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接住“春日流量”,大学开放如何输出文化之美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03 06: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樱花盛放的沪上高校美出新高度,吸引大量游客进校“打卡”,也迎来一系列校园管理难题

接住“春日流量”,大学开放如何输出文化之美

接住“春日流量”,大学开放如何输出文化之美

上周末,同济大学单日访问量激增至近万人次,还有逾20万人次在线观赏樱花大道美景。图为樱花大道游人如织。(校方供图) ■本报记者 吴金娇

随着樱花盛放,沪上多所高校美出新高度。在大学漫步、沐浴春光,也成为不少市民游客的休憩首选项。

上周末,同济大学单日访问量激增至近万人次,还有逾20万人次在线观赏樱花大道美景。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随风摇曳的樱花、泛起涟漪的樱桃河美不胜收,河滨樱花步道绵延3公里,吸引了众多游客。此外,在社交平台上,“如何打开春日中的复旦大学”的话题热度也居高不下。

眼下,众多沪上高校纷纷打开校门,校外人士可通过刷身份证或实名预约进校。

但对大学来说,众多前来打卡、赏花的观光客带来的不仅是人气和热度,还有一连串的管理问题,以及围绕校园开放的各种意见、争议。比如,有人觉得,安静的校园氛围被打扰了,抱怨“喧闹代替了静谧”“大学不是游乐园”;也有人因为一时预约不上、进不了学校,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进校参观遇阻,大学不该‘圈地自萌’”……

一边是公众对进入大学赏春日美景的强烈渴望,一边是短期激增的人流带来的资源分配、校园管理难题——打开校门后,大学该如何更好把握“春日流量”,在校园开放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价值?守护美美与共的校园,全社会又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加减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学者直言,大学本是育人的场所,校园开放只是第一步——在有序打开“物理之门”后,更要进一步敞开“文化之门”。

高流量是把“双刃剑”,给大学带来“甜蜜的烦恼”

春风拂面,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樱花如霰。樱花树下,不少穿着学士服的大学生正在拍摄毕业照,一张张笑脸定格着青春的美好。除了在校生,樱花大道上也挤满了外来游客。

傍晚,老杨夫妇坐在樱花大道边的长凳上小憩。“青春真好,大学真好!”除了赏花,校园里的一切,都让这对老夫妇感到“赏心悦目”。老杨告诉记者,今年春天的初次踏青,夫妇俩之所以定在同济大学,一是因为住得近、出行方便;二是感觉“大学有文化、有味道”。

不仅为观光,也带着对“象牙塔”的向往而来,眼下,相当一部分校外人士渴望大学校园能更大程度对外开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去年底以来,沪上多所高校取消了入校限制,打开校门后,一时积压的参观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眼下,叠加樱花盛放带来的“春日流量”,“报复性大学游”迎来了又一股高潮。尤其在社交平台上,相关“打卡”攻略频出,收获了不错的点赞量和转发量。

流量是聚光灯,也是放大镜,这把“双刃剑”给部分高校带来“甜蜜的烦恼”。上周末,多所高校在迎来赏花人流高峰的同时,也接到了不少学生的“投诉”。有在校生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校园开放后外来游客的各种不文明参观行为,“摇晃樱花树,乱丢垃圾,还有孩子奔跑着闯进了正在授课的教室,被吓得哇哇大哭”。还有部分学生无奈地表示:“虽然大学本不该有围墙,欢迎大家来参观,但并不希望学校变成公园。”

赏花和美食之外,文化流量的推介仍显不够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速度、范围都在扩张。网络既可以带来‘泼天的富贵’,也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高凯说,大学作为学术殿堂,不仅是育人之地,也是社区、城市乃至国家的重要智库,对当地经济、文化有重要的拉动价值。因此,大学校园开放,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如何应对“春日流量”这把双刃剑,从目前看来,有部分高校确实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校园开放后,一些不文明参观行为确实存在。但其比例到底是多少,有一些评论是否以偏概全,这些都有待求证。”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浩直言,在互联网的流量助推下,樱花季的校园迎来短期人流高峰很正常。可以预见的是,部分高人流带来的矛盾将随着时间而得到缓解。“在很多人心目中,高校是灯塔、理想之园。换位思考一下的话,我们作为身处理想之地的人,不应该打着守护一方天地之名拒绝他人的向往。”

“春日流量”进高校,究竟意味着什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孙向晨有另一番解读:高校开放的话题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恰恰证明公众愈发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

“举个例子来说。上海在几年间涌现出100家左右的美术馆,博物馆和各类展览一票难求,这些其实就反映公众对于高水平、高质量文化活动的需求。”孙向晨说,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集合地,大学校园开放自然备受期待。不过,在迎接高流量的同时,大家也应当进一步思考一些话题。比如,在既有的网络宣传中,关于到高校赏花、品尝美食的娱乐流量是否已经太多,而关于校史、校园建筑背后的文化、一流讲座活动等文化流量的推介远远不够?

“如何不让高校变成公园?除了有序的开放,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高校必须拿出更多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孙向晨说。

更合理有序的校园开放,必须“有章可循”

其实,大学校园向公众开放,本不再是一个“问题”。2023年7月,教育部发布通知,鼓励高等学校、高科技企业、制造企业等向社会开放,主动服务全民学习。今年3月,教育部再次明确表示:“高校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应积极向社会开放校园,更好发挥大学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功能。”

而在校园“打开”的过程中,有一些管理的棘手难题确实也不该被忽视。比如,大客流下,校园的安全如何保障?校外人员的涌入,会不会影响日常教学秩序、打扰师生的日常生活?

为应对特定时间内的高人流,部分高校实行实名预约制。今年樱花观赏期,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均明确表示,学校对校外赏花人员采取预约制,限制人流。而面对即将到来的清明小长假,拥有百年历史建筑的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同样将采用预约制实现限流。

“需要厘清的是,预约制不是阻止制,而是保障更多人充分享受高校各类资源,保障校园安全。”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孙宜学说,更合理有序的校园开放,必须“有章可循”。这就意味着,大学在“开门”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文明参观的引导,同时及时收集、正视各方需求,找到最大公约数。

“校园开放,不能简单一开了之。更要优化程序,做到信息公开透明。”高凯回忆,他曾在某高校门口遇到因没有提前预约被保安阻止入校的游客,双方差点激发矛盾。对校外人士来说,能否及时了解校园开放信息、管理规则很重要。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学者谈到,正如博物馆、电影院、公园都有相关参观守则,校园在对外开放、接待外来人员时,也需对过界行为做出明令禁止。

比如,今年樱花开放期间,武汉大学在校园管理的通知里就明确表示,校内教学、科研、办公楼(馆、室、所)和学生宿舍等场所谢绝公众参观。同济大学也发出提醒,严禁在校园放飞无人机等“低慢小”飞行器,校内教学、科研、办公楼(馆、室、所)和学生宿舍等场所谢绝公众参观;学校谢绝一切外来车辆进校,鼓励游客绿色出行,步行入校。上海大学也明确提示,不建议游客携带帐篷等露营设备进入宝山校区。

此外,针对校园开放后,部分游客与在校师生“争抢”校内资源的问题,不少高校也出台了有针对性的举措。复旦大学日前宣布,中午用餐高峰期间,食堂不对外开放。上海大学宝山校区食堂同样暂不对游客开放。

“校园的更好开放离不开精细化管理。”孙向晨则进一步建议,校园的开放,应细分区域和等级。放眼全球,一些范例值得参考。比如,纽约大学同样位于闹市区,面向社会开放。但部分实验楼设置门禁,需刷卡进入,“尤其对一些化学类实验室和涉密的研究室来说,门禁制度很有必要”。

感受大学文化之美,还有很多值得尝试

对众多高校来说,眼下的樱花季还碰上了招生季。如何接住“春日流量”做好宣传,既成全游客,也同时塑造大学的良好形象和社会美誉,更是一道思考题。记者了解到,包括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一批高校,专门拍摄了春日校园美图、视频,在社交平台推出官方游览攻略,指导公众入校参观。

孙宜学不由感慨,沪上赏樱之地众多,大家之所以愿意专程到大学来,正因这里不仅有优雅的环境,还有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大学精神和文化,“让更多人充分感受大学之美,传播文明和文化,是大学开放的价值所在”。

不过,也有专家提出,当前大学的校园开放尚为浅层次的开放。校园开放要想实现最大价值,当务之急是打开更多“文化之门”。

“目前,不少人进入大学后完成‘打卡式’参观。如何让更多访客深入了解大学的文化,还有很多事情值得尝试。”高凯建议,参考上海积极推行的建筑可阅读,“可阅读的大学”也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譬如,在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校园建筑,可设置扫码阅读、一键了解建筑背后的校史,推出VR导览服务等等。“在一些历史悠久的英美高校,校方会定期组织校园导览活动,由教师或在校生担任讲解员。”在高凯看来,这些举措不仅可以为参观者提供深入体验大学文化的机会,还可以让在校生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

“大学不仅要打开物理意义上的校门,更多的教授们也应当积极‘走出去’,做好科普工作、通识工作。”孙向晨说,在校园开放过程中,在校师生人人都可成为一张张大学可阅读的名片,进一步展示高校魅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9: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开放顶尖实验室,让学生感受科学文化之美
...已开展60余场活动开放顶尖实验室,让学生感受科学文化之美参观者体验最新的类脑、VR与智能交互等技术。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储舒婷戴上VR(虚拟现实)头盔
2023-10-17 05:54:00
敞开校园怀抱 共享大学之美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市民来到辽宁大学(崇山路校区)欣赏金秋美景。张文魁摄□许 非金秋时节的沈城,最美的色调便是银杏黄。又到银杏树最佳观赏期,满园金色关不住,今年辽大、沈阳农大允许
2023-10-27 04:44:00
...节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海南休闲度假,体验海南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文化之美、服务之美、生活之美,感受开放海南的日新月异、阳光海南的绚丽风景、文化海南的独特魅力、活力海南的蓬勃
2024-06-24 07:18:00
他乡遇“中国” 共享文化之美
...术无国界,文化共鸣成为拉近人民心灵的纽带。共享文化之美,中外文化和谐交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动力。4月19日,表演者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中文日活动上展示汉服。当日,在巴西里约
2023-12-29 14:53:00
100幅作品艺术作品亮相 这场展览,看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如何呈现长江之美
华龙网讯(记者陈发源)1月8日下午,“从长江走来——西南大学国家文化公园主题美术作品展”在王琦美术博物馆隆重开幕。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西南大学、市美术家协会、市文艺评论家
2024-01-08 21:47:00
康养晋城调研行|走进《黑神话:悟空》取景地,感受山西文化之美
...,不少游客来到主要取景地山西,共同感受中国传统古建之美。在晋城,铁佛寺、玉皇庙、西溪二仙庙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其人文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玉皇庙。人民网 刘汕摄10月14
2024-10-17 10:47:00
沿着运河读中国——水韵江苏·文化走读(南京专场)迎春启航
...图书馆为桥梁,通过一本书、一座城、一群人,感受运河之美、文学之美、阅读之美,推进全民阅读多元化开展。这场翩然来“宁”的活动以“讲座+行走”的形式展开,=品读江苏文脉,讲好中国
2024-04-25 16:54:00
...要引入更多国风元素,在学位服上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满足青年学子的个性化需求。这种“百花齐放”将会带来国风的持续热潮。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与服饰相关的国
2024-07-24 12:01:00
保古焕新:天美艺术街区如何以建筑之美观照津城文化?
...至中国文化艺术的新高地。商品美好——共生共荣的建筑之美在城市更新的宏伟叙事中,天美艺术街区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一次华丽转身,更是社会结构与文化生态的一次深刻重塑。它承载着共生共
2024-05-09 13:02: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馆校携手铸魂育人 “八七红·共享思政课”在湖工大生动开讲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金风送爽,书声朗朗,思政课堂的火花在校园里悄然点亮。10月10日上午,“八七红·共享思政课”主题宣讲活动暨湖北工业大学《追梦》思政通识课在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开讲
2025-10-12 10:58:00
教学直通产业 随职院学子直播间里实战助农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肖傲雪 刘莉)秋日的随州,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课在直播间里火热进行。9月24日至30日
2025-10-12 10:58:00
从“信息传递”到“价值引领” 华商网“暖新闻”为西安职业教育注入新动能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探索新闻媒体助力技工教育宣传升级路径,10月11日,由西安市职业技能协会与华商网联合主办的“暖新闻如何赋能新时代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宣传工作” 专题培训
2025-10-12 20:56:00
航模在空中翻转,喷出一道道烟雾,令人目眩;操场上,学子们脚踏平衡车,手中的五星红旗格外鲜艳,骑着山地车的他们宛如追风的少年……2025年10月10日上午
2025-10-11 09:25:00
逆境稳产!YD268交出亮眼答卷
大河网讯 10月9日,山东省齐河县的天空飘着细密的秋雨,寒意中裹着几分湿润的泥土气息,金黄的玉米穗在雨中挺立,收割机在地里轰鸣穿梭
2025-10-11 13:08:00
大河网讯 “妈妈,我学会做面点了,您看看我做的蛋糕好看不?”一名男生正通过微信视频给妈妈炫耀。“老师教的收纳法就像魔法
2025-10-11 13:08:00
郑州八中地理实践作业展风采:巧手塑山河,童心绘寰宇
大河网讯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郑州市第八中学地理教研组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为七、八年级学生精心设计了两项富有创意的实践作业
2025-10-11 13:08:00
这场“大国工匠进校园”报告会何以引发学生深刻共鸣?
大河网讯 10月10日下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在音乐厅举行“大国工匠进校园”暨“匠心大讲堂”报告会。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
2025-10-11 15:40:00
潍坊学院在2025年度“挑战杯”揭榜挂帅擂台赛中获佳绩
近日,2025年度“挑战杯”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种业科技创新”领域主擂台赛在海南省三亚市落下帷幕。潍坊学院6支参赛团队表现优异
2025-10-11 17:11:00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5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及中期审核专业名单。潍坊学院历史学、音乐学和英语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2025-10-11 17:11:00
喜报!齐鲁医药学院在2025年山东省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活动中获奖
鲁网10月11日讯近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山东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山东省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活动结果公布
2025-10-11 17:12:00
齐鲁医药学院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获评全国优秀等次
鲁网10月11日讯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全国项目办发〔2025〕4号)
2025-10-11 17:13: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张金坡:于0.01毫米精度中,雕琢非凡匠心
大河网讯 每天清晨,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学院学生张金坡走进实训基地,电子屏上实时更新的“竞赛梯队晋级榜”映入眼帘。学校构建的“梯队竞赛机制”
2025-10-11 17:43: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张国佗:从门窗匠到金牌选手的淬炼之路
大河网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现场,当“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国赛精选)赛项金牌——河南代表团,张国佗”的宣布声响起
2025-10-11 19:45: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王旭:18个月逆袭!从高考失利到国赛领奖台
大河网讯 近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3级物联网专业学生王旭,凭借出色发挥摘得铜牌
2025-10-11 19: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