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完善创新生态 锻造科研“利器”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9 01: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国产科学仪器面临多重挑战,专家呼吁——

完善创新生态 锻造科研“利器”

完善创新生态 锻造科研“利器”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多学科应用研究平台。图为科研人员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射频技术实验室操控设备(资料图片)。 刘大伟 摄

●沈唯

当前,高端科学仪器正在向高精度、高分辨、自动化、智能化、多模态等方向发展,体现出技术驱动、需求牵引、学科融合、高频正向迭代等规律,对科学研究的作用日益突出。

5月18日—19日,各领域专家齐聚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香山科学会议第S71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围绕高端科学仪器助推基础研究新范式发展、高端科学仪器的关键共性技术与核心部件、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生态建设等中心议题,共话新时期高端科学仪器发展战略。

支持重大前沿基础研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介绍。

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已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科学仪器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建立了完善的科学仪器教育体系,全国共有200余所高校设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创新体系方面,我国初步构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高端仪器开放共享平台,探索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学仪器合作创新新模式。此外,我国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科学仪器创新企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表示,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不断完善资助与管理模式,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学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经过多年实践,一批科学仪器在相关专项支持下成功研制。

科学仪器在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提升、增强我国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国际上首套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实现了单核自旋量子态的探测,能够直接测量原子尺度上单个物质单元的组成、结构及动力学性质,在物理、信息、生物等多学科前沿领域获得重要应用。

亟待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大科学时代对科学仪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产品迭代也越来越快。白春礼表示,许多领域的前沿突破,都依赖于极端条件下工作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家对科学仪器更高性能的追求永无止境。

来自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提出,高端科学仪器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部件亟待突破。传感器技术、激光器技术、质谱技术、电子显微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光学成像技术等,都是高端科学仪器研制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指出,在行业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科学仪器仪表行业的产业链和技术实力发展较快,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与此同时,我国科学仪器行业仍存在跟跑为主,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不畅,产品可靠性、稳定性、易用性不突出等问题。

以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为核心要素的质量基础设施(QI),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会专家提出,可以通过建立“QI+金融”支持模式,促进政府部门、技术机构、社会资本多方合作,建设QI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形成应用验证机制和标准规范,支撑科学仪器原型机进行试验、评价,直至商业化应用。将技术隐性收益和市场显性收益相结合,或能推动高端科学仪器跨越基础研究与商业化应用之间的“死亡之谷”。

统筹资源推动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高端科学仪器与国外先进仪器水平差距依然明显,科学仪器自主研制仍面临多重挑战。”在白春礼看来,我国科学仪器研制还未形成良好创新生态。在技术研发方面,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不足,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才队伍方面,高端技术人才长期缺乏,培养体系尚不健全;在产学研融合方面,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创新机制不够完善,项目验收后缺乏持续合作机制,仪器技术迭代升级乏力。

为完善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生态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呼吁,要从人工智能新变革、国产科学仪器生态圈构建、应用场景挖掘等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联合国内顶尖高校、行业龙头企业、研究型医院等,实现产学研政企金全链条协同,共同推动我国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要从‘用起来’开始。”白春礼认为,只有把更多国产化仪器设备投入实际应用,才能通过反馈实现科学仪器不断迭代升级。

在加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方面,白春礼认为,政府应做好顶层谋划,突出重点,将有限的科研经费集中使用,构筑安全底线。企业作为科学仪器的创新主体,要牵头建立产学研用创新团队,筑牢科学仪器产业链和供应链,打通科学仪器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渠道。

据《科技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打造核心技术利器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油难动用储量开采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举行打造核心技术利器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揭牌现场重点实验室■ 记者 张伯妍 李楠 摄影报道▲ 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2月28日通过验收,主要研
2023-12-14 04:24:00
第三届智能科学家生态联盟年会在中国科大举办
...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事业单位的顶尖专家齐聚合肥,共话智能科学生态的建设与未来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常进院士、同济大学校长杨金龙院
2025-09-20 19:46:00
挑战尖端 仪器报国
...显微成像技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李浩宇深知其中的含义和分量。他的团队基于计算光学成像的新一代高通
2023-10-21 09:11: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晨光照进怀柔科学城——走近科研“利器”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本报记者 闫耀民 华 凌 李诏宇2月6日,北京怀柔雁栖湖畔。日出东方,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入怀
2024-02-09 01:43:00
...好消息。他表示,这款仪器源自厦门大学马剑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研发到产品上市投用,历时整整20年。如今,该仪器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多个航次的大洋、近海走航监测及海洋监测站。
2025-08-20 17:34:00
...统与生命万象结构、功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组的重要利器。”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研究员贾辰熙表示。从最初研发两三款产品,到如今每年在研产品多达10余款,涉及环境监测、生物医药、食
2023-10-08 03:10:00
让数据“说话” 为环境“把脉”
...垄断。“我要回到国内企业去,为国家和行业的发展贡献科研力量,这样才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这样的念头在她心间萦绕着。为此,戈燕红放弃了外企的丰厚待遇,怀揣“让环境更安全、让未来
2024-04-30 06:47:00
...。其中国内科学仪器需求量较大的几个领域分别是:学术科研、新能源、制药和临床诊断等。科学仪器制造位于分析仪器行业产业链中游,其下游为科学仪器需求市场,主要客户包括各大科研主体、
2024-04-19 02:00:00
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团队:用声波铸就探海利器
...冰冰底形态,获取了大量关键海洋信息。研发这一探极“利器”的团队是获得2024年全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通信与定位技术创新团队。团队研制的系列水声高端装备,能为万米
2024-04-30 20:3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2025年“福满榕城 奋勇争先”短视频征集展播——《苍霞变形记丨“人民之城”的“幸福密码”》。
2025-11-18 21:37: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要来:北航青岛研究院以科创助推产业跃升2.0时代
鲁网11月18日讯一副简约的框架眼镜,镜片后可能隐藏着快速滚动的信息流;一间平平无奇的房间,戴上头显后,就能摇身变为绚丽仙境……当科幻电影中的沉浸式场景逐渐成为现实
2025-11-18 15:45:00
大皖新闻讯 11月18日,记者从合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合肥市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需求,大胆改革科技金融政策机制
2025-11-18 15:44:00
AI赋能千行百业一线故事(十六):数智驱动,唤醒高校“沉睡”的专利
数智驱动,唤醒高校“沉睡”的专利——AI赋能千行百业一线故事(十六)10月24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工作人员演示AI+专利转化运用生态服务平台
2025-11-18 08:42:00
市场监管总局11月15日发布《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平台经济领域竞争行为的特点和趋势
2025-11-18 08:4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郭文晨)美资企业安费诺加码投资厦门。近日,位于厦门创新创业园的安费诺(厦门)高速线缆有限公司新工厂正式投产
2025-11-18 09:03:00
“‘一带一路’——我们共同的路”全球故事征集活动启动 扫码阅读手机版
11月18日,由天津市政府新闻办指导,津云新媒体主办的“‘一带一路’——我们共同的路”全球故事征集活动启动。活动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
2025-11-18 09:06:00
中新经纬11月18日电 题:“它走得太像人了”——为什么必须由车企来完成这一步?作者 陈兵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2025-11-18 13:00:00
OceanBase发布首款AI数据库seekdb,探索数据库AI范式的跃迁
11月18日,在2025 OceanBase年度发布会上,OceanBase发布并开源了其首款AI数据库OceanBase seekdb(简称seekdb)
2025-11-18 13:21:00
全面满足用户本地生活服务需求,京东外卖App、点评、真榜、七鲜咖啡多箭齐发
11月17日晚,第三场京东品酒会在三亚保利瑰丽酒店举办。活动现场,京东宣布在本地生活领域密集落地一系列举措:推出京东外卖App
2025-11-18 13:21:00
安杰莱科技闪耀高交会:以科技赋能康复公益,斩获科技创新大奖
11月14日至16日,以“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共创未来”为主旨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作为展现我国对外开放深度与广度的重要平台
2025-11-18 11:48:00
7×24小时自主巡检,杭州萧山机场添智能驱鸟装备
在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机场安全运行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鸟类撞击飞机的事件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对飞机引擎、机身结构造成损害
2025-11-18 10:47:00
“产业炬光灯”聚焦元之道生物科技
“产业炬光灯”聚焦厦门元之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扫码看视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小小微生物,蕴藏着改变健康的大能量
2025-11-18 09:03:00
“安徽省电竞产业研究合作基地”聘任10名顾问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1月16日,安徽电竞创新发展大会在合肥举行。汇聚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及高校的众多嘉宾
2025-11-17 09:24:00
为进一步提升网点服务能力与柜员专业素养,夯实业务基础,打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近日,邮储银行唐山市分行组织开展了“星暖燕赵 星星闪耀”星级柜员竞赛活动
2025-11-17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