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立足数字 赋能实战
彭嘉仪/朱宇轩
■彭嘉仪 朱宇轩
日前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竞争力指数报告(2023)》,量化分析了全国32个重点城市的数字化竞争力水平。其中,上海总得分排名第一,位列数字化转型“引领梯队”。
近年来,上海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上取得积极成效,“数字赋能”已成为上海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鲜明特征之一。下一步,应坚持立足实战实效,把数字赋能用得更好。
比如,赋能生活。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数字赋能生活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居民生活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如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在社区、医疗、教育、交通出行等服务中的应用。
数字赋能生活不是冰冷的数据堆叠,而是利用数字技术提供有温度的服务与帮助。数字化技术推动了无纸化、无人化服务,但“无人”不等同于人文关怀的缺失。通过优化服务流程、细化服务内容等,可以进一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
同时,考虑到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情况,可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或推出智能语音等,提高数字赋能生活的质量。
又如,赋能治理。
“智慧城市”是城市建设万物互联、高度感知的智能化形态。近年来,上海注重“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努力实现精细化、动态化治理。
在徐汇区肇嘉浜路,有关部门利用远程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采集植物数据,利用无线技术完成数据传输和远程操控,初步实现了无人化养护城市绿植。这在动态化关注植物状况的基础上,大幅降低了人工养护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
杨浦大桥数字孪生的“虚实结合”模型,实现了“观、管、防”智慧治理立体融合:通过实时监测风向、风速、震动等环境数据和桥梁数据分析,实现异况智慧“观”;通过计算技术识别违禁上桥,联动执法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实现违禁智慧“管”;通过线上数据共享实现设施智能管养,实现风险智慧“防”。
(作者单位分别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2 09: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