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学校园成公园引热议,高校开放的度在哪?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2 13:43:00 来源:光明网

中国的知名高校都有些土味绰号,它们基本围绕地理位置、专业特色或男女比例,本校学生也会拿来自嘲,比如清华是“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北大叫“中关村应用文理学院”。

但有一类绰号,却很难让学生们会心一笑,那就是“XX 公园”。例如浙江大学的“三墩镇人民公园”、厦门大学的“厦门市人民公园”、深圳大学的“深圳市亲子乐园”。而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武汉大学的“珞珈山人民公园”。

尤其是最近,随着春回大地,樱花绽放,武大也成了很多游人踏青赏春的好去处,只是苦了无数的同学。

随着校园内的游客增多,嚷嚷着“快摆姿势”的喧哗声就打破了校园的平静,而踩踏草坪、攀折树枝、甚至是小孩随地大小便这样的不文明行为,也被很多同学撞见。更让武大师生叫苦不迭的,是游客过多而影响了大家的正常出行。共享单车、私家车塞满了校园道路。

不仅是武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不少高校学生近期都表示遇到了类似的烦恼。澎湃新闻在数说聚合平台上检索了近一个月来,包括小红书、抖音等在内平台上提到“校外人员”的帖子后发现,校园开放后学生们最大的困扰,就是游客太多,导致食堂、图书馆等校园资源被侵占。

大学校园成公园引热议,高校开放的度在哪?

一些游客的乱丢垃圾等不文明举动,令人反感。极个别的小朋友在路边方便的行为,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最让师生们感到心痛的,是一些破坏设施的行为。山东大学的一位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学校的雕像被游客弄坏了:“走在校园里只感到一股疲惫,知道雕像被毁的时候差点被气哭。”

大学要不要开放,网友吵疯了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学生表达了对游客进入校园的强烈反感,并呼吁抵制校园开放,“大学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公园”。

大学到底应不应该开放?

我们梳理了社交媒体上关于“校园是否应该开放”的讨论,发现反对的声音主要来自于在校生,游客进校直接影响了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还有观点表示,大学的首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就应该局限在学校教职工、学生以及相关的机构人员。

大学校园成公园引热议,高校开放的度在哪?

也有一些在校生和毕业学生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大学的人文气息不仅仅存在于图书馆和自习室,还应该促进校际和校内外的交流。此外,也有人说,大学是社会的公共资源,在享受纳税人的支持的同时,应当与社会共享。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说道,“校园的大门,实际上也是办学理念和精神的门。现代大学制度中,最关键的就是要面向社会,和社会有更多交往”。

全国各地的不少学校也确实将校园内的一些公共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

除了体验大学氛围、参观大学环境,还可以在高校预约运动场地,进行体育锻炼。例如,清华大学在去年刚刚开放的北体育馆,除了有常见的健身中心、乒乓球馆、篮球馆等设施,还建有冰上运动中心,在夏天也可以滑冰、打冰球、撞冰壶。

如果想逛博物馆看展,高校依靠专业资源打造的各类展馆,包括语言、水产、中草药,民族、玩具、古生物,很有特色。比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山东大学博物馆甚至位列国家一级博物馆。

大学校园成公园引热议,高校开放的度在哪?

除了打开校门,向社会共享学校资源,一些校园还拆除围墙,在设计上融入城市。

2021 年,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全线拆除了分隔校园与苏州河河滨步道的围栏,留出景观步道等沿河公共空间,还建设了学校历史文化展陈馆、公共法律服务区等“四个公共服务节点”。

2022 年,上海音乐学院淮海路校区拆除围墙,6 幢优秀历史建筑完成修缮,建成历史风貌保护区和音乐文化创新展示特色街区。

开放后,高校打了这些补丁

但校园开放并不意味着社会人士可以随进随出。许多学校在开放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入校程序。

“自由度”最高的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不设围墙,中南大学也无需身份登记,可以直接进出。绝大部分高校需要“进出留痕”,持身份证或登记身份信息方可出入校园,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在指定的校外访客进入的校门刷身份证或随申码后便可入校。

更多的学校采用了预约制度,像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需要至少提前 1 天预约。

大学校园成公园引热议,高校开放的度在哪?

还有学校在访客人数、开放时间上,做出了限制:清华大学工作日开放 2000 个名额,周末、节假日增加至 1.2 万个;北大、南大等学校工作日不开放,学期内仅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开放。

最令在校学生头疼的要与游客争抢学校资源的问题,例如食堂、图书馆和教学楼等,各个学校在决定开放校园的同时也给出了相关规定。

武汉大学在今年樱花开放期间校园管理的通知里就明确写出,“校内教学、科研、办公楼(馆、室、所)和学生宿舍等场所谢绝公众参观,学生食堂不提供公众就餐服务”。

也有学校向社会公众开放了部分食堂,只是有一定门槛。比如复旦大学近期就发布公告,校外人士用餐需多付 50% 的搭伙费。考虑到即使如此也挡不住游客前来就餐的热情,公告同时表示,中午用餐高峰期间,食堂不对外开放。

大学校园成公园引热议,高校开放的度在哪?

但即便有各种规章制度,大学还是逃不掉“被景区化”的命运,部分游客还会寻找歪门邪道进校,靠人情和金钱,钻规则的漏洞。

2017 年,中山大学曾因有校外人士影响上课秩序,发布“限外令”。去年,北京大学通报,有校外研学团队联系部分校友,通过预约同行人员的方式,违规进校。在往年的武大樱花季,游客与师生之间的矛盾也时有发生。

疫情退去,高校重新开放,类似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在今年 3 月 中旬,游客和学生发生冲突后,武汉大学官方发布声明,表示将严厉打击外来人员(车辆)违规入校的情况。中国矿业大学也对学生反映的部分访客不文明行为给予回应,将拒不配合校园管理的校外人士列入管控名单,并取消其入校资格。

但究其根本,还是需要在高校加强精细化管理,完善游客访问规则的基础上,游客们遵守大学秩序、尊重大学环境。只有校园里的学生们不对游客们抵触,高校才有可能进一步开放资源,实现多方共赢。

不然,参观知名高校来陶冶情操的初衷,就荡然无存了。

来源:澎湃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接住“春日流量”,大学开放如何输出文化之美
...学本不该有围墙,欢迎大家来参观,但并不希望学校变成公园。” 赏花和美食之外,文化流量的推介仍显不够“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速度、范围都在扩张。网络既可以带来‘泼天的富
2024-04-03 06:02:00
...等设施被挤占,从而出现资源抢夺的现象?学校毕竟不是公园,随着社会人员的进入,会不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师生的人身安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遇到的挑战并非孤例,不久前,武汉大学内游
2024-03-20 09:54:00
...要先保证学生利益神兹乌兹:校园本就是求学之地,不是公园。学生是交学费的,首先应该保证学生的利益。Angel Yu:还是要有些限制的好。小LI:学校还是应该设置点门槛,不能无限
2024-01-05 06:04:00
...居民不需要出示证件,自由进入校园——这就把校园作为公园,社区居民可自由享有大学的公共资源。另外,大学的对外开放,还可更精细化。如国外的很多大学,没有围墙、大门,公众可自由到大
2023-12-18 11:09:00
持续优化城市公共空间
...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本报记者 祝越去年9月8日,中山公园整体开放及品质提升工程正式完成,公园北侧沿万航渡路的围墙彻底打开,以全新姿态融入苏州河公共空间。通过政企合作建设运营
2023-01-10 05:51:00
...考生,希望走进高校校园参观的市民不在少数。“相比去公园和游乐场,我更希望孩子能去大学看看,在参观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如今,疫情之后春暖花开,周女士期望大学的校门能够向市民敞开
2023-04-18 14:04:00
莱山区校园体育场免费开放首日:门口登记就能进,锻炼方便了!
...学操场上玩耍 “以前想锻炼,得跑到几公里开外的体育公园去,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免费锻炼,方便多了。”一位家住保利香榭里公馆的市民听说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带着家人,拿着满满
2024-03-17 07:39:00
...合发展。针对高校放开,也有反对者认为,学校毕竟不是公园,教学秩序、校园安全都应该纳入考虑范围。但这也并不是难解之题。例如,根据实际情况,分时分区域逐渐有序开放,在节假日和寒暑
2023-07-03 07:58:00
​中山公园码头正式启用,水岸双视角一览百年校园画卷
本文转自:文汇报五一劳动节之际,苏州河中山公园码头正式投入使用,现场举办码头启用仪式。码头岸边,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的百年历史建筑,与水清岸绿的苏州河相映成辉。上海谋篇“一江一河
2023-05-01 18:2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北新闻网讯(闫丽颖、唐福刚)“太感谢了,多亏你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冲到现场,帮我家灭了火……”10月22日上午,市民张女士携女儿将一面印有“火场逆行伸援手真情守护矿区人”的锦旗送到了开滦股份范各庄矿保卫科员工倪大勇的手中
2025-11-10 21:54:00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因其独特的指挥风格走红网络。晨曦微露,杨湾街口,他已在斑马线上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他那被专业人士评价为“不规范”的手势
2025-11-10 22:21:00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十年如一日在交通路口倾情守护的故事,引发广泛关注。晨曦微露,人潮车流中,他那不甚规范却高效高频的手势
2025-11-10 22:21:00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在网络走红。晨曦微露、华灯初上,在鄂州市杨湾街口的斑马线上,他如陀螺般不知疲倦地旋转于车流人海之间。那饱满的激情
2025-11-10 22:21:00
清晨六点半,鄂州市杨湾街口,熟悉的“陀螺”又开始了他一天的旋转。辅警李超,这位在车流中坚守了近十年的39岁汉子,以其“口不停言
2025-11-10 22:21:00
“来来来、这边这边……”当湖北鄂州的“陀螺哥”李超在车流中重复着指挥动作,他频繁变换的不仅是手臂,更是对职业的赤诚。这位个子不高的39岁交通辅警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10 22:21:00
在这个社会,有人在聚光灯下被看见,也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城市的运转永远离不开成千上万坚守岗位的“螺丝钉”。他们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
2025-11-10 22:21:00
近日,在鄂州市鄂城区杨湾街口,辅警李超因一段指挥交通的画面在网络上走红,被网友亲切称为“陀螺哥”,他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马路指挥家”
2025-11-10 22:21:00
清晨六点半,鄂州杨湾街口。辅警李超的身影出现,如同这座城市的生物钟般准时。反光背心微微发亮,白手套划出坚定轨迹,他就是被网友亲切称为“陀螺哥”的交通辅警
2025-11-10 22:21:00
鄂州市杨湾街口的斑马线上,辅警李超“手足口不停歇”的身影火遍全网。他那被专业人士评价为“不规范”,却比同事频率快好几倍的指挥手势
2025-11-10 22:22:00
“云游伊利”2025再出发!邀您“云”探全球产业链
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2025年“云游伊利·全球品质溯源”纪录片举行首映,宣告该活动正式启动。伊利全球合作伙伴代表
2025-11-10 22:34:00
从沃土到云端:务川七旬老人的直播增收记
多彩贵州网讯“3、2、1——上链接!”近日,在务川分水镇王武村的村委会小院里,71岁的覃廷容佝偻着身子,嗓音却格外响亮
2025-11-10 21:13:00
全运会“大湾鸡”爆火!扮演者是武校少年 校方:很懵,没想到会这么火
大皖新闻讯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本届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凭借头顶彩色“小啾啾”
2025-11-10 21:04:00
泾县辅警国道上“悬身”抓捕嫌疑人
大皖新闻讯 11月7日7时40分,泾县泾川镇某小区发生一起电动车电瓶被盗案,泾县公安局泾东派出所接警后,快速锁定违法嫌疑人李某并一路追踪至G205国道
2025-11-10 19:18:00
7死27伤  燕郊地铁施工项目“3·13”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图片来源:河北省应急管理厅近日,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3·13”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简称“报告”)。经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
2025-11-10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