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销量走低,工厂关闭,日产需要一场自我救赎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6-27 14:05:00 来源:紫金财观
销量走低,工厂关闭,日产需要一场自我救赎

又一家日系品牌走上了关厂收缩的路子!

近日,日产汽车全球总部宣布,将关闭在华常州工厂。数据显示,常州工厂年产能约为13万辆,占日产在华总产量的10%左右,该工厂的生产工作将转移至东风日产的其他工厂,这也是日产在中国境内首次关闭乘用车工厂。

此消息一经发布,即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不过这并不意外,因为早在今年年初,日本媒体就曾报道,日产汽车计划削减中国工厂产能。不过日产汽车CFO马智欣曾经对外表示,他们没有上述计划以及具体数字,产能和工人数量会根据市场情况动态变化。

上述表态一度被业内解读为“绕圈子”,一边说没有消减产能计划,一边又说动态调整,这个表述确实“滴水不漏”。

6月24日,日产汽车对外表示,基于整体战略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东风日产对内部产能和资源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转型发展。公司将在确保现有燃油车型产能的前提下,投资超100亿元加大对于新能源车型的产线布局和研发,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自2018年之后,日产汽车在华销量一直走低,现在又要关闭常州工厂。而在中国市场上,日系车企又面临新能源的步步紧逼,这让日产汽车面临一场自我救赎的努力。

日产也曾有过高光时刻

回顾常州工厂的过往,它曾经是日产在华布局的重要一环。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喜好的变化,这座工厂已经失去了当初日产布局的意义。

资料显示,东风汽车常州基地最初在2014年7月签署建设协议,满足东风自主品牌和东风日产两大品牌生产需求。该基地曾生产的车型包括东风风度MX6、东风风神AX5等车型。

可以说,常州基地的排产量一直不高,为盘活常州基地产能,2018年6月份,东风汽车与常州市政府签署了对常州基地进行整体资产重组的合作协议,成立东风日产常州工厂,全盘接收原郑州日产常州分公司的资产、人员后开展新的业务,用于生产东风日产旗下车型。

2020年11月份,东风日产逍客在该工厂下线,标志着改造后工厂正式投产。彼时,东风日产形成了广州、襄阳、郑州、大连、常州、武汉六个生产基地的战略布局,整车年生产能力高达160万辆,发动机年生产能力150万台。

外界普遍认为,相比于常州工厂,广州花都工厂才是东风日产的战略核心资产。目前东风日产在广州花都有4家工厂,分别为2家整车生产工厂和2家发动机与零部件工厂,其中整车产能接近80万辆。此外,东风日产在襄阳、郑州和大连也有工厂分布,产能分别为25万辆、35万辆和45万辆。

据6月26日最新的报道,日产汽车在武汉的工厂今年年底前将为东风汽车生产电动车。通过为东风汽车生产电动汽车,日产汽车旨在降低固定成本,提高该工厂的运营率。也就是说,在日产低产能利用率的情况下,对相关工厂做了其他安排,尽量不让工厂闲置,减少损失。

多年来,日产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和先进的技术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2018年,日产在华销量迎来高峰,年销量达到156.3万辆的巅峰,日产迎来在中国市场的高光时刻。

此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日产策略失误,尤其是中国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迅猛发展,日产的销量开始出现下滑,逐渐走下神坛。

销量走低,日产需重新审视中国市场

前些年,日系品牌以性能稳定可靠,耗油低,保养费用低,保值率高等优势,在国内市场中拥有不少坚实用户,市场占有率一直很高。

不过随着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导致日系品牌以往通过高口碑、低油耗等优势,在燃油车市场积攒的好口碑被弱化,丢失了部分市场份额。此外,新能源市场如火如荼,竞争激烈,而日系车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一直扭扭捏捏,不够坚定。

这导致日系车企在华销量一直处在稳中有降,甚至有可能加速下滑的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日产中国销量为79.38万辆,同比下滑24.05%,九年来首次跌破百万辆大关。

到了2024年,日产中国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01%,东风日产更是跌出了乘联会发布的厂商销量排行榜单TOP10,这一变化无疑给日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24年5月,东风日产销量为 61725台,同比下降1.7%。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郑州日产)销量为2508台,同比下降23.1%。

据了解,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主要经营日产、英菲尼迪、启辰三大品牌。其中,日产品牌是日产中国主要的销量来源,销量担当的车型包括轩逸、天籁、奇骏、逍客、楼兰等。

在上述车型里,除了因销量下滑直接导致工厂关闭的逍客外,即便是日产卖得最好的轩逸,在2024年1-5月的销量也只有13.58万,同比增速仅有0.7%。而此前的销量担当天籁、奇骏、骐达等,一直不温不火,稳中有降。

日产汽车销量涨跌仅仅是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攻守态势转换的一个缩影,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5月,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6.1%,这比2023全年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51.9%,再提升4.2个百分点。主流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则下降到30.4%,较2023年全年的34.4%,下降4个百分点。豪华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变化不大,稳定在13%左右。

面对销量持续下滑态势,日产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50%的中国市场,新产品的推出和市场策略的调整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智慧。显然,日产想凭借一两款车型就力挽狂澜的想法很难扭转市场态势。

日产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

除了中国市场,日产在其他市场仍然高歌猛进。比如北美市场销量大增23.3%,达到了126.2万辆,成功超越中国,成为日产新的第一大市场。

日本本土、欧洲以及其他地区也均实现了销量增长,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5%、17.2%和14.2%。 然而,这些增长却难以弥补中国市场销量下滑所带来的损失。

为什么日产在中国市场卖不动呢?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中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远超其他市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日益成熟,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车辆性能、功能、日常保养、维护售后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产品稍有瑕疵,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转投其他品牌。

第二,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迅速崛起,设计新颖,智能化突出,驾驶体验感大幅提升,包括日产在内的日系品牌本来在新能源的转型上就慢一拍,市场地位受到巨大挑战。

实际上在电动化刚开始的时候,日产也是做过努力的。比如东风日产首先推出轩逸·纯电,是在轩逸燃油车基础上改为新能源电车。但这个“油改电”并不被国内消费者认可,而且续航里程太短,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仅为338公里,在极寒天气下,续航里程还会缩短。

相比同价位的竞品车型,轩逸·纯电没有任何优势,最终导致月销量不过三位数。

后期日产推出了e-POWER技术,从“油改电”转型走上增程式道路。而后日产又发布了纯电车型——Ariya。

Ariya一经上市即落伍,今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不过1178辆。续航方面,当其他主流产品已经进入到700KM+的续航时代,Ariya推出了 533km、559km以及623km,感觉总是慢市场一步。

第三,日产虽然进入中国市场多年,但对中国消费者的理解可能仍然存在偏差,在产品、营销、售后上仍然存在很多失误和不主动的情况。举个例子,此前奇骏一直是日产品牌的当红SUV,而用三缸发动机替换稳定成熟的四缸机之后,销量出现大幅下滑,因为消费者介意三缸机难以解决的震动等问题。虽然大家的认知不够专业,但这种认知可以直接决定日产销量的。

数据显示,2020年老款奇骏的销量高达17.5万辆,月均销量接近1.5万辆,但新一代奇骏上市后,销量迅速下滑。2021年奇骏的国内销量仅为7.1万辆,同比下跌近六成,而这其中还有8成左右是老奇骏贡献的。到了2022年,奇骏的销量更是跌至冰点,仅为2.8万辆。不得不说,这次更新换代并不成功。

虽然日产一直比较看重中国市场,但一系列的做法,导致日产销量大幅下滑,直接影响了日产的全球业绩,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要做出调整的时候了。

4月19日,日产汽车对外宣布,由于汽车销量低于预期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对成本造成的影响,公司决定将本年度的营业利润预期下调14.5%。这表明日产开始务实看待市场变化,调整状态,以便稳健应对未来趋势。

此前,日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乏陈可列,如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近期,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先生表示,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日产汽车已经在中国市场加速智能化、电驱化转型。未来日产汽车将以更加平衡的产品阵容,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在今年4月的“2024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日产不仅推出了5款基于中国用户需求开发的、搭载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技术的新能源概念车型,其日产Hyper Force纯电动概念车和日产Hyper Punk纯电动概念车也在北京车展期间亮相。

6月16日,东风日产面向未来3年正式发布“新奋斗100”行动计划。据透露,到2026年底前,东风日产将投放7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同时也将拓展出口业务,第一步出口目标为10万辆。此外,未来三年东风日产研发投入将超过100亿元,研发人员也将从现有的1600人提升到4000人左右。

综合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日产在中国市场的日子都不容乐观。但如果及时作出调整,赶上新能源的快班车,日产汽车尚有一战的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1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某合资工厂关闭,投产不到4年! 官方:所有员工已安置
...亦是采用类似模式。 在2018年收购常州工厂时,东风日产销量为116.67万,2019年销量达117万辆创在华巅峰
2024-06-25 10:56:00
某合资车企被曝计划裁员关厂!
...于江苏常州的乘用车工厂。与此同时,上述报道称,由于销量减少,日产汽车决定削减在华产能约10%。官网显示,东风日产在广州、襄阳、郑州、大连、常州、武汉等地均有战略布局,整车年生
2024-06-24 11:49:00
投资百亿元、低产能利用率,岚图欲盘活东风日产新工厂
...但随着落地该厂的东风日产全新奇骏及纯电动车型艾睿雅销量持续低迷,云峰工厂也出现产能过剩。此时,急需扩产的岚图汽车成为盘活该工厂的关键。再现“代工”传闻随着岚图第四款新车的信息
2024-06-19 00:22:00
关闭工厂、加大新能源布局,日产汽车能否摆脱在华困境?
...160万辆,发动机年产能达150万台。 然而,随着东风日产销量下滑,其生产基地也成了新的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
2024-06-26 11:10:00
东风日产:“代工”岚图,虎落平川
...许东风集团不希望外界将“代工”一词,安在曾经的集团销量支柱身上;同时岚图作为高端品牌,让品牌力已经不如从前的东风日产“代工”,可能有损身价。 不过,东风日产产能过剩,已是不
2024-06-29 10:39:00
在华销量已连跌5年!日产汽车宣布关闭中国常州工厂
...产大连工厂。事实上,日产在国内关闭工厂,也与近期其销量不断下滑有关;数据显示,日产中国已连续五年销量同比下滑,而最近的2023年
2024-06-23 13:52:00
日系车不灵了
...场就有多落寞。据数据显示,今年1~6月,3家日本车企的销量为约154万辆,丰田为78.46万辆,日产为33.92辆
2024-08-07 18:12:00
汽车合资品牌呈溃败之势,是走还是留?
...为50%、9.35%、40.65%。凭借核心产品欧蓝德,2018年全年累计销量曾高达14.4万辆。然而,面对产品单一
2023-10-27 10:39:00
东风日产在中国市场失去了什么?
...经成为东风汽车集团的重中之重。在仅靠轩逸支撑近一半销量、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东风日产依旧在东风集团总部的武汉,建设了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工厂,这已经很能说明东风日产当下困境的根源,
2022-12-25 16:45: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2025网聚美好安徽|记者探访奇瑞“超级工厂”:全自动高速生产线,智能科技感满满
大皖新闻讯 AI视觉系统观察焊点、100%自动化焊接与涂胶、智能装配工作站自动化作业……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南线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3:14:00
视频制作:陈希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王嵩)2025年11月12日,欧拉5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预售价10.98-14
2025-11-13 17:20:00
11月10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中航锦恒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声轰鸣,设备全力运转、人员各司其职,每月近百万套汽车时钟弹簧
2025-11-13 07:09:00
太钢“手撕钢”:从0.02毫米到0.015毫米量产
工作人员展示“手撕钢”。讲述人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首席精密箔材工艺工程师 廖席眼前这张像铝箔纸一样的钢材就是世界上最薄的钢
2025-11-13 07:10:00
高速失速频发,上汽大众多款车型陷入集体维权风波
鲁网11月12日讯2025年10月2日,上汽大众车主田先生(化名)驾驶途观L在高速行驶时,突然弹出 “变速箱处于紧急运行模式” 提示
2025-11-12 19:36:00
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民企先锋|校企联动赋能冰雪装备 “吉龙特车”助力产业进阶
新雪季即将启幕,冰雪运动热潮席卷全国,冰雪装备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正成为激活吉林“冷资源”、撬动“热经济”的关键抓手
2025-11-12 13:58: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一分钟下线一台车!世界级智能工厂见证“江淮速度”
大皖新闻讯 七轴机器人挥舞机械臂,年冲压次数高达1300万次;百余台机器人协同作业,焊接火花四射……11月11日,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合肥的江淮新港基地
2025-11-11 23:46:00
作为进博会的八年“全勤生”,丰田此次以“立全球,更中国”为主题,携前所未有阵容参展。丰田中国品牌营销部部长徐一鸣表示,今年丰田展品的特点可以用“梦想照进现实”来形容
2025-11-10 11:49:00
犀重汽车闫明明:与成都互为“合伙人”,以硬核创新重塑新能源商用车产业
2024年7月,犀重汽车30亿元总部的落户,为成都实现了总部在蓉新能源商用整车“零的突破”。近一年后,这家企业便以一项重磅创新回报了城市的期待
2025-11-10 13:59:00
全球最大标准化电解水制氢BOP装置在宁发布水中练“氢”功 提升含“绿”量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通讯员李雪莹)提起“足金”
2025-11-10 07:59:00
南报网讯(记者胡英华通讯员金飞陶燕燕)开沃集团与现代汽车集团近日在广州联合举行首款氢能公交车品鉴仪式,双方联手打造的首款氢能公交车正式亮相
2025-11-10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周福成)厦门港绿色智慧港口建设再添两员“猛将”——近日,由厦门港务船务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两艘4400马力新能源拖轮“厦港拖33”和“厦港拖34”
2025-11-09 08:31:00
“皖车同心·出海共赢”交流会在合肥举行 安徽车企将“抱团出海”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皖车同心·出海共赢”交流会在合肥中安创谷科技园全球路演中心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徽动全球 皖车出海”为核心
2025-11-09 15:28:00
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保时捷新款911 Turbo S完成亚洲首秀,第一代911 Targa车型同台亮相。(吴一尘)来源:中新经纬编辑:王永乐广告等商务合作,请
2025-11-07 19:54:00
视频制作:陈希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王嵩)11月6日,坦克品牌以全新的姿态拥抱年轻一代,备受关注的全新坦克400正式上市
2025-11-07 2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