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的性格为什么会越来越怪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3 09:43:00 来源:戏说三国

萧绎:读书破万卷,诗伴殒路行

作为亡国之君,萧绎的名字远没有同类中的隋炀帝、宋徽宗来得响亮,但他却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帝王,在五千年中国历史出现的数百个帝王之中,他留下的著作为第一丰富,可以说那号称写过万首诗的乾隆为他提鞋都不配,他虽然在历史上声名不彰,但如果是学文史之人,绝对是熟知这南朝梁元帝的。

萧绎,梁武帝第七子,字世诚,自号金楼子,江苏常州人。侯景之乱时,他在大将军王僧辩等人的拥戴下,在江陵即皇帝位,萧绎算是史家承认的南梁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改年号为“承圣”。后被陈霸先灭梁建陈,在位仅三年,去世时47岁。

梁元帝萧绎身有残疾,只生有一只眼睛。为此还曾被夫人徐昭佩以半面妆嘲讽,但别看他只有一眼,可读书却是了得,据《南史》记载:“帝聪悟俊朗,天才英法,出言为论,音响若钟。年五六岁,武帝(萧衍)尝问所读书,对曰:能诵《曲礼》,武帝使诵之,即诵上篇。左右莫不惊叹。”

五岁便能熟诵《曲礼》,看来这萧绎天生是个读书的料子。他虽然目力不济,他读书大都是别人念给他听。晚上读书常常通宵达旦,这些伺读的人想偷懒都不行,即便是他睡熟了,你错读漏读他都知道。这个就很神奇了哈,难道他的书都是上辈子读的?

都知道宋徽宗赵佶才情了得,是天下第一玩家;纵观历史上当皇帝的,也只有这萧绎同他有一拼,他也不是个当皇帝的料,骨子里应该是个书生,我们看他的一生处处显露出书生之气。即使是去赴死都要呤首诗前行,实实地是奇葩一枚。

他的艺术才情绝对不在赵佶之下,“帝工书善画,自图宣尼像,为之赞而书之,时人谓之三绝。”他不但文章写的好,而且能书善画,还不是一般的业余水平。从目前能看见流传下来的他画的《职贡图》以及书法作品,尽管是宋人的摹本,但我们也能够窥豹一斑,那同徽宗画的《花鸟图》和闻名于世的“瘦金体”相比,那也是毫不逊色的。

这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偶尔为之而已,他主要成就还是在学术方面,那可谓是著作等身,其中如《孝德传》、《忠臣传》、《注汉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等,无不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有长就有短,这萧绎同李后主和宋徽宗一样,艺术的成就难掩其政治的弱智,这既有与当时时代混乱的局面有关,更主要的也是他个人的性格使然,史载其“禀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无术,履冰弗惧,故凤阙伺晨之功,火无内照之美。”

对萧绎来说,当这皇帝真是个灾难,若他一直把保持他文人的本色,好好做他的学问,说不定会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更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可惜的是时势将他推向了君主的位置,于是,他个人在品德上的缺陷,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以至于后世对他是诟病多于欣赏,谴责多于赞美,把他对于后世所作的贡献,完全地掩没在历史帷幄的角落里了。

萧绎心胸狭隘,嫉妒心特重。他“性好矫饰,多猜忌,于名无所假人。微有胜己者,必加毁害。”就是说,无论是学问还是名声,萧绎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他为此甚至杀人。有一个叫刘之遴的人,就因为才学出众成为萧绎的刀下之鬼。他这种嫉妒,就连自己的骨肉也不放过,而且手段十分下作。

对待文才超过自己的人如此,那在对他皇权有威胁的那就更是凶残了,他在位期间对兄弟,甚至皇子都毫不留情,他杀弟害姪,袭兄灭子,他宁可舍弃当时最大的敌人侯景,也不放过自己的兄弟骨肉,必置于死地而后快。王夫之说他“父子兄弟之恩,可谓绝矣”。

他是个极其虚伪之人,也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后世对他有个评价叫“才子皇帝,表里不一”,我觉得很是精准,他的一生算不上太曲折,人生前四十年作为皇子养尊处优,呆在华屋高墙之内除了读书著作,写诗作画;但一旦掌握皇权之后,就象变了个人一样,完全地没有了作为文人的道德底线。

他做了一件令后世痛心疾首的事,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他一生勤奋读书,并辛苦聚书四十余载,收集起古代罕见的十四万卷之多的图书,在自己登上皇位之后,胡作非为,以至招来强敌寇境。失败之余,他命人将这十四万卷的图书全部焚烧,理由是“读书太多,以致有今日之祸”。这就是被后世称作“江陵焚书”的恶劣事件。而他这焚书的理由,也是中国曾经臭名昭著的“读书无用论”的发端。

这是继秦皇“焚书坑儒”之后最大的文化破坏事件,我不知道清代编撰《四库全书》时毁了多少典籍,但从时间上来说,这萧绎所焚毁书的价值,绝对远远高于清代所毁之书,所以,他可以说是使中华文明遭受巨大破坏的千古罪人。

说他奇葩文人有时都感觉有些怪异,因为我总觉得他好像是在作秀,他有才那自不必说,但怎么也应该是个知道轻重之人吧。当对手几万人兵临城下,危在旦夕之际,他不是去想解围之策,反而为了显示其文人本色,卖弄儒雅,却让一帮领兵打仗之人,在龙光殿上听他讲《老子》,我不知他是脑袋进水了还是在演戏。所以王船山骂他:国家安危之际,却天天读《老子》,焉能不亡!

更奇怪的是,他不仅讲解经典,而且还做诗,据《南史》载:“是日,帝犹赋诗无废。”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有心思做诗。不过他的诗作得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他的边塞诗,上承古代征戍诗,下开唐边塞诗之先河,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看来他是一日不可无诗,即使是在被捕,被押上刑场之时,还要一路吟着诗前行,边吟边让仆人在一边记录以传后世,他到死都是个文人的做派。

萧绎这种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与他自身的残疾和他生长的环境有关。加上他心胸狭隘,根本不是帝王之器。他一味地卖弄自己文人的谑头,置国家和民生于不顾,如此行事,焉得不亡!

最后说一句,萧绎的情感生活也是极为不美满的,他的妻子徐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徐娘半老”典故里面的那个徐娘。她做事大胆出格,并且与人私通,这是中国历史最高“级别”的一顶绿帽。虽不空前,也不绝后,但将绿帽戴到了皇帝头上,作为文人一枚的萧绎,心中肯定是由不爽而至愤怒,这或许也是造成他后来畸形的性格愈加怪异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人误国?苏辙一篇文章掐断大宋复兴希望
...见好就收,相互尊重。没想到苏辙变本加厉,提出的意见越来越多,王安石没有办法只能上告宋神宗,让他赶紧将这个刺头赶走,于是苏辙就此被贬出京。在此之后,苏辙和苏轼两兄弟在官场都混得
2024-05-07 20:38:00
柳永、周邦彦与韩世忠:古代风月场上的文人墨客与英雄豪杰
...这以后,这对战场上的夫妻档名满天下,韩世忠的官位也越来越高。
2024-02-05 12:35:00
宋朝被冤枉的“奸臣”:一代奇才,却因恶意诋毁,蒙冤900年
...被政敌所弹劾。但是宋徽宗并没有处罚章惇,再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言官弹劾,章惇深知自己已经不适合在朝任职,于是向宋徽宗提出辞呈,但是仍旧没有被允准。再多次请求免去政事后,宋徽宗将
2024-12-03 09:33:00
被称为“三代以下唯一完人”的王安石,变法失败主要原因有3个
...困难局面,而随着而来的党争也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了宋徽宗的乱政和亡国。最终王安石身为局中人,不知他可曾料到这样的局面。
2023-02-03 14:22:00
宋代小品画:社会风貌与文化繁荣的见证
...来,在皇帝对于绘画的喜爱过程中,宋朝的文学艺术氛围越来越好,包容度越来越大,已经有部分画家创作了了小品画的前身。例如崔白就是宋代写实派代表人物,他作为画师被招入画院。他不光强
2024-01-19 13:13:00
揭秘北宋画师张择端的政治智慧与献图之谜
...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藏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国各地古玩文物交易也日趋红火。古玩又称古董,其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陶瓷、奇石、玉器、铜器、书
2023-10-12 08:38:00
北宋时期关羽形象的转变:成为神坛上的代表人物
...辨真伪的故事堆叠到包拯身上,使其在话本中的人物形象越来越鲜明,个性越来越突出,故事越来越丰富,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关羽亦如此。关羽虽然文韬武略在三国人物中不是最突出的,但其个
2023-12-07 17:18:00
烟柳巷中的名妓李师师,与深宫里的宋徽宗,是怎么认识的?
...下,很多人都以能见她一面为荣,也因此,李师师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传入宋徽宗的耳朵里。 当时宋徽宗整天和一群妃子在御花园醉生梦死,一时不觉沉闷,与这些无趣的妃子,再好玩也都腻
2022-12-18 21:33: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随着茶文化的传播,各类新式茶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养成饮茶的习惯,一些中式茶馆也成了人们聚会社交、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同时,随着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日益增长,如
2025-08-21 10: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