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从解决人民群众“吃饭穿衣”问题到促进我国化学工业体系建立,从振兴民族化学工业到建设化学工业强国。自成立以来,中国化学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近期,《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进中国化学,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近年来中国化学在改革路上的探索,深刻感受其通过改革发展焕发出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充分发挥央企科创主力军作用
在新时代、新格局下,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才能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化学充分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全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
据中国化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化学每年评审设立集团公司级科技研发专项,对立项课题给予20%的经费支持;实施以“四个15%”“两个5年”为主的正向激励机制,激励费用实施工资总额单列。在科研院实施领导班子“一班两制”管理机制和“一院两制”薪酬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1-9月,中国化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99.95亿元、1379.19亿元、1584.37亿元和1316.63亿元;同期中国化学所支出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8.02亿元、47.39亿元、54.53亿元和39.11亿元,累计研发费用约180亿元。在研发成果方面,“中国化学已经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建设中国现代化工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第23届专利奖评选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2项,在今年第24届专利奖评选中再次获得银奖2项。”上述负责人补充道。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中国化学还搭建了“一总院+多分院+N平台”科研体系,在北京设立了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在上海、天津、武汉、西安、合肥以及日本等地设立了化工新材料、催化材料、清洁能源、碳中和、环保、智能装备等一批专业研究分院,在天津滨海、山东淄博等地设立了中试基地。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大化所等一批行业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联合攻关行业共性技术和瓶颈技术。组建中国化学科协,特聘5位院士和行业知名专家。拥有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能源研发中心、7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3家所属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所属科研、设计、建设企业的全覆盖。
此外,中国化学还面向全球招聘顶尖科技人才,从德国巴斯夫、日本三菱化学、中科院等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引进优秀科研人才,打造了1200多人的“科学家+工程师”研发队伍。
深入实施“两商”战略
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1年底,在实现适度规模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化学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坚持自我加压,2021年底制定并落实“两商”战略,全力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一方面,中国化学加快打造工业工程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推动建设化工厂向建设化工园区转变,提供让客户感动的一流服务;另一方面,加快打造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商,推动化学工程企业向化工新材料企业转变,提供让客户满意的一流产品。”中国化学称。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自2021年底以来,中国化学持续增强工程转化核心竞争力,成功实施了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大连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项目。中国化学还成为巴斯夫全球首个战略施工合作伙伴,采取“统谈统签”方式签署湛江一体化项目合同超百亿元。牵头制定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导则》《开发建设导则》,为工厂和园区提供规划、设计、投资、建造、运营、检维修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此外,中国化学落实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以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等自有工厂为试点,启动“灯塔工厂”建设,打造中国化学智慧化工厂“数字底座”,助力打造“十四五”期间70个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50个智慧化工示范园区和3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动我国由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转变。与上海华谊集团合资成立中化学华谊工程科技公司,填补国资央企检维修专业化企业空白。近年来累计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31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155项,国家优秀勘察、设计、总承包(金钥匙)奖17项,品牌形象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在加快打造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商方面,中国化学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被国资委纳入中央企业焕新行动责任单位,切实发挥央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中国化学还深入开展产业链共链行动,成为国资委、工信部共链行动13家牵头单位之一,于今年10月成功举办产业链融合发展推进会,巴斯夫、国家能源、万华化学、恒力等产业链上下游50多家大型企业参加会议,累计签署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研发等合同19项,总额超过1500亿元。
坚持绿色发展战略
在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持续加大绿色环保领域的投资与发展方面,中国化学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煤化工领域国家队,中国化学利用掌握的先进纯碱技术、大容积焦化技术、领先的煤气化技术、现代煤化工技术等一系列节能提效前沿技术,为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量身打造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中国化学积极推动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与化工石化特别是煤化工产业的耦合,推广园区能源梯级利用等节能低碳技术。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高温垃圾气化制氢技术示范装置已在北京房山投入运行,“全球首套”常温常压有机液体储氢加注一体化项目在上海实现全流程贯通。积极参与固废危废治理领域,所属大江环保公司聚焦固废、危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精准分离提取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复杂物相中的有价金属,是国家50个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核心企业之一。
此外,中国化学还积极布局盐湖提锂及锂产业链延伸等领域,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核心技术,能够提供盐湖提锂整体工程解决方案,先后实施了藏格锂业、西藏矿业等碳酸锂设计建造项目。自主研发的冷氢化法多晶硅技术,使多晶硅能耗降低了90%,生产成本降低了95%,助力我国成为光伏产业强国和出口大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多晶硅项目95%以上采用中国化学的技术,全部达产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3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6%,有效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1 21:45:4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