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973年,因为嫌弃自己发明出来的冬鞋太丑, 雪地靴之父肖恩给它起名为“UGG(ugly boots)”。
但他大概怎么也想不到——
50年后的今天,一种比UGG更丑的鞋子后来居上,风靡整个中文互联网。
↑ ↑ ↑就是这个丑得要命的手工老棉鞋。
没有号称“40块缝合在一起”的澳洲羊皮,没有任何高端时尚感,甚至都卖不到30块钱一双——
它看起来就如农村的土地一般,粗糙而简朴。
然而,就是这样一双丑鞋子,却凭借着“暖和异常”,在神州大地上肆意生长。
前几天还差点引发了全国人民“省鞋争夺大战”。
这股“鞋气”最早从鄂了么之城湖北火起。
随着第一批返乡就位的翠花,用镜头记录下自己在老家穿老棉鞋晒太阳的场景。
一时间,评论区一大波湖北老乡纷纷前来认亲。
@心美梨花儿
这种 在荆州土话里 叫作“翁孩”的纯手工胖头棉鞋,被认定为湖北乡镇特有过冬文化。
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十个人里你可能会看到九个穿翁鞋的人在你眼前流窜。
“俩娃儿真排场!”
翁孩是湖北路边摊上当之无愧的爆款王者,顾客辐射面积大到下至9岁,上至99岁。
尽管我很怀疑老人家搁这儿一看,会不会担心自己老花眼晚期。
毕竟它们扎堆摆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像进入超真实qq大厅:
连连看之翁孩消除游戏。
都是纯手工钩织, 2-3cm高的防滑鞋底,肥大的尺寸,厚厚的外层毛线鞋面,颜色大红大紫,图案丰富亮丽。
有带细闪的、 带猪耳朵的、爱心款的、小老虎款的……总之齐刷刷, 把传统意义上的时髦和审美统统按在地上摩擦。
却硬生生成为了湖北最swag的冬季穿搭。
湖北人到底有多爱翁孩,一位当地IP的网友回答:
对于湖北人来说,冬鞋只有两种:翁孩和其他。
于是还衍生出了一个热搜:湖北是唯一有省鞋的地方。
“纯手工过冬必备时尚单品,湖北省鞋申请出战。”
不过随着话题一路发酵,很快大棉鞋就不是湖北的专利了。
一大群其他省份 不服气的同胞,尾随在每一条湖北省鞋的旗号身后。
首先出来认领的,就是前段时间刚刚因为“省服”在社交媒体大出风头的湖南人。
“省鞋配省服才是王道。”
在湖南街头,一双毛线鞋搭配它的soulmate棉睡衣,简直比key.L刘聪,还要如货币般流通。
而在冬天的贵州,一个只穿棉睡衣,却未曾搭配毛线鞋的人,不亚于被魔鬼吸走了灵魂。
“咦吆,你看你穿起资双孩儿看到跟个抱母鸡呛。”
贵州人来了,川渝人民也来了。
在四川,人们把正在孵蛋的母鸡,叫“抱鸡婆”,所以妈妈亲手做的这种冬棉鞋也被叫做“鸡婆孩”。
和毛线鞋的区别是,它的鞋面往往是灯芯绒的,看起来臃肿,穿起来却很安逸。
夹层絮上自种的棉花也让它更加厚实,一脚踩进去,就像小鸡崽重回温暖的被窝。
云南省的叫法和川渝也很相似。
当地流传一句话,每个云南小孩,都有一双属于他的“窝窝孩”。
江苏叫啥?屏幕那头的江苏网友一时也答不上来。
“但无所谓,反正在我们那,它就是铁定的过冬标配。”
在江苏街头,大棉鞋都是论车卖的。
@today yesterday
原来,无论大大小小的乡镇农村,都不乏这双丑鞋子的身影。
只有看完了“老棉鞋”这些五花八门的名字,大家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肯定,它还真是全中国共通的民俗。
除了——此时此刻,一个正低头看了看脚上万年拖鞋的广东人。
@0824
外国友人不懂,中国人为什么对这又土又丑的大棉鞋如此执着。
就如国人不懂白人女孩痴迷UGG——欧美街头十个女孩,九个脚踩UGG雪地靴。
看起来又贵又不耐造。
只有南方人知道,这不是土,这是“冬日唯一保命大杀器”。
在南方,尤其是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因为没有暖气,气候又潮湿。
在大棉鞋横空出世之前,很多南方人民隔着薄薄的拖鞋、艰难地抵御着来自地板地狱般的寒冷,全靠自己的一身正气加狂抖神力,连羽绒服也可能沦为花瓶。
曾几何时,很多丑鞋子女孩也曾迷信过羽绒服,并在天价保暖用品的鄙视链上 一次次游移。
后来才渐渐发现,甭管你穿了多厚的加拿大鹅,抑或是最贵的小剪刀, 只要脚部没有被严密包裹上,都是徒劳。
只要你一走入南方湿冷刺骨的寒风中,抑或是死亡寒潮的魔法攻击下,都将犹如浸泡在冥河水里的阿格琉斯之踵——
小腿以下被冻得比僵尸还僵,比冰块还冰。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南方人为了脚部取暖,走过多少歧路。
@懒得起名
两双袜子把暖宝宝贴中间,都是基本操作。
你别说,效果还真不错,除了有点费袜子。
外加上班路上走太急,两脚踩在发热的矿物蛭石上,保准你烫到仿佛在上刀山。
以及,下油锅——
有网友分享了用保鲜膜生姜包脚的魔法操作,听说包上后就会阵阵发烫,一天天调理下来脚就会慢慢变暖。
但你总感觉他等不到那一天,恨不得下一秒就要下锅里炒,“需要加油吗?”
又或者是保温袋自制拖鞋,原理可参考防失温的救生毯。
同样取自反光材料,大品牌,值得信赖。
@AAA西天取经扎纸行
暖脚底、暖脚掌都是白搭,脚部保暖的关键就是“脚后跟”必须包严实。
即便不是满地《走进科学》般的操作,加绒长筒护腿袜,穿上它,也有一种猴哥附体的美。
和隔壁组时髦的辣妹女同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今年复古辣妹们流行的腿套
那是会让南方人眼前一黑的操作,“包脚后跟的毛毛怎么可以放外面!”
毛绒必须缝在鞋子里,就如秋裤必须穿在牛仔裤里一样,这是怕冷星人永恒的信仰——
而这所有的一切,最后都被一双其貌不扬的老棉鞋所满足。
@Kinsen
曾有北方网友嫌弃它丑不拉几,结果在被空投到南方旅游后,一边在寒风中疯狂跺脚一遍察觉到不妙。
并在出租车司机讲完“当地姑娘因爱美不穿冬鞋结果被冻得脚趾发黑差点截趾”的恐怖故事后,彻底跟南方的冷空气举起了白旗。
下车后,她忙不迭地跑去路边摊买了双25块钱的大棉鞋,然后沉浸在了它比中帮还高的飞机帮、和温暖柔软的脚后跟全方位包裹中,五官逐渐绽放,露出了一脸心肝脾肺全部归位的真香表情。
当时的场面,差不多长这样,@朱露拉
就连很多外国人心目中的运动品牌天花板,在中国小伙眼里,也比不上一双农村毛线孩便宜耐造、性价比高。
曾有网友斥近2000巨资购入一双阿迪达·寺,收到手后却总觉得,散发着一股熟悉而浓烈的少林寺气息。
直到他迷茫地抬了抬头,嘿你猜怎么着,那可真是盖了帽了我的老baby,简直和鞋架上老姑给他织的那双毛线鞋异曲同工。
其效果差不多类似这样
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如出一辙吧。
最关键的是,两者穿上去暖和程度似乎也不相上下。
“那可真是庙极了。”
甚至,把一双大棉鞋的鞋底翻过来。
你都不知道它还有多少惊喜在等你——保暖的同时,还能满足你更多刚需。
@面团喵喵喵
对于一个专业的万年老寒脚来说,丑才是挑选一双老棉鞋的精髓,反而是市面上一些织得太好看的毛线鞋——
由于过于疏松,一看就处处漏风,失去了身为一双毛线鞋的灵魂。
老话说得好,农村过冬有三宝,棉睡衣、小太阳和老棉鞋忘不了。
不仅舒适保暖还便宜,不掉毛不起球,奶奶看了都说好。
宇宙暖脚的尽头,还得是老棉鞋。
从理论上说,老棉鞋只是一个最好用、性价比最高的过冬利器而已。
只要足够暖和,它也可以是苏北的芦花鞋,内蒙的毡嘎达。
但对于一些爱穿老棉鞋的人来说,它有时还承载了别样的情感价值。
比如这段时间,一些博主用镜头记录下东北早市上穿大鞋的商贩,在网上火极一时。
镜头里,商贩们几乎人脚一双60号特大棉鞋,造型看着和因纽特人保持一致。
博主笑着表达羡慕,“太显腿细了,我也想来一双。”
然而对于他们来说,这双大鞋也许只是谋生工具。
为了添补家用,即便在零下二十七度,也要站在冰天雪地里做工。
而家里人能做的,也只有给他们把鞋子做得尽可能保暖不冻脚一些。
@东北小黑哥
早市大鞋之于东北人,就好比芦花靴之于苏北人。
那是一种用芦花、稻草编织的冬鞋,当地叫“茅靴”。
据说从前有个叫花子穿上它,大年三十夜去财主家“跑发财”,衣衫褴褛在雪地里站了一晚,也没有被冻死。
这当然是近乎天方夜谭的民间传说,但从那时候,似乎对于打工人来说,丑冬鞋,就是穷人的UGG。
鞋子就是鞋子,不是具有任何溢价意义的网红单品,只承担保暖的基本价值。
而这背后蕴含的草根温情,却比任何昂贵的奢侈品都更贴近多数中国人的生存本质。
在众多丑鞋子的热搜里,我看到的另一则相关新闻是,贵州山区一个班主任穿上丑棉鞋后,全班同学纷纷跟风。
“虽然丑,但暖和。”
在孩子自尊敏感的时刻,对最普通的穿着给予最实在的赞美,显得格外动人。
@小筱丹
至于那些曾经追逐时髦、如今大大方方穿上它、甚至爱上它的人来说,它有时也是一种怀旧与返璞归真。
《童言无忌》里曾形容“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慢,就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里晒着的阳光。 ”
就像向往着八岁就梳爱司头,十岁穿高跟鞋的张爱玲,人小的时候总是等不及自己长大,觉得日子太长。
而转眼已经快年近三十岁的一些姑娘小伙,很多都已经离开了老家。
但只要年底一回到那里,还是喜欢穿起那双毛线鞋,在家门口逗逗土狗、晒晒太阳。
我问其中一位晒了好几年老棉鞋的网友,为啥这双丑鞋子就是脱不下来。
他说,“这是奶奶钩的,以前她每年都会给我做好多双, 又轻又暖和,只是我嫌丑,家里一来客人就会脱掉它。”
“ 那时,老房子还没拆,奶奶也还健朗,后来她老花得越来越厉害,做鞋速度也慢了下来,她走后就再没新棉鞋穿。”
“现在,我只能用这双鞋子去怀念她。”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来自家人浓烈的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