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解析优质合作社的发展之道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1 06: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

定标准规范化种植,探索管理新模式,注重研发延链条——

解析优质合作社的发展之道

本报记者 范 娜

前不久,临猗县索尔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成为我市第六个获此殊荣的合作社。这不仅是对其经营成效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勇攀高峰的动力。

在我市,除了入选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的6个农民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还有104个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09个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96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这些优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在推动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中,发挥着显著的示范引领作用,服务带动效果在持续增强。

日前,记者走进我市部分国家级、省级农民合作社,深入解读这些合作社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及他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贡献。

注重品种“新”

制定标准规范种植

成立于2016年的索尔合作社,在2021年被评为山西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次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一个主要从事桃果规模种植的合作社,是如何在短短五六年内殊荣不断?索尔合作社理事长林鲁南为我们作了详细介绍。

“我们非常注重新品种的引进。”他说,合作社成立后,为了引进新品种,经过多方参观,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分析论证,陆续引进“秦红”“久脆”“久鲜”“久香红”等众多优良品种。

2022年以来,索尔合作社又先后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桃科研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了“久爽”毛桃、“紫金红3号”油桃、“润光46”油桃等8个最新品种进行试种,并按照不同的种植品种,规划建成5亩左右的新品种示范园,供社员和周边种植户参观学习。

在各大院校专家的帮助指导下,索尔合作社制定了《绿色食品肥料使用管理制度》《绿色食品农药管理制度》《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NY/T394肥料使用准则和NY/T393-2020农药使用准则,以山东庄为中心,在周边10个村高标准建设了236亩绿色食品鲜桃生产基地。

如今,索尔合作社生产的“久香红”“金红”油桃销往广东、河南等地,并出口俄罗斯、越南等,还辐射带动盐湖、万荣、永济等8个县(市、区)的农户种植鲜桃2600亩。

把水果做成品牌的还有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夏县宏伟瓜业专业合作社。

说起宏伟合作社,大家会不约而同想到“夏乐”西瓜。合作社如何种出令人赞不绝口的西瓜?合作社理事长田红卫打开了话匣子。

成立于2007年的宏伟合作社始终坚持“品牌引领、标准化种植,打造夏乐精品瓜业良性发展产业链;科技支撑、集约化运营,构建现代农业全程服务新体系”的创业思路,在推动西瓜产业发展的历程中,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现代标准来规范西瓜栽培和农产品经营,用现代组织方式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融先进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宏伟合作社坚持标准化种植,制定了《夏乐西瓜标准化生产技术流程》《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组织瓜农每天认真填写《夏乐西瓜标准化栽培管理农事记录》,把生产标准推广应用到西瓜种植的各个环节,确保栽培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

为了解决西瓜种植年年更换土地、“炸瓜”等难题,宏伟合作社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将对方培育的“洞庭”系列无籽西瓜新品种与“夏乐”西瓜先进的管理栽培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和良种良法配套,推广转化绿色优质高效集成技术,取得十分可观的效益。

目前,宏伟合作社已辐射带动全县8个乡镇40个行政村及周边县700多户瓜农,年种植大棚西瓜1.5万亩,年产优质西瓜15万吨,总产值达2.1亿元。

党员探新路

创新模式增加效益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全体村民共同致富,如今在我市已屡见不鲜。而早在2009年,临猗县七级镇留尚村党支部书记王荣光领办成立临猗县荣光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先行者。

王荣光坦言,虽然合作社早已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但在成立之初,也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他们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在摸索中前行的。

留尚村是传统的苹果产区,由于该村海拔低、光照不足,导致苹果着色差、口感差、品质一般,进入21世纪后,苹果更是卖不上价。面对这种困境,村党支部带领“两委”干部和部分骨干党员先后到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江苏神园葡萄种植基地等学习。经过多年探索,2014年与山西好普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葡萄产业。

因缺乏种植经验和市场信息,合作社第一年种植的13个葡萄品种在2016年挂果后,大多品种产量低、口感差。一些种植户开始担心,犹豫观望,不敢投资继续种植。王荣光带领8名党员和4名技术专家先行先试,甘为群众作农村产业发展的探路者。他们跑遍了全国主要葡萄产区,经过认真考察、比较、筛选,最终选定了适合本地、最新的早中熟葡萄品种——阳光玫瑰。2017年试种300亩,新品种成熟后,当年亩产就达到1500公斤,每斤零售价20元,每亩纯收入5.5万元,一下子激发了群众种植新品种的热情。

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合作社已辐射带动全村葡萄种植面积1100亩,仅葡萄产业一项,为全村人均增收3000元。

合作社创新管理模式,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为社员产前、产中、产后优质化一系列服务。同时,创新销售方法,合作社使用水果商标“好普生”进行宣传,并积极参加全国各地展会,提高“好普生”葡萄知名度。

“合作社创新采用‘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党建引领主导产业发展新路子,让鲜红的党旗在留尚产业链上高高飘扬。”王荣光介绍道。

位于垣曲县蒲掌乡河东村的山西舜乡阿霞红樱桃专业合作社也是一个由党员干部成立的合作社。

樱桃产业是蒲掌乡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但管理技术缺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和果农收入的拦路虎。2017年,垣曲县探索实施“一线带富”工程,号召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有管理经验、工作能力强或有专业技术,自愿从事农业创业的党员干部,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乡政府工作人员张来生毅然加入党员干部“一线带富”行列中来,牵头成立了山西舜乡阿霞红樱桃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初期,没有种植基地,张来生自掏腰包在西阳河滩涂承包十余亩地,没有配套的农机具,他前往河南焦作、济源等地学习,回来后通过摸索,自制加工了起垄机平田造地。作业人工紧张时,张来生拉来家人和亲戚投工出力。在与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在组织农户联合发展、新品种引进、田间管护技术指导、果品销售等方面服务带动成效明显。

如今,合作社成员已由成立之初的9人,发展到100多人,经营范围也从樱桃种植销售,拓展为樱桃、核桃并举,成为集种植、销售、加工、苗木繁育、技术培训、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服务中心。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国家示范社、山西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运城市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2023年7月,“一线带富”工程圆满结束,张来生回归原工作单位,而由他创建的山西舜乡阿霞红樱桃专业合作社早已步入了正轨,持续为当地群众创造着源源不断的财富。

研发新设备

精深加工延长链条

遇到一个爱钻研的带头人,那一定是合作社之幸。

盐湖区农民薛凤梧就是这样一个人。

2014年1月,薛凤梧成立了盐湖区凤梧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琢磨、“鼓捣”更实用、实惠的果园机械。细数他多年的发明创造,割草覆盖还田机让梨园实现生草保育,改善土壤有机质;农药喷洒弥雾机,省力、省工、省药、高效;树干切片粉碎还田机,让树干还田,让生态农业更加绿意浓浓。

2017年以来,薛凤梧共申请1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他研发的农用机械先后荣获2017年、2019年全省“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二等奖、全省农村农业领域“五小”竞赛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费心费力研发出来的果园机械,薛凤梧坚持让社员免费使用。他说:“合作社最年轻的社员也50多岁啦,果园机械是非用不可,省工、省力又省钱,效果还好。”

合作社现有社员111户,建有占地面积千余亩的富硒梨标准化示范园,创造性地探索实践出梨园生草、油菜套种、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六肥合一的新施肥技术等多种生产优质梨的科学管理措施和流程,先后注册了“上王香”“薛凤梧香梨”等商标,并通过农产品无公害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2021年,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合作社将重点完成两大攻关任务:一是科技创新玉露香梨优质生产管理技术,二是新型实用果园机械的发明、研制和推广。”薛凤梧坚定地说。

安邑农民任文生同样是善于钻研的合作社理事长。

2015年1月,任文生成立了盐湖区佳馨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食用玫瑰育种、玫瑰纯露系列化妆品,以及玫瑰茶、醋、酱、饼等食品的开发加工。

任文生秉持“纯天然,原生态”的健康理念,一直在寻求一种易管理、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作为种植项目。经多方考察论证,最后选定了平阴食用玫瑰,并选取不同地块的土壤进行科学化验,最终选中了盐湖区东郭镇下段村村口地块。

在合作社起步阶段,所种植的玫瑰花一度卖到了十几块钱一斤。而两三年后,玫瑰花价格却一落千丈,两块钱一斤都没人收购,而采摘的人工费就得一块钱一斤。

面对在地里慢慢枯萎的玫瑰花,任文生决定走深加工的路子。他找人自制了一个蒸馏萃取设备,反复琢磨,多次试验,终于加工出了自己的玫瑰纯露。仅当年玫瑰纯露就销售了2000公斤,次年销量达到5000多公斤。

“我们的食用玫瑰从育苗到种植,全程采用无农药、无化学肥料、无化学杀虫剂的田间管理模式,浇灌所用的水都是从九龙山引来的山泉水,从源头上保证玫瑰产品的无公害。”任文生说,合作社以玫瑰纯露为根基,与广州一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研发出了一系列玫瑰化妆品。从卖玫瑰花到做玫瑰茶,从单一的玫瑰纯露到全套的美容产品,我们实现了从农业种植到商品加工的跨越转型。

多年来,合作社采用公司化管理运营模式,着力发挥玫瑰化妆品的龙头带动作用,加速玫瑰产业的融合发展。如今,注册有“田馨”化妆品商标和“玫老板”食品商标,成为拉动合作社收入的拳头产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1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云南禄丰市“合作社+”新模式玫瑰产业别样“红”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市坚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采取“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的模式,通过互助
2023-02-25 05:54:00
玫瑰花绽出“新希望”
...近年来,河北邱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带动了全县4个乡镇十余个村的群众增收致富。新华社记者 范世辉 摄 2月1日,村民在河
2023-02-02 08:27:00
临江村:和美乡村 产业“争艳”
...乡村产业,延伸产业链。在临江村香临三新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门口,村民们用三轮车将一袋袋晒干的稻谷送到这里加工。“我们都是合作社的股民。加入合作社,出米率提高了,品质提升了,收入
2023-11-23 09:49:00
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
...”示范点的发展布局,组建大来下乡村旅游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大来下居民小组共有居民103户433人,耕地面积1346
2023-08-10 07:06:00
谁不说俺村里好
...来越完善。“2005年,黄金梨协会改革成宏发黄金梨专业合作社,这是天桥区第一家合作社,我们还被评上了市级示范社、市优秀农机协会呢!”王振江笑着说。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很顺利,然而
2024-05-06 11:40:00
邮储银行泰和县支行助力“阳光玫瑰”葡萄种植
...-江西频道走进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水槎乡美丽乡村葡萄合作社葡萄培育基地,连片的葡萄大棚整整齐齐,一排排葡萄架井然有序,一串串“绿水晶”挂满枝头格外喜人,空气中弥漫着葡萄的清香,
2024-01-17 15:00:00
...业走访印象9月20日,在位于邓李乡妆头村四季鲜林果专业合作社,300多亩(1亩≈666.67平方米)阳光玫瑰葡萄进入采摘期,村民将部分采摘下来的葡萄装筐后送到附近新建的一座冷
2023-09-23 01:13:00
庭院开出百姓“致富花”
...瑰花的海洋。而这一想法,得益于后魏家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自去年合作社成立以来,后魏家村“两委”干部多次考察讨论,最终发现玫瑰花种植适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发展庭院经济两个方面
2023-07-28 09:38:00
花开富农兴乡村
...活资源,用经营公司的模式经营村庄。村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留兰香、核桃树、散养鸡立体化种养新模式,成立三农直播培训中心、农机服务、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辣椒、大葱和蜜薯
2024-05-28 09:5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