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减碳增绿 打造高原“零碳小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1-24 12:2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2024年9月下旬,经北京绿色交易所开展碳中和评价,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地理边界内种植林地产生的年度碳汇吸收量大于地理边界内因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产生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2023年度班彦村地理边界内碳排放总量小于零,实现了碳中和,成为青海省首个碳中和达标“零碳乡村”。

乡村减排、乡村碳中和在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22年,拥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及众多荣誉的班彦村紧跟国家步伐,走上“零碳乡村”建设之路,推动乡村清洁低碳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为契机,以“目标引领、绿色低碳、坚强电网、智慧赋能、价值创新、示范先行”为思路,通过在班彦村实施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学校电采暖项目、“柴改电”电热炕项目、“光储污水处理”一体化示范项目、“零碳”综合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全力打造高原乡村绿色用能示范样板,助力青海首个“零碳乡村”建设。

减碳增绿 打造高原“零碳小镇”

前来班彦村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智慧用能绿色低碳

“楼顶安装了光伏板,发的电用不完就存到村史馆旁边的储能装置,村里用上了绿电,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10月13日,班彦村党支部书记仲关因保说起海东班彦全绿电低碳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时不停夸赞。

仲关因保所说的海东班彦全绿电低碳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是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历时两年攻坚建成的,旨在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助力乡村振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依托脱贫攻坚期间班彦村建成的2兆瓦扶贫光伏电站,指导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在班彦村建设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小型生物质电厂、“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以及“源网荷储”微电网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构建以台区为单位“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型微电网,打造具有“绿色、安全、智慧、融合”全时段电能绿色供应的新型电力系统,全力打造高原乡村绿色用能示范样板。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通过在班彦村建设0.4千伏侧并网的100千伏/200千瓦时用户侧储能装置,结合0.4千伏并网的分布式光伏电源建设,以台区为单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全时段电能绿色供应。建设“源网荷储”微电网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对班彦村2兆瓦扶贫光伏、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以及示范台区用户电力生产和消费数据实施监测预警,通过EMS能量管理系统,实现绿电24小时就地消纳和平衡。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供应,挖掘班彦村清洁能源潜力,协调可利用屋顶、空地、停车场等地,建设总容量约为114千瓦分布式光伏,通过建设20千瓦的小型沼气电厂就地消纳示范村畜牧粪污、秸秆资源,减少生态污染。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统筹充电桩建设,将光伏发电和钢结构景观型车棚完美融合,在发电的同时提升村容村貌,助力绿色出行。

海东班彦全绿电低碳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于2022年2月开始建设,2023年12月投入运行,其中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以及“源网荷储”微电网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已平稳运行,小型生物质电厂将在项目二期建设完成。

“在班彦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进一步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加快农村能源绿色转型,助推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班彦村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吨。项目全过程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电力系统‘零碳乡村’建设典型经验,为全省范围内乡村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指导和借鉴。”国网海东供电公司总经理方保民说。

特色产业发展旺

说到“零碳乡村”建设,国网海东供电公司五十供电所所长宋福讲述了一个故事。

2024年3月12日早晨,宋福通过“源网荷储”配电网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查看班彦村客户用电数据,发现班彦酩馏坊用电量比上月增长了许多,他和同事赶紧准备工具,去村里查看。

原来,酩馏坊去年年底接到了不少订单,加速生产导致用电量激增。他和同事松了一口气,为酩馏坊检查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后放心离开。这让班彦酩馏坊负责人曹成库非常感动。

减碳增绿 打造高原“零碳小镇”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员工深入班彦村酩馏酒坊开展用电检查。李永鹏摄

宋福使用的“源网荷储”配电网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正是班彦村全绿电零碳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之一。2022年9月29日,该平台接入青海云平台,上线进入调试阶段。班彦新村4个10千伏示范台区的客户用电数据和2兆瓦扶贫光伏电站的数据通过青海云平台数据库同步到该平台,实现客户用电和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精准监控。

“智能技术让我们用电很安心,我们酩馏坊生产动力十足。”曹成库高兴地说,“2023年,酩馏坊总产值达194万元;2024年,全力打响品牌,酩馏酒卖得更多,更受欢迎了。”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近几年,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积极对接班彦村发展建设,改造村里10千伏电力线路,升级村配电变压器,200千伏安的变压器由2016年的2台增加到了现在的5台。

2月29日一大早,村民吕志平在自家酩馏酒作坊忙活,把酿酒原料放到电蒸锅里,加好冷却水,按下电蒸锅开关,一小股酩馏酒缓缓从出酒管流了出来,酒香四溢。2018年,在外打工的他选择回乡创业,靠着酿酒手艺,在家门口挣钱。他笑着说:“以前在山里种地没出路,大家只能出去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光是酿酒这一项工作,我每年能挣5万多元。”

吕有金是村里第一个开酩馏酒作坊的人。2017年,他把自家院子改建成酩馏酒作坊,消毒间、储藏间、发酵间、沉淀间、包装间一应俱全,第一年就挣了10万多元。之后,他把祖传的酿酒手艺教给大家,村里便有了10户村民从事酩馏酒生产。

2021年,吕有金改造酿酒作坊,拆除原有的传统古法酿酒装置,换上新的电锅炉和电蒸锅,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海东)共产党员服务队帮他改造供电线路、调试新设备。电锅炉和电蒸锅的安装让酩馏酒实现电气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吕有金的作坊年净收入超过16万元。

近两年,班彦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研学游,村集体建设了八眉猪养殖基地、土族盘绣园、酩馏酒坊。村民们经营起农家乐、酩馏酒作坊,增收门路多了,干劲也越来越足。乡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用电也更智慧、更绿色。

生态旅游活力足

现如今,一走进班彦村,就会被家家户户屋顶上的光伏板吸引。蓝色的光伏板为冬日里的村庄增添了一抹色彩。

“可别小看这个光伏板,班彦村日照充足,村民屋顶上和村东侧山坡的空地上都铺了光伏板,是村里引进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能为每户每年增收2500元,收益可持续20年。”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发展部副主任段成斌介绍。

走进与村庄一路之隔的班彦生态农庄,眼前是5栋整齐的温室大棚。“棚里干活的都是村民,一个人一天80元,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大棚种植负责人巴桑说,今年圣女果采摘完后,他又在大棚里种植了小油菜和萝卜,长势喜人。

生态农庄是班彦新村的乡村振兴旅游项目,于2020年夏季开放迎客。除了种植蔬菜,生态农庄里还有丛林探险、研学基地、采摘园区、烧烤营地等,集休闲观光、采摘、青少年科普于一体。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全力服务班彦村旅游产业发展,投资24万元,实施生态农庄10千伏用电工程,新增10千伏线路228米,安装200千伏安变压器1台,为生态农庄游乐项目提供充足电力。

班彦村搭上了生态旅游快车,村民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招呼客人入座,介绍特色菜品……一到旅游旺季,赛纳人家农家院负责人叶拉木花便忙得不可开交。“2022年年初,农家院改造升级,规模从6桌扩大到了10桌,厨房改造成了全电厨房,干净又方便,生意非常好。”叶拉木花介绍,赛纳人家农家院从2020年正式开业以来,借着班彦村发展的“东风”,生意越来越好,2023年净收入12万元左右。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五十供电所台区经理李发云有一个微信群,群里是班彦村开农家乐、民宿的村民,谁遇到了用电问题,在微信群里说一声,他就会第一时间上门解决。为给村民带来更好的用电体验,供电所员工会定期上门检查配电箱、低压线路、接户线等电力设施,帮助村民安全用电。

增收门路多了,村民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了。如今,这些乡村振兴项目持续发展壮大,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供电公司还帮我们修建了光储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村民们用上了供电公司免费安装的电热炕,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吕有贤高兴地说。

减碳增绿 打造高原“零碳小镇”

国网青海电力三江源(海东)共产党员服务队员工在村民家中排查电热炕用电隐患,确保用电安全。李永鹏摄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在李发云看来,“零碳小镇”建设为班彦村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零碳乡村”建设让班彦新村日日展新颜,2023年,班彦村村集体收入达69.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4130元。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突破256万元。同时,村里还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杨启红 李永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4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海:电力赋能高原乡村产业兴
...清摄近年来,青海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立足高原资源禀赋,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叫响了一批特色品牌。酩馏酒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让酩馏酒成为班彦村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2024-04-15 22:26:00
...好乡村产业兴——国网青海电力全力服务乡村振兴瑞雪降高原,山河美如画。隆冬时节,在海拔4300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查理镇玛拉驿村畜产品加工基地新建的厂房内,果洛供电
2023-01-06 05:31:00
...贷款的支持,我们才有了底气放开手脚干。”马忠义说。高原气候和地理给青海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来挑战,但得益于政策和科技的有力推动、金融行业持续稳定的支持,当地各州
2023-07-25 08:04:00
特色农业把高原荒山变成“金窝窝”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青海海东乐都区:特色农业把高原荒山变成“金窝窝”图为国网海东供电公司高店供电所所长刘国超在海东市乐都区宝金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了解蛋鸡养殖情况,排查用电隐患。李永
2023-06-19 02:25:00
青藏高原也能种植蓝莓啦
...当地村民在温室大棚种植蓝莓,经济效益不错,便想引进高原,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专家们认为,贵德县平均海拔2200米,无论是气候还是光照,都适宜种植蓝莓。”专家的
2023-11-21 03:44:00
戈壁滩上枸杞红
...的应用,以农业电气化服务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和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在亿林种植基地采摘现场,基地负责人赵明辉穿梭忙碌,“电力助农让我们种植基地与时俱进,向产业化、现代化加快发
2023-09-14 16:28:00
新能源“点亮”新生活
...为居民生活带去便利。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也逐渐驰入高原百姓家。今年39岁的吉国虎是李家山镇吉家村村民。去年年底,他打算购入一辆新能源汽车,想在闲暇时间通过网约车服务来增加收入
2024-04-07 03:38:00
...盐碱地变身牛羊“粮仓”这家来自西宁的企业有着多年在高原上繁育、种植油菜等农作物的经验,然而,这个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团队在2019年初到尕海镇时却并不顺利。作为柴达木盆地曾经盐
2025-06-22 15:54:00
一夜过去,震区最新消息!
...点四:当前救援有何困难?震中所在地积石山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海拔在1735米至4309米,近期恰逢寒潮过境,震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5摄氏度左右。记者在
2023-12-20 09:4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河北新闻网讯(张纳军)今年四季度以来,开滦股份吕家坨矿牢固树立“一线思维”,深入践行“服务生产、服务主业、服务员工”理念
2025-11-10 21:50:00
河北新闻网讯(信明帅)10月31日,开滦股份林西矿业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气氛热烈,“我是安全闯关王”知识竞赛正在上演
2025-11-10 21:54:00
厉害!吉林大学创新纪录,特等奖+1 ,国奖+20
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终审决赛日前在南京大学落下帷幕,吉林大学师生创“挑战杯”赛事新纪录,获主体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项
2025-11-10 22:07:00
吉林动画学院双阳产教融合校区一期工程封顶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吉林动画学院双阳产教融合校区(一期)工程主体建筑全球路演中心,11月初封顶。标志着该校在实现“坚持特色发展
2025-11-10 22:09:00
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凝心聚力强联盟精研专科护童安
河北新闻网讯(姬玉)自1952年建科以来,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逐步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儿科,设有独立新生儿病区
2025-11-10 22:32:00
唐山市工人医院在全市老年医疗护理竞赛中获佳绩
河北新闻网讯(刘彤、邢晨)近日,唐山市老年医疗护理技能竞赛圆满结束。唐山市工人医院参赛团队表现出色,包揽医疗组与护理组团体一等奖
2025-11-10 22:34:00
四中全会精神在江淮 | 池州:林地流转创新破局 铺就绿色富民快车道
大皖新闻讯 “同意村集体林地流转的村民代表,请在同意书上签字。”日前,在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郑村组的村民会议上,村民组长向与会村民逐一介绍
2025-11-10 22:47:00
近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同志与世长辞,这位扎根鄂西山区近七十载的老党员,用一生坚守点燃“致富火种”,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了“忠诚
2025-11-10 22:52:00
在鄂州杨湾街口的斑马线前,辅警李超如陀螺般坚守了十年,用高频的手势、奔跑的身影,在车流人海中筑起一道移动的安全屏障,不仅温暖了一座城
2025-11-10 22:52:00
第十一届泰山学者口腔医学学术会议之 “牙周多学科联合诊疗”会议圆满落幕
11月8日,第十一届泰山学者口腔医学学术会议系列学术活动之“牙周多学科联合诊疗专场”在烟台市口腔医院东院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国内牙周病学领域顶尖专家
2025-11-10 16:08:00
机制重塑破壁垒 闭环治理激活力——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构建网格分级处置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田梦)家门口的路灯坏了,楼道里杂物堆成山,说了好几次也没人清理
2025-11-10 16:21:00
凝聚青年菁英力量,共绘医美发展新篇——第二届山东医学美容青年菁英论坛会在烟台成功举办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慧 黄悦悦)2025年11月8日,第二届山东医学美容青年菁英论坛在山东烟台希尔顿欢朋酒店隆重启幕
2025-11-10 16:22:00
【文化社区建设】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付庄社区:举办“京剧盛宴进社区 文化惠民暖人心”文艺演出活动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霍凤娇)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1月6日下午
2025-11-10 16:22:00
【直通镇街】德州天衢新区新区服务管理办公室:“新益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谢昕纾)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今年以来
2025-11-10 16:23:00
国企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匠心服务铸就民生幸福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张宗帅 通讯员 侯鑫龙)作为枣庄市市中区全资区属国有企业山东惠众民生发展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枣庄中扬智慧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始终秉承“用心公用事业
2025-11-10 1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