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如何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
我市部分学生、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专家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编者按:高一是高中生活的开端,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年里,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快人一步,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呢?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学生、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专家,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学生篇
关闭“假期模式” 收心迎开学
□本报记者 徐依依
“感觉一眨眼的工夫暑假就过去一大半了。”8月9日,即将上高一的小航告诉记者,虽然暑期他没有停止学习,但是每天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早上可以多睡一会儿,下午还可以追追剧、打打球,等到开学以后,这样的状态肯定没有了。临近开学,他逐渐关闭“假期模式”,从作息上启动“开学模式”。他制定了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时起床、睡觉、学习、运动,以便更好地适应开学后的生活。
家住华强城小区的高一新生小雨这个暑假过得并不轻松,父母为她购买了四五套辅导资料,要求她每天至少预习一门新功课。她感慨还未正式入学就有了学业上的危机感,实属“情非得已”。“听高年级的学姐说理科不太好学,如果衔接不好的话,我担心上课会听不懂。”小雨说。
毕业于市飞翔学校的小涵今年考入了市第一中学,虽然还未正式开始高中的学习生活,但已开启了自己的学习计划。“经过大半个暑假的放松,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收心,把精力逐渐回归到书本上。”小涵对记者说,她向高年级的学姐借来了高一的课本,每天预习功课4个小时,一周之后再适当增加学习时间,以便提前摸清高中的学习内容,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学习。在学习之余,她还读了一些古文和课外读物,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有高中生和家长最美好的愿望莫过于三年后考入理想的大学。她表示,父母已和她沟通过,经过全家分析,择取了几所大学,只要她在高中三年全身心投入学习,朝着目标前进就行了。
教师篇
努力向上 未来可期
□本报记者 王 箫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对于迈出成长关键一步的准高中生来说,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是焕然一新的、丰富多彩的,也是充满挑战的。如何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8月10日,记者采访了市实验中学高一班主任陈梅。
上高中后,学习环境、人际关系都会发生变化,面对高中快节奏、系统化的学习生活,学生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担忧,而告别了陪伴多年的初中同学和老师,还会感到孤单和不舍。陈梅建议准高中生提前做好准备,让自己更从容地适应高中生活。
“同学们可以提前熟悉一下即将就读的学校环境,逐渐消除对新环境的不安感。”陈梅说,准高中生可以利用假期到新学校周边走走看看,熟悉一下新学校的环境,或通过其他途径咨询、了解新学校各方面的情况,为进入新学校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她建议准高中生提前谋划高中学业和未来规划。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诸多选择,如加入哪个社团、选择哪些高考科目、选择什么专业、选择哪所大学,有些选择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准高中生可以在这个假期思考一下高中学业和未来规划,把握好努力的方向,有的放矢。
“升入高中,整个学科体系和初中会有很大不同,同学们将面对更抽象、更难理解的课程。面对更激烈、更紧张的竞争环境,同学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看到自己的进步,对自己充满信心。在假期里,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可以到书店看看高中各科课本及辅导资料,提前了解高中将学些什么知识,学习内容难度怎么样。”陈梅表示,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同学们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增强民族自信心,培养以知识报国的高尚情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谱写人生新篇章。
专家建议
调整心态 适应新环境
□本报记者 周俊英
进入高中后,不少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樊瑞华认为,初中和高中时期称为青春期,而青春期往往被认为是“多事之秋”,从初中升入高中,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学生可通过对新环境的适应增强心理安全感。
在他看来,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学生会产生一系列压力反应,比如焦虑、失眠等。学生可以提前熟悉学校环境,减少压力反应,比如跟同学约好提前去新学校转转,熟悉一下教室、寝室、食堂的位置,莫名的紧张情绪会在不经意间消散。
樊瑞华说,到了高中,部分学生由于各方面的不适应,造成学习暂时性下滑,因此过分自责,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跟不上高中的步伐,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如不及时调整,甚至会影响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
“学生可通过对高中生活的了解增强心理安全感,学校也可以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或者高年级学生分享高中学习特点及方法等,帮助新生调整学习习惯,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樊瑞华说,“高中生活的开始意味着初中生活的结束,与旧友的分离会给很多同学带来不舍与伤感,也造成了学生人际关系的变化。进入高中,学生之间的交往方式会相应改变。随着心理趋向成熟,高中生之间的交往更加重视内心的共鸣,所以学生不要过分恋旧,要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整体来说,相比于初中生,高中生心智更加成熟,情绪更加稳定,与同学的友谊更加深入,相信他们会很快融入高中生活,为自己的理想全力奋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