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如果太阳突然熄灭,人类多久才能察觉到?是8分钟还是10万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14 16:07:00 来源:魅力科学君

如果太阳突然熄灭,人类多久才能察觉到?对于这个问题,一种常见的观点就是:8分钟。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却认为,在大约10万年之后,人类才能察觉得到。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是8分钟还是10万年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如果太阳突然熄灭,人类多久才能察觉到?是8分钟还是10万年?

前一种观点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已知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光在宇宙真空中的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用距离除以速度,就可以得出,太阳发出的光抵达地球需要大约500秒,也就是8分钟零20秒,因此就可以说,如果太阳突然熄灭,地球上的人类在大约8分钟之后就会察觉到。

如果太阳突然熄灭,人类多久才能察觉到?是8分钟还是10万年?

而后一种观点则认为,太阳并不是一个通体都在燃烧的大火球,实际上,太阳发光的源泉其实是它的核心反应区,在这里,氢元素不停地发生核聚变,并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的光子,因此“太阳熄灭”,应该被定义为“太阳核心反应区停止核聚变反应”。

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在太阳的核心反应区所产生的最后一批光子抵达太阳表面之后,人类才会察觉到太阳的熄灭,而这一过程,则需要大约10万年的时间,为什么要这么久呢?我们接着看。

太阳的核聚变反应类型主要是“质子﹣质子链反应”,其反应过程主要分为三步:1、两个质子(也就是氢原子核)聚合在一起,并且其中一个质子衰变成中子,进而形成氘原子核;2、氘原子核与另一个质子聚合在一起,形成氦-3原子核;3、两个氦-3原子核聚合在一起,形成氦-4原子核,同时释放出两个质子。

如果太阳突然熄灭,人类多久才能察觉到?是8分钟还是10万年?

“质子﹣质子链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伽马光子,它们会以光速传播,已知太阳的半径大约6.955乘以10的5次方千米,据此我们不难计算出,如果这些光子能够直线前进,那它们大概只需要2.3秒的时间就可以抵达太阳的表面,但问题是,它们并不能直线前进,为什么呢?因为太阳的核心区域实在是太“拥挤”了。

太阳的密度并不是均匀的,在自身重力的“压缩”下,越接近太阳的中心位置,物质的密度就越高,以至于太阳的核心区域,其平均密度可以高达150克/立方厘米,而光子在如此高的物质密度下传播,就会异常频繁地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这一过程也被称为“光子漫步”。

相关研究表明,光子在太阳核心区域的平均自由程只有0.1毫米至1厘米,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在太阳的核心区域,光子每前进0.1毫米至1厘米,就会与其他粒子碰撞一次,在此之后,它们会被随机的散射,其前进方向也会相应地改变。

也就是说,在太阳的核心区域,光子的传播路径是非常曲折的,有可能一个光子经历了无数次的散射,眼看就要离开该区域了,但随后的一次散射,又使得它掉头转向太阳的中心……

所以光子想要从太阳核心区域抵达太阳表面,其实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其所需的平均时间大约为10万年(最高估计值可达50万年)。

如果太阳突然熄灭,人类多久才能察觉到?是8分钟还是10万年?

(↑太阳核心反应区的半径占据了太阳半径的大约25%)

值得一提的是,在“光子漫步”的过程中,太阳核心的伽马光子会持续地损失能量,所以当它们抵达太阳表面时,其能量已经大幅降低,也就不是伽马光子了,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看到的太阳光中,基本上都不存在伽马射线。

另一方面来讲,这些伽马光子损失的能量,其实也没有消失,实际上,这些能量会加热构成太阳的物质,进而使太阳在整体上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球一样。

综上所述可知,对于“如果太阳突然熄灭,人类多久才能察觉到”这个问题,假如我们将“太阳熄灭”定义为“太阳整体上突然不发光”,那答案就是8分钟,而假如我们将“太阳熄灭”定义为“太阳核心反应区停止核聚变反应”,那答案就是10万年。

当然了,这个问题其实只可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因为根据已知的宇宙规律,无论是哪种定义,太阳都不可能突然熄灭,所以大家看看就成,不必当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18:46: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假如太阳熄灭,就意味着太阳中的氢元素消耗殆尽
...宇宙中亿万恒星中的一颗,并不起眼,并不特殊。可是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太阳,是人类的恩人,人类之所以能存在,与太阳发出的热量和光亮不无关系,如果没有了太阳,人类的衣食住行都将受到
2023-09-03 16:01:00
光从太阳核心抵达太阳表面要多久?科学家:时间久到令你难以想象
为什么太阳能够稳定持续地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这是一个困扰了科学界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直到进入20世纪之后,科学家才发现,原来是太阳核心的核聚变反应给太阳提供了能量,这也就意味着,
2024-05-31 13:55:00
太阳熄灭人类多久才能感知?是8分钟?准确来说是10000年
...阳,地球将陷入一片黑暗和冷酷,生命将无法继续存在。人类对太阳的探讨从古至今未曾停歇。古代,孔子曾在旅途中听到两个孩子讨论太阳的奥秘。如今,随着观测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物理科学的不
2023-09-13 11:55:00
宇宙138亿年的演化,从大爆炸到人类出现
...后,又是怎么一步步形成恒星和星系,直到今天形成我们人类的呢?在长达138亿年的演化史中,宇宙究竟经历了什么? 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宇宙的前世今生138.2亿年前一场无声的爆
2024-07-11 10:29:00
太阳表面接近6000度,能把地球晒热,为何太空却接近绝对零度?
...的运动中。仅仅一小部分的光子就可以让地球保持在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而地球之所以可以保持恒温,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地球有大气层的保护。大气层笼罩在地球上方,太阳辐射抵达大气层后
2024-06-11 09:38:00
太阳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太阳,这个位于太阳系中心的巨大星球,不断地向外辐射着光芒,它的光线穿越宇宙空间,为地球带来光明与温暖。当我们仰望蓝天,看到那耀眼的阳光时,是否会好奇这束光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太阳光
2024-08-22 10:54:00
美国宣布首次实现核聚变净能量增益,距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意义的,但核聚变还是在耗费其他能源来源,显然无法为人类提供能量。如果输出的能量超出输入的能力,则Q>1,核聚变理论上被认为“实现了”,可能可以开始为人类发电了。美国能源
2022-12-14 16:08:00
为什么太阳可以燃烧46亿年而不灭?
...勃勃的星球。那么为什么太阳可以燃烧46亿年而不灭呢?人类很早就开始思考太阳到底使用了什么当燃料,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太阳的燃料应该就是煤,它之所以能够长久地燃烧,只不过是因为
2024-06-03 09:34:00
太空漆黑一片!为什么太阳能照亮地球,却完全照不亮宇宙呢?
...所说的“光”只占光线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的光线都是人类的眼睛看不到的,所以光线的波动只能人类的眼睛感受到,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光线就不会对人类产生其他的影响。光线是由一束束光子所
2024-07-11 10:3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优机优补、有进有出:中国农机正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张一晓 潍坊报道当前,中国农机行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国家通过“优机优补、有进有出”的补贴政策
2025-09-16 10:21:00
河北新闻网讯(闫丽颖、罗俊明)近日,开滦股份范各庄矿顺利完成SVG智能升级改造工程。该工程不仅破解了长期困扰安全生产的供电系统稳定性难题
2025-09-16 09:41:00
西贝真正的敌人,从来都不是罗永浩
近期最热的事,毫无疑问,罗永浩大战西贝。如果你还没关注,也没事,差评君给你简单说下来龙去脉。9月10号,罗永浩发了条微博
2025-09-16 05:14:00
江西超高压工程实现“智能”验收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9月12日,随着一架无人机平稳返航,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在赣州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现场的全线数字化验收顺利完成
2025-09-16 06:53:00
南京天加环境攻克技术难题,“节能”和“减排”双路径绿色发展为地球控温1.5℃持续努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当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超过1
2025-09-16 07:46:00
“法国经验”遇上“中国制造”,南山飞卓攻克大飞机产业链“关键一步”——全球主力民航客机今后将用上“南京造”□通讯员杨淏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希一个是欧洲排名第一的飞机精密零件制造商法国FigeacAero(下称“飞卓宇航”)
2025-09-16 07:46:00
最浪漫的潮州特产,统治美国人婚礼
凌晨3点,广东潮州。一家婚纱公司收到一封紧急邮件,屏幕那端,是美国客户的紧急恳求——“请务必保质保量,按时交货,拜托拜托”
2025-09-16 05:13:00
36氪合伙人、副总裁李政:中国产业的未来在哪?|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9月10日,由36氪主办的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在中国厦门盛大启幕。本次大会重磅携手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2025-09-16 01:03:00
核电“听诊器”打破卡脖子壁垒 中船集团携多款核心产品亮相烟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9月15日,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和第18届烟台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博览会双展联动
2025-09-15 23:49:00
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职工自研装置投入使用 开启变电设备一键检测新模式
9月11日,在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500千伏仁义变电站内,一套由该局文峰职工创新工作室历经3年自主研发的“无线传输型的氧化锌避雷器多组同步带电检测装置”成功投入使用
2025-09-15 23:11:00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汪江涛:以人才体系创新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文/许笑“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在于精准识别组织痛点,通过体系搭建、机制创新与人才激活,将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企业前行的动能
2025-09-15 11: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日,围绕“预制菜”的争论持续发酵,引发广泛关注。表面上看,双方争执的焦点是“什么才算预制菜”,实则揭开了餐饮行业一个长期被回避的核心议题
2025-09-15 11:22:00
威海智造 冠军领航 | 从“千规千面”到“千舱千智”,一艘高端客滚船的“冠军制造”算法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仇艺畅 威海报道威海湾畔,巨轮林立,焊花飞溅。这里是招商工业威海船厂的生产现场,一艘艘高端客滚船正在建设中
2025-09-15 11:26:00
威海智造 冠军领航 | 于“场景”处深耕,向“高端”处跃迁
□宁晓洁9月9日上午,“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冠军制造 工赋山东”活动自威海“启程”,三十多位来自中央及省重点媒体的记者
2025-09-15 11:31:00
2025海口第二届卫生健康知识脱口秀大赛进入复赛30强名单出炉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9月12日,以“健康椰城 科普达人”为主题的2025海口市第二届卫生健康知识脱口秀大赛完成初评工作
2025-09-15 1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