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黄巢曾5次投降又反叛,他是如何成了农民领袖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0 16:01:00 来源:戏说三国

黄巢起义发生于唐朝末期,是王献之起义的后续。从其第三位上说,是唐末民变中历史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在黄巢起义后不久,各地藩镇割据,硝烟四起,又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时期。

虽然我们普遍认为黄巢起义是一场农民起义,当然起义的参与者也大多数是饱受剥削欺凌之苦的农民。但黄巢本人却并非出身贫苦,相反,可以说他的家庭远远好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新唐书》里记载:黄巢,曹州冤句人,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意思是黄巢的家庭世代贩盐,富有资财。擅长击剑骑射,略曾读过些书,喜爱招养亡命之徒。《资治通鉴》中写道:“粗涉书传,屡举进士不第。”这些都说明黄巢本身绝对不属于农民阶级。

黄巢曾5次投降又反叛,他是如何成了农民领袖的?

首先,直至今日盐作为生活必须品都受到国家的管控,何况在古代盐制盐效率低,盐又是非常重要的商品,黄巢家族世代卖盐,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可能缺钱。其次,他在那种文盲遍地的年代受到过教育,家里还能养得起“亡命之徒”,是典型的中小商人地主,黄巢本人至少得是个“阔少”,还是有不良爱好那种,放在现在叫“窝藏罪犯”。

而且在那个年代不同工作的阶级区分还是十分明显的,商人地主远远比不上“士大夫”阶级。换句话说,黄巢作为有钱人家的出身,并没有什么政治权力,而从他屡试不第的情况来看,大概也不是个能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料子。

读书是不能改变命运了,那怎么办呢?且听这一首黄巢写的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虽是一首咏菊诗,但暗藏的王霸之气已经隐隐展现。养了这么多亡命之徒(俗称打手),按照普通人想法和一般发展规律当个乡霸差不多了。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黄巢要做不一样的烟火,他起义了!

黄巢曾5次投降又反叛,他是如何成了农民领袖的?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初,黄巢与兄侄八人响应王仙芝,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在河南、山东一带爆发。

乾符三年(876年)王仙芝在蕲州受降,唐僖宗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黄巢见此情况那叫一个又气又恨。气得唐僖宗只封王仙芝一个人,没封自己。

俗话说得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咱们兄弟一起干得起义,怎么就你一个人拿了好处?恨是恨两人当初“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现在你个浓眉大眼的竟然叛变了革命!黄巢怒斥王仙芝:“始者共大事,横行天下,今独取官赴左军,使此五千余众安所归乎?”即:“咱们说好了一起干大事业的,要打遍天下,现在你个叛徒要自己领官去了,我们剩下的五千多个弟兄咋办啊?”

黄巢曾5次投降又反叛,他是如何成了农民领袖的?

这话其实说得很有意思,多少有点威胁的意味,换句话说叫“道德绑架”,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黄巢这人不仅能说会道,还比较“武德充沛”,绝不是光动动嘴皮子,“因殴仙芝,伤其首”,通俗一点大概就是对着王仙芝一顿物理袭击。王仙芝一看,这哪顶得住啊,这要是真投降了指定没他好果汁吃了,于是勉强拒绝投降。黄巢这小伙子不讲武德,武林还是要以和为贵,不要搞窝里斗。这下王黄二人是真闹掰了,王仙芝南下,黄巢一路向北攻打山东。

然而本来起义军人数比起唐军来说就不是很占优势,两大首领因意见分歧分头行动又分散了作战力量,势单力薄。王仙芝几次攻打不利,率本部人马留在江西,让别部回河南。唐僖宗让宋威去招降王仙芝,王仙芝趁机要求做节度使。

可惜这是个骗局,宋威假装答应王仙芝,却向唐僖宗表明“与君长战,擒之”,必须将王仙芝拿下。宋威率兵在黄梅山打败了王仙芝,斩首五万多人,还擒杀了王仙芝,把王仙芝的首级送到了京师。所以说人不能太过于相信自己的敌人,相信敌人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王仙芝投降的心态过于明显,更容易陷入圈套。

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战死,部分人北上与黄巢会师,黄巢被将士拥戴为黄王,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由于几次进攻失败,死伤众多部下,黄巢拜见天平军请求投降,诰命黄巢为右卫将军。但是黄巢这小子大概是天生反骨,估量着就这破官跟破地儿,这尊小庙放不下他这个大佛,他得把庙给掀了,来个“大闹天宫”。他又反了,一路打进了福建。

黄巢曾5次投降又反叛,他是如何成了农民领袖的?

到乾符六年(879年)夏黄巢率军攻占广州。这时他觉得时机成熟了,广州是个好地方,这儿的土皇帝就该是我来当。他让岭南东道节度使向朝廷上书:爷要当安南都护,广州节度使。差不多就是越南、广西、广东三个地盘他全都要。朝廷一看:哪来的泼皮,好大的口气!现在能给的就一个率府率,虚职。你看现在哪有官儿啊,这都是大棚的官,你要不要吧!黄巢哪受得了这鸟气?招安,招甚鸟安,明摆着欺负老实人嘛。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杀出去要这帮狗官好看!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离开广州北上,号称“率土大将军”。三月,黄巢连连失利,五月又遭遇瘟疫流行,黄巢的军队元气大伤。不得不说黄巢真是个能屈能伸的人,一边贿赂敌军将领减慢行军速度,一边给高骈写信说:打不过啦我投降。高骈还是年轻了,没有好好吸取前人的教训,竟然信以为真,上奏朝廷说自己没几天就能扫平起义军,友军都回去吧(别跟我抢军功)。然而他高骈能打吗?打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吧,输完扬州输徐州,在接下来输洛阳,没地方输了。

朝廷人心不齐,这队伍也不好带了。朝廷军节节败退,起义军高歌猛进,黄巢自称“率土大将军”,打进河南。九月进入洛阳,十二月率六十万大军进入长安城。唐僖宗在哪?唐僖宗脚底抹油先溜了,黄巢入长安城时唐僖宗弹射起步逃到咸阳去了,而且非常有保命意识,只带了几百人护卫一两个妃嫔。文武百官、王爷们、嫔妃们全撂下了,甚至没有一个人知道皇帝去向,只能说文武百官虽然不太能打仗,但保密意识还是很强的。

皇帝都溜了难道还要死战到底吗?那必然是不可能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整个官僚体系拥有非常大的能量,动皇帝可能还能试试,但是动官僚体系的人几乎没几个成功。黄巢深知这个道理,登基称帝并大赦天下,三品以上停职,四品以下官复原职。

黄巢曾5次投降又反叛,他是如何成了农民领袖的?

此时的黄巢已经称帝,然而他竟然能不忘初心,没有忘记当初与王仙芝起义似的策略“均平”。这是一种早期的平均主义思想,带有很强的小农色彩。

这种策略浅显地认为均平就是“劫富济贫”,但是忽略了劫富济贫只是一时的,而当时的大地主大生产者掌握着劳动工具、土地资源、粮食资源,仅仅把富人的钱给穷人是不够的,尽管这种策略在作战时期能够得到贫民的认可,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起义军,但是一直以来黄巢作战都是流动作战,很少有长期驻扎在一个地区建立根据地。

现在高居帝位,策略必然要有所不同,否则很容易遭到大地主、富豪势力的报复反扑。黄巢正是因为得罪了长安城内的豪强势力,在唐军反攻长安时因为没有粮食而被困。这点跟平民皇帝朱元璋很不一样。朱元璋遵循的是著名的九字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且朱元璋在建立起根据地后发展农业解决了军粮供应问题,为统一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而黄巢的策略则更类似于一种“江湖侠义”,真正应用到实践当中还是缺乏合适的实现方式。

中和二年(882年)九月,朱温变节降唐。这位朱温是个狠人,降唐以后又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后代唐称帝,史称后梁太祖。中和三年(883年),黄巢被李克用打败,连夜撤离长安。此后黄巢带着外甥林言战败于山东,林言割下黄巢首级想向唐军换取军功,然而沙陀军又杀了林言,将林言和黄巢的首级一起献给了唐朝朝廷。

黄巢曾5次投降又反叛,他是如何成了农民领袖的?

对于黄巢的评价,我们需要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地看待。

黄巢本人属于底层地主阶级,带领的是农民阶级,反映的也是农民阶级的诉求,整体上实在反抗封建大地主阶级的压迫统治。然而当时的农民阶级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所谓的“均平”主义并没有确切清晰的实践方案。

而“均平”思想又在客观上造成了大量的杀戮,尤其是官府、富豪阶层。当然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起义的结果并不好。暴力是实现反抗压迫的手段,暴力之后需要的是投入大量的经历在发展生产力、增强实力上,而不能是依靠暴力累积财富之后开始享乐。

而从整体的农民起义发展情况来看,黄巢起义至少动摇了唐朝末期统治的根基,对于历史的进步有一定促进作用。水浒传中宋江醉酒后写下反诗: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客观来说也鼓舞了农民起义的精神,也为此后的农民起义军提供了一个范例。

我们不能简单地称他为杀人狂魔乃至吃人狂魔,因为并没有可靠的史料记载黄巢本人吃人肉。而称他为农民领袖,他确实也不如陈胜吴广更早、更受压迫,不如朱元璋成就高。在目前的网络世界里,褒贬不一。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还是需要客观地、历史地、阶级地来看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1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北方竖起反唐大旗声势最大的王仙芝
...小山头的土匪都纷纷投奔他而来。 乾符元年(874年),唐僖宗继位,也正是这一年,忍无可忍又拥有几千拥护者的王仙芝,终于在长垣,举起了反唐的大旗。王仙芝一反,其他地方势力纷纷
2024-04-16 18:41:00
黄巢起义背后的女性命运:唐僖宗的昏庸与姬妾的悲歌
...。其实,黄巢被杀后,他的姬妾也被唐军俘虏了。那么,唐僖宗从巴蜀回京后,是如何处置她们的呢?据史书《资治通鉴》一书的记载,唐僖宗得意洋洋且义正言辞地审问黄巢的姬妾:“你们都是大
2024-03-09 12:48:00
在唐僖宗的统治时期,历史的车轮驶入了一段乌云密布的岁月,黄巢起义如同一阵狂风骤雨,横扫了曾经辉煌的大唐。此时的唐朝,犹如一名刚刚在鏖战中挺过难关的战士,正在满心疲惫地喘息,却没料
2023-08-03 14:36:00
...镇压这两支强大的队伍,唐朝的统治者就想着招安他们。唐僖宗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听到可以做官,王仙芝就有些心动,他打算接受招安。不料黄巢不同意,还给了他一巴掌。黄巢恨朝廷
2023-05-13 17:03:00
...和刑部侍郎,活捉了汝州刺史,导致东都洛阳岌岌可危,唐僖宗无奈下诏赦免王仙芝,希望能够招降王仙芝的起义军。而王仙芝的内心也非常犹豫,一方面是朝廷许下的高官厚禄,另一方面则是起义
2023-01-07 16:23:00
黄巢起义:唐朝末年的社会动荡与权力斗争
...是无人可以抵挡了,见到黄巢来势汹汹,朝廷招架不住,唐僖宗立刻决定带着宠臣逃离长安,去往四川成都,准备暂避锋芒,日后反击。大唐的皇帝都跑了,黄巢自然是无人能挡,因此他准备好一切
2023-09-23 18:40:00
...是惨死在唐军的围剿之下。黄巢死后,逃亡了八年之久的唐僖宗再度还朝,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用残忍的手法处理掉黄巢留在宫中的所有嫔妃。那么唐僖宗究竟是如何处理这些无辜的女人?在这
2023-05-15 05:32:00
...权的腐朽,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消息被严重地封锁,当唐僖宗知晓时,百姓早已经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作为当地有名的豪侠黄巢与私盐贩子王仙芝等人,经过短时间商议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举
2023-06-20 10:51:00
从科举失败到起义领袖,黄巢的崛起与唐朝的覆灭
...败退,起义军也迅速发展到了30万人。只是经此一战后,唐僖宗为了安抚起义军,便开始对其进行招安,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这一举动让王仙芝的起义思想产生了动摇,甚至想要就此接受官
2023-09-16 18: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