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历尽沧桑欲何求,只为余生不低头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3-14 10:46: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三国时期,早年的刘备一生贫困,颠簸流离,很少有安静祥和的生活。但是刘备始终雄心勃勃,时刻怀有复兴汉室,一统天下的冲天之志。

东吴的大都督周瑜因此定下了“美人计”将孙权的妹妹嫁于刘备为妻,目的是让刘备安于温柔的生活,以堕其志,消除东吴的“隐患。”

诸葛亮将计就计,让刘备来到东吴迎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夫人,以此消除周瑜的疑虑。

然而刘备久居温柔之乡,贪恋享受,心中几乎放弃了仕途。孙夫人看在眼里,于心不忍,给刘备说了这样一番话:

“大丈夫之志,应如长江之水东奔大海,何苦怀念于温柔之乡”!

刘备听了以后幡然醒悟。

历尽沧桑欲何求,只为余生不低头!

历尽沧桑欲何求,只为余生不低头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道法自然是百读不厌,词的意思是:

活着的时候就要成为人中的俊杰,死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体现了作者对做人的价值取向,对英雄豪杰的向往。对项羽宁可选择死亡,也不肯过江东的惋惜。

我们生而为人,无论出身寒微还是出身豪门,从小都要立志做高品质的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是做人的本性,也是生命的价值,生而为人,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命比纸薄,当有不屈之心。

历尽沧桑欲何求,只为余生不低头

2、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堕志

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志气也跟着穷了,只要志气还在,最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

苏秦不得志的时候,他的哥哥嫂子,连饭都不给他吃,苏秦每天受尽兄嫂的羞辱。

经历了数次游说失败,有一次去燕国游说,取得成功。苏秦这时可谓风光无限,他利用自己的外交才能,游说了六国皇帝,自己担任了六国的合纵长。

苏秦挂六国相印之后,回乡探望父母,只见村里所有的人,和他哥哥、嫂子跪在地上,尤其是哥哥、嫂子连头都不敢抬。

苏秦看了看跪着的亲戚们,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意思是说:“如果当初我有两亩好田地,也不会被逼成六国的丞相”。

待到雨歇看晴天,守得云开见月明。

历尽沧桑欲何求,只为余生不低头

3、把生气化为争气

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叫本事。狂暴的人总是把自己从一个极端推到另一个极端,直至灭亡。而智慧的人总是能够把生气化为动力,巧妙的提升自己,强大自己。

古语有云:佛烧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人生在世,生气不如争气,不断地给自己打气,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国时期东吴的吕蒙,武艺超群,骁勇善战,深得孙权的喜爱。

可是这个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从小家里穷,没上过学,不认识字。所以经常受到别的大臣的嘲笑,排挤,被笑称为“吴下阿蒙。”后来这话慢慢地传到了孙权的耳中。

历尽沧桑欲何求,只为余生不低头

一次吕蒙去向孙权汇报军情,汇报完毕后孙权对吕蒙说:“将军何不利用闲暇的时间读读书,学学习,认认字。”

吕蒙回答说:“我一个练武之人学习读书有用吗?”

孙权认真地对吕蒙说:“将军以前是士兵,不认的字还好说,可是现在你已经是将军了,你要是能够认识字,我好能再提拔你呀,”大家才会心服口服呀!

吕蒙听了以后深受感动,回去以后开始读书,学习,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喝酒,打猎了。

过了不久在与孙权与群臣商讨国事的时候,吕蒙谈“治国韬略”那是头头是道,已经是满腹经纶了。

众位大臣与孙权是大吃一惊。

鲁肃更是惊喜地说到:与将军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历尽沧桑欲何求,只为余生不低头

结束语:

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穷不可丧志,富不去压人!

生而为人,纵然没有七尺之躯,也要顶天立地地活着,纵然没有鸿鹄之志,也要担起做人的责任。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做人的尊严,低下高贵的头颅,尽其能,尽其责,努力到心安理得,方能问心无愧。

历尽沧桑欲何求,只为余生不低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4 13: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吴牵上了线,随后鲁肃与诸葛亮一同来到江东,说服了孙权,使得孙刘联盟得以建立。后来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带领东吴三万水师与刘备合并一出,抵抗曹操。当时两军在赤壁一带相遇,由于曹
2024-05-25 18:32:00
既然东吴已经得到了荆州,为什么孙权还要杀关羽?
孙权之所以敢杀关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三国的局势已经因一个人的去世,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孙权只是适应了这种变化。而刘备和曹操没有看到这种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发现者就是吕蒙。因
2023-06-25 09:29:00
吕蒙不受欢迎是因为关羽的死吗
...人的天赋,与发奋勤学的精神,很快成为东吴名将,得到孙权、周瑜、鲁肃等认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白衣渡江”等典故讲的就是吕蒙。纵观吕蒙一生,对孙权非常忠
2023-06-26 16:29:00
事实上,并不是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相反,孙权是非常想杀关羽的!倒是吕蒙有可能并不想杀关羽。不得不说,孙权这一步棋走的是非常的臭,他放弃了鲁肃的联合刘备进攻曹操的战略,反而想要
2024-05-22 17:49:00
关羽死后,吕蒙也很快去世,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鼎立局势的失衡让更为弱势的东吴感到非常忧虑。 其实孙权是不想让吕蒙杀死关羽的,当时孙权已经给前线的吕蒙传令,核心策略是将关羽逼退至曹军阵营,如果能够让关羽死在曹操手中,那是
2024-04-18 20:47:00
刘备和孙权的“湘水之盟”,避免了一场大战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和孙权因为荆州郡县的归属问题闹僵了,双方调兵遣将,大战一触即发。双方将要开战的时候,刘备得知曹操攻取了汉中,心中大惊,担心曹操会乘胜进攻蜀地,他没
2023-01-28 14:38:00
周瑜都没办法破的局为何被吕蒙解了
...连黄祖都不打,也就是杀父之仇都不报,都得去打山越,孙权继位到赤壁之战发生前做的最多事情应该也是打山越,就是东吴建立以后,也时不时要打山越。孙吴集团为何热衷于打山越?上文提到江
2023-11-09 08:52:00
孙权背弃和刘备的盟约,偷袭荆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华夏,即将攻破樊城,拿下襄阳的关键时候,作为盟友的孙权为何却要背弃盟约,派遣吕蒙袭取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和公安,关羽在大起之后迅速大落,不仅丢失了荆州三郡,连自己也身首异处。孙
2023-06-05 05:47:00
吕蒙偷袭江陵,糜芳为何不战而降
...率两万余人马屯陆口,一直图谋关羽的半个荆州,这几年孙权和吕蒙接连对关羽出阴招。孙权为了离间刘备和关羽,派人到江陵,愿和关羽联姻,即孙权之子娶关羽之女。刘备曾娶孙权的妹妹孙氏,
2024-05-10 20:4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