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蜀汉后主刘禅:被误解的继承者
在蜀汉后主刘禅身上,你也许会发现这些标签: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扶不起的阿斗等等。刘禅遭人诟病的地方大概有三处:宠信宦官黄皓;不战而降和“乐不思蜀”。既然如此,刘备为何还要将位子传给资质平平的刘...……更多
蜀汉生死存亡之际,孟获为何不来救援?
公元223年,是蜀汉帝国建立的第三年。这一年,对蜀汉帝国来说是极其艰辛的一年。对外,蜀汉开国君主刘备被东吴名将陆逊击败于夷陵,不仅彻底失去了荆州这个北伐的重要根据地,还丧失了大半精锐部队;对内,荆州、益...……更多
古代的开国功臣为何都不得善终呢
...不了有兔死狗烹的事情发生。那假如诸葛亮在活着的时候蜀汉能够统一,作为蜀汉最大功成的诸葛亮,是否会因为被领导忌惮而被杀呢?如果蜀汉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可以统一天下,那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蜀汉的...……更多
刘备去世诸葛亮死后,国力为何会一落千丈
...被后人誉为仁者君子、智勇双全的代表,他们携手创建了蜀汉王朝,书写了令人仰慕的传奇。然而,当刘备去世,诸葛亮亦告别人世之后,蜀汉的国力竟然一落千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一变故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刘备和...……更多
诸葛亮与关羽的黄金搭档与蜀汉的兴衰荣辱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蜀汉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中,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和智谋卓越的谋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不顾身。然而,在蜀汉的历史中,有两位人才尤为耀眼,他们就是被誉为“黄金搭档”...……更多
蜀汉名将魏延:英勇善战却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他究竟犯了什么错
...,军中无不佩服魏延的勇略。《三国志·魏延传》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特别以魏延为蜀军先锋。当时,蜀国名将已大多凋零。刘备生前所倚重的嫡系将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等人已经相继离世,赵云更是垂垂老...……更多
诸葛亮的接班人费祎,为何没有得到善终
...防不胜防。要说《三国演义》中,我认为最卑鄙的人就是蜀汉的费祎。这个人就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他最终还爬上了蜀汉的最高执政者的位置。可见蜀汉政权的灭亡是有道理的。如果从费祎的个人能力来说,还是有着他的长处...……更多
张郃被乱箭射杀时,诸葛亮为何突然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张郃是三国中最悲催的一位人物,但张郃绝对在蜀汉猎杀榜单前列。诸葛亮射杀张郃是对此次北伐失败最大的安慰,诸葛亮不仅不会觉得中计,反而会拍手称快。司马懿设计杀张郃首先明确一点,张郃的确是司马懿“送”给诸...……更多
法正与诸葛亮各自的优点与在蜀汉的地位
...虽然在刘备夺取益州和汉中的过程中都功不可没,但他在蜀汉的根基太过薄弱,和诸葛亮完全没有可比性。诸葛亮的能力诸葛亮虽然被演义神话,但他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单单为刘备谋划荆州和益州这事就不是旁人能比的,毕...……更多
人才凋零!东吴诸葛瑾、顾雍病逝,蒋琬不负重托,成蜀汉中流砥柱
...一个好弟弟诸葛亮。孙权这辈子最得意的外交政策就是与蜀汉联手,共同对付曹魏集团。而蜀汉那边就是诸葛亮的天下。他一来觉得诸葛瑾这个老哥很值得信赖,你再怎么给他权力,他也不会造你的反;二来觉得让诸葛瑾当他的...……更多
三国曹操刘备先后死去,年富力强的孙权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国时代,吴国的实力都排在第二位。关羽北伐时,东吴与蜀汉反目,攻打荆州,杀了关羽。曹操死后不久。为收复荆州,刘备东征,双方爆发夷陵之战。刘备战败后不久就死了。此时蜀汉与东吴矛盾重重,蜀汉实力大减,东吴也...……更多
三国鼎立下的正统之争:曹魏、蜀汉究竟谁为正统?
...有人认为,曹魏的江山取自东汉,应为正统,也有人认为蜀汉的刘备出自汉室宗亲,他才是正统。这场争论持续了千年之久,一直到南宋时期,仍然沸沸扬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谁是正统在中古代历史上,正统观念影响...……更多
蜀汉的兴衰:从诸葛亮的治理到姜维的北伐
...位君主,都想一统天下,成为天下霸主。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实力是最弱的。虽然蜀汉的实力是最弱的,但是蜀汉出现了一个治理内政的厉害人物,此人就是诸葛亮。假如没有诸葛亮,那么刘备能不能够建立蜀汉都是一个问题...……更多
司马懿一家是如何一步一步获得政权的
...懿既无政治大权,也无军事大权。当时曹魏的主要敌人是蜀汉,所以军事中心在西部,由曹真控制。但不久之后,曹真就去世了。为了应对诸葛亮的军事威胁,司马懿从东调到西,开始掌握核心军事大权。这是司马懿崛起的关键...……更多
三国时期,蜀汉、魏、吴三国鼎立,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英雄的传说。其中,蜀汉的姜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原是魏国的大将,但后来投降蜀汉,成为了蜀汉的北伐大将。姜维的北伐之路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更多
刘备托孤诸葛亮与李严:稳定蜀汉的明智之举
...同时也具备不俗的军事才能。从所处位置来看,李严身处蜀汉政治中心,肩负重要职责。因此,刘备将兵权交给李严,充分体现了对其才能和所处位置的认可。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刘备不给诸葛亮兵权的原因。首先,从才能方...……更多
魏延与姜维:蜀汉后期两大将领的实力对比
...着时代的发展,三国中的综合国力差距就逐渐显露出来,蜀汉到了后期,更是陷入了“国内无大将、国中无明主、国家无希望”的三无时代,尤其是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这个问题就愈加显露出来。后诸葛亮时代说起蜀汉国...……更多
为何说马超临死之前的嘱托,葬送了蜀汉的未来
马超曾经在刘备阵营中,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其实他一直被蜀汉阵营中的其他将领看不起,也不被刘备重用。在他临死之前,对刘备说出了自己的遗言。让刘备想不到的是,马超临死之前的嘱托,却葬送了蜀汉的...……更多
蜀汉的吸引力:曹魏名将的转投之路
...,仍然陆陆续续有三位名将从强大的曹魏转投相对弱小的蜀汉,其中一人还将昔日杀父之仇抛到了脑后,这三人便是姜维、王平和夏侯霸。蜀汉建兴五年(227),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在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更多
邓艾只有2000兵马,凭什么逼迫刘禅投降呢
...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大势力。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在蜀汉建立后的数十年时间,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更多
...那么如果关羽杀出重围,回到成都,历史将会怎么样呢?蜀汉将会发生2个不可控的场面,诸葛亮很可能提前退休。第一个不可控的场面:蜀汉内乱关羽被徐晃和吕蒙前后夹击击败后,退守麦城。刘备和诸葛亮远在益州,不清楚...……更多
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哪三位坚定的北伐将领
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后,托孤诸葛亮,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一生五次北伐,虽然失败了,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佳话。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诸葛亮之外,蜀汉...……更多
姜维的忠诚与背叛:蜀汉末年的政治风波
...被历史谴责,无论他们立下如何大的丰功伟绩。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军姜维,为蜀汉立下累累战功,但他在历史上有着不小的争议,因为他是背叛魏国,投降蜀汉来的。姜维原是曹魏的臣子,他的父亲姜囧便是为曹魏而死,父亲...……更多
...么位极人臣的诸葛亮为何不选择谋朝篡位呢?诸葛亮成为蜀汉真正的统治者,小皇帝刘禅备位而已。后来阿斗说:政由葛氏,祭由寡人。诸葛亮在蜀汉说一不二,和明万历时的张居正很相似,但权力要大于张居正。在完全控制局...……更多
东吴背刺蜀汉之后,明明拿下了荆州,为何还是打不过魏国?
...刘备又是东吴的盟友,很难直接下手。而且在这段时间,蜀汉发展的也很好。刘备夺取了汉中,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还俘获了曹操手下的名将于禁。关羽本人因此“威震华夏”,曹操都想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两家...……更多
刘禅懦弱背后的权力博弈:蜀汉皇权的兴衰与刘琰之死
...去了天下,有些人则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失去了生命。而蜀汉第二代皇帝刘禅,就是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处死了自己的一位老臣——刘琰。一、刘备苦心孤诣,刘禅懦弱无能公元184年,汉灵帝去世,汉室从此江河日下,群雄争霸,天下大乱...……更多
诸葛亮与司马懿:实力差距下的智谋对决
...对决,并不单纯是两个顶级人才之间的交锋,更是魏国和蜀汉两个政权之间国力的比拼。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之时,所采取的手段便是死守不出,任诸葛亮如何激将,甚至送女装去直接对司马懿进行人身攻击,司马懿依旧不出战...……更多
一个是蜀国名相,一个是蜀国名将,诸葛亮究竟为何不喜欢魏延?
前言灼灼其华,蜀汉盛世才臣辈出,然却有一人与众不同——他就是魏延。这个来自长沙的猛将,一生英勇无匹,却始终未得蜀汉军师诸葛亮的信任。二人关系始终如履薄冰,即便魏延在后期已成为重要将领,诸葛亮还是忌惮...……更多
邓艾伐蜀与李昭仪之死
...葛京,考虑到诸葛尚才19岁,诸葛京应该尚未成年。随着蜀汉投降之后,诸葛京被迁徙到了河东,司马炎登基之后,出仕于西晋,最终官至江州刺史。3.张飞后人作为刘禅时期的外戚,又是刘备时期的元勋家族,张家在蜀汉时期...……更多
北伐未竟之志:蜀汉五位将领的遗憾与辉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蜀汉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中,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将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不顾身。然而,在蜀汉的历史上,有四位将领虽然拥有一流的战力,却未能参加北伐,这实在是一件非常...……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