国更是毫无益处。必须强调的是,这是德国联邦政府级别极其罕见的一次表态,代表了德国在对台问题上将与美国“合流”,甚至在该领域挑战中国。同时,德国可能借此在中国、美国,以及自己的西方盟友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通过摇摆不定的占位和倾向,从中谋求新的利益。
(朔尔茨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拜登合影)
显然,中国方面不可能坐视德国这一重大政策转变而不理,不可能不做出回应或反制。而且,坦白说,在中德关系、甚至中美关系的一些领域,中国已经处于优势一方,西方讨价还价的筹码正在日益减少。
中国方面早已对德国政治界的这些杂音进行了有力反驳。此前,中国方面指出,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乃至西方世界将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混为一谈的做法是完全不合理的。朔尔茨本人经常谈及乌克兰问题,但这与台湾问题有着本质区别。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乌克兰问题则是俄乌两个国家之间的争端,德国或者其他西方国家一方面强调乌克兰的主权,一方面却在台湾问题上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于这种赤裸裸的双重标准,中方应该进行有力还击。
根据朔尔茨的最新表态,德国不排除会像美国一样,越来越明显地推动“以台制华”,表面上承认一个中国,实际上却在挑战和掏空一中原则。中方对此必须抛弃幻想。
(中国官媒一直强调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除了继续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中国在外交和贸易领域,应加大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互利共赢的理念价值观,推动有利于中外双方的全方位合作,与美国拉开在对外交往实质问题上的差距,让更多国家清晰的认识到,中国是真诚地与各国携手进步,而美国则完全是处于一己私利,归根到底是为“美国优先”服务。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大量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公开表态,拒绝美国所谓的站队要求,希望美国能够拿出诚意和切实的投入,让各国共同受益。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中德、中美、中西方的实力与梯度的转变,总体上还是有利于中国得。只有做好最坏的打算,做好最充分准备,中国就能获得最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9 17:23: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