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2025质量甘肃行】千年药乡陇西以“质”为笔 绘就中医药产业新“芪”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9-17 21:02:00 来源:大众网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于帅

黄土高原的沟壑间,陇西药香已萦绕千年。作为“中国黄芪之乡”“天下药仓”,这座古城不仅是西北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更在新时代奏响了中医药产业全链提质的奋进曲。2025年9月,“质量强省富民兴陇——主流媒体质量甘肃行”采访团走进陇西,探寻当地以质量为基、推动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

【2025质量甘肃行】千年药乡陇西以“质”为笔 绘就中医药产业新“芪”迹

采访团成员合影。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吴承启摄

以质筑基:全链管控撑起百亿产业

“陇西中医药产业能有今天的规模,靠的是从田间到市场的每一环都守住‘质量’二字。”随行的陇西县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当地锚定“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核心区”目标,构建起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智能仓储、专业交易、常态检测、品牌发展的全链条体系。

在标准建设层面,聚焦道地药材品质提升,专门制定黄芪、党参等28个中药材种植加工地方标准,从种子选育、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为药材从田间生长到初加工的全流程划定清晰“质量红线”,让每一株道地药材的培育都有标可依、有规可循。

主体培育上,陇西着力壮大优质产业力量,培育省级产地加工龙头企业8家,推动5家企业纳入首批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示范项目,通过龙头引领、示范带动,引导更多经营主体规范生产。凭借对质量的严苛把控,陇西成功获评“无硫加工、无农残超标、无重金属超标、全程可追溯”的“三无一全”基地示范县,从源头夯实产业质量根基,让“陇西药材”的品质底色更加鲜明。

与此同时,陇西还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产业赋能,依托定西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累计服务市场主体849家,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标准咨询、技术指导等全流程服务,解决企业在质量提升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技术动能。

2024年,陇西县中医药产业总产值达381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强县支柱产业。种植端,55万亩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筑牢源头根基;加工端,31家龙头企业引领、52家规模企业协同,年加工转化中药材35万吨,开发出65个国药准字号产品与26个健字号、食字号产品;仓储交易端,35家千吨级物流企业年周转药材200万吨,23处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近200亿元,“南药北储、东药西藏”的格局已然成型。

“我们不仅要让药材种得好、卖得出,更要加工得精、品质过硬。”工作人员说,正是这种对“全链质量”的坚守,让陇西中医药产业在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以质赋能:企业擦亮“陇药”名片

走进甘肃之骄制药有限公司的红芪口服液智能化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作业,全自动生产线以每分钟400支的速度高效运转,显示屏上“在线质检合格率100%”的字样格外醒目。“这是我们2024年底引进的楚天科技洗、烘、灌封联动设备,现在日产能达到15万支,比之前提升了近三成。”甘肃之骄制药技术负责人指着生产线,向采访团详细介绍。

【2025质量甘肃行】千年药乡陇西以“质”为笔 绘就中医药产业新“芪”迹

甘肃之骄制药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相关产品。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张春燕摄

作为陇西中医药企业的代表,甘肃之骄制药自2002年成立以来,便将“质量”刻进了发展基因。其核心产品红芪口服液,不仅是全国独家品种,更入选甘肃陇药大品种,单这一款产品的销售额就占公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能成为‘拳头产品’,靠的不是运气,是从源头到生产的层层把控。”技术负责人坦言。

【2025质量甘肃行】千年药乡陇西以“质”为笔 绘就中医药产业新“芪”迹

甘肃之骄制药有限公司内展出的独家明星产品“红芪口服液”。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婧摄

在源头管控上,公司与当地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按照道地药材种植标准指导农户种植,在生产环节,企业严格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从药材提取、制剂配制到成品包装,每一道工序都设置了质量检测节点。为了持续提升质量,企业还主动对标高标准:2025年不仅申报了陇西县人民政府质量奖,还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同时联合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开展科研合作。

以质提效:全链升级引领品牌发展

陇西的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止于单个企业的突破,更在于全产业链的系统性提升。加工环节,“一主两副”产业园区布局落地,年加工产值近百亿元;质量监测环节,建成覆盖县、乡、村及经营主体的“三层一级”追溯体系,县内中药材检验机构5家,设立省级检验研究院分院,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成为全省唯一获CMA与CNAS双认证的第三方机构,填补行业空白。

品牌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陇西黄芪”“陇西白条党参”获原产地标记与地理标志保护,培育“甘味”企业品牌5家、全国独家准字号药品各1个,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成功注册中医药产品商标262件,取得发明专利38件,“陇西白条党参”“陇西黄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使用企业39户。连续六届承办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让陇西成为展示陇药实力、推动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西部药都”的金字招牌愈发响亮。

以质为基:让千年药香飘向更远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质量强县战略,支持像之骄制药这样的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和智能化改造力度,推进GAP示范建设与全程可追溯管理,让陇西中医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陇西县副县长朱耀武表示,目标是打造全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示范县,让千年药乡的药香飘得更远、更浓。

【2025质量甘肃行】千年药乡陇西以“质”为笔 绘就中医药产业新“芪”迹

甘肃之骄制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生产线。(企业供图)

采访结束时,甘肃之骄制药的生产车间里,新一批红芪口服液正通过质检、装箱,即将发往全国各地。从田间的一株株红芪,到车间里的一支支口服液,再到市场上的一个个“陇药”品牌,陇西正以质量为笔,书写着中医药产业的新“芪”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8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药为媒 因商而聚
...渭水河畔归芪飘香。8月25日上午,“丝绸之路”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园东展厅内座无虚席,甘肃省中药材交易采购大会正在这里举行。来自省内外中药材生产企业、采购企业、物流企业、金融保
2023-08-26 06:54:00
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近日在甘肃省定西市举办。多年来,定西市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成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2022年,定西市中医药全产业链产值达425亿
2023-09-13 07:59:00
严把检验关 确保中药材质量安全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严把检验关 确保中药材质量安全开栏的话: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将于2023年8月23日至26日在定西市陇西县举
2023-08-14 03:44:00
...四届药博会陇药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丝绸之路”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共话“药”事,共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计。智慧在这里碰撞,观点
2023-08-26 06:54:00
奇正:守正创新,“老”中药迸发“新”活力
...政府立足打造“中国药都”战略目标,抢抓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国务院批复在甘肃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和省上全力支持陇药产业发
2024-06-01 08:18:00
人报甘头条 | 甘肃定西市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宋朝军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申报结果,定西市成功入选。这标志着定西市在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定西
2024-05-08 12:46:00
...盛会。8月24日上午10时,备受瞩目的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开幕式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定西市陇西县隆重启幕。国内外嘉宾云集、相关企业齐聚,人员众多、设施密集、
2023-08-25 12:27:00
第四届药博会启幕 中外人士探讨传统医学“中国智慧”
...新闻网中新社甘肃陇西8月24日电 (闫姣)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24日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开幕。“中国有句谚语:上医治未病,意思是高明的医生会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干
2023-08-24 19:43:00
甘肃:中医药健康旅游成中外客商青睐的“养生清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解说】甘肃既是中医药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中药材主产地之一。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黄金驿站”,便捷的交通加速了甘肃中医药“走出去
2023-08-28 18:3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改写“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历史的“胜利之渠”
大河网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焦作市武陟县,有一条以“人民”为名、象征“胜利”的灌渠——人民胜利渠
2025-09-21 08:08:00
央媒看太原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山西太原通过科技作品展演、互动体验等方式
2025-09-21 06:41:00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9月20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助力太原马拉松赛事顺利开展,给广大跑友和市民营造便捷的出行环境
2025-09-21 07:13:00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李娜 王晓倩 德州报道游黄河故道 享丰收硕果。9月22日,夏津县第十八届金梨采摘节将在黄河故道香雪园启幕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大河奔涌,文脉绵延。9月20日下午,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友人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洛阳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太震撼了!”“太壮观了!”9月20日上午,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友人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025-09-21 07:37:00
截至2024年末,西安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71万人,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533家,床位3.16万张。这是9月19日开幕的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上
2025-09-21 07:49: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郭晓通)近年来,张家口市积极对接承接京津康养资源,加快布局康养产业,着力打造环京养老“五区一带”,即医养
2025-09-21 08:03:00
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政务服务的小事项,关系着改革惠民大文章
2025-09-21 08:03: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图书馆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展启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从烟台图书馆获悉,近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图书馆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展启动仪式在黄渤海新区图书馆举行
2025-09-20 18:06:00
本周,2025年福州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暨网络文化季活动启动,全国各地网络媒体、知名网络大V实地打卡福州,推介福州。
2025-09-20 18:11:00
农行三明分行走进三明学院开展专题宣教活动
活动现场东南网9月20日讯(通讯员 朱静)为提升高校学生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近日,农行三明分行梅列支行积极响应“金融教育宣传周”号召
2025-09-20 18:16: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 一本图册带你读懂黄河
大河网讯(记者 朱丽文)“我是赵楠,今天我发布的项目是水文化品牌《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9月18日晚,在“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
2025-09-20 18:17:00
神州拳架连云端,武韵续写四秩谊——“玻利维亚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海外培训班”在拉巴斯顺利开班
大河网讯 北京时间9月18日,玻利维亚时间9月1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河南工业大学承办的“玻利维亚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海外培训班”在玻利维亚行政首都拉巴斯正式开班
2025-09-20 18:17:00
“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来“锦绣草原”镶黄旗品奶酪庆丰收
椅子是草垛子做的,歌舞是挤牛奶的样子,前排最重要的嘉宾是勤劳的农牧民,旋律里伴随着奶香和米香……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美丽的“锦绣草原”镶黄旗
2025-09-20 18: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