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
长乐塬复原上世纪40年代的火车头
支援抗战生产的“发电机”
本报记者祝嘉
陈宏伟摄
11月23日下午,在深藏闹市的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几位游客正围着广场上一台火车头参观拍照。这是一台复原的404号蒸汽机车,80多年前,在宝鸡长乐塬办厂的民族企业家,就是用这样一台蒸汽机车发电,带动4000锭纺纱机运转,为支援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是原宝鸡申新第四纺织厂所在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族企业荣氏申新第四纺织厂从汉口内迁宝鸡。此前,宝鸡陇海铁路沿线还是一片荒凉,莫说厂房,连个像样的民房也见不到。把工厂迁到这里,能开得起来吗?
据宝鸡申新子弟、抗战工业内迁史学者冯驱介绍说,1939年9月8日,宝鸡申新第四纺织厂开始试生产。企业靠着借来的12个汽车引擎,加上一个煤气发生炉和一台旧的发电机,带动2000锭纺纱机运转,但这个生产效率远远达不到要求。
如何才能增添动力、加大产能?所有人都在思考。申新员工王阿庭听农户说,当年,位于山西的西北制造厂为躲避日寇侵袭,带着两台火车头过黄河、进潼关,在虢镇休整。按说到了虢镇,完全可以把火车头拆解,再运到汉中、广元,为什么要靠汽车牵引、马拉人推,带着火车头翻越秦岭去汉中、广元呢?难道不是图火车头上的零件和钢材吗?
冯驱说,为找到答案,王阿庭特地跑了趟虢镇,向当地群众打听,回来后,又与建厂负责人瞿冠英讨论。两人从傍晚聊到拂晓,最后推断,西北制造厂之所以“旱地行舟”,是为了把火车头带到汉中、广元去发电!
瞿冠英将这件事向原汉口申新第四纺织厂厂长章剑慧汇报,章剑慧决定如法炮制。1940年1月,申新向陇海铁路局租借了一台编号404的英国史蒂文斯蒸汽机车。经过半年准备,7月23日,火车头正式启动发电,带动4000锭纺纱机运转,每月可以增加200件棉纱的生产量。
冯驱说:“用火车头发电,是危难之中没有办法的办法,也体现了申新老前辈的集体智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