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塑料袋也能救命? 一文读懂呼吸性碱中毒 扫码阅读手机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6-28 13:27:00 来源:北方网

近日,天津地铁天津站上演惊险救援,一名乘客进站后突发呼吸性碱中毒晕倒,地铁工作人员在120的远程指导下用塑料袋罩住乘客口鼻实施急救,成功为救治争取黄金时间。此次救援中,天津地铁员工从接警到初步急救完成仅用19分钟,其专业反应与人文关怀获现场乘客一致点赞。地铁部门提醒,夏季高温易诱发各类突发疾病,乘客若在乘车过程中感到身体不适,可立即向工作人员求助或拨打022-60286888地铁服务热线。

什么是呼吸性碱中毒?哪些情况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出现症状后该怎么办?一文了解。

什么是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也叫过度通气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当呼吸过快过深时,肺会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血液pH值升高(变碱),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后,轻度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头晕、乏力、手脚麻木、心悸、肌肉痉挛等。重度症状可能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厥。这些症状通常随着碱中毒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加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对脑部的损害可能会引起脑水肿、脑缺氧等;对肾脏的损害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危及生命。

哪些情况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精神性过度通气是呼吸性碱中毒的常见病因,精神紧张、焦虑、害怕、吵架、情绪激动等情况会导致人体过度通气,呼出大量二氧化碳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剧烈运动或者处在高空高原等环境中,人体为了获取更多氧气增加呼吸频率,也可能引发碱中毒。此外,高热、肺炎、甲亢、脑外伤、呼吸机使用不当等,也会引发呼吸性碱中毒。综合发病原因,呼吸性碱中毒的高发人群包括青少年、中青年女性、孕产妇、运动员及健身爱好者;学习、工作紧张者,以及各类易出现呼吸急促导致过度通气的原发病患者。除此之外,日常健康的人群长时间喊麦、K歌或玩儿密室逃脱、坐过山车时大喊大叫、儿童或婴幼儿长时间哭闹也会引发呼吸性碱中毒。

出现症状后该怎么办?

若已经出现轻度呼吸性碱中毒症状,首先尽量调节情绪保持冷静,然后使用纸袋、塑料袋、或临时用双手捂成杯状,或佩戴普通口罩,罩住口鼻呼吸,重复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迅速提升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纠正碱中毒,这是最经典有效的方法。如果没有纸袋或者塑料袋,可以用一张报纸,卷成一个喇叭状,大头套着嘴巴,小头向外进行回吸,就是把自己呼出的气体尽量回吸到体内。非病理性呼吸性碱中毒一般不会引起死亡,可自我缓解,对于不能缓解的急性病症,如手指突然异常僵硬,偶尔状如“鸡爪子”,口唇麻木,不能言语;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晕厥;心律失常、呼吸骤停等建议及时拨打120送医救治。

如何预防呼吸性碱中毒?

总的来说,呼吸性碱中毒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酸碱平衡失调状态,通过了解其原因、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这一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呼吸性碱中毒需要我们尽量稳定情绪,避免过激、紧张、焦虑;在运动过程中,合理安排运动强度,避免突然的高强度或长时间极限运动,高海拔旅行也要量力而行;此外,对于可能引发呼吸性碱中毒的基础疾病,如肺炎、支气管阻塞等,应积极进行治疗,定期门诊随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8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若经常把装菜的“塑料袋”放进冰箱,有毒还致癌?一文解答
在生活中,普遍有一种现象:很多人喜欢把装菜的塑料袋放进冰箱,可这种行为却被说有毒,还会致癌,事实又是怎么样的?经过一番调查发现,原来是按照传言中所说的塑料袋内有苯并芘、聚氯乙烯等
2023-07-29 08:03:00
长期吃塑料袋装的食物,会存在哪些伤害?一文分析下
人们日常生活中总离不开塑料用品,特别是塑料袋装的食物。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但市场上的不良商家,用一些不符合规格的塑料袋,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可就算如此,很多人也不
2023-05-20 21:41:00
“塑料袋”放进冰箱会致癌,是真的吗?一文为您科普,不妨一看
...在帮妈妈整理冰箱的进程中,意外地发现家中寄存蔬菜的塑料袋数量繁复。“妈,您知道吗,这些塑料袋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长时间触摸或许会致癌!”小玲忧虑地说道,试图引起妈妈的留
2024-07-29 18:04:00
“救命啊!三个机器人小偷来我家搬东西”!女子报警求救,警察该如何应对?
...的菌子?女子:“我老公买来的。”女子从冰箱里拿出一塑料袋民警没见过的菌子,说是前几天老公回家时买的"香菌",自己吃了两顿还剩这些,想着等老公跑车回来再一起吃,民警立刻意识到了
2024-06-15 10:06:00
塑料袋不能放冰箱,会引起中毒?真相如何?告诉你答案
“你看看你,怎么用塑料袋装着就放冰箱了,赶紧拿出来。”“不用塑料袋装用干什么装啊,这多方便啊,还不占地方。”当听到自己老妈说的事情,小王只感觉莫名其妙。自己就是用塑料袋装个蔬菜放
2023-08-11 17:19:00
这种餐盒装的外卖可能有毒!最好少用
...活增添了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外卖塑料餐盒有毒”“塑料袋不能装外卖”等说法也层出不穷。到底哪种装外卖的包装不能用了呢?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Part 1:塑料袋装外卖会致癌?
2024-05-22 13:43:00
哪些日常物品藏着“塑料微粒”?一文科普下
塑料袋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来装其他物品。因为塑料袋的价格非常实惠,重量又比较轻,容量大,便于收纳
2022-12-12 12:55:00
长期吃塑料袋装的食物,不仅有害还会致癌?一文解答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塑料袋,尤其是在平时买菜或者是买饭的时候都会用塑料袋来打包,这也是非常方便的,而且价格比较便宜。不过现在关于塑料袋的传言确实越来越多,有很多人指出长期吃塑料
2023-05-28 20:39:00
外卖塑料污染怎么“降”如何“解”?一文了解
...可回收物。在试点小区,居民外卖里的塑料餐盒、餐具和塑料袋,都会被集中回收,无需人工分拣,全部进入智能化分选平台。专家建议,外卖平台可以利用后台大数据,梳理出不同城市外卖订单和
2023-07-05 08: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据报道,长沙夏女士双节返程发现母亲在大米里藏了1000元现金,而且这不是妈妈第一次偷偷塞钱了,之前好多次都会偷偷将钱放进大米
2025-10-10 09:55:00
金秋十月,闽侯县鸿尾乡鸿尾村的百亩稻田进入丰收期。
2025-10-10 10:2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吴明顺 李佳蓉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市民探亲访友、外出游玩,120院前急救呼叫量也随之增加
2025-10-10 10:31:00
来城墙邂逅秋色!“行走南京70里”就在本月19日
10月19日,2025南京银行“行走南京70里”环城公益健步走活动将在中华门瓮城启幕。我们邀您一起踏上城墙,用脚步丈量城市脉络
2025-10-10 10:49:00
店铺突然起火,十堰两名保安一分钟成功扑灭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陈堰)10月8日,茅箭区翰林世家小区门口一正在装修的店铺突发火情,小区2名值班保安迅速反应,在一分钟内将火扑灭
2025-10-10 10:49:00
日照市中医医院成功开展数例无药冠状动脉核磁共振检查技术
鲁网10月10日讯近日,日照市中医医院成功开展数例无药冠状动脉核磁共振检查技术,也是市内首家率先开展此项检查的医院,为心血管疾病筛查开启“绿色革命”新篇章
2025-10-10 10:57:00
菏泽鲁西新区辛集小学举办“庆双节·自然拼图”创意活动
鲁网10月10日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并感受秋季丰收的喜悦,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辛集小学借助十一假期
2025-10-10 10:59:00
跨省盗窃,终落法网!临清警方连日奋战端掉盗窃“三人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通讯员 韩艳燕近日,临清市公安局烟店派出所经过连续多日侦查布控,成功打掉一个跨省流窜作案的盗窃团伙
2025-10-10 10:33:00
成武县大田集镇田集中心村卫生室无偿献血者许春光:热血践初心 仁心护生命
鲁网10月10日讯在基层医疗战线,成武县大田集镇田集中心村卫生室的许春光,以无偿献血诠释 “医者仁心、热血担当”,用行动为生命 “续航”
2025-10-10 10:22:00
胶东半岛首例!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成功实施婴幼儿癫痫多脑叶离断术
鲁网10月10日讯近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癫痫中心小儿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罹患Sturge-Weber 综合征(又称脑面血管瘤病综合征)导致癫痫的患儿
2025-10-10 10:19:00
武当山女子骑警队护航景区平安获赞誉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周容翼 周玲玉)国庆期间,十堰市公安局武当山特区分局交通管理大队女子骑警队正式亮相。她们在交通疏导
2025-10-10 09: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陈振昂 张宁马瑞/摄像/剪辑
2025-10-10 08:04:00
中央政法委发布二、三季度名单,全国69人获殊荣南京南站救人护士当选“见义勇为勇士”本报讯(通讯员宁义宣记者王茸唐婷婷)见义勇为
2025-10-10 07:31:00
双胞胎“拥军小姐妹”,如今在哪里?
老兵捐赠40年前老照片引出一段感人故事双胞胎“拥军小姐妹”,如今在哪里?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通讯员张莉练红宁)国庆假期
2025-10-10 07:32:00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规范合理使用关系着广大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
2025-10-09 1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