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于谦拥立朱祁钰为新皇帝,真的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国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6 13:17:00 来源:戏说三国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人。大明朝的民族英雄,几乎是史书彪炳的贤臣典范,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严苛己身。但因个性刚直,致使其含冤遇害。

于谦在中国历史上最值得书写的两件事:

一、是他在土木堡战败后主持大局。后世认为北京保卫战是于谦以一己之力指挥的,在十分不利的局面下,最终抵御瓦剌大军的进攻,保证了首都不失,能力出众、力挽危局,对大明朝居功至伟。

二、是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并不忌惮英宗皇帝的被俘,扶持代宗作为新君,继续抵抗外族的入侵。这在当时需要有多大的担当才能说出此话,搞不好就是身败名裂的结果,可惜最终还是应验了。

于谦拥立朱祁钰为新皇帝,真的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国吗?

于谦所处的文官集团让英宗皇帝觉得可恶的是,这些人在土木堡战前一味的拆台求和,而不是在已经定下开战的决策后,提出任何有益于战争胜利的方案。在自己被俘后,不想办法和谈营救自己。最后还把自己的弟弟搬出来替代自己。于谦便是这些大恶人中的罪魁祸首!

于谦对大明朝可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对于明英宗而言,于谦的行动对他个人并不是什么好事。何况,于谦本身的性格深深得罪了明朝内部的另外两股势力。这三方因素汇集在一起,就决定了他的结局必死无疑。

主持夺门之变的两个主谋,一个就是代表太监利益的曹吉祥,另一个就是武将派系的石亨。他们都需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利益集团去争取伸展的空间。明英宗的参与,给了他们最好的机会。

于谦拥立朱祁钰为新皇帝,真的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国吗?

文官集团就这样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三者的组合摧毁了。于谦本人则是当做文官集团的首脑被铲除了。

毫无疑问于谦是大明忠臣,但他拥立代宗为皇帝真的出于大公无私一心为国吗?我们参考历史,细致解析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三杨”(正统年初的三位贤相)去世,太监王振开始掌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

正统十一年(1446年)于谦准备进京见皇帝奏事,朋友们都劝他给王振带上一点儿礼物,他坚决不同意。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当地特产去吗?”于谦潇洒一笑,甩袖说道:“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拥立朱祁钰为新皇帝,真的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国吗?

此事被王振知悉后,十分震怒暗地指使其党羽李锡给他加上对皇帝不满的罪名而关进诏狱,并判处死刑。后来在山西、河南两省官民进京伏阙请愿的压力下,王振才免了于谦的死罪。

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前,授官兵部左侍郎,但在之前深深地得罪过大太监王振(被英宗称为先生,英宗复辟后下诏为王振正名,并建立旌忠祠,以祭祀其亡灵。),所以虽然是副国防部长,但其献言并不被英宗重视,本人也不被英宗待见,开战时勋贵亲信都带在身边以供参赞,却单单把于谦留下,是不想给他任何立功的机会。(开战前,王振怂恿英宗亲征,就是想此次胜利后显示赫赫武功,千古留名的,可惜事与愿违,大败被俘,英名扫地)由此看出于谦与英宗关系很是疏远,于谦想在英宗麾下施展自身抱负的机会几乎没有,根本得不到重用。

于谦自身是个非常有才华,很有治国抱负的能臣,平白无故差点被王振整死,而英宗皇帝却对其宠信得无以复加,朝堂上乌烟瘴气,鬼魅横行。于谦个性刚直,忧国忧民,怎能不怨且深恨之,但在英宗的庇护下,他又无丝毫办法改变朝局,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于谦拥立朱祁钰为新皇帝,真的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国吗?

土木堡之变后,给于谦提供了变革的机遇,他力挽狂澜,很有担当地拥立代宗皇帝,而毫不犹豫的放弃英宗法统也是不无私心的。这也可以从新皇当政时,于谦不遗余力铲除奸党的态度看出来。(明朝最出名的,朝堂上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小宇宙爆发当场群殴致死王振党羽两人,而且事后没被丝毫处分,这绝对是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

因为只有新皇上台才能施展文臣集团的抱负,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从这点看他的私心也是伟大的,正应了那句话“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到死都可以无愧于大明朝,才能做出千古流传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1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是什么导致于谦被杀,又为何说他的死决定了明朝气数将尽
...巨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大明的气数将尽。这件事就是于谦被杀,于谦死了,一个一心为国,于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忠臣死了。他的死对于整个官场来说,实在是一场“大
2023-01-09 15:54:00
于谦为了大明王朝,为了江山社稷,在"夺门之变”当夜,听任明英宗复辟政变,选择了按兵不动。换言之,他是为了天下太平,不起纷争动荡,宁可牺牲自己性命。这是史料有明文记载的。明英宗:朱
2023-03-14 11:11:00
大明如果没有谁将早亡一百年
...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忠臣于谦写的一首诗歌,提起于谦或许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如果不是于谦,大明王朝早就亡了,有人将于谦比作明朝的岳飞,忠心报国,一
2024-06-18 15:17:00
于谦权倾朝野为何会被轻易的被打倒
导言"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大臣于谦十二岁所写的诗,反映了他的人生追求,而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示他做到了。于谦在朝廷崭露头角那一年,明朝正处于一个重要
2023-04-23 15:28:00
于谦的生死抉择与明王朝的沉浮
...我们故事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物。这个小男孩名叫于谦,出生于杭州,巧合的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年,明王朝的缔造者,伟大的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去世了。于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
2023-10-21 05:54:00
于谦被斩时为何锦衣卫落泪,孙太后也掩面痛哭
辅佐明朝四代帝王的于谦,朱祁镇真的痛下杀手将于谦处刑,孙太后得知后掩面痛哭,为其亲自书写悼词。听说老百姓一路哭喊,长街十里护送于谦走上断头台,连行刑的锦衣卫都忍不住落泪。可以说明
2024-05-16 20:19:00
对大明王朝有“再造之恩”的于谦,为何必须得死
...被废黜为郕王的明景帝朱祁钰离奇薨逝,虚龄只有30岁。于谦画像就在复辟后的第二天,少保、兵部尚书于谦便以“谋逆”的罪名遭到逮捕,并在正月二十三日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
2023-05-05 10:24:00
明宪宗为何恢复叔叔明代宗帝号
...机依旧没有解除。为举国一心抗击瓦剌,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站了出来,说服想要弃国南迁的大臣们团结一致保卫国都,并力推监国郕王朱祁钰继皇帝位。于谦的建议得到群臣及皇太后孙氏的认可,
2023-11-20 19:56:00
为何世人皆知于谦是冤枉,明英宗朱祁镇还要背负骂名,将于谦杀害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明朝以后再无功臣于谦。论一个朝代的兴起,少不了贤明的君主与忠诚的大臣,另一个朝代的衰败,更少不了昏聩的君主和奸佞臣子。对于明朝的于谦来说,位
2024-05-07 20: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