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2022年山东前三季度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
...吨,均居全国前列。全省入统加工企业155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530亿元,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连续多年稳居首位。今年前三季度,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次。据省粮食和储备局副局长刘萍介绍,...……更多
...战略资金763亿元,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5万亿元、增长5.1%。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提升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和要素保障规范化水平,耕地面积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国家任务。粮食...……更多
去年济南粮食总产量达到302.9万吨
...奶总产量104.1万吨。乡村产业发展质效齐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增长4.9%,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营收分别达到368家、603.6亿元,实现“双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8个农业大县全覆盖,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更多
我省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超5600亿元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我省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超5600亿元继续稳居全国首位本报3月20日讯(记者范俐鑫)山东是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产业大省。在今天举行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省粮食和储备局党组书记、...……更多
产业兴旺!前三季度,烟台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达687.7亿元
...回答了媒体提问,吴晨光介绍,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达687.7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烟台市自然资源优越,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烟台在农业产业培育上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有什么计划?发布会...……更多
2023年临沂粮食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近600亿元
...动 助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临沂粮食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近600亿元本报讯 (临报融媒记者 汤婷)4月28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搭建银企合作平台 助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市粮食和物资储...……更多
东阿建成58.2万亩高标准农田,今年粮食总产预计突破10亿斤
...10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9亿元,增速5.2%;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增速4.3%。打造绿色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打...……更多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全国人民的饭碗里装了多少“山东粮”?
...省,取得了重要成效。产业发展上,去年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5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万多家、是全国唯一过万家的省份。“粮食总产连续三年突破1100亿斤,全国推广面积前十位的小麦良种,...……更多
新体系 新布局 新力量
...户的“果篮子”“菜篮子”。近年来,作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农业大省,山东省积极践行大农业观,从“新”出发,构建新体系,谋划新布局,汇聚新力量,挖掘粮食、蔬菜、林果、畜禽、渔业等产业集群潜力,“...……更多
...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70个。到2024年底,全市农业主导产业总产值超10亿元镇达到7个,5亿元至10亿元镇达到10个。示范引领,聚力建设和美乡村2月22日,淄川区龙泉镇和庄村,年产300万个平菇菌棒的共富项目扫尾工程正在快马加鞭,...……更多
宁夏“六特”产业全链条综合产值破2600亿元
...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40.8万亩、总产量378.8万吨、单产363.9公斤,实现“三增”,面积、总产量分别超国家下达目标任务6.8万亩、4.3万吨,夏粮单产创近十年来最高,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同时,重要...……更多
升级改造和新建扩建仓容135.6万吨 山东省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完成投资5.8亿元
...东省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加工企业155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530亿元,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连续多年稳居首位;加工转化粮食8500多万吨,产业加工转化率达154%。小麦加工能力5289万吨、处理油料能力2711万吨,饲料生产能力627...……更多
打造沿黄齐鲁粮仓,创建一批吨粮县、吨粮镇
...国高产纪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万亿元,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县(市、区)达到80%以上。建设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沿黄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带。去年8月,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更多
...,比上年增长2%,连续3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粮食产业总产值超过5600亿元,继续稳居全国首位。“齐鲁粮油”以面筋道、油浓香闻名全国。粮油金三角、沂蒙花生油、五星德粮、胶东花饽饽、青岛面粉等区域品牌各具特色。产...……更多
山东饲料兽药行业在全国领先不止“亿”点点!
...生产企业2370余家,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2022年饲料工业总产值1970亿元、占全国的1/6,饲料企业数量、产量、产值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现有兽药生产企业291家,数量占全国的1/6以上,2022年总产值169亿元、占全国近1/4,兽药企...……更多
...启动预制菜“十百千”培育行动2020年,山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2021年在高基数起点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达到11468亿元。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山东将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梯次培育7—8个千亿级优...……更多
2024年安徽确保粮食产量在830亿斤以上
...园区3家、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5家,十大绿色食品产业总产值达1.3万亿元。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据介绍,2023年,安徽粮食总产达830.2亿斤,实现“二十连丰”;十大绿色食品...……更多
德州市多举措推进沿黄齐鲁粮仓和绿色高效农业示范带发展
...单产,打造沿黄粮仓。德州是全国第1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600万亩左右、产能150亿斤以上,用占全国0.9%的耕地生产出了全国2.8%的小麦、1.4%的玉米。近年来,德州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更多
齐鲁粮油:向“新”聚力,激荡产业发展无限生机
...油企业走出山东、走向全国。2023年,全省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5600亿元,占全国八分之一,稳居全国首位。4月9日至12日,由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的“齐鲁粮油 向新而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泰安、菏泽、济宁等地,围...……更多
全力开创阳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产业集聚壮大。1-11月,规上工业总产值550.8亿元,增长8.5%,全年有望突破600亿元。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以“链长制”为抓手,推动铜精深加工、高端化工、光电信息等9大产业12条产业链取得实质性突破。...……更多
...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园区化,力争“十四五”末参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黑木耳突破230亿元。四是突出抓好生态渔业。聚焦打造千万亩北方稻蟹生产基地,重点在水稻集中种植区域、盐碱地改造整理出的新水田推广稻渔综合...……更多
同比增长5.3%!前三季度东营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全省第4
...”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3%、4.8%,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4和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6%;争取省级以上资金12.74亿元,同比增长20.6%;国家盐...……更多
种子强“芯” 产业开花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一季度阳东农业总产值增速8.4%,跑赢全市种子强“芯” 产业开花大沟镇鱼虾养殖基地。大沟镇供图今年一季度阳东区农业总产值增速远远跑赢全市的3.2%,达到8.4%,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阳东在全市的农业地...……更多
专家解读 | 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念明:实施种业振兴,突破种源卡脖子技术
...标,张念明看到了山东农业的变化。山东是中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销售额、农产品出口额均居全国前列。其次,山东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林牧渔全面...……更多
山东积极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健康发展,优质粮食工程带动总投资97亿元
...1400万亩,增加优质粮食1000万吨,全省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比实施前增加1800多亿元,粮食产业大省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坚持培树典型带动发展。省局每年组织召开粮食产业发展现场会、优质粮食工程推进座谈会、专题局长办...……更多
齐河:高科技托起“吨半粮”
...齐河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县粮田面积在11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常年保持在22亿斤以上。2022年率先实现20万亩全国最大面积集中连片“吨半粮”生产能力,2023年“吨半粮”产能面积达到45万亩,今年计划达到50万亩。农业机械化...……更多
“皖美粮油”量质均居全国前列
...皖美粮油”量质均居全国前列去年安徽涉粮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43亿元本报讯(记者 彭园园)记者日前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2023年,安徽省入统涉粮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43亿元,比上年增加173亿元,同比增长5.6%,持续...……更多
滨州:今年以来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农业全产业链基础更加牢固
...粮食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2亿元,畜牧全产业链总产值1042.4亿元,瓜菜总产197.9万吨,肉蛋奶总产72.93万吨,其中,猪牛羊禽肉产量46.69万吨。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农业全产业链基础更加牢固。 围绕做大经营主体,搭建...……更多
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平度连续12年获评“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称号
...30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145万吨左右,占青岛市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全省的1/38,连续10年蝉联全省产粮大县“冠军”,连续12年获评“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称号,为全省稳产保供大局作出了应有贡献。在全力稳住粮食基本盘...……更多
2023年全市“三农”工作成绩喜人
...一产业增加值214.92亿元,同比增长4.8%;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3.61亿元,同比增长5.0%,均排全区前列;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18元,同比增长6.9%……2023年,我市第一产业发展稳中有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三农”工作取...……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收入飙升300%”!这一行业,缺人!
随着中国不断放宽入境免签政策,各地多了不少外国游客新奇而兴奋的身影。在火爆的“中国游”热潮中,外语导游也越来越多。他们用专业与热情
2025-02-01 23:49:00
结婚落户、新车上牌、换新补贴申请……今年这些事儿高效办!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要求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2025-02-01 23:49:00
春节假期过半 海南旅游市场人气持续高涨
南海网2月1日消息(记者 丁文文)多地景区持续“人从众”,非遗市集人潮涌动,文博展览排起长龙,灯光秀人气旺盛……春节假期过半
2025-02-02 00:14:00
【观点摘登】唐方成、靳晓曼: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企业一头连着科技,一头连着产业,在创新链条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2025-02-02 04:56:00
【观点摘登】张其仔:健全新旧动能转换的市场化机制
构建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赋能、撬动、引导作用
2025-02-02 04:57:00
【观点摘登】杨丹辉:瞄准痛点堵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现阶段我国服务业开放进程整体上相对滞后,金融、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也还有开放空间。这些既是存量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形成新一轮增量效应
2025-02-02 04:5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政策好 顾虑少电梯更新实惠多(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潘俊强《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2日第 04 版)春节期间
2025-02-02 05:4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邱超奕 李心萍 韩 鑫《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2日第 01 版)挂灯笼、贴窗花,北京大兴机场装扮一新
2025-02-02 05:4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浙江宁波湾底村——“乡村大脑”守护幸福路(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本报记者 李中文 刘军国《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2日第 04 版)“用电曲线异常
2025-02-02 05:4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福建大田县以智慧手段拓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老人下单 服务上门(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本报记者 施 钰《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2日第 04 版)屋对面
2025-02-02 05:4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重庆北碚区小华蓥村徐娟返乡创业“假期到我家住民宿”(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王欣悦《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2日第 02 版)正月初二上午8点
2025-02-02 05:4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二郎山上,国家电网职工——驻扎海拔三千多米,查看覆冰守安全(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王云杉《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2日第 02 版)座座铁塔迎风挺立
2025-02-02 05:48:00
晒晒我家新年货(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亮点多 新意足晒晒我家新年货(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本报记者 杨 迅 吕绍刚 宋朝军 姚雪青《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2日第 02 版)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一家商场内
2025-02-02 05:5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穿“外衣” 加“内胆”百年老街展新颜(文化中国行)本报记者  贺林平《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2日第 04 版)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
2025-02-02 05:47:00
山环林间村连片  关东风情绘新篇(走进传统村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推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山环林间村连片 关东风情绘新篇(走进传统村落)本报记者 刘以晴《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2日第 07 版)三道阳岔村风景一角
2025-02-02 0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