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多向发力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17 10: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青海海西

多向发力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本报海西讯 (通讯员 海才轩)去年以来,青海海西州紧紧围绕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所需,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引才育才举措、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全州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工作合力。为进一步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及时将“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州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挂帅指挥。完善人才工作“三述职”“三协调”制度,将29家州直单位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用人单位主动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强化顶层设计,政策体系初具雏形。立足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发展,全要素构建积极开放、务实有效的人才发展生态体系,形成以《“柴达木英才”计划实施方案》为统领,“盐湖产业专家人才”“清洁能源科技创新人才”“柴达木名师”“柴达木名医”等子项目为载体的“1+N”人才政策体系,为新时代海西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精准有效的政策指导依据。各地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相继出台《格尔木市鼓励引进培养人才30条措施》《德令哈市“巴音英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大柴旦实用人才培养引进实施方案(试行)》等政策措施,明确了人才引育短、中、长期路径和支持标准,有效解决了原有政策零、散、碎和柔性不足等问题。

搭建平台载体,引育渠道有效拓宽。凭借青海省校园引才、“博士服务团”“京青专家服务活动”等人才项目柔性引进急需紧缺技术人才140多名,推动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合作和智力帮扶关系。依托浙江对口支援平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开展“组团式”支援工作,有效带动教育卫生、农牧科技等方面人才队伍全面发展。不断加强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全力搭建引才育才桥梁。德令哈市与青海民族大学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人才培养提升计划,开展学历提升工程。州林业和草原局注重林草人才引进和实践培养“双向发力”,在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挂牌成立青海师范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推行高校学生实践学习、科学研究“点对点”授课,为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重要载体。

突出项目引才,人才效能充分释放。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凭借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实施“项目+人才”的“带土移植”工程,通过揭榜挂帅、双招双引、兼职合作等方式,柔性招引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投身产业“四地”建设主战场,开展资源开发利用、产品精深加工、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技术攻关。在第三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期间,成功签约人才项目26个,引进科技创新人才95名、团队6个,同比增长45%,实现历届最高。其中,1个项目入选全省十大特色项目。推荐12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1个团队申报青海省“昆仑英才”行动计划,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注重服务保障,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始终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并重,紧紧围绕“引进来、留得住”的目标,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增强人才黏性。整合资源推出32套高标准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参照《青海省校园引才办法(试行)》,为2名研究生和14名本科生兑现一次性安家费62万元。设立人才服务专线,开展“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建立“人才动嘴、部门跑腿”的服务机制,每年办理人才住房诉求、政策咨询等事项60余件。为人才提供全周期“服务套餐”。打造集人才引育、评价、服务等项目的一体化平台,谋划建立人才服务联盟,推出“柴达木惠才一卡通”和“人才码”,为人才提供全周期“服务套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辞去教职,我进大厂养奶牛
...远离繁华市井,扎根于小城、土地上。本篇故事的主人公柴达木,便是如此。他向往着牧场的土地、奶牛与更确实的人情,也顺应了大厂对基层技术人才的渴望和培养意愿,野心在此间悄然安放。#
2023-05-19 13:31:00
...面积大、劳动力少、高寒高海拔等特定需求与困难,以及柴达木枸杞目标小而密集、与枝叶夹杂生长等问题,采用先进人工智能算法识别采摘关键点,配合基于强化学习的运动规划和避障决策,使用
2024-08-07 01:3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洪旭11月26日,记者从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获悉,日前,该学院化学工程系马占梅教学团队作品《盐碱地水产养殖水质硬度的测定》获得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
2023-12-01 11:00:00
乔亚群代表:加强沙化和荒漠化土地治理 不断厚植柴达木生态绿色底蕴
...者采访时表示,将加强沙化和荒漠化土地治理,不断厚植柴达木生态绿色底蕴。全国两会期间,乔亚群代表发言。张婧摄近年来,针对州内不同区域自然条件、沙化特点、治理难易程度,海西州坚持
2025-03-09 12:17:00
...“量体裁衣”释放人才引擎大动能。依托“昆仑英才”“柴达木英才”行动计划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等平台,聚焦急需紧缺人才,申报“柴达木英才·农牧业实用人才”11名。加快高效
2024-05-23 03:18:00
浙江援青人:海西是他乡更是故乡
...。”上个月,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的“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推介会场外,几名温州客商饶有兴致地看着展板上的海西州地形图。给几名温州客商做介绍的是已回
2023-05-04 03:06:00
中国镁行业专家齐聚柴达木 共商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青海德令哈8月22日电 (李隽)“此次会议旨在共商镁资源利用良策、共绘镁产业发展蓝图,充分对接需求,深挖合作潜力,打造镁产业发展‘升级版’。必将有力促进
2023-08-22 21:33:00
奔赴援青路 情满柴达木
...举办之机,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青海•海西第二届“神奇柴达木”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产销对接会。这是“神奇柴达木”品牌走出青海、走向全国的首秀,也是浙
2023-01-13 16:39:00
...人才2名,同时积极申报“四名”人才工作室1家,申报“柴达木英才·海西工匠”2名、工作室2家。突出需求导向,加大引才力度。坚持赴省内高校开展校园引才工作,精准对接引才需求,强化
2024-01-11 17:4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
宜春守护群众出行“安心路”
近日,宜春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直属执法一大队联合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支队一大队、高速交警四支队五大队、宜春收费站及畅行宜春服务区等多部门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以前骑电动车20分钟就能到镇上,现在得花40多分钟步行,稍不注意就会摔跤!”近日,贵溪市塘湾镇金源村村民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07 06:50:00
南京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 让孩子的一餐一饭都晒在阳光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通讯员赵姜苏日前,记者来到中华中学兴隆校区食堂
2025-11-07 07:49:00
南报网讯(记者许玉洁高洁)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25全国协作帮扶交流对接活动上,南京商洛对口协作推动打造的“丹凤厨工”“镇安月嫂”两大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2025-11-07 07:50:00
从“管企业”向“管空间”延伸全国首个“以房管安”系统在南京上线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杨欣通讯员李鸿雁)11月6日,全国首个“以房管安”信息化系统(一期)在南京正式上线试运行
2025-11-07 07:50:00
墨竹工卡文旅推介会在宁举行 宁墨两地携手“资源共享 客源互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刘安琪)11月6日,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墨竹工卡县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南京举行
2025-11-07 07:50:00
□裴桐金秋时节,在浦口区永宁街道,风吹稻浪,大地金黄,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迎来开镰时刻。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收割全程由5名南京公证处公证员现场见证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