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除夕,他们坚守在岗位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22 07: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除夕,他们坚守在岗位

1月21日,120救护车上,市急救医疗中心院前急救部医生蒋俊正在为病人进行检查和急救处理。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除夕,他们坚守在岗位

1月21日,重庆北火车站,候车厅服务台工作人员正在为出行的乘客答疑解惑。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除夕,他们坚守在岗位

1月21日,重庆水务集团水质检测有限公司供水检测部水质分析员岑嶺,正在进行自来水样耗氧量的检测。张敏 摄/视觉重庆

除夕,他们坚守在岗位

1月21日,渝中区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主任周丽(右)帮读者操作自助图书杀菌机。记者 赵欣 摄/视觉重庆

除夕,他们坚守在岗位

1月21日,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张露在为游客讲解。(受访者供图)

除夕夜,辞旧迎新,万家灯火、万家欢聚。

但有一群人依旧默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履职、担当作为,以辛勤的劳动迎接农历兔年的到来。

急诊医生除夕出车11趟

1月21日,除夕。

从接到电话到出车,市急救医疗中心院前急救部医生蒋俊只用了53秒。他小跑着坐上120救护车,开始了又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此时是中午11点54分,他刚扒了几口饭,就接到了任务。

救护车在路上奔驰,蒋俊拨通了求助者的电话,问道:“患者好多岁?现在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基础疾病?”

“28岁?胸痛明显?”在得知患者基本情况后,蒋俊暗自担心起来:这么年轻,会是心肌梗塞吗?如果是的话,那病情可能比较危急。

“你要注意让他保持呼吸通畅,如果能平卧最好,如果不行,就半卧或坐在沙发上。”蒋俊建议,如果家里有血压计,可以先测测血压。

车速很快,大约15分钟后,救护车抵达患者家中。“医生,快,救命!”患者妻子赶紧将蒋俊迎进屋,只见患者坐在沙发上,用手按着胸口,脸色苍白。“痛!感觉出不来气。”患者有气无力地说。

蒋俊以最快速度检查了患者的生命体征,又用心电图机现场为患者做检查。几十秒后,心电图结果出来了,蒋俊迅速将结果上传,由该院心内科医生给出诊断结果。

在等待结果的同时,蒋俊为患者建立了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仪,蒋俊的动作很快,他一边做一边向家属解释:“建立静脉通道,是以防出现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时,便于快速抢救。”

两三分钟后,心内科医生反馈确定是心肌梗塞。蒋俊立即给患者服用了“胸痛一包药”。他解释,“胸痛一包药”包括阿司匹林、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三种药。

服药后,蒋俊准备将患者往医院送,接受紧急手术。可难题来了,患者体重有200多斤,连站都站不起来。“我在后面抬,你在前面使劲!”蒋俊和同事连着试了两次,终于将患者搬到了担架上。此时,他贴身的工作服已经全部湿透。

“抬、背、推、跑,是一名院前急救医生的基本操作。所以院前急救不仅考验医生的反应和处置能力,对体力也是一种考验。”蒋俊说,在急救干了22年,说不累是假的,“但性命相托,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等蒋俊回到医院与急诊科医务人员交接完后,已是中午1点左右,同事们给他留的饭菜已经凉透了。

按照排班表,除夕这天,蒋俊从早上8点一直值守到晚上8点。可今年不同,由于除夕夜有光影无人机焰火表演,蒋俊接到备勤任务,要等到表演结束。他说:“本来答应了妻子和女儿陪她们去看表演,只有食言了。”

当天,蒋俊共出车11趟。

“我要把红岩革命故事讲得更加深入人心”

1月21日9点过,红岩魂陈列馆陆续迎来游客。看着游客拾级而上,讲解员张露招呼道:“今天有新春送春联活动,欢迎大家免费领取呦。”仅仅一个半小时,就有70余位游客领到了喜气洋洋的春联。

张露出生于1989年,是个重庆姑娘。从2014年成为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后,在节假日加班已成为她的常态。大年三十这天,除了送春联外,张露还为游客讲解了一场展览,“这场讲解很特别,这是我回重庆后的第一场讲解,也是虎年的最后一场讲解。”

原来,2022年2月13日,还没过元宵节,张露就被借调到位于北京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做讲解工作。1月8日,她才回到家乡重庆。其间,她一直工作、生活在北京,未曾回渝。这次难忘的经历,让她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也更坚定了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的决心。

当日,张露再次讲解红岩魂陈列馆展览时,比之前更加端庄大气、流畅自如。听着张露生动讲解红岩英烈的感人事迹,一位母亲对孩子轻声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你看革命者多么不容易。”

张露讲解时,不时有游客凑近聆听。她介绍,和去年同期相比,参观陈列馆的观众有了明显增加,从观众口音可以听出,他们大多是外地人,不少家长专程带着孩子前来,“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革命传统教育了,我还得加把劲,做到因人施讲,把红岩革命故事讲得更加深入人心。”

当日中午1点,红岩魂陈列馆闭馆。张露整理好讲解用的“小蜜蜂”等设备,踏上回家团圆路。大年初一,她又将重新踏上工作岗位,一如既往地为游客热情讲解……

坚守图书馆与读者一起过节

1月21日清晨8点,周丽便出门上班了。周丽是渝中区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主任,虽是除夕,图书馆仍在9点准时开门,她得赶去图书馆值班。

从2001年到渝中区图书馆工作,周丽至少有十多年的春节是在岗位上与读者一起度过的,“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坚守岗位做好公共文化服务,读者满意,也是我们的追求。”

正说着话,位于4楼的报刊阅览室,迎来了一位老年读者。老人名叫胡彦章,今年80岁,家住两路口大同村。天气很冷,胡彦章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怀里还抱着一只热水袋保暖。

“我家离图书馆很近,每天上午我散着步就走过来了。看书读报是我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阅览室里报纸齐全,环境也好,我很喜欢。”胡彦章说,春节假期图书馆照常开放,他由衷点赞。

像胡彦章一样,假期照常访问图书馆的市民其实不少:在二楼借阅处,有读者专程赶在除夕前借书、还书;在阅览室,除了安静地读书看报,还有读者正在使用阅览室电脑访问网络资源。

“我们图书馆位于两路口核心地带,交通便利,随着市民阅读需求日益高涨,每个节假日都有读者来馆看书、学习。”周丽说,接待的读者中,不仅有像胡彦章这样家住附近的老人,习惯了每天固定到馆打卡,还有从南岸一些高校赶来自习的大学生,“阅读滋养心灵、阅读提升品质。能在书香里陪伴读者辞旧迎新,我真心高兴。愿大家兔年万事如意,学业有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2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奉节县人民医院:以“三甲”为新起点 奋力打造渝东北区域医疗高地
...人才管理办法》,开展薪酬制度改革,体现向关键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务人员倾斜的导向,着力从分配体系上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2024-01-19 18:23:00
动动手指走进文学的世界!重庆本土纯文字期刊《红岩》APP上线
已经走过73年风雨的本土知名纯文学刊物《红岩》再度焕发新生。6月19日,这本老牌文学杂志的手机客户端正式宣布上线。《红岩》诞生于解放初期的重庆,最初刊名《西南文艺》,1956年正
2024-06-19 21:00:00
红岩博物馆获得图书《我的七爸周恩来》等新捐赠
为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促进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9月24日,上海翔宇公益基金会代表向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西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
2024-09-25 15:35:00
著名小说《红岩》在这里诞生!来这场展览看看“南华村48号的故事”
《红岩》小说封面 宋广训“南华村48号”在哪里?在如今的各种导航地图上已经找不到这个小院,但它其实曾经声名显赫到足以写进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曾经的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分会驻地就在这
2024-12-08 15:18:00
57支精英队伍赛技能、拼实操 重庆市第二届院前急救“大比武”热力开赛
5月24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市总工会联合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全市第二届院前急救大比武在南岸区开赛,来自全市41个区县、14家市级医院和2家民营医院共57支院前急救
2024-05-25 12:54:00
2023年“红岩笔会”在渝开幕 全国30多名作家共话文化传承发展
9月20日,由红岩文学杂志社主办的2023年“红岩笔会”在重庆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知名作家参加,以“聚焦文化传承发展,激活文学成果转化”为主题,作家们共同探讨。《红岩》是
2023-09-20 19:24:00
...体授课培训、现场专家指导等方式,培训临床护士的跨科岗位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优化信息管理系统,依托数字化实现医护人员跨科室诊治、护理、监管以及核算工作量等。重庆多家医院管理者强
2024-08-17 09:54:00
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抓手 推动党建业务同频共振
...伤患者“定制”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自该院启动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党组织试点工作以来,这样高效率、高水准的多学科专业研讨场景经常出现。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施行手术2023年6月,
2024-03-11 17:17:00
重庆迪邦皮肤病医院:传承红色薪火,践行医者本心
...27日,重庆迪邦皮肤病医院党支部成员、门诊医护人员赴红岩革命纪念馆,开展了“传承红色薪火 践行医者本心,学习红岩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学习活动中,通过观看红岩精神的宣传片和听取
2023-09-28 14: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