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神十八”胜利出征!六院58台发动机全程护航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载有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征,奔赴“天宫”与“神十七”乘组会师。中国空间站将见证第四批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标志着我们在“探索浩瀚...……更多
...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2年元宵节,身处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王亚平用一把古筝奏响了《茉莉花》,乐声记录下东方大国的奋进姿态,更激荡起中华文化的自信昂扬。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北斗环宇……几十年来,...……更多
中国空间站会“越住越大”
...半个月前,中国刚刚成功完成了一次“太空交接”。3名航天员乘神舟十八号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与已经在空间站“出差”半年的3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会合,随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返回地面。在太空,两个乘组完成了一个极有...……更多
...进展,待相关条件成熟后,我国在未来也会正式邀请国外航天员一起参与登月飞行任务。“空间技术的和平利用关乎人类福祉,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同心协力共同维护人类的家园。”罗晖说。(记者宋晨、魏梦佳) ……更多
微纪录片|中国空间站:与神十七乘组在一起的日子
...飞船绕飞拍摄的,怎么样,我很上相吧?要说神十七乘组航天员,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默契配合,首次出舱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既定任务。我的老朋友汤洪波,时隔两年再度漫步太空,新伙伴唐...……更多
太空育种鲜花大规模上市啦!
...新品种“延丹1号”。“通俗地说,种子上了太空,跟着航天员一块经历太空环境后,返回来,然后在地面上进行培育选育,现在几乎90%以上的航天种子都是这样选育出来的。”新航天星空实验室太空育种中心主任、航天育种高...……更多
航天2023:进一步叩问苍穹|2023年终盘点
...的中国人。2023年,神舟十六号、十七号接续奔赴天宫,航天员们可以常驻于中国空间站中开展各项任务。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六号乘组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机,通过飞船绕飞,拍摄了空间站组合体的全景照片。2024年,我...……更多
未来光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走出地球不再是科幻
...人类的启示,就需要更多的人走出去,而不仅仅只是几个航天员。“因为,这已经不是政府航天应该承担的职责了。可喜的是,近年来商业航天、新航天发展迅猛,如SpaceX、蓝色起源、维珍银河以及中国的众多企业,都在努力地...……更多
返回舱减速神器:降落伞如何分级打开,只为给航天员更舒适体验?
作为航天行业的关键部分,返回舱减速神器是确保航天员安全着陆的重要装备。然而,你是否想知道这些降落伞究竟如何分级打开,以保证航天员在返回舱中拥有更舒适的体验?即便我们赢得太空探索的荣耀,但航天员在返回...……更多
王亚平的年度总结,亮了!
...亚平说,在空间站,每天能看到16次日出日落。183天里,航天员们共经历了2900多次日落和日出。每一次的日出日落,都像看一部3D大片一样震撼。日出时,太阳像一颗耀眼的钻石缓缓升起。日落时,夕阳成了光明与黑暗的分界线...……更多
花费数十亿探索火星,为何人类还要忍受饥饿的折磨?
...越有可能。然而,由于远离地球的特殊环境,火星探索对航天员身体代谢将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尤其是长期航天,可能会导致饥饿的折磨。在地球上,我们习惯于三餐固定的生活,每天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来维持身体正常运转...……更多
...日报逐梦苍穹 他从黄土地飞向浩瀚星空——首位甘肃籍航天员唐胜杰为祖国出征太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5、4、3、2、1,点火!”10月26日11时14分,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更多
见证航天历程  传承民族精神(国家工业遗产)
...间改为飞船焊接厂房,墙面的标语是“每一个焊点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危,每一道工序影响着载人航天的成败”。航天人正是在这句标语前为航天员打造了一座座安全的“太空之家”。建设设备展厅时,参与建设的人员注意到...……更多
清华大学载人月球车方案入选!中外联合登月:第一个国家曝光?
...丽与尊贵,采用了“缰绳”造型,寓意驾驭这台月球车的航天员是“载人探月的践行者”等等,而这最终的方案采取对比,主要是来自——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的铜车马关键元素。所以,很多人看到公布的画面之后,看出来了这...……更多
科技观察|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宇宙探索进展神速 世界对“生命”认识深入
...设计的最大构型,还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有两个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会师”,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神舟载人飞船来访,并开启了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的时代。“力箭一号”起飞(图片来源于网络) 7月27日1...……更多
“最年轻乘组”逐梦苍穹
9月25日,全程序任务模拟训练中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王夏阳/摄6月30日,唐胜杰进行海上救生与生存训练。唐胜杰:农村娃从大山走向空间站占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金秋十月,世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酒泉卫星发...……更多
...规划,通俗地说,就是用写代码的方式规划在轨航天器和航天员每时每刻在天上要完成的任务。这一岗位被形象地称为规划航天器动作的“先知者”。嫦娥四号任务前,团队里面的“老同志”——45岁的中心高级工程师高宇辉,...……更多
“太空养鱼”有何奥秘
...生保系统(备份件)。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已近1个月,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有序开展。此次随航天员一同来到空间站的还有一批特殊“乘客”——4条斑马鱼。神舟十八号任务期间,4条斑...……更多
航天科技成果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科技视点)
...应用成果加速落地本报记者 刘诗瑶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根据计划,乘组将利用舱内科学实验机柜和舱外载荷,在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更多
返回舱减速神器:降落伞分级打开,只为让航天员更舒适?
在宇宙无边的黑暗中,即便是最勇敢的航天员也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的方式来降落回地球的怀抱。而如今,备受瞩目的一项科技突破正悄然诞生,将为航天员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体验。这款被称为\"返回舱减速神器\"的降落伞系...……更多
...载人航天合作协定,有力提升了两国航天合作水平。两国航天员分别前往对方国家进行培训,加深了彼此了解。2018年2月,中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其中搭载了意大利研制的高能粒子探测器“利玛窦”,可...……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社4月2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表示,中国空间站欢迎国际同行一起探索浩瀚宇宙。记者:李学...……更多
在宇宙极端环境中开展实验 中国空间站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成功取回
...实验装置及样品组合体被转移到空间站气闸舱内。15日,航天员将取回的组合体从气闸舱转移至梦天实验舱,在地面科技人员的远程配合下,将装置内部的科学实验样品拆卸并存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工程师凡...……更多
中国航天“常胜将军”王永志走了,这3件事他干了一生
...他和中国航天人一道,默默奋斗十一年,终于成功将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青年王永志(右一)在改进中近程导弹设计图样。图源:中国航天报“苏联航天之父”的第一副手,毫无保留地向他悉...……更多
年度热词出炉 科技成色十足
...腾山天文台址。 新华社发图②:2023年12月,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图为航天员在开展舱外作业。新华社发图③:2023年11月下旬,中国空间站种植的蔬菜采收了。图为航天员汤洪波品尝刚采收的蔬菜。 ...……更多
“想上天”的年轻人
...各领域发挥着“光和热”,共同演绎着一场团体接力赛,航天员和航天器得以“手可摘星辰”。航天科技融合了多个学科和工程技术,集中体现着国家科技发展的综合实力。我国航天技术为何能走在最前沿?有这样一群梦想着“...……更多
走进『藏』在商场里的高科技体验馆
...里“漫步太空”,拓展体验新空间“妈妈,我以后也要像航天员杨利伟一样,登上太空”“这样的太空馆真科幻啊,拍照太好看了”“先带孩子实现一下小小的航天梦吧”……在“漫步太空航天趣味馆”,成群的“体验官”一边...……更多
...道高电压太阳电池阵防静电充放电、抗原子氧等问题,为航天员在轨驻留开展工作提供保障。除了精密的技术护航,发射背后,还有一张由无线电波编织成的监测网,时刻对空间电波环境态势和异常事件进行预报预警。“依托覆...……更多
嫦娥六号上半年发射 将从月球背面采样
...”完美收官。中国航天今年看点多:中国空间站将迎6名航天员正在太空高效运行的中国空间站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今年,我国将实施四次飞行任务,分别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更多
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回地球后,为何无法再次上天?原因令人肃然起敬
...就放开了,性格也变得更加活泼。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一名航天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勇挑重担,带着全国人的梦想登上了太空。这一刻,他无疑是发着光的明星。不但很多中国人民的眼睛在关注他,全世界...……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朝中社报道,当地时间15日,朝鲜国防省政策室长发表谈话,对美军方的对抗行为表示严重关切,并指出,朝鲜提升自卫力量是遏制敌人挑衅企图
2025-02-15 16:01:00
世界首艘带碳捕集功能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
春节假期刚过,一批节能减排的重点工程陆续取得新进展。近日,在上海市长兴岛的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码头,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
2025-02-15 11:28:00
宜宾作家散文集《且听风吟》出版发行
宜宾作家散文集《且听风吟》出版发行2月15日,笔者从宜宾市作家协会获悉,宜宾作家李劲峰的散文集《且听风吟》日前由中国书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25-02-15 13:02:00
朝鲜国防省:提升自卫力量是保证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新华社首尔2月15日电据朝中社15日报道,朝鲜国防省政策室长当天发表谈话说,朝鲜提升自卫力量是遏制敌人挑衅企图、保证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2025-02-15 13:52:00
航母战斗群最薄弱的地方是哪里?
提起航母战斗群,很多人往往只注意到编入其中的航母、舰载机、水面舰船和潜艇,却忽视了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补给舰。航母战斗群的自持能力如果脱离补给舰
2025-02-14 23:59:00
财联社2月15日电,美国陆军当地时间2月14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国陆军将不再允许跨性别者参军,并将停止为军人执行或协助与性别转换相关的程序。/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
2025-02-15 07:33:00
坠机又撞船,美军为何越来越拉胯?
中新网2月14日电(钟新军)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12日,美海军核动力航母“杜鲁门”号,在地中海与商船相撞。美联社称
2025-02-14 20:54:00
中新网2月14日电 据国防部网站消息,2月14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有记者问,据报道
2025-02-14 16:22:00
美国候选防长:10艘航母对上中国,20分钟后一艘不剩
2024年11月,美国防长候选人海格塞斯,在一档热门节目中抛出了一个震撼性的假设:“一旦发生战火,仅需15枚高超音速导弹
2025-02-14 16:39:00
文在寅发声称提拔尹锡悦后悔,朴槿惠会不会就尹锡悦事件发声?
韩国宪法法院2月13日举行尹锡悦弹劾案第八次正式辩论。3名证人围绕总统是否指示逮捕国会议员、警方管制国会原因等问题出庭作证
2025-02-14 16:49:00
一旦美国关闭GPS,全球导弹将会“变瞎”?这是真的吗?
在军事领域,有一种观点认为:一旦美国关闭其GPS,全球导弹将瞬间“失明”。这一论断听起来颇为耸人听闻,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
2025-02-14 17:06:00
中新网2月14日电 据RBC-乌克兰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当天凌晨,俄军使用带有爆破弹头的攻击无人机
2025-02-14 17:53:00
乌称俄无人机袭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已损毁的第四反应堆防护体
当地时间1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一架俄方无人机袭击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已损毁的第四反应堆的防护体。泽连斯基表示
2025-02-14 19:01:00
浙江马上新增航点,除了杭州,在温州也能乘坐国产大飞机C919
近日,有一则消息在网上流传:国产大飞机C919即将飞温州,温州机场预计2月20日会迎来C919商业航班。这是真的吗?2月14日
2025-02-14 14:34:00
中新网北京2月14日电 欧盟执行打击索马里海盗任务的欧盟海军亚特兰大行动13日表示,日前在索马里附近海域遭劫的一艘也门渔船已经获释
2025-02-14 14: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