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五大宦官,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1 19: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五、赵高

历史上五大宦官,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赵高(——前207年),赵国人,秦朝宦官。

赵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弄权、左右朝局的宦官,秦朝短暂的存在和他有直接的关系。赵高本是赵国人,赵亡后,赴秦国依附于少公子胡亥。在“沙丘政变中”赵高说服胡亥和李斯,毁掉秦始皇立长子扶苏的遗诏,篡改立胡亥。这还不够,还下伪召逼死扶苏。此时,秦国大权已经完全掌握在胡亥、李斯和赵高手中。

胡亥登基后,每日只想着玩乐,对朝政不感兴趣,这给了赵高机会。他先是设计让李斯入套,然后将李斯杀掉,铲除了最大的政敌。之后,赵高的野心越来越大,做起了皇帝梦,通过著名的“指鹿为马”,将敌对者尽数铲除。条件成熟后,让弟弟赵成处死胡亥,自己试着做皇帝。可是,迫于压力,赵高并没有当成皇帝,随改立子婴为帝。这时的农民军已经逼近,赵高被子婴除掉,秦王朝之后也走向灭亡。

赵高一生胡作非为,改遗召,诛李斯、杀胡亥,成为秦王朝的掘墓人,自己最终也同样逃不掉被杀的命运。

四、李莲英

李莲英(1848——1911年),直隶河间人,大清著名宦官。

或许是清朝距现在比较近,或许慈禧太后对中国近现代史影响甚大,李莲英的名气也非常之大。李莲英的家乡河间是一个多出太监的地方,他日后的成功不知和从小的耳濡目染是否有关系。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统治清王朝达半个世纪之久,李莲英作为跟随慈禧时间最长、最受得宠的宦官,可见其有多精明能干。

李莲英通过给慈禧太后梳头,一步步接近太后,并取得信任。辛酉政变后,慈禧已经将李莲英视为心腹。当然,李莲英拍马屁的功夫和敛财都十分了得,为慈禧修颐和园筹款、江南采购物资、巧取进贡宝物等,不仅获得慈禧太后的满意,更让自己中饱私壤。李莲英的出人头地离不开他的圆滑性格,伺奉太后期间,对光绪帝和隆裕太后也表现出一定的热情,大玩擦边球,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电视剧中,经常看到李莲英跟随慈禧身后,其他人等皆在远处,亲密程度可见一斑。李莲英不仅在生活中照顾慈禧,也是慈禧的“知己”,同她聊天解闷,超越“君臣”关系。李莲英可能是最符合要求的宦官,善于对主人阿谀奉承,左右逢源,办事能力强,政治野心又不大(或许是没机会),这样才能够落得一个好下场。

三、魏忠贤

魏忠贤(1568——1627年),直隶肃宁人,明末宦官。

明熹宗朱由校当皇帝期间,魏忠贤权势熏天,全国各地官员为了讨好他,居然竞相为其修建生词,可以说这在以往是没有的,可见魏忠贤在朝中的地位。

在朝廷局势动荡时,内外官员几乎都不看好朱由校的父亲,也就是明光宗,因为明神宗万历皇帝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可是,魏忠贤是个战略投资家,也是个赌徒,他将一生投资在朱由校身上。后来证明,他赌对了,光宗仅继位一个月就驾崩,朱由校继位,称为天启皇帝。魏忠贤的投资有了回报,随后开始大势干政,左右朝局。当时,在魏忠贤眼里,除了皇帝,没有别人,被称为“九千岁”。爪牙遍布朝廷内外,号称“五虎”、“十孩儿”、“四十孙”等。东林党人左光斗、魏大中等人都受其迫害,东厂爪牙甚至以“莫须有”罪名当街抓人。魏忠贤连恩师王安也不放过,将其除掉。

可怜的天启皇帝只顾着在后庭做木匠活,殊不知,大明天下已经被魏忠贤极其阉党搞得乌烟瘴气。还好,弟弟崇祯帝朱由检还算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登基后,把魏氏阉党一网打尽。

二、郑和

郑和(1371——1433年),云南晋宁人,明朝宦官。

大明一朝,宦官的数量和危害朝政的影响都冠绝中国历史,这对朱元璋禁止宦官干政的遗训是极大的讽刺。但“三宝”太监郑和还是独树一帜,以正面形象被历史所记载,被后世所熟知。

郑和本姓马,回族人。明朝军队平定云南残匪后,郑和由于机缘进入燕王朱棣府中,深得燕王赏识。在“靖难之役”后,朱棣登上皇位,郑和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就是下西洋。朱棣此举目的有二:一是促进与友邦的外交关系;二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郑和就这样带着大明皇帝的使命在1405年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下西洋。60余艘宝船,近三万人在郑和的带领下浩浩荡荡从苏州出发,开始航海之旅。所到苏门答腊、锡兰、古丽等国家,都受到当地国王和民众的热烈欢迎。中国的国威和宣扬友好邦邻的宗旨也在一次次的馈赠和交易中得到了实现。1407年,郑和带着各国的回访使和满船的物资返回国内。虽然,建文帝下落仍未可知,但此次远航收获还是颇多的,郑和也得到皇帝的认可。

不久,郑和开始了第二次下西洋。此后数年,郑和一次次地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的肯尼亚附近,并成就了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的航海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壮举比哥伦布早87年,比达伽马早93年,甚至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6年。当大海归于平静后,依稀可以看到郑和与他的船队前行在茫茫未知的海平面上,为世界传递着来自中国的正能量。

一、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前90年),陕西韩城人,西汉宦官,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凭借《史记》在中国历史上名垂千古,千秋一世。但凡做学问的人,都离开一部古籍作为参考,就是《史记》。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恰如其分的。

司马迁成为宦官,并不像大多数宦官一样由于家贫或是想出人头地,而是在“李陵事件”中,为李陵辩护,从而惹怒汉武帝,对其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忍受着宫刑带来的巨大痛苦,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依然靠着巨大的勇气完成聊这部历史巨作。《史记》的完成离不开司马迁的博古通今和云游各地,受父亲熏陶,司马迁从小就喜欢历史、典故、文学,并且在20岁开始游历全国。青年时期的游历让司马迁阅历大增,对各地的风土名情和地理地貌,民间传说都有所了解。另外,司马迁宫刑前曾任太史令,有机会阅读大量的皇家书籍和文献史料,更加激起了他创作的热情。

《史记》并不只是简单的历史记录,也是一部文学作品。里面包括了太史公的逻辑和思辨,对人物细致的刻画、传说和典故、甚至夸张的描写等,内容包括自黄帝到汉武帝期间3000年来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动态,皇帝、名将、儒士等列传纷纷位列其中。50余万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了太史公司马迁的一生心血,它带给我们精彩的历史,传奇的故事和不巧的文章。

对于司马迁,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史记》,宦官身份让我们尽量忘却。如今,这部宏伟巨著仍然照耀着光芒。英文、俄文、德文、日文版等译文不胜枚举,国人也是一代代地阅读,这是对太史公最大的尊重,也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2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助!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的宦官中国历史最出名的宦官1:司马迁可能会有人对司马迁的宦官身份产生怀疑。所以有必要解释一下:司马迁之前担任太史令,受了宫刑后,担任中书令一职。中书令在
2023-08-31 11:12:00
太监也有大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容忽视的六位杰出太监
...在第一,那谁是第一呢?下面小编就来公布一下,他就是司马迁。NO.1司马迁司马迁,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
2024-02-07 16:42:00
太监也有好人,历史上有哪些名垂青史的太监?
...得以顺利进行,最终使大明王朝的政局有了短暂的复苏。司马迁司马迁严格来说不能算个宦官,他只是个被施以阉割之刑的史官。之所以把他加进来,是为了表达敬意!没有他的著作《史记》,我们
2023-02-26 22:45:00
...角联系在一起。但说到底,宦官也不全是坏事,历史上那司马迁、蔡伦、郑和不也是闪亮的名字吗?可见,宦官制度这事儿,还真不是非黑即白。日本没学中国的宦官制度,有人可能觉得是落后,但
2024-04-27 20:40:00
​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千古绝唱,万古流芳
...家的安全。因此,明朝政府决定开辟对外贸易,扩大国家影响力,借以保障国家的安危和利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朱元璋任命了明朝的宦官郑和为负责人领导组建船队,进行东南亚及东非的贸易和
2023-04-27 18:56:00
明朝最厉害的宦官是谁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宦官势力在明朝历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明朝最厉害的宦官是谁?镇守太监又是一个什么职位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一、明朝最厉害的
2024-11-10 20:45:00
明朝宦官为祸究竟是谁的错
...知自己的权力受到制约,于是便想利用宦官来平衡文官的影响力。但他显然低估了宦官的野心,最终反而助长了他们的专权。四、王振祸乱 英宗朱祁镇即位时年仅9岁,他对身边伺候的宦官王振
2024-05-07 20:30:00
他的一生毁誉参半,人品低劣却具有才华,发明领先世界
...但是有三个宦官却青史留名被后人敬仰歌颂,他们就是:司马迁、郑和和蔡伦。每个人都对他们的名字耳熟能详,特别是蔡伦,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造纸术让中国领先于世界1000年,使得教育
2023-06-19 12:51:00
郑和下西洋所带的一众老妪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提到的,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亦是王朝对外提高自己影响力的一种方式。郑和,无权无势的宦官出身,本是孤苦无依的命运,他却成就了自己人生的传奇,成为了流芳千古的人物。一段七下西洋
2024-09-28 12: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