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2 10:24:00 来源:上游新闻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李光灿和妈妈聂群芳

母亲节一大早,66岁的李光灿跑到94岁妈妈聂群芳的床头,放上一枝粉红色的康乃馨,准备悄悄看看妈妈醒来后发现花时的表情。

“我早已当上爷爷,但在妈妈面前,还可以一直是个孩子。”头发花白的李光灿乐呵呵地说,有妈妈疼爱着,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家住重庆市人和街道金宁社区的李光灿是著名国画家,曾耗时十年创作出史诗般大型国画作品《大三峡》。但他更喜欢的一个身份,是妈妈的儿子。

“要是没有妈妈在呀,这幅百米画卷可能还创作不出来呢……”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大三峡》局部

妈妈呵护年幼的儿子画画之梦

在聂群芳的记忆中,儿子李光灿从小就喜爱画画。

上世纪六十年代物资匮乏,家里也没多余的钱买颜料和笔,他就蹲在地上,用钉子在沙土上画画;上课时在课本上画画,上课后把老师剩下的粉笔头揣进兜里,连粉笔渣都不浪费,捏成团也能画;他用炭灰作画,甚至把隔壁墙上的石灰抠下来在门上画,宿舍区到处都有他留下的痕迹。

有人跑去聂群芳那里告状,于是李光灿被妈妈痛揍了一顿。然而揍完了儿子,妈妈一转身,用攒下来买新衣服的钱买来了纸笔。

街边的小猫小狗,连环画里看到的飞机大炮,院子里的黄桷树,都在少年的画笔下活了过来。

“一个少年萌芽状态下对画画的热爱,被妈妈小心翼翼保护了起来。对于我一有灵感,就随时随地涂鸦的习惯,妈妈并没有责备,反而是鼓励。”对此,李光灿非常感激。

家属院来了一位画师,把虫鱼鸟兽画得传神,李光灿喜欢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画画。画师决定收他为徒,聂群芳就把老师请到家里,做了一桌好菜,平时舍不得吃的腊肉都摆了出来。

老师喝了几杯后给妈妈灌输观念:“你们娃儿有灵性,好好培养!你看历史上那些画家,画的画能卖个几千几万的……”聂群芳赶紧给老师夹了一筷子菜,“卖不卖钱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喜欢这个呀!”

妈妈当时这句话,留在了李光灿心里。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李光灿和母亲

妈妈的爱,在儿子的每一步创作路上

长大后,李光灿爱上了画家乡的山山水水,尤其是三峡。曾前后二十多次前往三峡地区写生,翻山越岭,捕捉三峡的奇峰峭立,苍润挺秀、古朴静谧。

每次下三峡前,妈妈总会把送他到车站,把冒着热气的馒头、烤得香喷喷的玉米塞进儿子的行囊。“高的坡坡坎坎不要去,走平路也要看着脚下……”一起捎上的,还有妈妈一句句不厌其烦的叮嘱。

有一次出门前,聂群芳见儿子的鞋有点破损,干脆脱下自己的塑料凉鞋让他带走。

那时去三峡需要一整天时间,舟车劳顿,果然李光灿的鞋中途坏掉了,换上了妈妈的鞋,刚好合脚!

到了白帝城,由于下了好几天雨,在经过一座被淹没的小桥时,李光灿一脚踩滑掉进水里,他赶紧挣扎着站起来,把画具紧紧搂在怀中,上岸后才发现,鞋子被冲走一只。

而回到家,妈妈早已弄好了一桌菜,等着儿子。

“儿行千里母担忧,哪个孩子出门妈妈不担心的,能平安回来就好。”当很多年后,李光灿问起妈妈当真如此支持他去画三峡时,聂群芳这样回答。“现在流行说追求‘诗和远方’,三峡就是我儿子的远方……”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在聂群芳心目中,儿子画的每一个线条每一个图案,都无比珍贵。

妈妈的支持:“15万重要还是你的梦想重要?”

李光灿从1997年开始创作国画《大三峡》,他希望画出一幅百米长卷,记录三峡蓄水前的壮丽景象。

没有画室,就在家中将宣纸挂于墙上,在墙上画画。

好不容易画到15米时,一个企业老板来看了画非常喜爱,提出想购买。“一米一万元,给你15万,这画我要了。”当年15万元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资,更何况是经济窘迫的一家。

原本是建设厂工人的李光灿当时已下岗,靠着教学生有一点微薄收入,妻子杨英每月工资只有300多元,孩子在念书,家里开销并不小。

卖,还是不卖?

那几天他辗转反侧,被妈妈看出了心事。

“儿子啊,如果你有信心画下去,那这幅画的价值就远远超出15万元。钱,我们可以挣,但这是你多年的梦想,如果放弃了,你甘心吗?”

妈妈还说了一句话:做好手里每一件事,只要路是正的,哪怕再陡峭,再艰辛,总有爬到山顶,见到阳光的一天。

这句话李光灿一直记在心里,后来在女儿学画画时,他也这样跟女儿说过。

有了妈妈的支持,他咬咬牙拒绝了巨款的诱惑,继续画了下去。在数十平方米的陋室,李光灿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的挥毫泼墨。终于,高1.8米,长78米的《大三峡》诞生了。此时已是2007年,整整画了十年时间,号称百米山水长卷。

《大三峡》当时轰动全国,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过,连中国邮政也出版发行过《大三峡》邮票,纪念重庆市直辖20周年。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当年一起学画画的朋友,大多数都已转行,但李光灿坚持了下来。他说,妈妈的支持太重要了。

有妈妈疼爱的每一天,都是最幸福的

最为李光灿的成就感到高兴的,无疑是聂群芳。每一次儿子的国画作品在重庆展览,她都会去看,换上自己最喜欢的衣裳,在画作前留影。

聂群芳只是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普通妇女,当了一辈子工人,也不懂绘画,但在她心目中,儿子的画是无价的,儿子画的每一个线条每一个图案,都无比珍贵。

李光灿曾经扔掉的草稿,她都悄悄从垃圾桶捡回,为他保存了下来。“即使儿子没有画出名,在我心中也是最棒的,我为他感到骄傲!”

当年一起学画画的朋友,大多数都已转行,但李光灿坚持了下来。他说,妈妈的支持太重要了。每次他画画时,妈妈都会削个水果悄悄放在一旁,夏天点上蚊香。

“在这幅百米三峡长卷里,在我所有的山水作品里,都藏着妈妈的爱与支持。很多朋友都羡慕我,六七十岁了,妈妈还在,我也非常珍惜跟妈妈在一起的每一天。”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妈妈年纪大了,被当成家里的宝贝。家里的主卧,是让给妈妈住的。李光灿去綦江、江津、酉阳写生,也都把妈妈带着一路,带着她去看乌江,逛龚滩古镇、中山古镇。

百姓记录|如果没有妈妈,可能没有我这幅百米三峡长卷……

李光灿一家曾被评为两江新区“最美家庭”

金宁社区党委副书记鲜光英说,很多人都认识这家人,老人性格开朗、善良,儿子李光灿和儿媳妇杨英非常孝顺,一家人走到哪里都是欢声笑语,曾被评为两江新区“最美家庭”。

李光灿已是别人口中的“爷爷”,但当他依偎在94岁的聂群芳身旁,拉着妈妈满是皱纹的手,却依然笑得像个孩子。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摄影 张锦旗 视频编辑 陶临

编辑:饶治美责编:林祺,周尚斗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2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百姓记录|从捡垃圾开始 重大女博士让故乡的老街“活”了
不管走多远,她始终感觉有什么力量在牵引着,让她一次次地回到北碚同兴老街,那个她出生、成长,又魂牵梦萦的地方。重庆大学建院副教授、园林博士谷光灿十年来,花费了数不清的精力和时间,致
2023-07-14 12:45:00
秀娃绘长卷 画笔谢母恩
...海世外教育附属嘉兴秀湖实验幼儿园组织孩子开展“秀娃长卷绘出最美妈妈”活动。现场,孩子们在20米长的画卷上描绘出他们心目中最美的妈妈形象,借此向妈妈送上三八妇女节的美好祝福,也
2023-03-09 06:14:00
长卷绘出石油娃心中多彩童年
本文转自:今晚报60名小朋友走进中油测井天津分公司长卷绘出石油娃心中多彩童年本报讯(记者岳珊 通讯员姚东江)“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来自滨海新区海滨学校、同盛学校、桃李园小学等学
2024-05-30 03:57:00
绘长卷、做月饼……欢声笑语满校园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绘长卷、做月饼……欢声笑语满校园本报讯(通讯员 沙莎)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未成年人的爱国之情,泰州市实验小学开展“欢度中秋,喜迎国庆”系列活动。绘长卷、
2023-09-28 02:14:00
关心关爱 温暖同行丨在车轮上的“家” 书写温暖长卷
鲁网5月20日讯清晨5:00,城市还笼罩在薄雾之中,潍坊市公交集团156 路驾驶员刘峰已经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自2015年穿上这身公交制服,这方小小的驾驶座,就成了他的 “第二个
2025-05-20 10:01:00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三峡日报讯(通讯员蒋诗琪、向熙明)日前,5位新晋妈妈手持鲜花、锦旗来到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将这份特殊的“礼物”递到正在坐诊的妇科主任周全手中。这一幕吸引
2023-06-13 06:46:00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三峡日报讯(通讯员许敬娇)寒假来临之际,秭归县郭家坝镇文化村“童伴之家”正式开放,该村及周边柑橘洗果企业的30多名职工子女欢聚一堂,开开心心过寒假。在主题日活动
2024-02-05 06:39:00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三峡日报讯(通讯员陆怡文)5月29日,夷陵区下堡坪乡妇联联合乡计生协开展关爱进校园活动,12名“爱心妈妈”为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送去节日的礼物和祝福。活动当天,“
2024-06-04 05:49:00
14岁王诗龄与妈妈李湘同穿亮片裙!一个花苞待开,一个成熟富态美
...胖的话,那么选连衣裙时就不要去追求过度的紧身哦。 长卷发也是展现好气质的发型之一,就像王诗龄虽然才14岁,但是留着一头长卷发的她看上去也非常有女神范儿了,微卷的长发展现出了
2024-05-15 11: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解锁亲子“新玩法”,背后乐趣藏不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晚上六点半,威海市环翠区嵩山城市书房里,一场特殊的“约会”如期而至——“六点半阅读会”的成员们正齐声共读《大学》
2025-09-09 17:06:00
以专业铸魂 用真情架桥——泰安市中心医院康复医生李光援疆纪实
当银翼划破戈壁长空,天山脚下的苍茫大地映入眼帘时,泰安市中心医院医疗援疆骨干李光的心中,既有对未知征程的期许,更有对使命担当的笃定
2025-09-09 17:06:00
微记录·聊城|一位语文老师的37年,他坚持做“擦星星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崔宇晴 通讯员 刘明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刚过,青年周黎明怀揣着父亲的奖品——一个崭新的黑色提包
2025-09-09 17:06:00
临沂农行河东九曲支行利用近期大学新生开学前开立借记卡、激活借记卡的业务高峰的契机,结合大学新生的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侧重实用性
2025-09-09 17:11:00
202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2025-09-09 17:25: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队”余兵:于细微处守护呼吸
鲁网9月9日讯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耕耘三十余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余兵教授亲历了中国呼吸道疾病谱的变化与诊疗技术的迭代
2025-09-09 17:32:00
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墨香润校园
鲁网9月9日讯书法是临沂新桥大官小学的校园特色课程。近日,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开展的 “我为学校题校名” 活动,更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展现书法才华
2025-09-09 17:32:00
血管外科“国家队”专家李清乐:守护血管“生命线”,为家乡医疗添“京”彩
鲁网9月9日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脏器”,因人体全身遍布血管,血管外科也被誉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它不仅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支撑
2025-09-09 17:32:00
无声世界二十载,一朝手术获新声!耳鼻咽喉头颈专家夏瑞明教授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
鲁网9月9日讯五十七岁的郑女士(化名)在无声世界二十年后,终于有机会再次听到亲人的呼唤,这意味着她即将告别寂静世界,重新融入有声社会
2025-09-09 17:33:00
【天眼关注】从“母婴”到“育婴”,育儿空间优化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近日,全国多地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标牌更换,出现了“育婴室”“父婴室”等新名称,引发网友热议。从名称变更到设施细分,从管理制度到社会共识
2025-09-09 17:34:00
艺术市南・庭院有约 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正式发布
鲁网9月9日讯9月9日,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安娜别墅举行。据悉,在这个秋天,庭院艺术活动以“老建筑活化+文化赋能”为核心
2025-09-09 17:34:00
“老师夸夸大会”开幕啦!快来壹点情报站开启花式赞美模式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长春 张雅楠教师节来临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老师夸夸大会”正式开幕啦!把花式赞美送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2025-09-09 17:38:00
9月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香港航商总会主席、华光海运控股集团执行董事长赵式庆在采访中表示:青岛港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绿色港口模型,是全球少数实现能源自给自
2025-09-09 17:43:00
太平人寿:高效服务暖人心 客户致谢赠锦旗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王燕燕 李琛 潍坊报道近日,太平人寿潍坊诸城支公司收到一面写有“理赔迅速 行业典范 风险无情 太平有爱”的锦旗
2025-09-09 17:49:00
菏泽市三院工作人员热心相助 七旬退伍老兵丢失钱包及时找回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王霞 菏泽报道9月7日上午,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伍老兵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八一路院区就医缴费时
2025-09-09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