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全是昏君的北齐为何能存在28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3 12: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般来说,如果你能建立一个朝代的家庭,不管有多少低谷,你都应该有一些才能。然而,老高家却真是格格不入:从开国皇帝的高洋,到武城皇帝高湛,再到之后的皇帝高纬,都没有一个正常的,高氏皇帝的这朵奇葩,可以称之为一个词——废物。把高氏家族的皇帝所做的事情列一个简短的清单。

开国皇帝高洋,在魏晋美风中变得异常丑陋。更不正常的是他的大脑:高洋每次喝醉都会自杀。杀人后,他不得不把被杀的人肢解。有时他会叫官员中的一个人随意斩首。薛贵妃是他最喜欢的妃子,但有一天他突然跳起来,按了一下薛贵妃的头就被砍掉了。

全是昏君的北齐为何能存在28年

高湛,陆贞传奇中的人物,他真正的爱好之一就是杀侄子。他亲手杀害了高孝瑜、高孝琬、高百年、高绍德等四位侄子。第二个嗜好是性欲,特别是在后宫喝酒,这被称为“一天快乐敌人千年”。至于皇帝自己的作品,他不感兴趣。四年后,他干脆退休了。

最后,高纬年轻时非常聪明。他10岁就即位了,但即位后,他把所有的智慧都用在了歪门邪道上:除了前辈的声音、欲望、无耻和残暴,他还喜欢自毁长城——他先后杀害了斛律光、兰陵王等国宝。当他毁灭国家的时候,他暂时将皇位传给他8岁的儿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实力坑娃。

那么,怎么能写出这么奇怪的剧本呢?最重要的是老高一家过得很好。尽管人们的设施一团糟,但他们还是受不了手中的法宝。第一点是建一个坚固的殷实的家庭,第二点是建长城,第三点是别都晋阳。北齐夺取东魏政权。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资产丰富。

全是昏君的北齐为何能存在28年

当时属于华北平原,土地相当肥沃。北齐以前,它滋养了中华民族一千多年。那时,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和最勤劳的人民基本上都在这个地区。因此,即使北周皇帝不再靠谱,坐在这样一个好地方,他们的物质力量也不庸俗。北齐皇帝虽然长得不像,但在高洋登基初期,特别是思想还正常的时候,他们进行了改革,劝农民开学。

先是围绕邺城(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至河南安阳地区)打造经济圈,然后又发展河北平原经济体系,接着又对河南一带的降租降息恢复生产,此外又在边疆区域实行屯田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北魏末年六镇起义所造成的人民物质资源的恢复和创伤的逐步愈合。

除了各种淫、暴、乱之外,北齐王朝还有一个爱好:修建长城。为抵抗匈奴而生的长城,是北齐国王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在北齐修建长城是必须的。西方的北周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人都对北齐的肥肉虎视眈眈。他们都想把它咬下去吃掉。北周和少数民族人经常联合起来打败北齐,导致北齐出现了两条战线。

正是基于这样的形势,从高欢、高洋开始,北齐所有的皇帝都喜欢不辞辛劳地修筑长城,不仅在北边,而且在西边的边境线,从西边和北边保护北齐的“安全”。晋阳是一个特殊的城市。东有太行山,西有汾河、吕梁山,北有雁门关,南有火台山、高壁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四堡”之地。

地势决定了它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市,是一座“金城汤池”。由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晋阳可以北上攻打漠北,南下中原争霸,东出京兴、辽东,西渡汾河,攻打东魏。作为世界的首都,它可能是不够的,但作为个人,它是远远不够的。北魏以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北方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是典型的“天下重镇,乱世强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3 1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的高洋算起,到武成帝高湛、末帝高纬,这奇葩的高氏皇帝就没一个正常的,都可以用一个词形容他们——禽兽不如。开国皇帝高洋,长相丑陋,而且非常变态。高洋酗杀成性,每次喝醉酒后都要
2024-04-23 20:09:00
代代都是昏君的北齐为何能存在28年
...够建立起一个统一天下的王朝,不管这个国家会出现多少昏君,但肯定也会出现几位英才,因为只有英才的出现才能建立起一个国家。但这北齐老高家也算是一个奇葩,从开国皇帝高洋算起,到末代
2023-05-15 15:55:00
将领的智谋与地理环境,东魏北齐战争中的胜败之道
...河清二年四月,“光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西,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三戍”。北周与东魏北齐常常通过筑造新城来维持本国防线,或者通过筑城的方式向前线推进。独孤永业长期镇守河南地区
2024-04-11 18:21:00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拓跋氏统一了北方
...。一、北方游牧民族间的关系高欢和宇文泰表面尊称元魏皇帝,实则分别控制了东西魏的大权。然而在两方强者相争的情况下,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在慢慢发展。东魏的疆域主要在黄河以东的北方大片
2023-02-02 21:37:00
在古代太原为什么会被称为龙城?
...么会被称为龙城?这是因为它是龙兴之地,在这里发家的皇帝最多,西安这样的古都都比不上。尧和禹都曾在晋阳(今太原晋源区)建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剪桐封弟,说的就是周成王把自
2023-07-14 09:34:00
始皇帝一统六国,说到底他是昏君还是明君?始皇:没有我不行
...是只做坏事儿,他也做过好事儿,那么秦始皇究竟是一个昏君还是明君。其实说到底秦始皇的行为存在着严重的两种极端,可能大家说到秦始皇的恶心,想到的就是抓苦力修长城,但是秦始皇做的事
2024-02-21 15:35:00
为了破坏太原的龙脉,赵光义和潘美做了这些事
...们都知道,太原有一个称号叫“龙城”,因为这里是很多皇帝和朝代发家的地方,比如李渊、李世民父子从晋阳起兵,建立盛唐,比如五代时期,曾有三个开国皇帝都曾在这里发家,他们就是后唐李
2023-04-22 18:00:00
聚焦2024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 太原宝藏地 诗文传千古
...建。西北侧的宣文塔建于1608年,是座舍利佛塔,由万历皇帝母亲慈圣宣文李太后捐资修筑,命名“宣文塔”,比文峰塔略高,从底部小门拾级而上登顶,可俯瞰太原壮丽风光。“凌霄双塔”为
2024-07-23 08:19:00
盘点历史上决定南北朝走向的女性
...直有点儿毁三观,把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陆令萱和著名的昏君高湛,描绘成了贤臣明君。姑且不论电视剧,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陆令萱这个人,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她也是一个在南北朝搅动风云
2023-03-06 13: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