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贺州日报 □马俊
母亲这个人特别有意思,她喜欢在劳动的时候唱歌。坦白说,母亲的声音并不算甜美,仅仅是唱歌的时候勉强能拿准调子。有一次不知是谁夸她唱歌好听,她便以为自己是有音乐天赋的,于是更爱唱了。她平时不怎么唱,手头有活干的时候才会兴致勃勃唱起来。
母亲的劳动歌谣,跟她的劳动场景有关。比如她做针线活或者织毛衣的时候,唱的是轻快舒缓的歌曲,比如《洪湖水浪打浪》。“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呀,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呀……”她静静地坐着,手中的针线舒展自如,随着歌曲的节奏有规律地跳动。有时候我看她自我陶醉地唱起来,觉得她的双手仿佛在为自己打节拍一样。她的歌声在屋子里飘荡,一点不耽误她的双手飞针走线,唱歌简直就是为她的劳动助兴一样。
从事轻体力劳动,如做针线,忙家务,这些活儿在母亲看来是小菜一碟,她做起来游刃有余。她会把自己轻松闲适的心情,通过歌声表达出来。不过,作为农村妇女,田里的劳动大部分都是重体力活。耕地、锄地、收玉米,这类活母亲一样都没少干。我小时候觉得这类活太累太辛苦,很不情愿干。母亲说:“我都不知道啥叫累,干起活来就觉得浑身有劲。”的确是,母亲喜欢边劳动边唱歌,这样能增强劳动的愉悦感,还能缓解疲劳。她的劳动歌谣,张口就来。我们刚到田里的时候,她便来了一曲《沂蒙山小调》:“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高粱那个红哎,稻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母亲这是借景抒情,她看到丰收的景象,想起了这首歌,就把这首歌当成劳动歌谣,为我们一天的劳动奠定欢乐的基调。劳动过程中,母亲看到我们累了,就招呼我们休息一下,听她唱歌。
有一次,我跟母亲下地摘棉花。她看到满地白花花的棉花,忍不住高兴地唱起来:“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唱着唱着,她把歌词改了:“摘、摘、摘棉花,摘了棉花做棉袄……”她一边唱一边摘,两只手跟着歌曲的节拍左右采之,兴奋之情流露在眼角眉梢。
我小时候对母亲那种边唱边做的方式不以为意,倒是父亲,每每听到母亲唱起来,就会很专注地望着她,眼睛里颇有几分欣赏和深情。有时父亲还会问我:“你妈唱歌好听吗?”我不吭声,他就自问自答:“真好听!”有了欣赏者,母亲的爱好得以长足发展。母亲的劳动歌谣,陪伴我成长,也教会我如何领悟劳动的乐趣,如何享受劳动过程,如何在愉悦中进行创造。
我觉得,音乐和舞蹈一定都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劳动人民在劳动的时候,享受到劳动的乐趣,看到了劳动果实,怎样表达心情?热爱劳动的母亲,是个懂得劳动之精髓的人。她用自己的劳动歌谣,表达对劳动的热爱,同时也在劳动中创造快乐。
那天,年近七十的母亲一边做活一边唱起了儿歌:“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我听了,偷偷笑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