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12月9日讯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老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96年的4月,近30年来,七队老科协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发挥优势专长,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协会会员,努力为七队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老科协是新老科学技术交融的一个平台,也是增进新老职工经验交流的纽带。这些老专家就是咱们七队宝贵的财富,坚持为他们做好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七队总工程师、老科协副会长肖丙建同志如是说。
老当益壮立新功
七队老科协成员退休前大都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他们在金刚石找矿、地质勘查、地质灾害治理、质量技术评定、地质检报告审查、地质成果提交等方面发挥各自业务专长,积极建言献策,成为七队地质找矿工作的一支坚强力量。
艾计泉、朱德文等老专家曾经参与了全国重点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山东省金刚石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等30余个项目编制、审查;胡世杰、刘金民、宋更河等同志多次远赴非洲,为金刚石勘查开发“走出去”,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杨启俭作为应急技术专家,多次到平邑石膏矿、柏林镇石膏矿等地,参与应急救援和灾害处理调查;在2023年七队老科协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研讨会上,老科协成员积极建言献策,对金刚石找矿思路等工作提出各自的见解;2024年,老科技成员们到郯城县“第一书记”帮包村开展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地质智慧和力量。
乐育青年当人梯
七队老科协非常关注青年职工的成长,多次对青年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在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全省地质系统地质调查员(矿产地质方向)职业技能竞赛前夕,老科技成员杨道荣亲自对参赛选手进行培训,在他精心指导下,七队最终荣获团体二等奖;宋更河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把金刚石找矿方面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全队青年技术人员;他们还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以老带新,以老促新”,帮助年轻技术人员尽快将书本里学到的地质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实践中,起到很好的“传、帮、带”的作用。
2019年,老专家们成立“地矿宣讲团”,常态化为在职职工上党课、带领年轻技术人员进行野外踏勘、地质科普进校园、地矿宣讲进社区等活动,在传承红色基因、关心教育下一代、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著书立说传承远
著书立言如春风化雨,老专家们在从事专业工作的同时,还将自己的工作经历、心得体会、经验教训以及理论成果进行总结提炼,为七队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宋奠南同志编写《闪光的钻石》(山东篇)《关于隐爆岩》《关于白彦砾岩》《漫谈金伯利岩和金刚石》等文稿,约14.5万文字,为金刚石找矿工作留下大量文字资料;杨启俭同志在退休后的几年里,先后参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300余项,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的野外调查与报告编制工作30余份,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艾计泉、刘金民、杨启俭、赵九思、宋国喜等同志参与编制了《金刚石原生矿勘查规范》以及局志、队志修改等工作……
老科协成员们不仅仅书写着老一辈地矿人的宝贵经验,推动山东地矿事业的发展,更以地质报国的决心和无私奉献的作风,引领着青年一代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的征程新的挑战,在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七队老科协将继续秉承地质“三光荣”“四特别”的精神,引领老专家发挥智慧和优势,为七队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通讯员 周媛)
责任编辑:王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9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