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潮评丨我们用勇气、创新和行动兑现了承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07 12:31:00 来源:杭州网

12月6日,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成果发布会举行。经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0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过去几年中,人们对“碳中和”这个概念从陌生逐渐走向熟悉。但是,二氧化碳到底怎么中和?怎样算实现了中和?每个人又需要做些什么?相信不少人还是懵懵懂懂一头雾水。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无疑给全世界打了一个样,也让更多的普通人从概念到行动,对“碳中和”有了更加直观、具象的认识。

还记得那世界瞩目、激动人心的一幕吗?9月23日,伴随着主火炬的点燃,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杭州盛大开幕。熊熊燃烧的亚运之火,不仅是体育精神的象征,更蕴含着绿色低碳的巧思。点燃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大型体育赛事中使用,这是对绿色新能源的一次科学探索与生动实践。当然,“零碳火炬”只是我们亚运“碳中和”目标中极小的一环,但是,其象征意义却是巨大而鲜明的。

109.99+2.2>88.29,这个算式看着简单,真正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回顾整个筹办过程,实现碳中和这个充满挑战的目标,我们究竟如何做到的?又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固化下来,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浙江智慧、浙江方案?

“减”,是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手段。这个充满勇气、也洋溢着创新精神的承诺始于2022年4月。当时为了贯彻绿色办赛理念,杭州亚组委提出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的目标,深入实施亚运会绿色行动、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比如使用绿电、精确控制能耗等措施,实现全程零碳排放。场馆建设也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因素。例如,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在设计中融入了空中花园,通过种植花木实现了绿化、固碳释氧、隔热保温和减轻雨水径流的效果。在全民行动上,也积极推广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等。

不仅会“减”,还要会“吃”。除了通过各种手段减少碳排放,我们也通过单位和个人捐赠碳配额、碳信用、碳普惠等方式实施碳抵消,最终实现碳中和。所谓碳抵消,简单点说,就是用其他项目“省”下来的碳排放额度,“吃”掉本项目的碳排放。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由于参与人数众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大,是实施碳抵消比较理想的对象。在这方面,我国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本届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上,碳抵消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也发挥出重要作用,共有省内外47家单位捐赠了109.99万吨碳抵消指标。

11月30日,在距离2023年结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暂定版《2023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并宣布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应对当前的气候变暖已是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任务,需要全人类共同开展统一行动。9月22日,我国迎来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推进“双碳”承诺,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但是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低碳环保的理念,如今已经成了重要的亚运遗产,影响着浙江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首次实现碳中和的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不仅是人文和体育的盛宴,也必将在人类生态文明史上,留下闪闪发光的一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杭州亚运会火炬9月8日开始传递,月底发布最终版赛程
杭州亚运会倒计时30天新闻发布会于2023年8月24日在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杭州亚组委执行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杭州亚组委竞赛部部长朱启南,杭州亚组委环境保障部部长、
2023-08-26 16:22:00
...桥下的滚滚钱塘江水见证着他的故事,也续写着他与杭州亚运会不解的缘分。“我怎么就成了亚运火炬手了?”摸着标号“036”的亚运火炬,彭清林仍然感到一丝不真实。在传递火炬前的培训中
2023-09-21 05:51: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钱江潮涌迎盛会——杭州亚运会准备就绪风使帆船疾!21日,杭州亚运会迎来正式开幕前的第三个比赛日,继板球、足球、排球等项目后,宁波象山亚帆中心也迎来了一群劈波斩浪
2023-09-22 04:51: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杭州8月24日电 题:杭州亚运会如何践行“绿色、智能、节俭、文明”?中新社记者 王逸飞8月24日,杭州亚运会迎来倒计时30天。首次举办重大国际综合性赛事
2023-08-24 21:56:00
...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10月8日晚在杭州圆满闭幕。33年间,亚运会见证了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国也致力于向世界呈现“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亚运盛会。美丽亚运,彰显中国文化风
2023-10-13 18:09:00
昨天,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始,106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火炬手奔跑在西湖边,传递着各自对亚运会的美好祝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行业的人,对于成为本届亚运会火炬手都有什么感受吧。“
2023-09-09 07:37:00
杭州亚运会火炬手叶华英:传递绿色亚运的信念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9月20日上午,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火炬在杭州进行最后的传递。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纳爱斯集团董事、副总裁叶华英,作为第164号棒火炬手,参与了火炬传递。叶
2023-09-21 11:06:00
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主题歌曲《燃》发布
9月10日,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主题曲《燃》及其MV正式发布。火炬传递是杭州亚运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宣传推广亚运会、推介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的重要方式。9
2023-09-10 21:38:00
杭州亚运火炬传递启动 极氪009、极氪001全程满电护航
华龙网讯(齐澈)9月8日,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在杭州启动。极氪009、极氪001分别作为火炬传递指挥车、火炬传递先导车护航106名火炬手跑过杭州西湖最美路段。极氪智能科技CEO
2023-09-08 20:2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胶东在线4月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彦霖)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2025-04-03 03:0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闵喆)以“美丽福建·羽梦同飞”为主题的2025年闽江河口湿地“爱鸟周”科普宣教暨“两岸融合发展生态共护”活动
2025-04-03 05:33:00
这届年轻人,喜欢为“绿色”埋单(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少华 张力凯 管诗雨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骑行爱好者在人民体育公园里骑行锻炼。肖本祥摄(人民图片)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味多嘉安心餐厅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伊 霄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
2025-04-03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平台建成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刘志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记者  王  晶“刘师傅,这些都是送往向化藏族乡的包裹,一共35件。”3月25日9时左右,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邮融合发展中心外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记者 李 媛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曾凤清“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前不久,一场林业碳票交易在上海和福建三明两地间达成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建广)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03 05:55:00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古丈县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
2025-04-03 05:56:00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宋豪新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评估工作无感无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  郑海鸥“这次评估不考察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
2025-04-03 05:56:00
“弹奏”春之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4月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的培育情况。庄歌尔摄(人民视觉)
2025-04-03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