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鲁智深出家的那座山是在哪有多么的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6 06:31:00 来源:戏说三国

这里顺便说一句,古代寺庙的一把手的禅堂是一丈见方,所以方丈也就成了他的尊称——一丈见方也就十多平米,现在的大和尚大多不会在那么小的地方办公。

武松不用安装监听监控,就能看见生铁佛崔道成宅干什么:“绿槐树下放着一条桌子,铺着些盘馔,三个盏子,三双箸子,当中坐着一个胖和尚,生的眉如漆刷,眼似黑墨,一身横肉,胸脯下露出黑肚皮来,边厢坐着一个年幼妇人。”

武松一眼就能看出这大和尚不是好人,很奇怪鲁智深当时居然没看出来,还相信了崔道成的谎言,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了:莫非崔道成这样的僧人,鲁智深不但见过,而且是司空惯见?

笔者曾去过鲁智深出家的那座山,感觉就是一言难尽:当时手头拮据,一般的大门是不敢进的,同行的人出来后都是满脸的肉痛。

鲁智深出家,赵员外花了大钱,后来小钱也没少花,鲁智深醉打山门,也是打心眼儿里瞧不起那些“同门”。

智真长老们多有钱,鲁智深是知道的,因为那个卖酒的小贩告诉过鲁智深:“本寺长老已有法旨∶但卖与和尚们吃了,我们都被长老责罚,追了本钱,赶出屋去。我们见关着本寺的本钱,见住著本寺的屋宇,如敢卖与你吃?”

小贩的本钱是寺庙的,住的房子是寺庙的,长老一句话,比官府公文还好使。就连山下的买卖,也大多属于寺庙,智真长老那一片,比穆弘在揭阳镇还有威慑力,不但挑担卖酒的小贩要遵“长老法旨”,山下的店铺同样如此:“小人住的房屋也是寺里的,本钱也是寺里的。长老已有法旨∶但是小人们卖酒与寺里僧人吃了,便要追小人们的本钱,又赶出屋。”

鲁智深情知不肯,一连走了三五家饭店,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读者诸君看了那段描述,肯定会联想起很多事情。

鲁智深可能是对僧人的日常生活比较了解,所以看了崔道成的所作所为,并不觉得奇怪,但是武松却能一眼看出那和尚该杀——不止是犯了次戒的和尚该杀,武松看见搂着女人的道士也不手软,在蜈蚣岭上看见飞天蜈蚣做类似的事情,武松当时就动了杀机:“武行者见了,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便想道:‘这是山间林下出家人,却做这等勾当!’便去腰里掣出那两口烂银也似戒刀来,在月光下看了道:‘刀却自好,到我手里不曾发市,且把这个鸟先生试刀!’”

生铁佛崔道成见了鲁智深并不是十分害怕,他可能觉得自己跟鲁智深属于戴同样帽子的,自己做得事情,鲁智深也能“理解”,不幸的是鲁智深居然相信了崔道成的话:“叵耐几个老僧戏弄洒家!”

很多小说中难以理解的怪事,放在历史与现实中,大家可能就见怪不怪了,因为大环境就是那样,所以鲁智深才会相信了崔道成的鬼话。如果换做武松,肯定会淡定地走到跟前,笑着挥起戒刀,只见电光一闪,生铁佛那油光铮亮的脑袋:“别人信你的鬼话,俺武二却不信你的头是铁做的!”

鲁智深在吃饱渴足体力充沛的情况下,击杀崔道成根本就用不了十招,饿的发昏,也是在十四五回合之后就打得崔道成没有招架之力,如果鲁智深速战速决,丘小乙提着朴刀赶来,崔道成的脑袋已经被打成烂西瓜了。

鲁智深败走瓦官寺,看起来像是鲁智深江湖经验不足再加上饥饿乏力,但是细看鲁智深和崔道成的对话,我们就会发现另外的问题:为什么鲁智深那么好骗?在他原先出家的地方,是不是也有很多崔道成和丘小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鲁智深唯一的一次逃跑记录,发生在瓦罐寺之战中,而且输得比较搞笑:“洒家的包裹放在监斋使者面前,只顾走来,不曾拿得。路上又没一分盘缠,又是饥饿,如何是好?待要回去,又敌他不过,他两
2024-06-06 06:30:00
...关系,不好推脱,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的眼光,他相信鲁智深是必然能够成为得道高僧,所以一直对鲁智深宽容以待,哪怕他做出很多不合身份不合时宜的事情。网络配图还有一个就是武松,武松
2023-09-04 16:15:00
鲁智深在战场上一胜一负一平三场打斗,武松出战也只能打赢一场?
...七佛。在施耐庵的水浒原著中,方腊的武功并不怎么样,鲁智深拿他,就像狮子搏兔:“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
2024-11-12 11:10:00
梦中解开智真长老偈语:有一个字写错读错了,鲁智深确实没有圆寂
...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这是智真长老给鲁智深“收取终身受用”的偈语,在此之前,智真长老还给过鲁智深十六字偈语:“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偈语玄机
2024-11-15 09:47:00
鲁智深都被赞为“人中绝顶”,为何却比不过武松?
...情。幸好,梁山还有两位让人神清气爽的好汉,谁?正是鲁智深和武松!一提这两位梁山好汉,估计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才是好汉的样子。虽鲁智深不抗饿,空着肚皮打架会秒变渣渣。武松有点
2023-06-08 19:13:00
鲁智深连犯三错:他最后是被师父智真骗了,还是被兄弟武松坑了?
#鲁智深#鲁智深是梁山第一大侠,据说也是最有“大智慧”的好汉,但是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却不能不产生这样的困惑:按理说,他原本有机会成为种家军一员悍将、名将,在抗金战场上大显身手,最
2024-11-15 09:38:00
鲁智深做错什么?为何被师父斥责
倘若说武松决定着《水浒传》的热度的话,那么鲁智深则决定着《水浒传》的深度。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和武松跟潘金莲、孙二娘、玉兰等女性的恩怨纠葛,历来都是水浒江湖最热门的的
2024-04-26 21:29:00
通过四件事从四方面考量:武松和鲁智深单挑,连一点胜算都没有?
...林冲,步下武松。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问起武松和鲁智深谁更能打,这两位好汉公平对决谁能赢,那可就没有一个能令所有人都接受的答案了。按照水浒原著的描述,鲁智深在出家前,是老种
2024-12-17 09:42:00
盘点鲁智深坐化过程的三个疑点
...吴用、关胜、林冲、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鲁智深、武松、戴宗、李逵、杨雄、李俊、阮小七、燕青、朱武、黄信、孙立、樊瑞、凌振、裴宣、蒋敬、杜兴、宋清、邹润、蔡庆、杨林、
2023-07-04 20: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