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某地连续降雨,多处发生泥石流灾害,导致多个村寨断电、断路、断网,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困,急需投入救援队伍及装备,快速打通指挥通信链路。”
这是贵州省森林航空护林总站(以下简称“省航护总站”)7月4日在基地开展2024年防汛抗洪“三断”特情处置演练模拟的事故灾害场景。
事故灾害发生时的断电、断路、断网“三断”特情处置,一直是灾害救援的“痛点”。利用航空应急力量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地空一体化联动机制”,可以快速打通信息传输通道和空中救援生命通道,有效破解“三断”特情处置难题。

演练现场
演练包括航空应急救援前期准备、应急通讯装备集结、现场登机、直升机空中侦查、救援人员和装备下机、现场视频连线后方指挥中心等科目,旨在发挥航空应急救援优势,全力提升“三断”特情下的救灾处置能力。
接到事故信息后,省、市、县各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省应急厅迅速启动“三断”特情处置机制,各级各类救援队伍闻令而动,快速赶赴灾害事故现场。
灾害事故发生后,常常伴随断电、断路、断网情况,急需投入救援队伍及装备,快速打通指挥通信链路。
省应急厅迅速调度应急通讯装备和航空救援力量赶赴灾区。
省航护总站接令后,着手进行航空应急救援飞行前准备:开展飞行前航空器安全检查;制定救援飞行方案;对接空军、空管部门开通紧急救援任务“空中绿色通道”,边报备,边起飞,争取应急救援“黄金时间”。
省应急救援中心接令后,迅速清点应急通讯装备并装车,赶赴直升机救援基地。
通过与空军、空管部门协调,应急救援空中绿色通道已经开启,在接到救援指令30分钟后,应急救援直升机携带通讯装备和救援队伍从基地起飞,奔赴灾区。

第一时间在灾区搭建现场指挥通讯网络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灾害事故发生后,造成通往灾区的主干道沿线多处发生公路桥梁坍塌,山体滑坡,导致交通中断,救援人员及相关物资装备无法抵达抢险救援现场。
接到调令后,省航护总站第一时间打通空中“绿色通道”,半小时快速响应,2小时内可到达全省各受灾区域,为灾区搭建起空中的生命通道。
多起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实战告诉我们:灾害事故发生后,前后方指挥脱节,现场指挥混乱,运转不畅,救援保障不力等难题一直困扰着救援指挥工作。
通过充分利用空中应急救援力量,发挥地空一体化优势,搭载应急救援装备和人员的直升机已飞抵灾区上空。
到达灾区后,直升机首先对灾区整体进行空中侦查,全面掌握灾区整体现状,并依靠直升机搭载的“光电吊舱”,通过应急卫星通道,将灾区的“第一手资料”回传到后方指挥中心。
省救援中心人员及携带的装备到达灾区后,迅速在现场搭建卫星通信便携站,连接卫星通信链路,打通灾区与救援指挥部的音视频通讯,及时将灾区现场有关信息传回救援指挥部。救援队伍也开始有序进行地面救援工作。
现场通讯网络搭建完毕,前方临时指挥部与后方指挥中心开展视频连线,汇报灾区情况。
当天,省航护总站还开展了大型无人机救灾保障演练、防汛抗洪航空应急救援技术战法演练。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黄军
编辑/胡家林
二审/李冰
三审/李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