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国科研团队在设备新型散热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17 06: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据新华社3月16日电(记者赵旭)手机电脑、储能电池等器件设备运行过程中,必然伴随发热现象。实现更高效散热,是多个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华北电力大学科研团队在新型散热机制——薄液膜沸腾研究方面,成功实现了超过2000W/cm^2的超高热流密度,刷新国内外目前已知的相关公开纪录,有望进一步提升器件设备散热效果。该成果近日在权威学术期刊《国际传热传质杂志》发表。

当前,在能源电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仪器设备不断追求小型化和集成化,单位面积上元器件随之持续增多,这对散热提出更高要求。薄液膜沸腾,是目前国际上前沿的可实现超高热流密度散热的方式,即利用冷却液在热源表面形成的超薄液膜持续沸腾,达到高效散热目的。

“一些电子设备运行时,局部发热量可达1000W/cm^2以上,显著高于常压下沸水的热流密度,传统的风冷、液冷等方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备性能的提升。”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该团队成员冼海珍说,“在实验中实现的2000W/cm^2热流密度,相当于在1平方米面积上,1万台功率为2千瓦的电热炉同时发热。”

华北电力大学杜小泽教授、陈林教授是该团队另两名成员。他们介绍,在取得这一实验突破前,国际上已知的薄液膜沸腾研究的热流密度,难以超过1500W/cm^2。团队历经多年研究发现,在恒压供液模式下,用于形成薄液膜的实验样品容易破裂失效,但改为步进增压和连续增压供液后,薄液膜沸腾的临界热流密度最终突破2000W/cm^2。由此成功揭示出,优化供液方式,可有效提升薄液膜沸腾的最终性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7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疾病发生发展。据王福俤教授介绍,科研团队进一步深入研究阐明肝铁蓄积通过相关调控轴引发铁死亡进而加速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疾病进展的致病机制。作者通过代谢相关脂肪
2024-08-14 22:11:00
...人才计划相互衔接,多点发力打通人才培养的通道。提高科研启动经费支持,鼓励科研单位和社会力量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奖励。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多担纲领衔的机会,让他们在关
2023-07-19 10:58:00
完善创新生态 锻造科研“利器”
...学仪器面临多重挑战,专家呼吁——完善创新生态 锻造科研“利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多学科应用研究平台。图为科研人员在中国散裂中
2024-05-29 01:59:00
我国科学家在肺纤维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新知)
...发生。”汤楠说。哪种因子调控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科研人员把目标锁定在中间态肺泡干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双调蛋白——AREG上。为证明AREG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在进展性
2024-08-19 05:49:00
张晓宏:产教融合强化有组织科研
...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形势。他在《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建议》中提出,我国高校在推进有组织科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体制
2024-03-12 16:22:00
...见》中提出,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但是,关于保障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投入强度和促进多元化投入方式等方面还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尚未形成稳定
2023-06-26 10:18:00
我国科研团队在《细胞》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人类背根神经节时空发育机制和类器官模型构建。校方供图这项成果揭示了感觉神经元
2024-11-28 17:08:00
深海探索新突破!中国科学家绘制全球首个深渊生态系统全景图
...荒漠”。而借助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及全国产化科研体系,我国科学家已在深海微生物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绘制出全球首个海洋最深生态系统图景,并揭示了深渊生命的适应策略和
2025-03-07 08:29:00
...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前所未有的实验平台。借助装置,科研人员可以开展非常规超导、拓扑物态、新型量子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可在物理、材料、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开展超快科学
2025-02-26 18:3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