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2 10:24:00 来源:上游新闻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李光灿和妈妈聂群芳

母亲节一大早,66岁的李光灿跑到94岁妈妈聂群芳的床头,放上一枝粉红色的康乃馨,准备悄悄看看妈妈醒来后发现花时的表情。

“我早已当上爷爷,但在妈妈面前,还可以一直是个孩子。”头发花白的李光灿乐呵呵地说,有妈妈疼爱着,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家住重庆市人和街道金宁社区的李光灿是著名国画家,曾耗时十年创作出史诗般大型国画作品《大三峡》。但他更喜欢的一个身份,是妈妈的儿子。

“要是没有妈妈在呀,这幅百米画卷可能还创作不出来呢……”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大三峡》局部

妈妈呵护年幼的儿子画画之梦

在聂群芳的记忆中,儿子李光灿从小就喜爱画画。

上世纪六十年代物资匮乏,家里也没多余的钱买颜料和笔,他就蹲在地上,用钉子在沙土上画画;上课时在课本上画画,上课后把老师剩下的粉笔头揣进兜里,连粉笔渣都不浪费,捏成团也能画;他用炭灰作画,甚至把隔壁墙上的石灰抠下来在门上画,宿舍区到处都有他留下的痕迹。

有人跑去聂群芳那里告状,于是李光灿被妈妈痛揍了一顿。然而揍完了儿子,妈妈一转身,用攒下来买新衣服的钱买来了纸笔。

街边的小猫小狗,连环画里看到的飞机大炮,院子里的黄桷树,都在少年的画笔下活了过来。

“一个少年萌芽状态下对画画的热爱,被妈妈小心翼翼保护了起来。对于我一有灵感,就随时随地涂鸦的习惯,妈妈并没有责备,反而是鼓励。”对此,李光灿非常感激。

家属院来了一位画师,把虫鱼鸟兽画得传神,李光灿喜欢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画画。画师决定收他为徒,聂群芳就把老师请到家里,做了一桌好菜,平时舍不得吃的腊肉都摆了出来。

老师喝了几杯后给妈妈灌输观念:“你们娃儿有灵性,好好培养!你看历史上那些画家,画的画能卖个几千几万的……”聂群芳赶紧给老师夹了一筷子菜,“卖不卖钱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喜欢这个呀!”

妈妈当时这句话,留在了李光灿心里。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李光灿和母亲

妈妈的爱,在儿子的每一步创作路上

长大后,李光灿爱上了画家乡的山山水水,尤其是三峡。曾前后二十多次前往三峡地区写生,翻山越岭,捕捉三峡的奇峰峭立,苍润挺秀、古朴静谧。

每次下三峡前,妈妈总会把送他到车站,把冒着热气的馒头、烤得香喷喷的玉米塞进儿子的行囊。“高的坡坡坎坎不要去,走平路也要看着脚下……”一起捎上的,还有妈妈一句句不厌其烦的叮嘱。

有一次出门前,聂群芳见儿子的鞋有点破损,干脆脱下自己的塑料凉鞋让他带走。

那时去三峡需要一整天时间,舟车劳顿,果然李光灿的鞋中途坏掉了,换上了妈妈的鞋,刚好合脚!

到了白帝城,由于下了好几天雨,在经过一座被淹没的小桥时,李光灿一脚踩滑掉进水里,他赶紧挣扎着站起来,把画具紧紧搂在怀中,上岸后才发现,鞋子被冲走一只。

而回到家,妈妈早已弄好了一桌菜,等着儿子。

“儿行千里母担忧,哪个孩子出门妈妈不担心的,能平安回来就好。”当很多年后,李光灿问起妈妈当真如此支持他去画三峡时,聂群芳这样回答。“现在流行说追求‘诗和远方’,三峡就是我儿子的远方……”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在聂群芳心目中,儿子画的每一个线条每一个图案,都无比珍贵。

妈妈的支持:“15万重要还是你的梦想重要?”

李光灿从1997年开始创作国画《大三峡》,他希望画出一幅百米长卷,记录三峡蓄水前的壮丽景象。

没有画室,就在家中将宣纸挂于墙上,在墙上画画。

好不容易画到15米时,一个企业老板来看了画非常喜爱,提出想购买。“一米一万元,给你15万,这画我要了。”当年15万元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资,更何况是经济窘迫的一家。

原本是建设厂工人的李光灿当时已下岗,靠着教学生有一点微薄收入,妻子杨英每月工资只有300多元,孩子在念书,家里开销并不小。

卖,还是不卖?

那几天他辗转反侧,被妈妈看出了心事。

“儿子啊,如果你有信心画下去,那这幅画的价值就远远超出15万元。钱,我们可以挣,但这是你多年的梦想,如果放弃了,你甘心吗?”

妈妈还说了一句话:做好手里每一件事,只要路是正的,哪怕再陡峭,再艰辛,总有爬到山顶,见到阳光的一天。

这句话李光灿一直记在心里,后来在女儿学画画时,他也这样跟女儿说过。

有了妈妈的支持,他咬咬牙拒绝了巨款的诱惑,继续画了下去。在数十平方米的陋室,李光灿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的挥毫泼墨。终于,高1.8米,长78米的《大三峡》诞生了。此时已是2007年,整整画了十年时间,号称百米山水长卷。

《大三峡》当时轰动全国,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过,连中国邮政也出版发行过《大三峡》邮票,纪念重庆市直辖20周年。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当年一起学画画的朋友,大多数都已转行,但李光灿坚持了下来。他说,妈妈的支持太重要了。

有妈妈疼爱的每一天,都是最幸福的

最为李光灿的成就感到高兴的,无疑是聂群芳。每一次儿子的国画作品在重庆展览,她都会去看,换上自己最喜欢的衣裳,在画作前留影。

聂群芳只是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普通妇女,当了一辈子工人,也不懂绘画,但在她心目中,儿子的画是无价的,儿子画的每一个线条每一个图案,都无比珍贵。

李光灿曾经扔掉的草稿,她都悄悄从垃圾桶捡回,为他保存了下来。“即使儿子没有画出名,在我心中也是最棒的,我为他感到骄傲!”

当年一起学画画的朋友,大多数都已转行,但李光灿坚持了下来。他说,妈妈的支持太重要了。每次他画画时,妈妈都会削个水果悄悄放在一旁,夏天点上蚊香。

“在这幅百米三峡长卷里,在我所有的山水作品里,都藏着妈妈的爱与支持。很多朋友都羡慕我,六七十岁了,妈妈还在,我也非常珍惜跟妈妈在一起的每一天。”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妈妈年纪大了,被当成家里的宝贝。家里的主卧,是让给妈妈住的。李光灿去綦江、江津、酉阳写生,也都把妈妈带着一路,带着她去看乌江,逛龚滩古镇、中山古镇。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李光灿一家曾被评为两江新区“最美家庭”

金宁社区党委副书记鲜光英说,很多人都认识这家人,老人性格开朗、善良,儿子李光灿和儿媳妇杨英非常孝顺,一家人走到哪里都是欢声笑语,曾被评为两江新区“最美家庭”。

李光灿已是别人口中的“爷爷”,但当他依偎在94岁的聂群芳身旁,拉着妈妈满是皱纹的手,却依然笑得像个孩子。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摄影 张锦旗 视频编辑 陶临

编辑:饶治美责编:林祺,周尚斗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2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百姓记录|从捡垃圾开始 重大女博士让故乡的老街“活”了
不管走多远,她始终感觉有什么力量在牵引着,让她一次次地回到北碚同兴老街,那个她出生、成长,又魂牵梦萦的地方。重庆大学建院副教授、园林博士谷光灿十年来,花费了数不清的精力和时间,致
2023-07-14 12:45:00
秀娃绘长卷 画笔谢母恩
...海世外教育附属嘉兴秀湖实验幼儿园组织孩子开展“秀娃长卷绘出最美妈妈”活动。现场,孩子们在20米长的画卷上描绘出他们心目中最美的妈妈形象,借此向妈妈送上三八妇女节的美好祝福,也
2023-03-09 06:14:00
以画寄情,幼儿园萌娃献礼祖国
...用童趣艺术语言为祖国妈妈献上节日贺礼。活动现场,当长卷画铺开,孩子们立刻围拢过来,手持画笔投入创作:有的专注描绘天安门城楼的红墙黄瓦,一笔一划尽显认真;有的精心勾勒万里长城的
2025-09-29 17:42:00
长卷绘出石油娃心中多彩童年
本文转自:今晚报60名小朋友走进中油测井天津分公司长卷绘出石油娃心中多彩童年本报讯(记者岳珊 通讯员姚东江)“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来自滨海新区海滨学校、同盛学校、桃李园小学等学
2024-05-30 03:57:00
绘长卷、做月饼……欢声笑语满校园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绘长卷、做月饼……欢声笑语满校园本报讯(通讯员 沙莎)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未成年人的爱国之情,泰州市实验小学开展“欢度中秋,喜迎国庆”系列活动。绘长卷、
2023-09-28 02:14:00
关心关爱 温暖同行丨在车轮上的“家” 书写温暖长卷
鲁网5月20日讯清晨5:00,城市还笼罩在薄雾之中,潍坊市公交集团156 路驾驶员刘峰已经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自2015年穿上这身公交制服,这方小小的驾驶座,就成了他的 “第二个
2025-05-20 10:01:00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三峡日报讯(通讯员蒋诗琪、向熙明)日前,5位新晋妈妈手持鲜花、锦旗来到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将这份特殊的“礼物”递到正在坐诊的妇科主任周全手中。这一幕吸引
2023-06-13 06:46:00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三峡日报讯(通讯员许敬娇)寒假来临之际,秭归县郭家坝镇文化村“童伴之家”正式开放,该村及周边柑橘洗果企业的30多名职工子女欢聚一堂,开开心心过寒假。在主题日活动
2024-02-05 06:39:00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三峡日报讯(通讯员陆怡文)5月29日,夷陵区下堡坪乡妇联联合乡计生协开展关爱进校园活动,12名“爱心妈妈”为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送去节日的礼物和祝福。活动当天,“
2024-06-04 05:4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