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对话线粒体原位蛋白成像《Nature》作者:谈课题突破、科研环境和科学精神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28 14:47:00 来源:搜狐科技

【编者按】最近,一项和耶鲁大学张凯实验室合作完成的超高分辨率冷冻电镜原位成像工作, 由于突破了蛋白质纯化的传统概念,朱家鹏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赢得了建校70年以来的第一篇Nature论文。

大约10年前,朱家鹏教授从剑桥大学博士后出站,因为Nature一作的文章还未见刊,暂时没有“拿得出手的论文”,求职时被20多所大学拒之门外。直到遇见时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的胡刚教授,工作才有了着落。

进校几年,成果不少却一直没申请到国内的任何项目。胡刚校长的一句“精神内守”,让他在实验室里踏实地坐了下来。

在这个双向奔赴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唯论文”的开明的校长,也看到了一个最终放下名校名院情节、只寻一方能静心做研究之地的学者。

与朱家鹏教授沟通时,他希望外界能更多地关注研究本身,于是我们对话了论文的第一作者郑婉博士。谈及郑婉,朱家鹏教授表示:“有这样优秀的(前)学生,固然有运气成分,但这也是对我培养学生能力的肯定。”

名校、名师、顶刊......我们似乎太容易把一切标签化,又过度关注标签。比如近期姜萍的事件中,“天才”和“中专生”的标签就令人眩目。

而唯名、唯论文的天平越重,“实”的那一头无疑就越被看轻。对名追得越紧,宽松、宽容的科研环境就越无从谈起。

回到研究的内在机理,谈及这次的前沿突破,郑婉显得兴致勃勃。

对话线粒体原位蛋白成像《Nature》作者:谈课题突破、科研环境和科学精神

郑婉分享实验成果海报

出品 |搜狐科技

作者 |周锦童

编辑 |杨锦

5月29日,朱家鹏教授和耶鲁大学张凯教授联合研究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在《Nature》上在线发表,郑婉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

2016年,郑婉进入南京中医药大学完成了6年的硕博学习,在此期间她得到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朱家鹏教授和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张凯的联合指导,之后,她进入耶鲁大学张凯教授实验室,深造至今。

郑婉目前主要研究线粒体。这次研究也是因为突破了蛋白质纯化的传统概念的束缚,直接对线粒体进行原位成像,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膜蛋白在线粒体原位环境的超高分辨结构解析,得到呼吸链超级复合体的最真实最清晰的三维结构。

线粒体是一个细胞器,线粒体出现问题与许多疾病相关。线粒体原位膜蛋白的高分辨结构解析,为氧化磷酸化这一最基本的生命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

对话线粒体原位蛋白成像《Nature》作者:谈课题突破、科研环境和科学精神

图片来自文章

“过去是摆拍,现在是抓拍”

为了更好地理解,郑婉首先科普了两个概念:

一个是蛋白,它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比如人生病了对应某些疾病靶点,所谓的疾病靶点就是蛋白;

另一个概念是线粒体,细胞中存在细胞器,线粒体就是一个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鳃”。

我们的生命体活动是一个氧化还原电子传递的过程,线粒体上的蛋白被称为呼吸链,只有知道蛋白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功能。

线粒体上大概有1000-2000种蛋白,最主要的就是呼吸链上的蛋白。“所以线粒体就像能量发电站一样,它会源源不断地给我们的细胞代谢提供能量。”郑婉比喻道。

可是相对于人体和组织,细胞已经非常小了,线粒体更小,只有细胞的千分之一,想要了解它是十分困难的。

郑婉表示,虽然大家已经把蛋白提纯出来并且解析了结构,但依然有很多细节不明朗。国际上对蛋白结构的研究,首先都面临着提纯的问题,按这种方式,一个实验室一般只能深入研究3-5种蛋白,通过全世界科学家的拼拼凑凑才把线粒体中的蛋白研究清楚。

“但把蛋白提纯出来会使得它离开原生环境,造成研究结果失真,而且有些蛋白提纯出来后会失去活性,难以观察。”

郑婉提到,有些蛋白是膜蛋白,提纯膜蛋白时需要先把细胞膜融掉,把它抽取出来,再构建一个新的膜,但这个过程是非常剧烈的,很多蛋白在抽提的过程中发生变性,从而导致降解,无法进行研究。

他们的最新研究直接以线粒体成像,让蛋白保留在机体内部,直接观察它的自然的形态。

她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我们想研究草鱼在河里如何运动,以前都是把鱼钓出来(把蛋白提纯出来),放到鱼缸里去观察(构建一个新的膜),而我们现在相当于拿着相机到河里拍,不仅可以拍到大批高清的草鱼如何在水草里生活,还能成群地拍到其它不一样的鱼群,甚至还可能拍到螃蟹、青蛙和乌龟等等。”

用朱家鹏教授的“白话”来说,相当于“过去是摆拍,现在是抓拍”。不仅能拍摄到成千上万的样本,还能够同时分析,在算法上的升级是颠覆性的。

多做原创性的突破

谈及为什么要选择猪的线粒体时,郑婉表示,除了猪和人类线粒体较为相似外,还因为朱家鹏老师一直都是做呼吸链这方面研究的,是有学术传承在的,此外,猪的细胞更好获取样本。

当然这项新技术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郑婉坦言,他们正在不断优化,以期发展出一套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大幅度扩充技术应用范围,特别是复杂膜环境、样品厚度、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及丰度等潜在瓶颈的进一步突破。

“许多比较小的蛋白,在颗粒识别和筛选方面还不够完善;膜环境会对蛋白信号造成严重干扰,进而影响计算精度;厚样品对成像中的衬度传递函数(CTF)测定要求极高,不解决这个问题完全无法进行近原子分辨率分析;低丰度的目标蛋白则在分类方面会遇到很大瓶颈。这些都是我们实验室目前正在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郑婉解释道。

某一或多个蛋白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不同疾病发生,把蛋白结构看清楚了,可以直接给靶向药治疗对应的蛋白。

我们知道,癌症治疗是会同时杀死健康细胞和癌细胞的,但如果能明确地把癌细胞杀掉,就不会伤害健康细胞;其次,癌细胞不断增殖,如果能知道哪个蛋白让它不断增殖并且及时进行修复,那癌细胞就会变成正常细胞。

再比如,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也不能食用过多带糖的食物,如果找出是哪个蛋白导致胰腺不能发挥胰岛素功能降解糖的,那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糖也可以正常代谢掉。

“我是很幸运的,能得到朱家鹏和张凯教授的联合指导,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郑婉骄傲地说。

但,“出鞘必封喉”所展现出的热血,前提是“十年磨一剑”的历练。

“假如突然有两位武功高人对你说,看你骨骼清奇,要亲自传授给你‘绝世神功’,你会怎么办?”郑婉问搜狐科技。

“那当然是开心的不得了,每天积极练功,希望有一天可以登顶武林。”搜狐科技答。

郑婉笑笑道,开始她也是积极练功,进步特别快,信心满满自认为达到要求时,没想到两位老师说,这才刚刚开始。

“他们反反复复地说不行不行不行,就跟体能极限时的平板支撑一样,往后延长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我就说我不干了。” 这时张老师就会跳出来把她批评一通:“别人是超级兵团作战,我们是小作坊,比什么?只能比创新、魄力和坚持。要是这个课题很容易做,早就被大课题组做完了,还轮到你?”

“你要有争取做‘引领领域未来10年发展方向’课题的决心!”

论文发表很必要,但考核不是目的

郑婉并不反对学术成果以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形式发表。由于线粒体是热门课题,她也会担心所做的研究被别人抢先发表。

在她看来,研究成果以顶刊论文形式发表是必要的,这个过程中,需要设计实验、学习实验技能、阅读文献、练习写作、接受方方面面的训练,学会做一个具体的实验并不难,难的是碰到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问题要如何去解决,甚至也要接受无法解决时的气馁和迷茫,这些都是成长的一部分,是逆商的培养。

谈及为什么会选择走科研道路,郑婉表示,她喜欢挑战新鲜事物,这能让我特别兴奋,她本科学医,在临床上发现很多机制是不明朗的,所以觉得必须得把最基础、最本质的东西搞清楚。

谈及青年科学家面临的现实困境,她提到,研究生及大多数处在事业早期的研究人员的工资水平可能都不足以维持个人生活的基本开销,甚至年近而立之年还需要家里支持以维持基本生计。

科学研究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但如果在物质待遇方面有所提升的话,或许更多的一线科研人员都能沉下心专心来搞研究,毕竟温饱问题解决了,大家都会有更高精神追求的。

“我很幸运碰到朱老师,朱老师的博士,除了一位有家庭的师兄,其余的都被朱老师送出国深造,他总说眼界和格局是最重要的,尽管他经费不多,但为了我们能安安心心的学习,朱老师真的是砸锅卖铁、毫无保留。”郑婉如是说。

同时,郑婉也向搜狐科技转述了张凯教授论文发表之际在耶鲁大学庆祝活动现场的原话——“任何形式的物质奖励绝不可以成为研究的最终目的,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本身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只有一项高质量的研究才是对这项工作的最大回报。”

对于未来的研究,郑婉希望能够突破继续线粒体,把这个方法应用到溶酶体、高尔基体等其他细胞器上,在细胞环境观察各式各样的蛋白高清三维结构,从生命分子的本质上了解人类重大疾病的成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18: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教授联合研究团队突破了蛋白质纯化的传统概念,直接以线粒体成像,首次实现了线粒体原位膜蛋白的高分辨结构解析,得到呼吸链超级复合体的最真实最清晰的三维结构,为氧化磷酸化这一最基本
2024-06-04 02:57:00
...究成果。团队突破“蛋白质纯化”这一传统概念,直接对线粒体成像,获得了迄今为止最清晰、最接近真实生理状态的线粒体原位膜蛋白高分辨率三维解析结构。朱家鹏介绍,线粒体是细胞呼吸作用
2024-05-30 14:59:00
钟业腾:在“意外”中寻找突破
...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钟业腾团队针对血氧饱和度原位动态成像技术方面的研究在《自然-纳米技术》上发表。该技术可以对小鼠深层组织内的肿瘤血管结构成像,并实时、动态、精确掌握肿
2023-11-08 07:07:00
周立华:深入挖掘中医宝藏
...从经络循行蛋白质的特异性及细胞的荧光成像、钙成像、线粒体成像等角度进行研究,已发布多篇论文及学术假说。周立华认为目前关于经络实质研究方面数据共享和兼容整合方面有所欠缺,下一步
2023-10-20 06:34:00
六个核桃斥资千万助力脑科学研究,“核桃健脑”获七大科学证实
...神经递质水平,提升学习记忆力。2,促进海马体细胞和线粒体自噬,提升学习记忆力。3,改善突触可塑性,提升学习记忆力。4,缓解神经细胞氧化应激,提升学习记忆力。5,修复血脑屏障渗
2024-11-06 14:19:00
科学家揭示导致肥胖的新秘密,正研发靶向疗法,或催生新型减肥药
...在我拿到关键数据但又不知如何解答时,是他建议我看看线粒体,于是才获得了更多支持性数据,让我在线粒体研究上越扎越深。”华中农业大学本硕校友、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博士校友、美国加
2024-03-15 10:42:00
...减少切片中的离子束损伤提出了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原位结构解析分辨率。
2023-08-03 05:05:00
探寻细胞深处的奥秘(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研究中,张辰宇发现,在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里有一种线粒体上的蛋白,能够检测到完整的信使RNA,却检测不到对应的蛋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此,张辰宇带领团队查阅了国内外各
2025-02-13 05:51:00
科学家发现小肠衰老两大标志物,有望打造新型候选药物
“我们发现了小肠衰老的两个标志物:线粒体 DNA 低频点突变和线粒体 LONP1 蛋白,借此开发了多个逆转小肠衰老方案,这将能够作为靶点或候选药物,最终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广州
2024-03-02 10:2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培育产业向“新”力 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圆满落幕
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在中山路举行,精彩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九球天后”潘晓婷亮相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厦门国际时尚周助力首发经济
2025-10-20 08:56:00
总台文创“月兔趣集”数字资产盲盒上线乐数通
中秋佳节,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 “浙江文交所”)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文创”
2025-10-20 14:50:00
向“新”求质 |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领航智能农机加速出海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7日-10月18日,潍柴雷沃智慧农业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大会在青岛举行。25款明星机型组成的“全矩阵”智能装备军团震撼列阵
2025-10-20 16:39:00
鸢都家电狂欢“三联家电10.25海信来了”引爆金秋消费季
鲁网10月20日讯 金秋消费季迎来重磅炸弹!三联家电宣布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启动年度促销活动——“10.25海信来了”
2025-10-20 16:46:00
战略协同 产品赋能 运营提效丨潍柴雷沃智慧农业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大会召开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7日-18日,以“战略协同·产品赋能·运营提效”为主题的潍柴雷沃智慧农业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
2025-10-20 16:47:00
日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相继宣布,已获得工信部批复,在全国范围开展eSIM手机业务商用试验。这标志着,移动手机彻底告别实体SIM卡的时代正在从愿景走向现实
2025-10-20 17:37:00
从山海通信到智慧出行: OPPO携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亮相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日前,以“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为主题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隆重举办。作为中国移动的重要合作伙伴
2025-10-20 20:00:00
从“黑色黄金”到“智慧矿藏”山东移动“海陆空”一体化擘画智慧油田新蓝图
在国家坚定不移推进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加速驶入深水区。在渤海之滨的东营,山东移动围绕胜利油田的智能化需求
2025-10-20 20:25:00
鲁网10月20日讯近日,国家数据局公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山东省唯一一个企业级国家试点项目——东营“华泰纸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成功入选
2025-10-20 20:26:00
亿云信息案例成功入选2025年数字山东标准应用典型案例
近日,山东省大数据局公布2025年数字山东标准应用典型案例名单,山东科创旗下亿云信息报送的《亿云信息赋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服务标准化》案例成功入选
2025-10-20 20:20:00
匠心护航丨济宁移动圆满完成2025嘉祥圣德山野音乐节通信保障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8-19日,“共赴山野之约,让旋律在自然间共鸣”群星演唱会在嘉祥九顶山激情开唱,华语乐坛知名歌手轮番登台
2025-10-20 12:17:00
移动的 “智算样板间” 亮相青岛,施耐德电气破解算力基建难题
10月17日,一场穿行14城、总里程近2万公里的技术巡展抵达青岛。施耐德电气关键电源巡卡车化身 “数据中心行业的技术样板间”
2025-10-20 12:45:00
彰显多维综合实力,Hape重装亮相2025中国玩具展
10月15至17日,由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简称中国玩协)主办的第二十三届CTE中国玩具展&潮玩展、第十八届CLE中国授权展
2025-10-20 13:19:00
富士胶片91年传承,始终深耕影像领域,在不同时代适时推出符合当下需求的产品.。影像的发展从未离开过"光",近日FUJIKINA 2025富士胶片影像周以"光的交响曲"为题拉开序幕
2025-10-20 13:19:00
安踏儿童足弓PRO跑鞋获国际设计金奖 以科技守护青少年足弓健康
安踏儿童旗下产品“足弓PRO跑鞋”凭借对儿童足弓健康成长的深刻洞察与科学的产品设计,荣获2025年缪斯设计奖(MUSE Design Awards)金奖
2025-10-20 13: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