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孙吴三杰:黄盖、甘宁、太史慈的英勇传奇
...挺身而出,火烧赤壁,那曹操的百万大军很可能就会踏平东吴,之后的三分天下也就不复存在了。可见,黄盖称得上是东吴第一大功臣。第二,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甘宁少...……更多
陆逊之死:孙权与太子之争的牺牲品
...娄侯。黄武元年(222年),孙权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破蜀汉军四十余营,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赤乌七年(244年),升任...……更多
三国时期死得最可惜的四位名将
...刷蜀国和关羽的耻辱。但是,当刘备带着悲愤的大军杀到夷陵江畔时,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判断的失误。面对孙权的诡计和东吴军队的围攻,连败三战的刘备不得不败走白帝城。他愤懑交加,悔不当初,三日不食,终因愤懑成疾而...……更多
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却遭遇满门被杀的背后原因
...。这将为整个家庭未来的繁荣创造有利条件。关羽二世在东吴被杀,受到孙权的威逼。 关羽的命运比张飞悲惨得多。荆州之战,关羽大败曹军,一战成名。然而,他在攻打东吴的战役中运气不佳,不仅战死沙场,而且家破人亡...……更多
刘邦和刘备总部同样在四川,为何一个立国一个灭亡?
...出,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不死他早晚能统一天下。不像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就气的吐血,然后直接死去了,同样都是被以少胜多,同样都是七十万大军被歼灭,刘邦就能没心没肺的继续征战,刘备就是病死白帝城,还没有看出两人的...……更多
张飞的死对伐吴影响有多大
...能征惯战的猛将。这给蜀军的作战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夷陵之战前,黄权建议让自己担任先锋,刘备在后方压阵。这个建议主要是让蜀军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并使得刘备不亲自到第一线指挥作战。但是刘备拒绝了黄权的建议,...……更多
诸葛亮故意袖手旁观,而导致了关羽的死亡
...。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关羽死后,刘备亲自率军发起夷陵之战,最终惨败。刘备为何见死不救?也许真是诸葛亮搅局。诸葛亮意识到关羽是个有力的竞争队友,所以想借此除掉。其次,是想问罪刘封。诸葛亮也是不同意刘封...……更多
三国最完美武将:曹魏张辽、蜀汉赵云、东吴太史慈
...呢?其实只有这三位几乎没有缺点的武将,曹魏、蜀汉、东吴各有一位那么他们是谁呢?其一、首先我们先说一下曹魏,曹操在三国是一位枭雄,而他部下的优秀人才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堪称猛将如云、谋士成群,是一个阵容强...……更多
吴国开国皇帝孙权的四大辅臣
...。陆逊是孙策的女婿,也算得上是个优秀的统帅,不过在夷陵之战以前没有表现机会。后来刘备兴兵伐吴,陆逊的机会来了。战争初期,刘备节节胜利,东吴连连失利,孙权起用陆逊。正史上刘备带领4万大军杀奔吴国,陆逊领...……更多
三国杀:为什么神将唯独没有神孙权,原来神将还有隐藏背景
...去,说别听他们的,都是瞎搞。孙权:还是爱卿你懂我!夷陵之战这场战役对应的是神刘备和神陆逊。刘备因为关羽之死怒而兴师,攻打东吴,孙权命陆逊应战。打到最后反守为攻,陆逊这场战役挺牛批的。而这场战役对蜀国的...……更多
黄承彦:三国中的神秘智者,两次出场改变历史走向
...机不可泄露,黄承彦对刘备是点到为止。第二次出现是在夷陵之战的时候,那时候刘备为了报仇,率领大军攻打东吴,被陆逊火攻打败。于是对刘备强追不舍,正好中了诸葛亮的计谋,落入了八阵图中。在陆逊一位自己要死在阵...……更多
三国时期各国皇帝大全
...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但是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蜀汉后期拥有益州、汉中、南蛮等地(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先主刘备(161...……更多
三国时期打得好的将领,谁是擅长陆地和海洋的名将?
...必败无疑!危急关头,陆逊出手了,他下令所有属下退入夷陵区,固守不出,任凭蜀军怎么挑衅,陆逊也不许属下参战,就这么与蜀军僵持了大半年,终于把蜀军打的筋疲力尽,然后猛然发起反攻,一举击溃了蜀军,创造了一个...……更多
盘点演义中蜀国“24将”是如何落幕的?
...中。18,吴班吴班为张飞副将,张飞死后,随刘备东征。夷陵大败后,吴班被赵云所救。诸葛亮北伐时,吴班多与吴懿为搭档。在最后一次北伐时,吴班在火烧浮桥时,被魏军乱箭射死。19,张翼张翼在雒城之战时登场,一刀砍...……更多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后称帝,必然会东征伐吴
夷陵之战,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夷陵之战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稳定下来。此后数十年的时间,虽然三方各有攻伐,但是相对比较稳定。后世对于刘备举国伐吴,大多是批评的,认为刘备意气用事,导致蜀国国...……更多
...时,廖化用诈死之计逃脱,千里走单骑,回到了蜀汉。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数万蜀军进攻东吴,却被陆逊火烧连营,损失惨重,许多蜀将战死,而廖化再次逃出生天,回到了益州。在刘备去世后,廖化追随诸葛亮,多次北伐...……更多
在正史上,周瑜和陆逊谁更厉害?
...周瑜的才能已令各方心生畏惧,他是东吴国的无双战神!夷陵大捷,陆逊步步为营 时光荏苒,220年后,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国力日衰。这时,陆逊力主出兵伐蜀。起初众将还有疑虑,但陆逊分析当下局势,步步为营,终于说服...……更多
蜀汉失荆州是怪关羽,还是怪刘备?拜刘备重用庸才所致
...守徐州,后来让庞统和蒋琬当县令,差点埋没两位大才;夷陵之战,麾下名将如云,却将赵云派做后备部队,让冯习这种庸才统领诸将,直接被陆逊打穿了中军,生生送给对手一场歼灭战。而他临到托孤时,除了诸葛孔明,另一...……更多
《三国演义》3:诸葛亮为何一次次北伐?“后三国时代”奠基之战
...权者,他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对诸葛亮来说,收拾刘备夷陵战败后留下的烂摊子,进退都是两难。退的话,凭借川地之险,封锁各个隘口,关起门来过日子,坐视魏吴斗争,从中取利,可行吗?01我们先看看诸葛亮北伐前魏蜀...……更多
刘备临终托孤为什么选了两个托孤重臣
...要是作为一个文臣的存在,比如在益州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时,刘备往往带着庞统、法正、马良等军师,而不是诸葛亮。也即在征战沙场上,诸葛亮当时是非常欠缺经验的。四最后,与此相对应的是,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更多
孙权相貌如何,能力才华又如何呢
...孙权这方面能力的表现,比如在赤壁之战他放权于周瑜,夷陵之战他对陆逊委以重任,东吴先有周郎,后有鲁肃,再有吕蒙,后有陆逊,文不仅有张昭,还有诸葛瑾、顾雍、顾邵等,这些都足以说明他的能力。虽然孙权亲自冲锋...……更多
...时射死黄忠,然则平生未得重用,只因一致命缺点。而在夷陵之战,这位小将再次展现出了神威,因为在“百步穿杨”的黄忠面前,竟然得手,射伤了黄忠,黄忠很快死亡。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黄忠射箭在当时是独步天下,...……更多
刘备阅人无数却识错两人,留下奸臣错杀忠臣,否则蜀汉可能一统
...的才华和精力投入到了内外军事的统筹之中。在刘备兵败夷陵、败退回永安之际,李严被托付以重任,被封为中都护,留镇永安,统领着内外军事。刘备败退夷陵,蜀汉元气大伤。荆州失守,不仅未能夺回,而且蒙受了惨重的损...……更多
蜀汉灭亡后,孙皓统治的东吴为何还能存续十七年?
...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西陵,也就是当年刘备伐吴兵败的夷陵。在镇守西陵与西晋对峙的过程中,陆抗曾多次以弱胜强化解对方的攻势,且凭借高超的人格魅力深受将士、百姓们的爱戴。甚至,陆抗还与镇守襄阳的西晋名将羊祜...……更多
为什么说诸葛均是诸葛家最大的功臣
...葛瞻次子),后来逐渐泯然众人。 被称为“虎”的,乃是东吴重臣诸葛瑾(诸葛亮胞兄)。孙权在临终之前,曾任命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为首席辅政大臣。遗憾的是,诸葛恪志大才疏,最终被孙峻联合少帝算计,于宴席之上杀害。在...……更多
诸葛亮如果跟随孙权结局会好吗
...的军事才华不在司马懿、诸葛亮之下,帮孙权打赢关键的夷陵之战,强化吴国在西线的防御,稳定荆州的统治。但陆逊在储位之争,不过站在安定国家的立场上,建议孙权不要轻易废立太子,恳请回京面奏得失。孙权不准陆逊回...……更多
刘备为何在军事上没有倚重诸葛亮?
...衅不与之交锋。公元222年正月,蜀军推进到东吴的西大门夷陵,进入两军进入相持阶段,陆逊任蜀军挑衅,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到了六月,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更多
赵云:三国时期的儒将与刘备的保镖
...苦劝刘备,不要轻举妄动,然而刘备却固执己见,最终在夷陵地区被陆逊火烧连营,蜀军打败,从此蜀汉国力大损。此时刘备被陆逊等人节节追击,赵云立即领兵,前往白帝城接应刘备,这才使得刘备没有被陆逊活捉。因此我们...……更多
黄盖为何在“赤壁之战”之后销声匿迹了
赤壁之战,东吴大败曹操,火烧赤壁,取得火攻胜利的一个关键人物:老将黄盖。葬送曹操大军,使火攻得以奏效的一个关键点,就是黄盖前往曹营诈降,来了一招瞒天过海,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大军。众所周知,有个著名...……更多
功名福寿皆全,三国时期的完美名将们
...,从吕蒙擒关羽,迁昭武将军。吕蒙临终荐其镇守江陵,夷陵之战,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魏国大将曹真、夏侯尚、张郃趁机围攻江陵,朱然坚守不出,伺隙破敌,魏军围攻半年无功而退,自此名震敌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