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河北唐山:京津创新资源与产业无缝对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2-24 22:45: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协同协作、科技创新互联互动

在这里,京津创新资源与产业无缝对接

河北唐山:京津创新资源与产业无缝对接

2月19日,在唐山尚新融大电子产品有限公司创新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电磁器件产品自动化生产工艺调试。该企业依托共享平台,吸引京津地区磁电领域10余家企业入驻其所在园区。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摄

实施亿元以上与京津合作项目326项,总投资2708.19亿元,完成投资421.59亿元;对接引进京津地区科技成果(项目)78项;3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接京津优质医疗机构开展线上线下合作159项……2024年,唐山市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抓住新机遇,打造新格局。以努力建设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为目标,近年来唐山市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步伐,推动产业发展协同协作、科技创新互联互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做优平台,打造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强磁场”

春节假期后仅两周时间,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如忠就往北京跑了3趟。

“一头是有落地意向的京企,一头是功能不断完善的园区,招商人员跑得勤,项目才能落地快。”李如忠说,“大步快跑”才能为产业协作多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京冀跨区域共建的协同发展示范平台,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自成立以来,便按照合作共建、先行先试、产业互动、协同发展原则,积极探索跨地区产业合作发展新模式,搭建桥梁纽带,做好双向服务,以共建共管机制推动产业协同、资源共享。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协作是关键支撑。唐山市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加快吸引京津优质资源要素向唐山辐射转移,努力形成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强磁场”。

“打造这样一个‘强磁场’,平台建设是关键。”在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同发展推进科科长张明阳看来,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和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便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两大平台。

以“做实做强产业链群精准招商、重大协同项目跑办、京唐企业双向服务”为重点,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创新性实施共建共管机制。

“在示范区管理机构获批后,京冀两地便按照‘示范区管委会+建设指挥部’模式,由河北选派干部任职、北京选派干部挂职。”李如忠说,看似简单的“一加一”,实际产生了“大于二”的效果。

两地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北京各委(办、局)、各区、各市属企业,与唐山市、曹妃甸区密切往来、强劲互动。在他们的推动下,该示范区建立了有效会商机制、政策共引机制、创新协同招商机制,并不断完善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共同优化营商环境、共同推行资质互认。

2024年,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以建设北京企业(曹妃甸)协同配套产业园、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重点,发挥与北京合作设立的曹妃甸建设投资公司平台作用,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全年实施亿元以上京津项目101个,总投资1195.49亿元。

作为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主力军”,芦台经济开发区、汉沽管理区通过搭建承接平台、产业协同推进等方式,积极开展重点项目合作。2024年以来,芦台经济开发区借助“京津研发、唐山转化”,技术合同落地总额增长10%以上,14个在谈优质京津项目正加快推进落地;汉沽管理区实施亿元以上京津合作项目19个,完成投资11.2亿元。

河北唐山:京津创新资源与产业无缝对接

2月18日,在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热轧钢板桩车间成品库,工作人员正指挥产品装车发运至京津相关项目建设现场。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摄

●科技合作,让京津创新资源与本地产业“无缝对接”

2月17日,在位于唐山高新区的河北第六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为一家钢铁企业产品视觉检测项目进行定制化方案设计。

“公司总部在北京,‘落子’唐山是看中这里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优势,决定在此深耕则是因为这里有着良好的创新生态。”河北第六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胜为说。

京津冀三地联合打造的六条重点创新产业链中,机器人产业链是河北牵头的两条产业链之一。

2024年5月,《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在唐山高新区启动。

“依托这个产业园,我们能将本地的机器人产业和京津优质创新资源‘无缝对接’,通过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唐山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安海涛说。

围绕推进“京津研发、唐山转化,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唐山市积极推动与京津科技创新协同互动,推进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共享,借力京津创新动能,助推自身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2024年10月,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高熵合金与数智化制造实验室的“冷坩埚超高温洁净熔炼及超短流程一体化成型技术”获得首届金砖国家发明展金奖。

“我们按照‘北京研发、唐山转化’原则,全力服务唐山市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成果转化基地。”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明宇介绍,该研究院通过与行业企业打造联合创新体,开展应用型技术研究及实用型成果转化,带动企业创新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孵化出多项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

作为唐山市政府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建设的创新机构,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围绕唐山市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精品钢铁、大数据等产业需求,已引进北京理工大学等7个国家级和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并持续发挥创新载体作用,在唐山建设实体平台,获批河北省重点实验室5个,推动北京创新成果陆续落地唐山。

唐山市积极引进中关村信息谷、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流平台,引入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软件评测实验室等创新团队,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完善京津冀研、产、销、学、用的协同产业生态。

2024年12月3日,燕赵钢铁实验室在唐山市正式揭牌。目前,该实验室正在开展高品质高温合金材料制造等36项技术攻关。其中,由华北理工大学与首钢京唐、河钢集团、钢铁研究总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的“长流程钢铁冶金超低碳排放关键共性技术及其应用”项目,日前正式获批立项,将突破高品质绿钢生产关键技术,不断提升唐山市钢铁产业“含绿量”。

●共建共享,公共服务“一盘棋”释放民生红利

去年底,唐山市民谷守富因颈部和左上肢疼痛到唐山市第二医院就医。经初步诊断,他患上了混合型颈椎病,属于疑难重症范畴。唐山市第二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专家联系对其进行了远程会诊,确定手术方案。医院还邀请北京专家来唐山为其进行手术,住院8天后,他顺利出院。

为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唐山大力推进与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对接,通过医联体、学科共建、专科联盟等方式,与京津知名医院、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目前,该市3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接北京优质医疗机构59个、天津优质医疗机构18个,开展合作159项;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792家,纳入跨省异地直接结算范围门诊保障定点药店251家。

近年来,唐山市不断扩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活圈”,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月18日,天津南开·曹妃甸友谊学校校长张旭与天津南开区中营小学老师们商讨下周专家送课活动的教学内容。“学校由曹妃甸区教体局与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合作共建,已于去年秋季正式招生。”张旭介绍,学校将发挥津冀两地共建优势,开展名师送教、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并联合举办夏令营、互访研学等活动,推动基础教育提质扩优。

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传统合作优势,唐山市持续吸引京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开展跨区域合作,加快推进409个京津教育协同签约项目,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提升该市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为满足京津冀群众需要,唐山市以“工业摇篮,碧海蓝天”为主题,挖掘唐山文旅资源,完善更新全季游地图和十大主题精品线路,并面向京津游客推出8条跨区域“唐山周末”二日游线路,推动京津冀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同时,积极发展面向京津地区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推进京津冀养老服务合作,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生活之城。目前,该市养老机构达344家。(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师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5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唐山,京津资源与产业发展实现无缝对接
...指标达到了国际、国内的领先水平。从北京石景山搬迁至唐山曹妃甸,首钢从“山”到“海”的跨越,不仅实现了自身产品迭代、产业升级,也吸引了北京巴威、首钢气体等产业链项目紧紧相随。近
2025-06-13 23:27: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建校5周年④|服务国家战略:教育强国,技能报国,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同发展11周年。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的历史节点,唐山海运职业学院(简称“唐山海院”)迎来建校5周年的重要时刻。“新时代,党和国家致力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培养大国工
2025-05-27 23:54:00
唐山:加快“三个努力建成”步伐 推进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唐山秀美的景色。 赵亮摄唐山,因在震惊中外的大地震后涅槃重生,被誉为“凤凰城”。47年来,从满目疮痍到涅槃重生、从恢复生产到经济振兴,“凤凰城”不断创造
2023-01-08 12:56:00
...协同发展大局,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唐山市深入研究京津冀产业分工和规划布局,增强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能力,拉出清单、列出台账,全域对接、主动争取承接京
2023-12-24 07:45:00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联合培育低空经济新人才
...产业人才需求,加速京津冀低空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携手唐山市有关部门和企业,通过政校企合作,全力打造无人机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高地,为唐山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精准对接需
2025-05-08 23:28:00
唐山市打造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强磁场”
唐山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京津优质资源要素辐射转移打造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强磁场”全市实施亿元以上与京津合作项目386项,总投资2685.75亿元,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引进京津地区科
2024-02-28 19:35:00
京津冀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河北唐山成立
...22日,京津冀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河北省唐山市首佳健康城成功举办,来自京津冀的55家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与代表,共同探讨康养产教融合新时代,展
2024-11-23 23:01:00
唐山高新区: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来了!河北科技成果对接直通车也来了!
...讯(李宝发、高春琳)今天,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走进唐山高新区暨“百园百校万企”河北科技成果对接直通车唐山高新区专场活动成功举办。图为活动现场。河北日报记者李宝发摄据了解,京津
2024-11-19 19:57:00
新闻纵深·县域特色产业新力量|借力京津,机器人产业双链融合
阅读提示唐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机器人新赛道上频频发力,已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特种机器人为亮点、服务机器人为特色,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5-10-17 09:1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随着太原机场三期新跑道转场节点日益临近,为确保转场工作平稳、高效推进,太原机场聚焦关键环节,于11月20日凌晨圆满完成飞行区首次全流程实战演练
2025-11-22 06:56:00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侯铁波 刘光昱)随着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三大央企总部相继落户雄安新区,未来之城正加速汇聚产业动能与人才活力
2025-11-22 07:08:00
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21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在国家管网集团召开2025—2026年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周调度启动会
2025-11-22 07:10:00
从山西二建集团获悉,经过两个月的密集协同努力,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病房及配套设施(急诊区域)改造提升项目于11月20日实现阶段性完工
2025-11-22 07:28:00
11月21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七场新闻发布会。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常国华介绍
2025-11-22 07:28:00
11月21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经过20余天的连续奋战,北大街污水管道应急抢修工程顺利完工,消除了地下安全隐患
2025-11-22 07:28: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织密民生保障网 绘就幸福新图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11月21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十四五”河北民政系统高质量发展成效
2025-11-22 07:45: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王亚莉:“给老百姓做事,不论大小都要做好”
邯郸市永年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亚莉“给老百姓做事,不论大小都要做好”11月18日,王亚莉(左一)在邯郸市永年区群众工作中心了解信访工作情况
2025-11-22 07:49:00
我省基本民生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城乡低保标准五年来分别增长12.3%和30.1%河北日报讯(记者高珊)累计投入4.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环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5-11-22 07:50:00
如何打破县域特色产业“小散低弱”困局十地亮出共享智造“新解法”11月18日晚,河北省重点工作推进会的会场内灯火通明。省四大班子领导
2025-11-22 07:51:00
第十五届全运会闭幕 河北省代表团实现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这是11月21日拍摄的闭幕式现场。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在广东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 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摄河北日报讯(记者王伟宏)11月21日
2025-11-22 07:52:00
浪花苑社区开展“‘音’为有你”好声音唱歌活动
江南时报讯 为丰富社区居民文体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同时深入推进诚信文化建设,近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浪花苑社区成功举办“温情浪花
2025-11-21 23:32:00
近年来,VOIP诈骗以其隐蔽性强、蔓延快的特点,严重危害群众财产安全与通信秩序。面对严峻形势,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无锡分公司(以下简称“无锡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025-11-21 23:32:00
江南时报讯 徐州农商银行鼓楼支行以党建引领业务创新,通过“党建+银企共建”模式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营业部主任姜涛指出
2025-11-21 2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