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巴中日报
恩阳区双胜镇红岩社区
村民摸黑抢“鲜”采收芦笋4月10日凌晨两点,一场小雨悄然而至,为恩阳区双胜镇红岩社区芦笋现代农业园披上一层薄薄的水纱。30余位村民头戴照明灯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产业园,芦笋采收工作悄然展开。
村民们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或用镰刀收割、或手掰,生怕损伤这些娇嫩的芦笋。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咔嚓”声,一根根鲜嫩翠绿的芦笋带着清晨的露水,被整齐地码放在一旁。78岁的尹显俊承包了2亩多芦笋大棚,虽然腿脚不便,但也早早来到产业园。“一早采收就不耽误芦笋装车发货,确保顾客吃到鲜货。”这份执着和坚持,是他们对恩阳芦笋品质的坚守和追求。
相比之下,红岩社区3组的杨怀菊则显得更有“魄力”,她承包了8亩多的大棚。对于采笋的标准,她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要采一尺多深,口感最好,经济效益也最好。”
据了解,恩阳芦笋现代农业产业园红岩基地现有493个标准化种植大棚,共630余亩,以“靠芦笋园,吃芦笋饭”为发展理念,现已分配给红岩社区30余户居民以及集体管护,实现了经营主体、村集体和社区居民三方共同受益。
“为确保芦笋鲜嫩爽口,村民们每天凌晨2点多就进棚采摘。”园区管理人员尹华江说。尽管此时的大地蒙蒙细雨、漆黑一片,但他们眼里有光,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拔笋、装筐,不一会儿,一筐筐芦笋便“躺”在大棚外,微风吹过,芦笋的鲜香扑鼻而来。
越来越多的芦笋被堆放到大棚门口,园区管理方恩阳区产投集团安排的货三轮正“挨家挨户”地搬收。这些凌晨采摘的芦笋被运输到加工车间,村民们按照芦笋的粗细不同,进行分选、打捆、裁切、打包、装箱……再通过冷链物流,以最新鲜的状态快速送到省内外各大商超。
尖尖绿芽助振兴,绽放富民好“钱”景。近年来,双胜镇红岩社区围绕“展示平台、科技引领、农旅融合、全域覆盖”四大功能定位,建成省级芦笋现代产业园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亩均收益达4000元,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特色产业。恩阳芦笋现代农业产业园红岩社区基地负责人朱浩宇介绍:“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梳理好供货渠道,持续巩固成都、重庆、绵阳等传统市场;同时积极满足盒马鲜生、山姆超市等大型商超采购要求,力争让全国人民都能品尝到‘恩阳的味道’。目前,我们园区芦笋日产量已达到3000斤以上,欢迎大家抢购。”(刘庆红 陈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6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