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开栏之语:
进景区、访项目、话发展、观变化。
10月9日至12日,“新时代新征程 新伟业”2023年主流媒体看凉都主题采访活动在六盘水启动。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等中央、省、市媒体的30余位记者,以“行、观、思、变”为切入点,将镜头聚焦于六盘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主战场,尽展六盘水在新时代、新发展、新景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变化。
期间,多彩贵州网记者跟随媒体采访团,先后走进六枝特区、水城区、六盘水高新区、盘州市、钟山区辖区范围内的企业及项目现场,感受一次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今天,我们特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此为第五站: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网记者 胡绍山
随着一年一度的刺梨收购工作结束,六盘水市水城区早已进入刺梨加工时节。
在水城区初好刺梨加工厂内,一阵阵轰隆隆的机器声,让一袋接着一袋的刺梨鲜果于运输带上跑出了“加速度”。一转眼,便进入到了“果汁”压榨、灌装、研发、销售等环节。
“我们收购进入厂内的刺梨,在加工成刺梨原浆、饮料、果脯等刺梨系列产品后,就运输到上海、重庆、广州等市场,让广大消费者品尝到了来自康养水城的甜蜜之味。”贵州初好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品说。
目前,六盘水市的刺梨种植面积已达117.56万亩,成为全国刺梨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州,产业覆盖60%以上的乡镇。其中,水城区种植刺梨40.3万亩,涉及全区25个乡(镇、街道)96个(居),覆盖农户 3.7万户 16.2万人,发展一路向好。
近年来,水城区将紧紧围绕“中国凉都·康养水城”之发展定位,紧扣“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奋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过去生长在深山的“刺梨野果”,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通过多年的努力,让“小刺梨”做成了“大产业”,并以此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
同时,为持续围绕“刺梨”做大做强文章,水城区不断推进刺梨产业提质增效,让相关工作取得“吹糠见米”的“战果”,全面提升了刺梨品牌的知名度,构建起了“种、管、加”融入“产、供、销”的刺梨产业发展格局。
在收购方面。水城区以初好公司载体,严格按照6元/公斤单价的标准,对全区23个乡(镇、街道)的产出的刺梨鲜果进行收购,以此持续释放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活力。
在科研方面。水城区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水城综合研发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研发了包括刺梨含气饮料、刺梨功能性饮料、刺梨干片等多款新产品。
在加工方面。已建成年产12万吨刺梨鲜果生产线、年灌(包)装生产蔬果原浆生产线、饮料8406万升生产线、刺梨干片生产线和 PET 气泡水生产线,现已全部建成投产。
在市场方面。形成了线上平台全覆盖,高铁、高速 “两高”引领覆盖全国的线下销售模,还拓展了景区、旅游等销售渠道。
今年,贵州初好聚焦强化刺梨产业核心优势建设,从原汁、饮料到口服液,从果脯、含片到面膜,覆盖食品等多领域,已建成年处理刺梨等农特产品12万吨的前端生产线和气泡水饮料、刺梨干果切片等10余条后端生产线,此举推动了该区“农产品变工业品、工业品变健康消费品”,让“优势资源”转化“优势产业”。
“为确保收购鲜果保质保量压榨成汁,我们采用国内先进生产设备、优质的生产工艺,24小时轮班工作模式进行压榨生产。”贵州初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品说,贵州初好已建成年压榨处理刺梨等农特产品12万吨的前端生产线和气泡水饮料、刺梨干果线等14条后端生产线,刺梨生产加工产能跃居全省行业前列,建构起康养、果汁饮料、休闲食品、功能饮料、酒精饮料五大系列,涵盖18种产品,形成了线上平台全覆盖,高铁、高速公路引领覆盖全国的线下销售方式。
此外,水城区在40余万亩刺梨基地的基础上所打造的 2 万亩刺梨 " 千斤园 " 已建设完成,为刺梨产业的原料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区正通过 " 刺梨加工企业 +合作社 + 种植农户 " 的利益联结机制,根据企业加工需求,推进刺梨鲜果保底收购,让不少农户享受到刺梨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提振农户发展刺梨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一审:胡绍山
二审:周明
三审:夏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6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