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新浪军事
原标题:向月球火星出征的“中国梦”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8月24日刊登题为《中国想要征服月球和火星》的文章,作者是独立太空政策与地缘政治学者娜姆拉塔·戈斯瓦米。文章编译如下:
中国已经是一个太空大国。凭借独立的发射能力、月球和火星任务、独立自主的导航系统和先进的太空军事能力,该国目前正在制定探索小行星带和深空的计划,并希望激活太空采矿等新概念。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中国始终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来说,航天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经济实力发挥了关键作用,因为它能开启其他一切可能性,包括军事实力、影响力、科技实力和力量投射。
中国2019年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指出,太空是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太空安全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保障。
中国制定了雄心勃勃、明确简洁的战略,旨在通过发展民用、军用和商业太空能力来建立太空优势。其计划是在低地球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月空间以及深空发展可持续存在的能力。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发射、现在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未来向近地轨道发射太阳能发电传输装置和在太空中建设太阳能电站的计划,再加上军用太空支持能力的提升,这些都是中国取得的进展。
我们可以将中国的太空目标分为民用、军用和商业等部分,而其明确的战略重点是为实现增强综合国力的目标而整合这些能力。
中国正致力于提升其在近地轨道的太空存在能力。这包括在2030年前建设由约12992颗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以支持互联网,这被视为新的重要基础设施。此外,该国还拥有独立自主的北斗系统,可以为导航、导弹跟踪、航天发射和通信等提供支持。
除了卫星互联网外,中国太空计划的侧重点还包括月球探测、火星任务、小行星任务等。在探月计划方面,2019年,中国成为第一个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国家;2020年,中国成为第三个采集月球样本的国家;2024年前后,中国打算通过嫦娥六号任务实施月背采样返回;此外,中国还将与俄罗斯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希望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存在,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其他太空能力。
2021年,中国的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并在火星表面与地球进行了通信。接下来,中国的目标还包括实现火星采样返回乃至建立火星基地。
中国另一项重要的民用空间能力是进行小行星探测。天问二号任务将于2025年前后发射,目标是从一颗小型近地小行星上采样并返回。(编译/田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