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近三年信用卡业务指标下滑,中信银行“零售第一战略”步入瓶颈?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12-16 14:03:00 来源:瘦子财经

2024年,是中信银行新三年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新规划基本延续了此前的“零售第一战略”,进一步提出实施“五个领先”银行战略。

但从近年来其业务现状而言,加码零售的成效并不显著。尤其是在零售收入中占比高达7成的信用卡业务,更是在2024年迎来各项关键指标整体下滑。

营收主力低迷之下,中信银行该如何推动“零售第一战略”?“对公之王”长达十年的零售转型之路,是否遇到了障碍?

01

信用卡指标全面下滑,不良率攀升至2.57%

进入2024年,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颓势加速,多项关键指标或明显放缓,或深度下探。

具体而言,在存量规模方面,前三季度,从集团口径来看,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在贷余额逐季收缩,由年初的5212.60亿元,降至第一季度末的5101.26亿元,再到年中的5047.05亿元,第三季度末则继续滑至4985.24亿元。

这是中信银行公布信用卡单季数据以来首次出现三连降。而从披露频次更低的本行口径来看,也同样是下滑状态。2024年年中,中信银行本行信用卡业务在贷余额为5040.91亿元,较年初下降116.00亿元。2023年本行口径出现的短暂扩张态势也随之结束。

在交易量及收入方面,下滑幅度则更为可观。为便于分析比较,下文均采用本行口径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信用卡交易量达到12410.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44%,而信用卡业务收入则为286.77 亿元,同比下降3.37%。

在规模指标中,2024年唯一没有下滑的是发卡量。截至2024年年中,中信银行累计发卡量达到11963.00万张,较年初增长了3.56%。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涉及开卡率以及额度使用率等问题,发卡量其实是比较边缘的规模指标。

拉长时间线来看,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2024年的下滑,是其近年来该板块下行态势的延续。

数据显示,中信信用卡业务基本在2021年达到顶峰。这一年,各项指标都实现了较为亮眼的同比增速。具体而言,累计发卡量较年初增长9.40%,首次突破了1亿张大关;在贷余额则实现了8.76%的同比增长,达到近年来的高点5277.42亿元;而信用卡交易量更是同比增长14.05%,达到27801.35亿元。

但从次年开始,各项指标开始下探。在贷余额增速由正转负开始收缩,2022年下降3.27%达到5104.67亿元,2023年短暂修复增长2.00%,但截至2024年年中,较2023年年底又下降3.19%。信用卡交易量则一路下行,下探幅度更大,同比增速由2021年的14.05%,降至2022年的0.44%,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开始负增长,增速分别为-2.73%、-8.44%,加速下探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信用卡业务营收则保持低迷状况。2021年至2023年,年度营收均接近60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5%、1.18%、-0.67%,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6.77亿元,同比下滑3.37%。

理论上而言,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与信用卡交易额、信用卡在贷余额强相关。其中,交易额影响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非利息收入,而在贷余额规模则直接影响银行的利息收入。

但值得关注的是,从近三年数据来看,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并未表现出这种相关性,甚至某些年份出现明显背离。比如,2021年,中信银行信用卡在贷余额及交易量分别增长8.76%、14.05%,但该年度信用卡营收却同比下滑了3.85%。

中信银行并未单独披露信用卡业务利润,但从信用卡贷款不良率来看,该板块的利润或许同样也并不乐观。财报显示,近年来,中信银行信用卡不良率逐年走高,而且升高幅度相当大:2021年末不良率为1.83%,2022年末上升0.23个百分点至2.06%,而2023年末则上升高达0.47个百分点达到2.53%,到今年年中逐渐企稳,仅上升0.04个百分点至2.57%。

2021年,中信银行曾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了本金规模高达80.48亿的信用卡不良资产。按照近年来5000亿元左右的在贷余额来换算,基本相当于直接销减了大约1.6%的不良贷款。但轻装上阵之后不过两年,不良贷款又迎来了快速积累。

可以看到,为了应对快速攀升的不良率,中信银行开始着手加大催收力度。2023年8月,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招标公告,表示引入150家催收公司,为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和全国各分中心提供委外催收服务,包括普案催收和M3(即逾期3个月以上)电催。

在加大催收保利润的同时,中信银行也开始在成本端节流,比如最直观的削减信用卡权益。

今年下半年,中信银行将旗下多款信用卡的交易权益规则进行调整,从2024年11月1日起,中信银联i白金信用卡“白金专属36+1新生活”获取交易权益点除要求满足每月交易金额外,还新增了其中银联渠道交易金额的限制;2025年1月1日起,中信银行悦卡每月奖励积分的上限由“客户固定额度的8倍”调整为“客户固定额度的8倍,且最高不超过20万积分”。

加大催收力度以及削减持卡权益,又导致相关投诉较多。除了黑猫等投诉平台之外,由金融监管部门直接接收的投诉数据显示,信用卡投诉常年占据中信银行总投诉量的8成左右。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中信银行接监管转办的投诉量分别为19,696笔、23,862笔、23,305笔,其中信用卡投诉占比分别达到86.53%、78.53%、71.17%。

02

零售营收追平对公,财富管理成战略支点

信用卡业务陷入困境,中信银行并非个例。据新经济观察团此前统计,在10家A股上市银行中,信用卡业务关键指标下滑其实是普遍现象。

10家银行中,2024年上半年共有9家在中期报告中披露了详细的交易额数据,其中8家上半年交易额出现同比下滑,6家下滑幅度达到两位数。

其中,光大银行、平安银行交易额下滑幅度最大,分别达到28.04%、22.87%,而浦发银行也下滑17.17%、上海银行下滑16.54%、华夏银行下滑14.1%、交通银行下滑13.72%。

在贷余额也普遍是收缩态势,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6家银行均不同程度下滑,下滑幅度最大的同样是光大银行,上半年末较年初下降11.3%。

不过,对于中信银行而言,信用卡业务的颓势对于其整体战略的影响,或许更加深远。

中信银行是最早成立的一批股份制银行,1987年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托股东中信集团的资源优势,以对公业务见长,对公贷款占比达7成以上,曾被誉为“对公之王”。

2015年开始,中信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其标志是提出一体两翼战略,在作为“一体”的对公之外,将零售业务的地位提升至“两翼”之一。2018年新的三年规划出台,中信银行进一步抬升零售业务的地位,从“一体两翼”走向“三驾齐驱”。2022年则继续加码,中信银行对外系统地阐释了中信的“新零售”全图景,并首次有了“零售第一战略”的提法。

而从收入结构来看,信用卡业务在中信银行零售业务中占据关键位置。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信银行信用卡收入占零售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基本保持在70%上下,呈逐年下滑的态势。

具体而言,2021年零售总收入为801.73亿元,信用卡收入占比达到73.75%,2022年为823.47亿元,信用卡占比下降到72.65%,2023年为835.61亿元,信用卡占比继续下降到71.11%,而到了今年上半年,信用卡收入占比进一步下滑至68.91%。

尽管营收占比不断下滑,但目前阶段,信用卡业务显然仍是零售业务的营收主力,信用卡业务持续低迷,势必对于中信银行零售战略的推进形成掣肘。

不过,虽然信用卡业务收入近年来不断萎缩,但中信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其实是持续增长的。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54%、2.71%、1.47%。这表明,中信银行零售业务持续在信用卡业务之外开拓新的增长源。

2024年3月,在中信银行2023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方合英再次强调了中信银行的“零售第一战略”,并表示未来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五个领先”银行,其中排在首位的是: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

这其实是对于2021年的三年战略规划的延续。彼时,中信银行明确了新零售“三年规划”思路,提出了将以财富管理为战略支点,以“板块融合、公私联动、集团协同”为三大杠杆,实现中信零售金融业务的“撑杆跳”。

纵向来看,在一众股份行中,中信银行保持了较好的战略稳定性。战略的稳定推进,已经彻底改变了其业务结构。历年数据显示,中信银行对公贷款在信贷中的比重逐渐从2014年的71.54%降低到今年上半年的52.17%,而零售贷款从2014年的25.35%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41.63%。

与此同时,零售业务营收占比基本已经追平公司业务。财报显示,2021年,中信银行零售业务营收占比为41.89%,公司业务营收占比为46.68%;2022年两者分别为41.56%、45.05%;2023年分别为43.71%、44.81%,已基本持平。

整体而言,随着中国信用卡行业步入存量时代,信用卡业务对于银行零售业务的拉动作用已逐步衰退,银行们必须为零售业务的发展寻找新动能。而中信银行作为常年排名国内银行业前十的大行,从对公为主到加码零售,再到最近的注重财富管理,可以说基本全部踏准了行业发展的节拍,且在战略层面保持了较好的连贯性,其未来表现无疑值得期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6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信银行零售转型“十年未了局”
转型多年之后,“站稳零售第一梯队”仍是中信银行(601998.SH)多年来未竟的心愿。2024年前三季度,中信银行录得营收1622
2024-11-15 11:10:00
浦发银行,积重难返
...核心指标来看,浦发银行与体量相近的招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相比,几乎全面落后。股价表现上,自2019年底就开始下滑
2024-08-31 17:36:00
...名信用卡"瘦身潮"更是不断加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7月中信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大型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中心纷纷宣布停发部分联名信用卡产品。从“联手”到“分手”, 银行联名信用卡为
2024-07-22 07:47:00
中信银行贯彻“零售第一战略” 2023年信用卡经营业绩创新突破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3月22日,中信银行召开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根据年报披露及业绩发布会介绍,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深入贯彻“零售第一战略”的发展目标,坚持客户导向、价值
2024-03-25 14:28:00
部分银行绕道现金分期重新“卷”价格,利率再度探至2字头
...针对现金分期业务进行利息优惠活动。其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优惠幅度相对较大。5月8日,财联社记者通过招商银行信用卡APP“掌上生活”看到,该行“e招贷”针对一年(即12期)
2025-05-08 22:25:00
8月24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上半年累计发卡11,072.52万张
2023-08-29 15:51:00
...质量是新时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一年来,中信银行奋力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拓宽普惠金融服务内涵,通过持续完善“中信易贷”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2024-12-24 19:11:00
信用卡大退潮:一年消失4000万张,六大行年消费金额骤降8500亿元
...2024年全年信用卡总消费金额2.32万亿元,同比下降16.57%;中信银行信用卡交易量2.44万亿元,同比下降10
2025-04-22 16:44:00
上市银行零售业务“含金量”变局
...的增长,以4.79万亿元的集团零售AUM规模超过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跃居上市银行中股份制银行阵营第二位。而浦发银行因个人金融资产余额较上年末减超6%,跌至股份制银行
2024-05-13 21:13: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泸州老窖等新设投资企业,出资额4.76亿
近日,深圳市金瑞益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约4.76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企业管理咨询;企业管理。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企业由泸州老窖集团有限
2025-10-27 10:12:00
致富带头人背后的“金融力量” 普定农商银行护航特色产业扎根乡土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金星)深秋的风吹散了夏天的炎热,也迎来了属于农人的丰收时节。在普定县马官镇、化处镇、白岩镇等地,放眼望去
2025-10-27 10:19:00
“技防+联防”发现异常交易 警银联动精准拦截诈骗资金——毕节农商银行成功守护群众资金20余万元
近期,毕节农商银行通过“技防+人防+警银联动”多重机制,在4天内连续成功拦截两起利用普通群众作为“工具人”转移涉诈资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2025-10-27 10:19:00
河北全面落地支农支小再贷款线上交易业务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红波)为进一步优化支农支小再贷款业务流程,提升货币政策工具全流程电子化操作水平,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上线了支农支小再贷款线上交易系统
2025-10-27 10:22:00
唐人神等在韶关成立农牧股权投资基金公司
近日,韶关韶唐二号农牧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唐人神(00256
2025-10-27 10:24:00
赣锋锂业成立两家能源科技新公司
近日,深圳泰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恒动碳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同为石磊,经营范围均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2025-10-27 10:24:00
武汉蔚能电池在合肥成立新公司,含AI业务
近日,合肥蔚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6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互联网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
2025-10-27 10:24:00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创新服务推动贸易便利化政策扩大惠及面
“以前每笔出口收汇需要整理报关单、合同、发票,专人跑银行柜台,一年上百笔业务下来,花费在财务方面的人力、时间成本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压力
2025-10-27 10:25:00
鸡排哥公司经营业务变更为正餐服务
近日,景德镇涵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景德镇李俊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同时,行业代码由快餐服务变更为正餐服务。该公司成立于今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李俊永(鸡排哥
2025-10-27 10:48:00
今天国际新设智能制造科技公司,含AI及机器人业务
近日,丹江口市今天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叶家菲,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
2025-10-27 10:48:00
珀莱雅在杭州成立生物科技子公司
近日,杭州珀莱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金衍华,经营范围包含: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
2025-10-27 10:48:00
华兰股份新设数智医药科技公司,含AI业务
近日,海南灵擎数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等。企查
2025-10-27 10:48:00
商业航天进入规模化爬升!企查查:相关企业多成立于近三年
据北京商报报道,近期,一批国产商业火箭陆续完成飞行试验任务,中科宇航、星河动力、星际荣耀、东方空间等商业火箭公司均有火箭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或待执行
2025-10-27 11:00:00
利津农商银行在全省农商银行青年微视频创新大赛中再创佳绩
近日,利津农商银行在“青春农商向未来”全省农商银行青年微视频创新大赛中再创佳绩,参选的三部视频荣获一、二、三等奖各1项
2025-10-25 10:04:00
农行济南分行:坚守“三农”主力行定位,躬身田野守护“齐鲁粮仓”
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国家队、主力军,中国农业银行济南分行(以下简称“农行济南分行”)始终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
2025-10-25 1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