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有人认为元朝灭亡宋朝是因为“汉奸”
...侂胄的人头向金国求和。之后就是史弥远的专权,一直到宋理宗时期。宋理宗本人也是一个比较声色犬马的皇帝,虽然不可否认,此人在社会救济上有一定作为,比如最早建立了国家抚养流浪儿童的机构,但治国方面,并不是很...……更多
宋朝唯一的白痴皇帝,在位十年把国家搞乱
...七岁还不会说话岁。赵玉虽然是个傻子,但恰好他的舅舅宋理宗也没有子嗣,所以为了国家着想,赵玉被理宗收为义子,成为了帝国的太子。宋理宗不顾群臣反对,毅然立赵玉为太子。此时的南宋,蒙古对外虎视眈眈,内部党争...……更多
为何唯有羸弱的宋朝折断了“上帝之鞭”
...朝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抵抗力和韧性。据《元史》记载,南宋理宗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蒙古大汗窝阔台派遣大将兀鲁带进攻四川,但被南宋守将余玠击退。此后,蒙古军队多次试图征服四川,但均未能如愿。 公元1259年,蒙...……更多
孟珙:南宋的军神,屡次挫败蒙古大军
...,与金军血战数十次,连拔十八寨,活生生打退了金军。宋理宗上位时,孟宗政已经去世,掌管这支军队的正是孟珙。这个时候,北方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国经历野狐岭和三峰山的惨败后,元气大伤,不断南迁。金哀...……更多
宋理宗赵昀的辉煌与悲惨命运
...具供人把玩。这个皇帝就是南宋第五位皇帝赵昀,赵昀即宋理宗,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第九世孙。说起来赵昀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的确是非常值得玩味的一件事情,公元1205年也就是开禧元年,赵昀出生在...……更多
...命令将张天纲拖下去,施以严刑拷打,并把这件事报告给宋理宗。张天纲毫不畏惧,反而揭露了南宋的不堪往事,让对方哑口无言。而在宋理宗面前,他更是展现了一个大丈夫的风度,宁死不屈,不为权势所动。根据历史记载,...……更多
宋理宗晚年做的这三件事,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
公元1264年,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理宗驾崩了。作为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自从他于公元1224年即位开始,到公元1264年驾崩。除了上位上的不怎么光彩之外,在当皇帝的这四十年里,评一个守成之君,还是够资格的。...……更多
聊聊宋元战争中的成都往事
...一年是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窝阔台继位的第六年,又是南宋理宗赵昀的端平元年,因为年初金朝的亡国,南宋王朝举国欢庆。这年八月,赵昀任命赵范为京河关陕宣抚使、知开封府、东京留守;任命赵葵为京河制置使、知应天府...……更多
聊聊被冤屈800年的绝世名将——张弘范
...,是否和过去800年里人们的评价一样,是个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张弘范出生于1238年,老家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天河北定兴河内村,这里自靖康之难后,便成为金国的地盘。张弘范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金国统治河北地区已经100...……更多
南宋联蒙灭金:历史的转折点
...的遗骸等战利品向朝廷报捷,并且绘制八陵图献给朝廷,宋理宗派遣使者修复皇陵。此时宋理宗完成了南宋立国以来历代皇帝未完成的功业,自“靖康”南渡以来,中原故地沦陷于敌手已经有百年有余,灭金之后终于有机会祭扫...……更多
巅峰时期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遇到他屡屡受挫
...中第一人。年迈的孟珙感觉一切改变了,就如往昔亲切的宋理宗反驳了他收复河南的决议。投降蒙古的河南留守愿意降宋,虽然那是孟珙曾经的部将,但他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是收复中原最好的机会。可宋廷重臣不这么认为,更令...……更多
岳飞并非大宋的救世主,原来另有其人
...蒙古,只可惜被蒙古骑兵打败。金国灭亡不久后,心急的宋理宗想要尽快收回失去的疆土,便派兵前去攻打,蒙古最终也凶相毕露,召集军队展开反攻。只可惜,最终宋朝所属的川蜀之地被蒙古霸占,宋理宗得不偿失。于是宋理...……更多
南宋末代皇帝4岁登基,当了35年和尚,最后因一首诗被杀
...无赖,喜欢赌博嫖娼,操行比较操蛋。后来,选入宫伺候宋理宗的姐姐被封为贵妃,开始为娘家人说话。宋理宗也会卖人情,让她通知贾似道参加廷对。面试那天,贾贵妃亲自为弟弟调制羹汤,也给主试官送去一份。对方心领神...……更多
宋理宗在位期间曾出兵收复三京,为什么最后失败了
赵昀,即宋理宗,他是宋朝第十四位皇帝,南宋第五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仅次于宋仁宗,享年六十岁。宋理宗赵昀本来是没有机会做皇帝的,不过恰好前任皇帝没有儿子,所以便在近亲中选择了他,而他之所以能够做皇帝...……更多
陈宜中似奸非奸似忠非忠,年轻时是道德榜样,中年却依附奸臣上位
...论的。当时有个奸相叫做丁大全,外号“丁青皮”,深得宋理宗的信任,却不思报效君王,挽救已经岌岌可危的帝国,终日专权敛财,贪婪好色。朝堂之上,要么是丁大全的党羽,和他一起醉生梦死、狼狈为奸,要么就是明哲保...……更多
拖雷4万精骑三峰山聚歼15万金军,战略偏师打出主力效果
...歧,有人主张让蒙古人通过,有人强烈反对,综合考量,宋理宗拒绝了蒙古人的要求。 原本此次三路大军中,窝阔台统领的中路军是绝对主力,其余两路都是偏师,分散金国的注意力。战场的实际情况是,窝阔台的主力大军在...……更多
元朝:横扫欧亚的帝国,为何迅速灭亡?
...说过这个人为官清廉所以他不可能是那种为了荣华富贵当汉奸的人,至于说他是不是被元政府洗脑了?如果元政府愿意花心思去洗脑的话,大元也不至于落到这么个下场吧?还有一个叫李黼的,他是元朝状元,江州总管。起义军...……更多
南宋权臣贾似道的荒唐与狂妄
...为江州的知州,又被调往京湖制置使,兼江陵知府,后来宋理宗称呼贾似道为师臣,文武百官都称他为周公。在1233年的时候,当时和蒙古国是结成盟友的关系,两个国家联合灭金,但是因为蒙古违背之前的约定,把宋理宗应该...……更多
南宋第六位皇帝宋度宗赵禥,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赵禥,即宋度宗,初名赵孟启,又名赵孜,字长源,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宋朝第十五位皇帝,南宋第六位皇帝,在位共10年。因宋理宗无子,赵禥被收为养子,先后被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景定元年(1260年)...……更多
南宋最后的名将孟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终极克星
...神。复荆襄,再立不世之功 金亡之后,刚刚亲政不久的宋理宗急于收复中原故土,冒然出兵北伐,最终虎视眈眈的蒙古以南宋背盟为由,于1235年兵分三路,对南宋川陕、荆襄、两淮发起全面进攻,蒙宋战争至此全面爆发。开战...……更多
大清帝国灭亡后,那些格格们都哪去了
...但是公婆不争气,把家产给败光了,抗战期间韫馨还做了汉奸,不过后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可以说没有好下场的,但是刚刚说的吴京、那英、佟大为等都是爱新觉罗优秀的后代,不过在清朝灭亡后,很多爱新觉罗氏大多数改姓...……更多
贾似道真的是亡国奸相么
...。贾似道发迹的时候,他的“靠山”贾贵妃早已病逝,而宋理宗并不是一位痴念旧情的皇帝。贾似道被朝廷重用,源于孟珙临死前的举荐。而贾似道也通过“鄂州之战”,证明了孟珙的眼力以及自己的能力。注:贾似道于淳祐九...……更多
...稳住了南宋半壁江山,使得蒙古始终无法取得突破。但是宋理宗在1253年听信谗言,将余玠召回朝。当年,余玠忧惧而死。钓鱼城10,孟珙孟珙,南宋末期著名的抗蒙英雄。1233年,金国在蒙古的攻击下残破不堪,于是南宋和蒙古...……更多
端平入洛为什么会失败呢
...的南宋举国战兵也不过十五万左右。因此除了年少轻狂的宋理宗和一味主战的郑清之、赵葵等人之外,满朝文武大部分都反对这一计划。当时进取中原,有出襄阳和淮西两条路线。宋理宗原计划是希望两路并出,但最终只有六万...……更多
钓鱼城:蒙古帝国的折戟之地
...,为了抗拒蒙军属实做了一番战前准备。从1240年开始,宋理宗为了对四川的败事有所挽回,将余玠派往。1242年冉琎﹑冉璞主持修筑钓鱼城,1254年,王坚来到此处。蒙哥大军进川时,王坚守城将领不过两万余,在蒙古的围困之下...……更多
南宋时期发展水军,水军达到最大规模,拥有22支舰队
...军达到最大规模,拥有22支舰队,水军52000人。历史故事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金国亡于蒙宋联合夹攻之下,随后,对南方虎视眈眈的势力又换成了蒙古。为了应对逐渐吃紧的蒙宋局势,朝廷任命镇江府吴渊兼都大提举浙西...……更多
宋朝联金灭辽与联蒙灭金的错误决策
...洛联蒙灭金的胜利、蒙古大军的北撤让南宋产生了错觉,宋理宗等人忽视了自身实力不足、蒙古依然在北方留有大部队的客观事实,认为蒙古大军撤军之后中原地区早已防务空虚,自己可以趁机光复中原,然后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更多
假如他们还活着,蒙古人根本打不过南宋
...队对抗蒙古,多次击退蒙古。淳祐六年辞官,不久去世,宋理宗辍朝一日,后追赠到太师,封吉国公,谥号为忠襄。第一、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南宋中兴...……更多
宋蒙战争中,钓鱼城之战对南宋的延续至关重要
...军渡江南下的企图。挽救了中线战场。见孟珙这么能打,宋理宗随即提拔其为高州刺史、知江陵府兼京湖安抚副使。不久后又再升为鄂州诸军都统制。把整个两湖战场都交给了孟珙负责。而孟珙也是不辱使命,之后两年时间,先...……更多
从水银尸体到酒杯,宋理宗遗骸的传奇经历
...受尽屈辱。然而说到最惨的皇帝,还不是他二人,南宋的宋理宗比他们还惨,在死后还不被放过,头颅被蒙古人做成酒杯,把玩了近百年,直到朱元璋北伐才被找回,随后朱元璋的做法却让所有人敬佩不已。宋理宗赵昀,宋朝第...……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