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国五个胆小如鼠,贪生怕死的武将都是谁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31 09: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两军阵前,武将厮杀,流血甚至被杀都是非常正常的事。这些武将打起仗来,悍不畏死,直到把对方杀死就,获得胜利为止。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武将都是不怕死的,三国时期,魏国有五个魏将胆小如鼠,他们个个贪生怕死,都是谁呢?

第一个:张郃

张郃的战力很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胆小如鼠、贪生怕死的武将。张郃原本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但是颜良、文丑、高览三人都先后死去,唯独张郃活了下来。后来张郃归顺曹操,成为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但是张辽、徐晃、于禁、乐进四人都先后死去,唯独张郃活到最后。

历次战斗中,张郃虽然战败,但是都能“逢凶化吉”,逃出生天。如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七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张郃却摇身一变,归顺曹操。穰山和长坂坡两场大战中,张郃和赵云交手时,有所保留,以保命为主,他的同伴高览运气欠佳,被赵云秒杀。

在和张飞交战时,张郃屡战屡败,最后只带着几个随从从山上逃走。潼关之战时,张郃仅仅二十个回合便被马超击退,不是张郃只能在马超枪下坚持二十回合,而是张郃胆小如鼠,和马超随便打了二十回合,意思到位,便败回去了。

第二个:于禁

于禁跟随曹操三十年,治军严谨,深得曹操信任。于禁是曹军之中第一个假节钺的外姓将领,但是在襄樊之战中,于禁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庞德是归顺曹操的降将,七军被关羽水淹后,视死如归,而于禁却贪生怕死,跪地向关羽祈降。曹操感慨,和于禁认识三十年,竟然没想到于禁是一个这样的人,令他很失望。

第三个:夏侯杰

长坂坡之战中,张飞“横矛立马”,站立在桥头,以一人之力拦住曹操大军。张飞虽然只有一人,但气势十足,第一声大喝,曹军栗然,第二声大喝,包括曹操在内的所有曹军已有退心,第三声大喝,曹操身边的夏侯杰被吓得“肝胆碎裂”,从马上摔倒在地上,死于非命。夏侯杰枉为一个武将,竟然活生生被张飞的“狮子吼”给震死,是一件奇事、怪事。

第四个:夏侯楙

在蜀国大将魏延眼中,夏侯楙是“膏粱子弟,懦弱无谋”,他只需要五千精兵,走子午谷,不到十天就可以到达长安。夏侯楙看到魏延精兵到达后,便会弃城而走。

虽然诸葛亮否定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没有看夏侯楙被魏延吓跑的情形。在演义中,夏侯楙和蜀军的交战中,屡战屡败,战败后,竟然抛弃大军,仅仅带着手下数百人向南安郡逃走,被称为“逃跑将军”。

第五个:曹爽

曹爽是魏国大将军曹真之子,在魏明帝曹叡死后,成为托孤大臣,和司马懿共同辅佐小皇帝曹芳。曹爽掌握兵权,架空司马懿,成为魏国的大权臣,权势滔天。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爽当时的实力并不比司马懿差。司马懿占据京城洛阳,但是曹爽有皇帝曹芳,本人是大将军,可以号召各地军队勤王,还有大司农桓范筹集全国粮草,但是曹爽思考一夜,犹豫不决。最终,曹爽交出兵权,把自己的人身安全交给司马懿。司马懿抓住机会,把曹爽,及其党羽全部夷灭三族。

曹真是魏国难得的一员大将,英雄一世,没想到他的儿子曹爽却是一个胆小怕死之辈,手握重兵,不敢和司马懿决一死战,举手投降,被司马懿所杀。

结语

魏国胆子最小的五个武将分别是张郃、于禁、夏侯杰、夏侯楙、曹爽,他们个个贪生怕死,其中张郃是一个大滑头,见势不妙便跑,多次在战场上逃出生天,于禁被关羽擒获后,跪地求降,夏侯杰被张飞吓死,夏侯楙被蜀军吓跑,曹爽手握重兵,不敢和和司马懿决一死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12: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时期贪生怕死的五个战将
前言有权威人士曾质疑,魏国的五大武将真的都是胆小如鼠吗?这五位武将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命运。其中张郃作为该国的五子良将,于禁曾获曹操重用,而夏侯杰和夏侯楙也都曾立下汗马功劳。今人
2024-01-29 21:10:00
盘点三国里五大不可思议的单挑
...生在演义的第一百零七回,这是姜维的第一次北伐,当时魏国的高平陵政变刚刚结束,夏侯霸因惧怕司马懿,所以逃离了魏国投靠了蜀国,魏国局势动荡不安,正是进攻的良机。姜维先令李歆、句安
2023-01-17 15:30:00
...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诸军出狄道,于洮西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王经死伤数万,退保狄道城。一年后,后主刘禅正式册封姜维为大将军,这促使姜维成为蜀国第三任大将军,前两任分别
2024-06-05 06:45:00
如果魏延不死,继续和司马懿较量,蜀国的胜算有多少
...,还有魏延、姜维等名将,然而最终还是由于后继无人被魏国吞并。很多三国迷都设想,如果魏延不死,继续和司马懿较量,蜀国的胜算有多少?魏延是蜀国后期为数不多的将才,论武力和韬略,在
2024-06-04 19:48:00
一、王平说起王平,还是一名魏国的降将,他大字不识几个,却遇事十分用心钻研,不仅精通军事地理,还擅长利用地形作战,准确的来说,若不是王平的阻击,魏军真的通过街亭,可能真的会将直插蜀
2024-05-27 06:02:00
刘备入蜀后,为什么选择了魏延?
...统帅夏侯楙听闻魏延攻城,在第一时间就弃城而逃;三是魏国的援兵在20天内无法赶来救援;四是在魏延兵发子午谷的同时,诸葛亮也要率兵从斜谷出发,并要在20天的时间里走过470里的褒
2023-08-31 06:43:00
详解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完整过程
...获,平定蛮人叛乱之后,率军回到成都。就在这个时候,魏国魏文帝曹丕也病逝了,其子曹睿继位。诸葛亮想趁机北伐中原,但很忌惮魏国的司马懿。参军马谡献反间计,命细作在魏国各处城墙上张
2023-02-22 13:57:00
蜀汉名将魏延:英勇善战却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他究竟犯了什么错
...魏延的能力在战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不输给同时期的魏国名将张郃。在阳溪一战中,他重创魏国后将军费曜和雍州刺史郭淮的部队,为诸葛亮牵制了魏军,要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后来魏国的封疆大
2024-02-16 12:27:00
...是夏侯宗亲大将,还和曹操有着亲戚关系,出身高贵。在魏国时,夏侯霸屡立战功,一直当到了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对蜀作战:《三国演义》中第一百零二回中,面对诸葛亮六出祁山
2024-06-07 06: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