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生命会在春天绽放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8-11 07: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生命会在春天绽放

——电影《远山花开》观后感

影片中的那山那路那学校、那风那土那人情,直击我的胸怀,这其中的情形,曾经也是我儿时的场景——提着火盆赶山路上学、从家里自带饭菜、放忙假打猪草割麦子……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彻底改变了农村教育现状,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但宝藏的入口不一样。老师的工作,就是找到那把打开宝藏的钥匙。支教老师刘晓慧正是找到了打开张承峰这个宝藏男孩的钥匙,当她带着张承峰从门洞里钻进杂物间练习钢琴的时候,她才是真正地走进了这个男孩孤闭的内心,找到了那把打开心门的钥匙,才让这个拒绝说话的孩子在最终能够开口说话,最后能够站在舞台中间,自信而又婉转地唱起的那首美丽的歌谣——《远山花开》。刘晓慧用音乐打开了留守儿童们封闭的心灵,带着孩子们喊山说梦想,诉说对父母的思念,也是用音乐给孩子们建起了强烈的自信,为单调的留守儿童生活唤起了别样的色彩,也为孩子们播下了靠学习改变生活的种子,践行了教书育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

(刘安正)

《远山花开》被称为苏陕版“山海情”,其中的很多片段都来自苏陕协作的真实案例。影片中,这部影片以留守儿童关爱、乡村教育为表达,以“苏陕协作”、乡村振兴为内核,以小的切口反映大的时代,情感真挚朴实、地域色彩浓厚。揭开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的时代话题,电影《远山花开》的题眼,正是孩子们的内心渴望与“没有出镜”的那群家长背后的深度精神交流。从头至尾,主角无声的表达,却深深触动了每个人的心,让乡村教育,尤其是乡村儿童教育等议题,划开了新视野。

(李彬鹏)

通过音乐教育、喊山、参加合唱比赛等对乡村儿童进行心理的启蒙心灵救治,同时质朴的孩子们、倔强的老校长、一直关照张承峰生活的大学生村官等等也温暖治愈着对母亲沉痛思念的刘晓慧。电影中令我潸然泪下的片段,莫过于刘老师带孩子们踏着积雪到山顶喊山的场景,在刘晓慧的鼓励和温暖下,羞于表达情感的孩子们满脸泪水向大山喊着“爸爸妈妈我想你……”这群孩子无论梦想是去当兵,还是逛一次西安城、考上北大清华,但是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早点回来才是他们内心共同的呼唤。今年6月我参与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半年检查,在检查中我体会到,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原动力,人才的教育培养是关键,尤其农村留守儿童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特殊群体。

(刘中华)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留守儿童张承峰。他是一个淘气、调皮的孩子,但在和刘晓慧老师相处的过程中,他逐渐变得成熟、懂事。他开始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也逐渐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音乐比赛中,他用自己的歌声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和祝福,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正如影片所揭示的,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和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现象已成为当代社会的热点话题。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留守儿童们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也可以看到西部乡村的现实状况。电影中,刘晓慧和张承峰的故事不仅展现了爱和成长的主题,更让我们意识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刘献兵)

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到留守儿童们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也可以看到西部乡村的现实状况。应该关注农村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留守儿童关爱精神要求,加强教育关爱场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关爱制度,合理调配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好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生活、学业、安全及心理健康,点亮教育之灯,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电影中的刘晓慧让我印象深刻,敬重之心油然而生,她是一位非常勇敢和有爱心的老师,毅然决定到大麦村支教,帮助那里的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与留守儿童相处的过程中,刘晓慧不仅帮助他们学习知识,还教给他们许多生活技能和道理,用自己的善良和爱温暖着每个留守儿童的心。

(郭先锚)

他们就像埋在黑土里的种子,只待一场春雨,就会花开。《远山花开》以真挚朴实的情感、极具文艺气息的艺术表达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乡村儿童情感教育的缺失,让更广泛的人群把视角转移到农村。20世纪90年代,一代人从农村走向城市,参与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在他们身后,一群留守儿童散落在村村落落、沟沟坎坎中。这些孩子大多在2岁至15岁之间,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在乡村中成长。孩子们常年见不到父母,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正如结尾主题歌唱的这样,《远山花开》讲述了生命的困境,但并没有沉陷于苦难叙事,而是以一种既朴素又动人、既生活又艺术的表达,关照留守儿童和乡村教师的精神世界,当片尾张承峰成长为一名音乐教师的时候,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远山花开,并且相信在这样的精神传承中,远山花开的美好会一直延续下去。

(刘敏)

电影主题突出,以关注留守儿童为主线贯穿影片,以巧妙的角度和手法既体现了留守儿童对父母亲情的浓浓渴望,对大山之外的憧憬好奇和山区儿童的质朴纯真,也表达了乡村振兴时期边远农村仍然是社会事业必须加大投入和关注的重点,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以留守儿童为代表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电影情节引人,有很多细节镜头都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特别是刘老师带着一帮孩子在山上问他们的愿望是什么的时候,最后留守的几个孩子都异同声地说出了“想爸爸妈妈回来!”把人间最宝贵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电影中的情节冲突也很到位,老校长的传统保守思想不让孩子们去比赛和刘老师坚持争取让孩子们去,在表达语言上、情节设计上,特别是因为去了后的结果呈现上,形成了老校长和新时期刘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同理念和方法。

(胡学明)

这部电影反映了脱贫攻坚时期陕西南部农村地区的巨大变化和群众的精神风貌,承载了苏陕协作的厚重情谊,体现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彰显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责任担当和心系三农的炽热情怀。电影中的很多情节都来自苏陕协作的真实故事,比如主人公的教学方式,就取自南京市浦口区赴陕西镇安县支教教师组织的“梧桐课堂”。影片取景地陕西商洛市,是南京对口协作的地方。这是一部投资不大的小制作电影,虽然没有华美的制作、没有宏大的场面,但是却以真挚感人的故事情节打动每位观众,将人家大爱的价值直达内心深处、浸润心田,是一部讴歌时代的成功的、优秀的文艺作品。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备受教育启发。

(汤贵勇)

电影中的刘晓慧是一位非常勇敢和有爱心的老师,她在与留守儿童相处的过程中,不仅帮助他们学习知识,还教给他们许多生活技能和道理。她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心,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影片中的留守儿童们是非常可爱和天真的,他们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成长,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和挫折。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一颗纯真和善良的心,他们渴望知识和成长,希望有更好的生活。在与刘晓慧相处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变得更加成熟和独立。现实中,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心灵需要呵护。是晓慧老师这样的人们,用爱和真诚照亮了他们贫瘠闭塞的生命,点亮了他们眼里的希望之光。

(李艾)

留守儿童将会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远山花开》也是一个靶向创作的范例,将江苏南京与陕西商洛的对口协作工作完美嵌入其中。南京与商洛,两地虽相隔千里,但两地意相连、情相融。不光南京和商洛,我市的汉滨区和常州市武进区也是苏陕协作的成功之作,两区对口协作26年来,情谊越来越深厚、交流越来越频繁、协作也越来越有效。“有多少次挥泪,就有多少次成长……”歌声回响在演播厅回音壁间,刘晓慧老师在钢琴伴奏,她青春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幸福。显然,一架钢琴体现了城乡之间的差距。眼下,这个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这个演播厅甚至融为一体。这架钢琴的两个主人:刘晓慧老师和她的学生张承峰,恰恰体现了城乡差距缩小的速度与距离。

(何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09: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远山花开》唱的一样“风从远方赶来,只为与你同欢唱,生命无论怎样,都会在春天绽放……”
2023-07-28 07:37:00
电影《远山花开》  灌以精神  绽于原野
...矛盾感和张力的人物刻画中打动人。影片让我看到了人们生命意识中一种治愈和自愈的结合,乡村图景和时代语境的构建。影片中主角失语者的设定,大树、群山、杂物间等事物的隐喻也展示了创作
2023-06-21 05:35:00
...里透露着对家庭温暖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而支教老师刘晓慧正用心灵的火炬为他们点亮前行的道路。电影中的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刘老师并不满足于简单的传授知识,她用温暖的目光洞
2023-08-04 07:36:00
电影《远山花开》 一部献给家长、社会的“儿童片”
...篇小说《花开有声》,讲述了来自江苏南京的支教老师刘晓慧,和陕西秦岭深处的大麦村一群留守儿童之间关于爱和成长的故事。影片将目光聚焦西部村庄中的“留守儿童”,为呈现本色与本真的特
2023-01-29 16:34:00
...报金台区各镇街各学校代表观看《远山花开》——“像刘晓慧那样关爱留守儿童”本报讯(记者黎楠)近日,金台区“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3年暑期青少年主题观影活动举
2023-06-20 14:48:00
...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看重的不是孩子的直接成绩,而是生命的健康与充实。影片对乡村教师形象去脸谱化,最集中的还是体现在校长身上。初看上去,校长是简单粗暴的,是不懂教育的,是不尊重
2023-06-20 14:48:00
电影《远山花开》亮相丝路国际电影节
...开》。 《远山花开》讲述了来自江苏南京的支教老师刘晓慧,和陕西秦岭深处的大麦村一群留守儿童之间关于爱和成长的故事。影片将目光聚焦西部村庄中的“留守儿童”,为呈现本色与本真的特
2023-01-13 16:09:00
...篇小说《花开有声》,讲述了来自江苏南京的支教老师刘晓慧和陕西秦岭深处大麦村的张承峰等一群留守儿童之间关于爱和成长的故事。今年初,该片曾在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展映,获得现
2023-02-22 15:36:00
我在“三下乡”|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暑期调研团关注留守儿童
...的留守儿童能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爱,希望他们的生命中音符流淌,书香漫漫……筑梦留守儿童,传承红色基因,点燃理想花火。通过此次活动,留守儿童参与其中,快乐其中,彼此敞开心扉
2023-07-11 18:50: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王亚伦《中国少年》MV温暖上线 音乐少年用歌声与行动诠释新时代风采
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生代音乐人,13岁的王亚伦正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展现着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从5岁发行首支原创作品,至今已创作了16首原创单曲及9张专辑
2025-10-07 18:08:00
“诗词三万里之天涯共此时”中秋咏诵会在吉林沉浸解锁中华浪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中秋的月光洒满长春新民大街,10月6日晚,一场跨越千年的诗词之约精彩而至。作为吉林文旅倾力打造的文化IP
2025-10-07 18:4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国庆中秋假期,十堰电影市场迎来观影高峰。多部题材丰富、制作精良的新片集中亮相,燃起市民的观影热情
2025-10-07 15:3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近日,翔安区金海街道“两岸同歌·中秋月圆”第三届翔金合唱交流活动在超旷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
2025-10-07 08:00:00
新蒲新区:举办中秋游园会 市民游客共赏烟花度佳节
多彩贵州网讯金风送爽,月满人间。10月6日晚,“皓月满金秋·共品中秋醉”——2025年新蒲新区中秋游园会暨白酒促消费活动在芳华里3536文创园举行
2025-10-07 11:08:00
国际杂技盛典闪亮登场
10月6日,演员在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开场秀上演出。10月6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在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启幕本届盛典汇聚来自中国
2025-10-07 08:37:00
听!四海弦友\
“屿见闽南”的南音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记者 陈立新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昨日起,“天涯共此南音月·四海同庆中国心”2025年南音展演活动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以下简称“屿见闽南”)启幕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恰逢中秋,昨日上午,在市文旅局主导下举办的“盛世华夏 月满鹭岛”专场迎宾活动,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4航站楼到达层精彩上演
2025-10-07 08:00: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国际杂技盛典点燃省会中秋之夜
“等你!等你千里归来,重逢心的喜悦……”10月6日,中秋佳节,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灯火璀璨,深情款款的歌声传递着河北人对杂技的喜爱
2025-10-07 07:44: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日前,太原市光荣院举办“情暖中秋,致敬老兵”主题活动。工作人员与优抚对象欢聚一堂,共庆佳节、亲切交流
2025-10-06 07:42:00
中秋特别海报丨情满中秋 欢度国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赵一妍 吴美慧
2025-10-06 08:1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刘春榕)10月1日下午,2025年翔安好声音歌手赛首场周擂台赛在厦门奥体中心月桥湾开赛
2025-10-06 08:50:00
2025南京森林音乐会第三场优雅启幕
昨晚,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室内乐团亮相南京森林音乐会,以“金弦银弓”的深情对话,献上纯正俄式古典盛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10月5日晚
2025-10-06 09:48:00
三河市举办“庆双节 暖夕阳”学雷锋慰问演出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金秋送爽,双节同庆。近日,三河市“庆双节 暖夕阳”学雷锋慰问文艺演出在臻园养护中心温情举行。来自三河市老年大学艺术团
2025-10-06 10:10:00
【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国庆档是仅次于春节档和暑期档的重要档期。今年,有包括《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风林火山》《毕正明的证明》《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等十余部影片参与国庆档角逐
2025-10-06 1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