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步履维艰,临沂民间博物馆转型之路在何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19 11:16: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姜曼临沂报道

“博物馆热”催生了临沂民间博物馆遍地开花、各具特色,在丰富全市博物馆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大大开阔了市民的视野。它们作为对国有博物馆的有效补充,以其在垂直领域丰富而深入的藏品、别出心裁的创办目的,多元地展现城市魅力,正在被更多市民所知晓。

然而,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民间博物馆发展受到了资金、场地等限制。“一些民间博物馆因藏品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无奈选择闭馆。”一名受访者说,个人想开博物馆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经济实力。而民间博物馆创办人背后的辛酸和努力往往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他们的坚守也同样值得被公众所看见。

位于乡镇驻地,缺少资金支持

近日,由临沂市博物馆和天泽木文化博物馆联合申报的“木以载道—木雕花板家风家道展”喜获山东省十大优胜奖,对地市级博物馆来说,可谓凤毛麟角。

木雕花板简称“花板”,是中国传统建筑、家具、器物中嵌合的板式木雕装饰构件,广泛用于廊轩、门窗、床榻等部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临沂天泽木文化博物馆自2014年开馆,共收藏了五万件近八万幅传统文化的木雕花板,极具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2020年还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

步履维艰,临沂民间博物馆转型之路在何方?

但由于该博物馆位于兰山区的乡镇村里,常常是“墙里开花墙外香”。据博物馆创始人姜开峰介绍,今年“五一”假期,院子里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牌照的汽车,还有从广东坐火车来的。“他们从网上检索到我们的信息,下车后直奔这里,令人感动。”但对本地人来讲,很多人都不清楚这家博物馆是做什么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临沂市作为“板材之都”,姜开峰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和木材打交道。他先后走遍了世界48个木材产地,搜集了各类珍稀木材标本和古代木质家具,尤其是木床和木雕花板更是数量惊人。哪里有老物件,便想方设法买回来,不计成本。“我老婆经常开玩笑说我,花两万块钱买一块烂木头从不犹豫,花200块钱买双鞋都要寻思半天。”大概收藏“上瘾”,他将这些年经营木材赚的钱全部投入到了自己的爱好中。

步履维艰,临沂民间博物馆转型之路在何方?

办博物馆,从藏品到场馆,从人员到运营,所需资金不菲。他为记者简单算了笔账,馆里员工最多时有11个人,加上水电等基本开销,一年的费用在100多万元。这还不算楼上仓库里大量等待维修、整理的木板雕花,百年木材独有的香气让那里更显幽静,只能被暂时闲置。

老物件作为文物登记备案,不能在市面上流通,加之没有门票收入,这些钱从哪里出?后来只能自己一人多岗。受限于资金,博物馆在访客稀少时,为节省成本,姜开峰都习惯性的在离开时随手关灯,让游客在探访时体验到了“一厅灯光专为一人亮”的独特氛围,这或许也是他的无奈。

步履维艰,临沂民间博物馆转型之路在何方?

“民间博物馆期盼取得当地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例如满足藏品保管条件的库房、消防管理的硬件要求等。”姜开峰表示,缺少经费是民间博物馆面临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建馆初期,场馆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馆后,水电、人力、安保、消防、设施维护等也需要持续投入资金,但民间博物馆的经费来源较为单一,大多是个人行为,所以民间博物馆建设和日常运营面临压力很大。”

建馆容易养馆难。这些年来,他不断思考博物馆未来的出路。姜开峰表示,如果时机成熟,自己愿意将博物馆捐献给国家,让这些历史文化宝藏发挥更大的价值。

步履维艰,临沂民间博物馆转型之路在何方?

将博物馆搬进景区,扩大收入来源和影响力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民间博物馆甚至出现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情况。为了生存,它们一方面需要打造品牌,强化内核建设;另外还要多渠道运营,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临沂天基电影博物馆是一家以电影文化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于2022年11月经主管部门备案,向社会免费开放。今年4月,它从旧址搬迁到新址水韵琅琊景区,占地面积也从以前的1000多平方增加到现在的4800多平方米。

步履维艰,临沂民间博物馆转型之路在何方?

这里简直就是穿越时空的“电影天堂”。500多部来自21个国家的胶片放映机、160吨电影胶片、53种共5万多册电影杂志及1万多张电影海报,在国内来说也首屈一指。据了解,工作人员当时用了一个礼拜才搬到这里。

1975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1977年开始收藏电影放映机,天基电影博物馆馆长巩西吉已经走过了近五十年的光影人生。他说:“从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片段的拍摄诞生,到2005年胶片电影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里每一台电影放映机都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从胶片到数码不仅是放映机结构的改变,还是映衬出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在2022年、2023年,临沂天基电影博物馆连续两年获评全市“十佳民间博物馆”,并向广大游客免费开放。

步履维艰,临沂民间博物馆转型之路在何方?

从以前靠工资四处搜集电影放映机,到“全家总动员”拿出全部积蓄花费电影收藏上,再到后来周围亲戚朋友的理解支持,巩西吉感叹道:“个人想干点事真是太不容易了。”尽管困难重重,源自那一代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让他有一种骨气:“既然干,就一定干好。”为此,他很少出门游玩,甚至除了兰山区,很少到“两区九县”,更别提带着家人外出旅游了。

随着临沂水韵琅琊景区新琅琊不夜街区的火爆出圈,搬迁新址后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客流量,加之周边各种沉浸式的演出,让他的博物馆成为城市文旅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步履维艰,临沂民间博物馆转型之路在何方?

“在这里不仅是场馆面积增加了,而且专门配备了保洁、保安、讲解等工作人员,打造了很多电影的经典场景,游客来这里不仅可以参观,更具有了沉浸式的感官体验,丰富了游览业态。”在采访中,巩西吉表示,收藏的这些放映机90%以上都可以正常工作。背后是每年精心的维护、维修,其成本大概在30多万,个人承担全部确实力不从心。

也有其他地市向他抛来“橄榄枝”,看中了他手中的资源,邀请他去开办博物馆。但巩西吉认为,自己是临沂人,还是想留在家乡多做点贡献。采访中,他反复说:“能传承下去就很好。”

类似民间博物馆进景区的做法,记者了解到,天泽木文化博文馆也和龙园景区达成过合作协议,在景区内设有木文化和木床文化博物馆,给与一定回报作为经费使用,但数额大小不一。

情怀还需要社会关注、政策扶持

非国有博物馆,也被称为“民办博物馆”。根据《博物馆管理办法》,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的博物馆为非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也可以被理解为“没有编制”的、不由国家出资创办的民办博物馆。

通过观察,记者发现,很多民间博物馆馆长大多依靠个人情怀,因兴趣爱好而专门收藏某个行业的东西,进而创办了博物馆。“他们多年的坚持和收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科科长徐磊介绍,个人创办的非国有博物馆是“主力军”,约占全省非国有博物馆总量的3/4;此外,如金胜粮油、临工等企业创办的行业性博物馆,主要为宣传产品、打造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而设立。

步履维艰,临沂民间博物馆转型之路在何方?

对于民间博物馆面临的问题,徐磊表示,全市目前共有备案非国有博物馆37家。首先是加强对它们的备案登记管理,让有实力的国有馆加强“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如在展品陈列、安全提升、讲解培训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衔接,并通过联合办展,增强非国有博物馆的知名度。此外,市里每年拿出一定金额的奖金,对评选出的“十佳民间博物馆”,用以奖代补等措施激励它们的正向发展。

《山东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登记备案博物馆总数不少于1000家。近年来,国家、省连续出台各类政策,从建设用地、资金和税收等方面对非国有博物馆给予扶持。通过梳理,各市也在积极作为:青岛市为符合免费开放标准的博物馆发放补贴;潍坊市对获评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的,分别一次性给予每馆30万元、20万元、10万元资金奖励等……

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于爱水在采访后建议:“文物行政部门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办博物馆的管理体制、机制和办法,根据民办博物馆自愿办馆、自筹资金、自负责任、自主管理的特点,通过法规、政策、标准、评估、督导等措施为博物馆的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提供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解码临沂|情怀背后步履维艰,临沂私人博物馆的十年求生之路
姜曼 临沂报道“现在博物馆热,热得有些烫人。”姜开峰自己也没想到,今年“五一”假期,临沂天泽木文化博物馆参观量达2700多人次,迎来了自2014年开馆以来的高光时刻,“当时院子里
2024-05-19 11:14:00
...育局、共青团临沂市委、临沂市广播电视台主办,临沂市博物馆、各县区文化和旅游局、临沂交通旅游广播承办的第十一季“带着家乡的历史上大学”暑期公益实践活动在临沂市博物馆正式启动。共
2023-07-25 10:18:00
临沂市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网记者 赵国清 临沂报道5月18日,临沂市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临沂市博物馆孔庙馆区举行。临沂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映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
2024-05-18 17:20:00
交流促发展!40余家博物馆齐聚临沂 共同研讨博物馆教育创新发展新路径
...者 宿珊珊 临沂报道2023年9月4日至6日,来自省内外40余家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及文博工作者齐聚临沂,参加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培训交流会,共话博物馆
2023-09-10 12:17:00
大众网记者 王艳彩 临沂报道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
2024-05-16 14:46:00
走出去+请进来,让临沂文物“出圈”
...铜井镇新王沟东村,国家二级文物11月6日,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明良千古厅内,一场名为《明良千古—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合展》的展览正在展出,现场围满了前来参观的市民,其中不乏一些“三
2023-11-22 13:43:00
春节去哪儿?临沂市博物馆年俗体验等你来!
鲁网2月13日讯(记者 王安娜 )春节期间,临沂市博物馆北城馆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馆区和孔庙馆区共同推出了22个精彩的常设及临时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游客们在博物馆的深厚文化
2024-02-13 10:54:00
“五一”假期,临沂市博物馆人气火爆,参观量达历史峰值!
...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东风,“五一”假期期间,临沂市博物馆人来人往、热闹非常,三馆区参观总量达9.7万余人次,达到历史高峰。为更好的满足游客参观需求,临沂市博物馆每日延时开放2
2024-05-06 11:23:00
冬享沂蒙过大年 | 元旦假期临沂市直文化场馆活动预告
...为你整理好啦,快来看看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吧~ 01 临沂市博物馆▲北城馆区“喜上眉梢”迎新绒绣装饰画时间:2024年1月1日9:30 地点:临沂市博物馆 内容:在元旦当天,用绒
2023-12-31 10:5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