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成祖朱棣第一次北伐就征服元蒙,俘获朵颜三卫,靠的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20:27: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共计十六帝,真正惊艳历史的除朱元璋外非朱棣莫属。

朱棣一生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大帝二字当之无愧。

朱棣,(1360年一1424年),至正二十二年,生于战乱之中,为朱元璋第四子。

明成祖朱棣第一次北伐就征服元蒙,俘获朵颜三卫,靠的是什么?

朱棣

朱棣十一岁时被封为燕王,十年后奉召赴北平就藩。就当时而言,北平乃苦寒之地,离明蒙边疆很近,朱元璋也许早就看了朱棣的不同,所以选择他去抵御强大的蒙古军,不过在他心中朱棣无非是个刀斧手,一个守卫国门的战士,南京的龙椅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1388年,蓝玉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名扬四海,彻底摧毁了元蒙政权,首脑脱古思帖木尔被部下缢杀,至此北元瓦解,蒙古各部分崩离析。但其小股残余势力仍不时袭扰明蒙边境,怒火中烧的朱元璋欲将其斩草除根。

1390年秋,朱元璋决定再次北伐,不过手中已无更多大将。因为蓝玉骄纵,耿炳文岁月催人老,他的手中只剩下了两粒棋子。一个是晋王朱棡,另一个就是朱棣。

同年,朱元璋亲自拟定作战计划,把兵马一分为二,分别交由朱棡和朱棣各领一半,让自己找到目标后击而杀之。朱棡无心战事,在边境秋游了一圈,打了几斤酱油后便草草收兵,事后证明朱棡本就无心念战,此行无非例行公事。

我们专讲朱棣这一队人马。

这是朱棣第一次领兵,他便想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让父亲另眼相看一一一问鼎的事此时他还不敢奢求,因为太子朱标那座雄伟的高山让他永远不可逾越。

他没有遵照朱元璋的部署,而是根据自己的战略想一举活捉或击溃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儿不花。

此行,他带走了不少京都三大营的精锐骑兵,就战力而言和蒙古骑兵不相上下。我非常感慨,冷兵器时代的蒙古骑兵总是一枝独放,今天被消灭了,没多久又重新组织起来,依然威风凛凛,战力强悍,像山火下的野草来年再次生机盎然。

这真是一个倔强而冥顽不化的民族。

可谁让他们遇到朱棣了呢?纵观朱棣朝蒙古骑兵很少兴风作浪,他的朵颜三卫大多来自蒙古,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扯远了,我们继续跟随朱棣行军。

蒙古王庭居无定所,草原上哪里都是家,随时可以生根发芽,他们不依赖坚固的城池,任何地方都可以开辟为战场。之前,他们还没见识过真正的朱棣,他们不知道朱棣有战鹰一样的队伍。不久后,正是这支队伍的前哨发现了乃儿不花的军队并将其锁定。

大军秋天出发,找到蒙古军队后已入冬。入冬的标志就是满天雪花,道路泥泞,万籁俱寂,寒冷刺痛着每一个军士。面对这样的行军哪支部队都会怨声载道,萌生退意,因为此战并非斯大林格勒,不需要你死还是我亡。

但朱棣依然故我,命令全军是夜前行,于次日凌晨悄无声息地抵达乃尔不花军前。

掀开帐篷,乃尔不花大惊失色,措手无策,象一只待宰的羔羊等待着朱棣的审判。

猜猜此时朱棣的大军在干什么?

朱棣命令全体伙夫生起炊烟,埋锅造饭,似乎准备多炒几个菜,略备小酒与蒙古军人搞个联欢会,把酒言欢,彼此交流些战争经验,然后不醉不归。

此等沉着好生了得。

不过除了伙夫之外全军将士虎视眈眈,严阵以待,如蒙古军稍有风吹草动,等待他们的将是漫天的火铳和寒气逼人的战剑。

蒙古军人直来直去,从没见过这等景象,大家面面相觑,内心胆寒。他们喜欢的是刀剑自由,快意恩仇,抹脖子三秒钟了事,不希望这种似战非战的折磨。

他们中计了,朱棣把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带上了谈判桌。

他命观童前往蒙军大营劝降乃尔不花。

明成祖朱棣第一次北伐就征服元蒙,俘获朵颜三卫,靠的是什么?

观童

乃尔不花和士兵一样彻底崩溃了,观童不废吹灰之力便将其降住。于是乃尔不花命令全军投降,摘落战旗,脱下盔甲,卸去军刀,拱手朱棣并承认棋高一着。

结束了吗?真的就这样结束了。

此次战役,明军“不战而屈人之兵”,没废一兵一卒大获全胜,缴获粮草辎重无数,蒙古骑兵大部投降,再次充实了朱棣的朵颜三卫。

这还是战争吗?这还是战斗吗?这还是冰天雪地里弥漫开来的战场吗?

什么都不是了。

这场兵不血刃的较量早就超出了战争的范畴,朱棣升华了战争的精义。

朱棣第一次北伐,尽显雄才大略,以独特的方式谱写了战争新的篇章,他的表现惊世骇俗,令人内心胆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2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棣为什么剿灭“功臣”朵颜三卫
...朱棣在南京奉天殿登基称帝,成为明朝第3位皇帝,史称明成祖。朱棣以藩王身份起兵,能够击败朝廷精锐登上皇位,他的麾下有神秘“外援军”,即朵颜三卫,朱棣在攻克大宁时如愿掌握这支战斗
2024-04-25 22:40:00
明成祖为何将大宁赏给了蒙古人
明成祖放弃大宁,与当时永乐时期的国防战略有很大的关系,这与宁王没有任何关系,此时的宁王早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在江西南昌当个闲散王爷,问道修仙。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把几个很有能力的
2024-03-14 17:22:00
朱棣为什么要把朵颜三卫狠揍了一顿
...全局。明永乐二十年(1422)七月,蒙古的阿鲁台起兵造反,明成祖朱棣前去讨伐他,大获全胜。在班师回朝时,路过大宁,大宁长官朵颜三卫毕恭毕敬去迎接,但明军却突然对朵颜三卫大打出
2022-12-21 11:29:00
明朝为何有大量蒙古骑兵
...三卫借三千名蒙古骑兵,作为其“靖难军”的精锐。后来明成祖朱棣先后五次北伐鞑靼和瓦剌,这个过程中,朵颜三卫时降时叛。明朝授朵颜三卫首领以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等官,决定其更
2024-06-07 15:00:00
朱元璋十三次北伐,朱棣五次亲征,为何蒙古未被消灭?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先后发动了十三次北伐战争,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更是五次亲征漠北。然而,在接近二十次北伐之后,蒙古非但没有彻底被消灭,反而在仅仅二十多年后便又酿成了“土木
2023-03-05 13:19:00
明成祖朱棣能力超群,为何当初朱元璋不立他为继承人?
...的宠爱程度,还是军功,似乎四皇子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永乐大帝,都是出类拔萃的。而太子朱标,则是乏善可陈,似乎十分仁弱。如果按照天下初定,当立强力皇子为继承人的原则,选择朱
2024-08-21 11:07:00
朵颜三卫的问题,是朱棣一生执政中的一大败笔
...良的蒙古铁骑,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三个羁縻卫所。在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要推翻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时朵颜三卫对朱棣帮助很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却在第三次远征漠北时期,顺道剿灭
2022-12-22 21:18:00
朱棣为什么要坚持5次远征漠北?
要说明代皇帝中谁最“好战”,明成祖朱棣一定是个有力竞争人选。且不说他的帝位本身就是用武力从侄子手里夺来,单是登基之后,朱棣在位22年,竟有12次“万寿圣节”是在出巡和征伐中度过的
2023-06-12 17:56:00
...纷纷跪迎朱棣入京。朱棣在群臣的拥戴下登基称帝,史称明成祖,年号永乐。这场“靖难之役”最终以朱棣的胜利告终。总结战争胜负原因,这是一场皇室成员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与正义还是邪恶
2024-06-26 15: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